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993节

  明军中骄兵悍将满带着恶意的目光落到大活佛罗桑丹贝坚赞的身上,他只觉得一阵阵恶寒,饶是他佛法精湛,也不由狐疑起来:“难道对面的明军意欲对自己不利?”

  可是现在已经如箭在弦,势在必发,罗桑丹贝坚赞向他的护卫们发个信号,示意见势不对时赶快抢了他跑路。

  其实他大可不必担心,明军那些粗汉们为了银元想搞他,但作为明军最高指挥官的甘辉可不会,他想到的是:“中国!”

  明军大阵中裂开一条通道,让他们的统帅甘辉通过,官兵们挥舞着兵器,吆喝着:“大明万岁!”“我军必胜!”“为东南王而战!”……的口号,气氛异常地热烈。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官兵们列队欢迎,甘辉骑着一匹白马在万众瞩目中通过,此时此刻,这个出身于闽南渔村的渔夫之子心绪一片平静,想的只是“中国!”

  大宋已亡,大明或会亡,新的王朝兴起,如天上星星朝升暮沉,唯我中国不变,万世长存!

  中国,就是中华民族的家园,就是华人的根,就是两中华的集合体。

  颜常武创造了东南国,海上中华,但他一样承认自己与他的国家属于中国!

  “我们的中国梦,就是让我中华民族长盛不衰,长胜不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百姓幸福,长久成为全世界最强盛的民族。”

  这是东南王教导的,追随他的高级军官们都知晓,他们的修为已经超越了权利、土地、财富、女人的局限,他们满脑子想的是中国强大,为的是历史留名!

  今天,我甘辉将完成汉之大将军卫青、冠军侯霍去病所不能完成的丰功伟业,霍去病不过是封狼且胥,短暂停留,成为这片土地的匆匆过客。

  而我们,将会留下来,把这片土地彻底地纳入中国的中国的版图,实现长治久安。

  今日之功,虽岳飞亦不如我们,一代天娇明成祖未竟之业,就在我们手里完成!

  甘辉骑马只走到一半时,明军中的军乐队鼓乐高奏得胜曲,突然间,有人起了头,明军官兵们放开喉咙,尽情合唱“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心似黄河水茫茫……”

  汉之十万貔貅声音宏大,震撼人心,此歌一出,万酋失色,甘辉似饮甘霖,如痴如醉:“一个时代结束了,新的历史征途开始了!”

  世界会变,王朝兴亡,唯我中国,万世长存!

第1637章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库伦大草原,以天地为证,在诸天神佛、在十数万明军、十万骑蒙古人的共同见证下,大明帝国征北大将军甘辉与喀尔喀蒙古三大部族签订《大明-喀尔喀蒙古会盟协议》,喀尔喀部正式归顺大明。

  由于喀尔喀蒙古被东南王颜常武称为“外蒙古”,他说什么都是对的,又可称为大明收取外蒙古协议。

  按照协议,喀尔喀部所控制到的广大地盘东接呼伦贝尔,西至科布多,南临大漠,北与布里亚特蒙古,一概属于大明帝国所有。

  而在这片土地上的蒙古好汉们,则成为大明的子民,大明对他们负有照顾的责任,尊重他们的信仰、习俗与财产。

  比如某位大汗,他拥有上万名奴隶,奴隶无人权,明军是不会帮助他们的。

  在东南国是没有奴隶的,而大明存在奴隶,奴隶制是合法的,只要不把汉人当成奴隶,那些大明穿着衣冠禽兽的官员们才不会管你。

  再有宗教信仰,如大活佛罗桑丹贝坚赞将得到尊崇,明军官兵们见到他虽不致于下跪,也要鞠躬为礼,要是没做到的话,军法从事!

  ……

  这份协议签定之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明军将士们不怕战斗,那个蒙古人来得越多,杀得越快。

  麻烦是他们不来,到处游斗,以外蒙古的地域广大,要杀光他们,颇费力气。

  明军的策略是如果喀尔喀部族不投降,就杀光他们!

