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52节

得到兵文后的石亨等人立即马不停蹄的赶往沈阳。

沈阳辽东镇指挥使,下辖沈阳中卫,抚顺卫所,三万卫,铁岭卫等诸多卫所军户,但在朝堂掌控之下,这些都转移到了广宁巡抚衙门的统辖中。

而抚顺卫所,沈阳卫所,三万卫所,有一大部分的人都是归顺来的蒙古人,女真人,朝鲜人,但也有汉人的军户。

共有兵丁一万二千余人,人口十六万,其汉人口占据八万,而蒙古五万,朝鲜二万,女真一万,当然也有一些游走不归同属的人口。

到了后期,大明控制不住辽东有一大部分的原因都是人口的外逃。

在清朝的时候有闯关东,可在明朝的时候,就恰恰相反,从关外想方设法进入关内,特别是在洪武朝制定严厉的户籍制度逐渐崩盘的前提下。

外逃的根本原因是辽东极不稳定,小的战事频发,军户百姓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威胁。

汉人与胡人的人口比率渐渐拉开,在宣德年间已有六十万的人口,可到了嘉靖时期却大幅度下降了二十八万不到。

因为人口比的拉开,明军在对付女真人的时候,更落下风。

石亨赶到沈阳之后,先是看了一遍遭到攻击的堡垒,而后取走了女真人留下的箭矢,在沈阳中找到指挥使周正。

“周指挥使,两处暗堡被攻击,你可知道是谁动的手。”石亨见到周正之后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但应该是建州左卫的董山部。”周正眯着眼睛说道。

“何以?”

“正统十四年,蒙古大部来袭之时,董山就曾经在后方侵扰,沈阳,辽阳,抚顺等地,他是第一个敢对我们明军下手的。”

“朝廷可有追究之措施。”石亨追问道,对于辽东女真他还真的知道不多。

“当时大战刚刚结束,董山上书说是受到了蒙古也先的胁迫,朝廷并无追究之令,只是训斥了董山等人,但现在看来,董山的野心很大,他频频滋事叩边,应该是想要迫使朝廷改变朝贡互市的方略。”

“以武胁迫啊。”石亨冷笑连连:“既然他们想要以武胁迫,咱们也要兵贵神速,周指挥使大人,可否让董山到沈阳一趟。”

周正说道:"现在辽东一应事务,特别是与建州卫,海西女真的联系皆是由巡抚大人掌管,若是想见董山,只能让巡抚衙门中派人去找。”

“沈阳城中有多少军马?”石亨对这些制度不甚了解,只能等自己回到广宁后再与孙祥商议。

“带甲之人八千,骑兵一千。”这都是重镇的常备军力,而他们周边的军户。蒙古人,朝鲜人,女真人,一旦打仗翻身上马,也能一战。

石亨又在沈阳城中,查验了一番军备,便接着出发,到辽宁重镇。

在副总兵的陪同下,查看了军备兵士器械。

心中有数后,石亨便原路返回,奔赴了广宁。

而在广宁的孙祥,也开始推进了案件的调查,矛头越发的指向董山。

在月初的时候,董山曾经到了巡抚衙门述职,并与李贤商讨了一番上书朝贡之事情,最后不欢而散。

当时有很多女真部落的首领来此。

为何将矛头指向董山,是因为在月中的时候,曾有暗堡人员发现了董山部的行动的痕迹。

证明他们并未跟其他部落的人一起,早早离开,而是在广宁附近徘徊了一段时间。

李纯明知道是谁,却不敢尽数上报的原因 也是因为朝贡互市乃是国策,不能轻易更改,也知道董山部势力已成,若是与之争斗定是要大动干戈,他是个文官,他不喜战事,想着就是在自己任期内辽东不要在发生大事,让自己安全着陆即可。

按照于谦内阁的处理方法,李纯就安全闯关了。

可太上皇回来了。

于谦将此事抛了出来,吸引朝臣的注意力,当然也吸引了小皇帝的注意力。

这样一来,李纯闯关没有成功。

可以说,李纯被羁押,辽东之事被暴漏而出,都是朱祁镇南逃的功劳……

第71章 微臣徐有贞……

石亨从辽阳返回广宁后,便直接去了巡抚衙门找孙祥。

孙祥这几日也履行了巡抚的职责,将辽东全境的官员人丁进行梳理,而后发出官文,让查勘誊录地图的人员,外出查看,周边各暗堡,城池要全面配合。

此时的孙祥正在查看着董山的上书诉求互市之苛责。

看到石亨回来后,便将手中之物放下。

“武阳候,军备查验可顺利否。”

