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50节

朱见深呼吸渐渐重了起来。

“内阁,内阁是什么章程。”

“内阁对此事并无章程,于太保说让陛下圣断。”想来是对于乾清宫奏对之事,也是给于谦提了个醒,故这次关于孙祥的奏报,内阁并没有任何批文章程。

朱见深叹口气,心里面在不断盘算着,自己不想这么快的发动成化犁庭,一来是因为自己小,对于老爹的威胁,还是有些忌惮,现在大臣们都支持自己,那是因为朱见深一直都保持着明君的风范,若是催动成化犁庭之大战,那么一定被戴上一顶年幼之时就好战的帽子,继而影响到自己的顺利成长。

二来也是因为不愿意耽误于谦,李贤辅理政事,拨乱反正的步伐。

老爹留下来的烂摊子确实有点大。

王振在朝,风光无限,那可不是只影响他一个人,而是影响着整个帝国。

多少没有真才实学,靠着溜须拍马的本事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于谦在成化元年的时候,就开始负责清算这批官员。

京师的在成化元年的时候,就清除完毕,将很多官员踢出了中枢,在任期间,有过错的进了牢狱,没有过错碌碌无为的也被赶回了家中。

两京十三省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

这也是朱见深的一个顾虑。

可现在看到了孙祥的奏报,他清楚自己的顾虑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可辽东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他们的父辈都曾为大明上过战场,又都是大明的百姓。

自己作为帝王,怎能不为他们做主,营造出一个适合生存家园。

有人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土豆,皇帝亦是如此,当皇帝要让百姓天天担惊受怕,忍饥挨饿,那不如回家卖烧饼去吧。

朱见深缓步走到御案前,缓缓坐下。

张保看着朱见深的脸色那么不好,当下只能轻轻的将奏章放到了御案上,在一旁低着头。

“张保。”

“陛下。”

“传徐有贞,徐都御史。”

听到这个名字后,张保还站在原地,等着朱见深的下文。

可朱见深却是迟迟没有说话。

“陛下,只传徐都御史一人吗?”张保弱弱的问道。

要是陛下有什么想法,直接与内阁于谦,李贤传达不就行了,干嘛找徐有贞一个不管具体事务的御史呢。

“还让朕再说一遍吗?”朱见深看着张保一字一句的说道。

“奴婢知道了,奴婢这就派人去传徐都御史。”张保吓了一跳,赶忙下去差人去找徐有贞。

朱见深一直坐在御案前,想着这个事情的可操作性。

如同之前一样,将徐有贞推在台前,让他纠合一帮御史,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历史上的朱见深发动成化犁庭的时候是在成化三年,成化五年,也就是在十三年后。

当时朱见深已经成年亲政,再加上自身的鹰派作风,才促成了成化犁庭。

而自己现在才八岁,想要做出这种事情。

就必须要学会造势。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就是如此。

我要干你,我要让你知道我为什么干你。

同理,朝廷要发动大战,也要告诉百官,为什么要打,打的必要性。

朱见深正在谋划,不过所有谋划的必要一环,都需要徐有贞的帮助。

而内阁值班房。

于谦正在处理着公文,李贤缓步走来。

“于太保,孙都御史的题本已经送上去了。”

“那我等去面圣吧。"于谦听完之后,将手中的文公放下,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官帽,站起身来。

“陛下没有传召咱们。”

“那是有御批下来了。”

“也没有。”

于谦眉头微皱:“难道说陛下在读书,还没有看奏报。”

“陛下对辽东之事那般上心,岂会不第一时间看奏报。“李贤轻笑着说道,而后找个位置坐了下去,颇为气定神闲。

“看了奏报,既无御批,又不让我们过去面谈,陛下何意?”