  因为东南王颜常武需要这片土地的彻底臣服,哪怕杀几百万人也罢。

  问题是这片土地这么大,你想找人来杀都不容易呵。

  喀尔喀蒙古人也放下心来,不用担心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子弹,当场死掉是好事,不死掉的话将有很大的概率在发高烧、说胡话、流口水中惨嚎三天三夜后,然后死去!

  这样,倒不如来个干脆,中枪后自行了断,也不用受这样的罪。

  中外一脉相传,喀尔喀蒙古人敬畏地将南人的子弹称为“毒弹头”或者是“魔鬼的子弹”,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一颗小小铅弹打进身体后会造成人是如此的惨痛,一个五大八粗的汉子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喀尔喀蒙古人不怕南人用弓箭,但怕南人用火枪。

  用弓箭再怎么玩,南人顶多是军队中的少数弓箭手玩得转,其余的军人与百姓则深受蒙古人弓箭的危害,喀尔喀蒙古人用弓箭远远地射击,见到南人想追又追不上,对射又比不过的窘境,逗得他们团团转时,无不哈哈大笑。

  风水轮流转,当南人普遍装备了火枪,尤其是线膛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时,喀尔喀蒙古人就笑不出来了。

  两军对战时不说,南人非常狡猾,他们会在交通要道上、山口、隘道、水源地伏击蒙古人,多少好汉还没有尽情地施展出他们的骑射能力就倒在了枪下。

  南人凭险而战,少数人就敢挑大股蒙古人,因为他们除了有火枪,还有炸弹,甚至大炮!

  哪怕蒙古人一拥而上,一颗炸弹飞来,落在人群中炸开,不死那就三天三夜地发烧,谁不怕?

  不信邪的蒙古人呼啸而上,无耻的南人推出一门火炮,轰然炸开,霰弹如割草般地将蒙古人扫倒。

  为了胜利,不择手段!

  来自南人统帅的教导,让南人军人们变得异常地狡猾,极不好对付!

  进攻长城以南的明国,劳师远征且不算,关键是有去无回。

  明国边民连

  喀尔喀蒙古的高层看到不断死伤的人数,看到了明军的顽强还有火枪的威力,当机立断,将自己卖了一个好价钱!

  他们是头一批向大明宣誓效忠的蒙古人,下一批则是蒙古战士们,效忠后,大酋都得到一份明军发出的凭证,他们就可以成为大明的王爷公侯,开府风光了。

  蒙古战士们也得到凭证,匆忙间,明军用官兵们颈间套的狗牌---空白的刻字发给他们,他们都得到了一个狗牌和一份文书以示郑重,成为大明的子民,得到官府的照顾。

  差不多有上十万蒙古骑兵加入了明军,成为了明军战士,假以时日,在明军的大熔炉中,相信他们会成为明国的好战士。

  ……

  当然,战争停止,双方也有人不满的,那都是些战争狂人,想的是杀多一些人呢。

  以前懦弱的前明军队变成了新明军,闻战而喜,遇敌必战成为了好些家伙的信条,他们认为这场战争结束得太快了,蒙古人一下子就怂了,还是号称打遍天下的蒙古人吗?

  喀尔喀蒙古人中也有不少人不爽的,认为自家都没有大损,怎么可能向那些肉鸡的南人屈膝投降呢?

  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两边的高层赶快约束好自家的疯狗,磨合有待时间。

  为长久计,甘辉前去拜访大活佛罗桑丹贝坚赞,同时请来了土谢图汗部大汗新任大汗察罕多尔济,他是罗桑丹贝坚赞的兄弟之一,还有札萨克图汗部大汗诺尔布和车臣汗部大汗巴布,与他们共商大计。

  大活佛依旧高踞宝座,甘辉居他之下,亦不计较,他雷厉风行,展示出一幅大地图,让室内一众蒙古人汗都出来了。

  正是外蒙古的地形图,上面山脉、荒野、水源、草原和道路一目了然,蒙古人恍然大悟,为什么南人来势如此凶猛,占据的都是好地方,地图上标明哩!