“一切顺利,孙都御史,沈阳的兵文你可曾看过。”石亨立即问道。

“看了,有两处暗堡受到了攻击,都是晚上,我军不敢出城迎战。”孙祥看到兵文之后,也是非常生气。

既然你们接受了大明的敕封,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大明给你们划定的区域中生活,经常触犯天威,残杀边民,端是不思恩典。

实际上这也是羁縻卫所的一种弊端,大明从刚开始的就想着驯服这些番邦,但从未想过将他们当作自己的百姓,羁縻卫所长久不了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文化,习俗。

虽然这些独立的文化习俗,跟已经传承千年,完善之极的汉文化无法相提并论,但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也注定着他们不会乖乖的听从大明的管理。

说白了就是脑袋直。

我说拿我们的人参,貂皮,给你们换耕牛,种子,衣物。

但你们看不上我们手中的量,对互市这块卡的很严,这让我们的日子苦。

我们的日子苦了,你们也就不要想着好过。

实际上这也是他们一贯的处理方式。

“那广宁这边对于城南血案的事情有什么眉目没有?”

“建州左卫,董山的嫌疑是最大的。”

石亨冷哼哼的道:“我与沈阳都指挥使司的周指挥聊过一些,他也推断暗堡被攻击,下手的人就是建州女真,就是这个叫董山的蛮夷,在正统十四年,蒙古大举进犯辽东之时,这个董山就不安分,联合毛怜部进犯沈阳,辽阳,我们上奏朝廷,先打他,并且命令周边的女真部落群起而攻之,若是有人不从,便捎带着将不服从我们军令的部族给灭了。”

石亨的想法很简单,你不服从我们定下的规则,那我们就打的你服气。

“我昨日就写好了新的奏章,送往京师了。”

石亨点了点头,而后说道:“现在孙都御史履新,成为了新的巡抚,是否可以以此为借口让董山等首领前来广宁述职,我们也好诱杀之,到时候他们没有首领,各自为营,也能减少我军的伤亡。”

孙祥听着点头应是。

而后问道:“还需要朝廷的首肯,武阳候,若是要打的话,辽东是否需要援军。”

石亨摆摆手道:“无需援军,现在女真人虽然看似凶猛,但与蒙古相比相差甚多。”

“那武阳侯也上个奏章吧,将自己在辽东的所见所闻,军情要务,尽数誊写上,也好让陛下知道,让百官知晓。”孙祥看着石亨开口说道。

而听到孙祥的话后,石亨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

石亨变得有些扭扭捏捏起来,而后看着孙祥,颇为不好意思的说道:“孙都御史,我,我不会写,我的字很难看,怕吓到了陛下,要不然孙都御史帮我写。”

…………

京师。

大朝会。

朱见深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跪倒一片的官员,高喝道:”平身。“

“平身。”下首四名太监齐声道。

大臣们纷纷起身。

于谦正想奏对之时,朱见深却率先发难,拿出了孙祥的奏章。

“孙祥的奏章朕已经看了,今日大朝会首议之事,就是辽东之事,张保。”

“奴婢在。”

“念。”

张保赶紧走上两步,双手接过朱见深手中的奏章,而后回到自己的位置后开始念诵奏本。

“臣孙祥,调查女真袭扰一案,触目惊心,女真残杀百姓六十三人。”

朝会官员听到这个数字后,心中都已经明白李纯算是完蛋了,与之交好的官员也有些心惊胆战,考虑一番自己跟他的书信往来应该不涉及敏感字眼吧。

“时辽东巡抚李纯蒙蔽圣听,隐瞒不报,血案之后,不尽职排查,又酿惨祸,地窖躲藏之幼子二十一人,无人发现,至二十人饿死。”

必死无疑,连个敢求情的都没有了。

有些颇有正气的官员,皆是咬着牙,怒火中烧。

所谓良善正气之人,皆是能够感同身受的人,他们能够想到在地窖之中呆了那么长时间,活生生的等待着死亡,这种感受何其可怖。

而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李纯。

而被朱见深点过的朱寿,陈瀛两人此时已是将拳头握得紧紧的。

他们知道陛下首议辽东是何意思。

也知道今日朝会,绝不会那么简单结束,但朱寿陈瀛两人也找好了自己的位置。

老国公走了,不能让人瞧不起,以为我们勋贵没有了挑大梁的人。

“你忘了吗?”

这个让朱寿,陈瀛等人无话可说的字眼,这些时日都一直压在他们的心头。

“微臣在广宁就地拿下时辽东巡抚李纯,押进京师,望圣裁,微臣以为,原广宁总兵,一应官员,应在剿贼事后,再行问责,望陛下圣断。都察院副都御史,辽东巡抚孙祥呈上,成化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张保念完后,官员们开始议论纷纷。

于谦,李贤二人脸色镇定若然,仿佛是早就料想到了朱见深会将此奏章提上朝会之议。

首节 上一节 52/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