“陛下聪明啊,知道让我们两个人过去,也并没有符合他心意的想法,陛下召了徐有贞去乾清宫。”

于谦听完之后,将官帽放下,而后说道:“又是徐有贞。”

”陛下聪颖,知道徐有贞会顺着他的心意办事的。“

“可陛下还小,考虑事情,不能面面俱到,徐有贞不知劝阻,只知道顺着陛下,那还可好。”于谦一脸肃静的说道。

”于太保说陛下太小,考虑事情不能面面俱到,我不认同,不如说,陛下与我等两人想的不一样罢了,陛下是天子,即便稚嫩,依然是天子,他想的事情是百姓被杀了,就要报仇,这个没错,而我们想的是,战事一开,是不是要连绵许久,对国政影响大不大,我们也没错,可于太保,你不能觉得我们没有错,陛下就错了。“李贤叹口气说道。

于谦叹口气道:”为帝者,岂能只看片面,不虑得失。”

“什么是得,什么又是失。徐有贞自有徐有贞存在的必要,让徐有贞跟于太保争执,总比,陛下跟于太保争执,要好上许多啊。”李贤看着于谦若有所指的说道。

皇帝跟首辅,帝师于谦起了争执,即便是小皇帝,也会影响于谦的声望,让于谦身边盘踞着的官员势力,开始另谋出路,这对于此时的国事没有一点好处。

于谦当然也懂得李贤的言外之意。

他脸色有些不好:“陛下还小,岂会考虑这么周全,一定是徐有贞蛊惑陛下,这两日徐有贞上的奏章,越发无耻,再也没有一个读书人的风骨。”

李贤摇头笑笑,这就是于谦,即便他心中清楚自己说的可能是真的,但还是不愿承认。

他想要教导出来的帝王。

眼见天下,心怀苍生。

圣人经典了然于胸,百姓长乐永存于心。

遵祖制,敬天地,以民本,强社稷。

不偏信盖全,不骄奢淫逸,不任意妄为,不荒于政事

知人善用,明治善理,高瞻远瞩,英武果敢。

现在小皇帝在于谦的面前就表现得挺好,也让于谦相信朱见深日后会成为他心中那般的帝王。

可现在李贤的话却是在告诉于谦,我们的皇帝,从小就心眼多……

八岁就想着玩帝王权术了。

于谦不敢相信。

第69章 背锅侠

乾清宫中。

朱见深坐于御案之前,而徐有贞正在看着孙祥上奏的题本。

徐有贞看了许久。

实际上他早就看完了,可心中还在考量着小皇帝的想法。

是小小惩戒,还是大动干戈、

当他忽然想到自己的命中克星于谦的时候,就明白了。

陛下要是想要小小惩戒的话,干嘛叫自己,不如直接将于谦,李贤,朱寿等人喊来就行了。

让自己来。

那不就是不想小小惩戒吗?

“陛下,怪不得微臣这两日心神不宁,原来,这李纯竟真敢瞒报此事,六十三人死亡,又饿死了二十个孩子,这李纯罪大恶极,应明正典刑。”

“而女真野人竟敢如此辱我大明,想我太宗皇帝,恩赐他们回会宁放牧围猎,这才多长时间,便将我大明天威恩典尽数忘却,小小女真太过放肆,陛下微臣觉得应该出动大军,将这些女真尽数赶走斩杀,让辽东真真正正的成为我大明的国土,成为百姓安详的家园。”

说完之后的徐有贞,心中不由暗想道大明天威不可冒犯,自己可不是为了迎合陛下,攀附权势,自己这是为辽东百姓诉冤,是在为处在女真人刀斧威胁之下的边民伸张正义,这是御史的责任。

听完徐有贞的话后,朱见深满意的点了点头。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

不要点,都明白。

“可,可朕年幼,并未亲政,孙都御史尚未出发之时,朕便受到了于太保,李辅臣的劝阻,在朝会之上,即便说来,朕也做不了主。“

孙太皇太后已经不过问政事许久,而国政方面当家做主的是内阁于谦,李贤,军政方面,王文,朱寿,陈瀛等人。

朱见深说的很明显。

徐有贞领悟的也很全面。

”陛下虽然年幼,但少年睿智,古来少有之帝王气魄,而且微臣精通天象之说,早就为陛下相过面了,又夜观天象,帝星璀璨,数十年都未曾有过今日之朝晖。”

首节 上一节 50/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