  “甘大将军,你们怎么会有如此详尽的地图?”巴丰涎着脸皮动问道。

  甘辉也不隐瞒他道:“贸易,商贩!”

  原来如此!

  众蒙古人心忖以后万一要与大明重新开战时,防风防火防小贩,一定不让商贩跑来跑去方便他们刺探地形。

  甘辉让随行高参介绍情况道:“大漠荒凉,地广人稀,自古如此!”

  “塞北苦寒之地,多灾多难,草原上一场大雪,足以给部族灭顶之灾。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只能与这样的环境抗争,却又依赖这片土地。蒙古高原南部尚且在驯马,在更北边更寒冷的地方,就只能驯鹿了。”

  高参的话得到了众蒙古人的共鸣,外蒙古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第1638章 外蒙古攻略

  明军高参有意卖弄,向蒙古人介绍外蒙古情况,如数家珍。

  他说道:“从地图上观察,外蒙古全境基本都处于蒙古高原,平均海拔高,地势西高东低……”

  山地主要分布在外蒙古中西部地区,占据了其全部领土二分之一。而南部,则是广阔的戈壁。

  戈壁,来自蒙古语,是独创的一个世界级词汇,它兼有沙漠、砾石荒漠、干旱的地方、荒漠草原等意思,可能是沙漠,可能是石漠,总之就是没水。

  强烈的日照以及温差,使得裸露在地表的岩石不断地反复崩解破碎,形成碎屑。在风的作用下,洪积平原上的碎屑物质中的细砂和尘土被吹到天空中,其中尘土被吹到千里外的地区,形成了黄土高原;而那些细砂则被风携带到附近,形成沙漠。粒径比较大的砾石,则被留在原地了,就形成了如今的戈壁。

  而且这个巨大的戈壁地带地跨南北,把蒙古分为了漠南与漠北,漠南条件远胜漠北,其气候更温和,还有呼伦贝尔草原和河套平原两大天府之国作为支撑,以及近着的强力中央政府的托底扶持,舒服!

  漠北惨矣,北部寒冷,南部干旱,这一地带仿佛一条巨大的内陆盆地,除了没水,更可怕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

  这样的极寒、贫瘠之地,多灾多难就不稀奇了。

  对游牧民族来说,最为严酷的就是的“白灾”、“黑灾”和“黄灾”。白灾指大雪覆盖草原,地面积雪超过很深,放牧无法正常进行,牧区与其他地方隔绝。如果乍暖还寒,雪溶化后又冻结就形成一层冰壳,牛羊也找不到吃的。

  黑灾,就是相对于白灾的冬季无雪造成的灾害。看似什么都没有发生,却在暗地埋下死亡的隐患。冬季人畜饮水都依赖积雪,如果黑灾发生,就会使人畜缺水,甚至疫病流行。

  即使积雪很厚,动物尚且能在雪中刨食草根。

  但如果不下雪,即使熬过冬天,明年春天可能连草都没。

  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瑞雪兆丰年,雪大不是件坏事。

  黄灾,就是沙尘暴。来时遮天蔽日,裹携大量沙尘,轻者可使人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会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致使牧草枯萎。

  ……

  在大活佛法帐内听着高参一项项地介绍外蒙古的情况,让大活佛、大汗与诸酋只觉得背脊凉浸浸的,貌似那些南人很清楚自家的情况啊!

  如果先前他们有三分的不忿,现在只剩下一分了。

  知己知彼,人家对你知之清楚,打起你来就容易了。

  比方说待蒙古高原的黑灾过后,他们出兵,绝对能够步兵打骑兵。

  黑灾过后,来年寸草不生,明军出击,步兵发挥正常威力,而蒙古人却是马瘦,想跑都难。

首节 上一节 99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