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994节

  看似外蒙古面积广大,实际上适宜居住的好地方并不多,就是那些水源地,包括河流、湖泊,而这些目标,尽在地图上!

  “此地以畜牲业为主,看天吃饭。”明军高参顿了一下道:“十分落后!”

  蒙古人进行传统的游牧生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一个广大草原范围内周期性的迁徙,他们驯养五畜,即绵羊、山羊、马、牛和骆驼,既是财产,也是主要的食物来源。

  “蒙古人单个草场的承载力很低,这种环境下只能用游牧的方式维持可持续发展,但也意味着多个草场才能维持一个部落,人口上不去,也难以形成定居城市。”高参说着,用教鞭在地图上敲出一些位置,让法帐内蒙古人心中瓦凉瓦凉。

  蒙古人有“打草谷”之说,就是去南人的地方发财,花差花差。

  来而不往非礼也,南人则有“烧草场”之说,就是南人到蒙古人的草场上放火。

  中原王朝是否有进取之心,就看军队敢不敢到蒙古人的草场上放火。

  如今看来,明军是做好了准备,地头打探得一清二楚,大家硬碰硬,只要明军拿出“一个够本二个有赚”的精神态度,蒙古人肯定退让。

  因为他们拼不起!

  事实上大活佛与大汗们就是看出了明军敢打敢拼的态度,他们反倒是怂了。

  更有一个原因就是同族比敌人更可怕!

  一旦与敌人硬拼到底,给予自己最后一刀的往往不是敌人,而是同族。

  败给敌人犹有一线生机,输给同族,则高层身死族灭,低层全部沦为奴隶,前景可怕至极。

  “外蒙古初步可以两条腿来走路,第一条路就是实行粮食自给,第二条路就是发展牧草经济!”高参代表明军给出了建议道。

  “必须发展种植业!”高参说道。

  “可以种植麦子、土豆,还有干草,以及少量的油料作物,还有水果与蔬菜,事实上,我们帝国户部早就作了试验验证,已经准备了不少的种子,可以使用。”高参娓娓道来,教鞭在地图上随意点划,处处不离河流与湖泊等水源地。

  “……由于严寒的限制,外蒙古的作物必须严格限制在5月中旬播种,9月收割,尽量提高单位产量……”

  “在粮食自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以畜牧来赚取银元!”高参指出道,说了一些畜牧赚钱的途径,比如出售活畜、风干肉和奶酪业等。

  “为了扶持外蒙古的产业链,朝廷不但不收税,还给予退税与补贴!”高参解释道。

  ……

  待到高参说完了朝廷对外蒙古的攻略后,甘辉亲自作了补充发言道:“我们中国人为人处事,讲究的是一个勤劳致富,不偷不抢。”

  听到蒙古人脸色一变!

  “我们中国人还讲究自食其力,发展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不等不靠。”甘辉这么说了,蒙古人脸色再变。

  “朝廷对于外蒙古有大笔的扶持资金,是扶上马,送一程,但蒙古人自己也要努力!”甘辉告诫道。

  他莞尔一笑,问回诸蒙古人道:“大家意下如何?”

  三位大汗强笑道:“如此甚好!”

  大活佛口宣佛号道:“善哉善哉,一啄一饮,皆有定数,甘大将军所言极是!”

第1639章 银元砸屎部族去(一)

  听闻大汗们同意了明军大将的提议,行两条腿走路,一是发展种植业,二是畜牧业,并且提倡蒙古人自力更生。

  于是蒙古人当中是众说纷纭,怪话连篇。

  哈!哈!

  发展畜牧业也就罢了,毕竟是大家的老本行,那些南人居然要大家去种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有人居然会吟《敕勒歌》,他傲然地道:“我们是大草原之子,过的是游牧生活,逐水草而牧,那些汉狗居然想让我们丢弃传统,也学他们做泥腿子,办不到!”

  自力更生?

  需要吗?我们以前有这个品德吗?

  不,不,不需要,我们从来都是需要什么就到南边拿,长城以南地区就是我们的货栈,想要什么我们就要什么!

  一众蒙古好汉怪笑连连,当中有的家伙更是四下穿针引线,意图不轨。

  他们对于臣服于南人并不服气,想找碴是必然的。

  对于蒙古人中的状况,还滞留在库伦的明军大将甘辉是小葱伴豆腐,一清二白!

  时代变迁,形势变化,以前蒙古人入侵明国时存在着汉干与带路党,现在嘛,一样有蒙古干与蒙古的的带路党,他们深明大义,看清楚了形势,积极向我朝靠拢,把蒙古人当中存在的情况,及早地向我朝反映。

  很好,赏银元十个!

  除了这些告密的蒙古人,还有蒙古人当中的特务,以致于蒙古人当中有什么动静,明军都知道得很清楚,也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应对。

  首先,明军动用了大量的人力,为大活佛罗桑丹贝坚赞修建神庙!

  当时天气寒冷,天已经下起了小雪,但明军不管不顾,修建神庙不遗余力,几万人一拥而上,发出洪荒之力让蒙古人大吃一惊,让他们见识到什么是中国速度。

  一个月,仅仅一个月!

  新甘丹寺,一座新的甘丹寺矗立在外蒙古库伦的原野上,这是高仿,不能说是盗版。

  正牌的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地区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

  该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

  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寺院全称“甘丹朗杰林”,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见该寺僧侣信奉“弥勒净土”。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

  外蒙古佛教正是藏传黄教、属格鲁派,仿建甘丹寺表明了外蒙古广大信众对宗喀巴的敬仰之意与慕孺之情。

  寺内修建有甘丹赤巴(“赤巴”意即法台或座主)的寝殿、经院、神殿等,小而精致,配套设施十分齐整,即使如此,已经远远地胜过了之前大活佛驻锡地!

  先前外蒙古有什么,p都没有,可怜大活佛驻锡地实际上就是大活佛的法帐到哪里,哪里就是驻锡地,简陋至极。

  建设甘丹寺是一件大事,得到了大活佛的关心,他派出僧众对建筑进行了衷心的指导。

  甘辉在拜访大活佛的时候声明:“建筑甘丹寺,朝廷已经准备了一百万银元,其中有户部拨银元五十万,东南王夫妻二十五万,还有二十五万是来自内地的佛徒们为甘丹寺化缘所得,表明了朝廷、东南王与内地对贵教的强烈支持!”

  不待蒙古人反应过来,甘辉又抛出另一颗炸弹道:“不仅如此,朝廷还打算为外蒙古地区的寺院建设再投资一百万银元,以后的投资视情况而定。

  二、二百万银元!

  听到那些蒙古的罗圈腿们两眼发直,身处苦寒之地,出息无多,又路途遥远,去抢亦不方便,见到银元委实不多。

  现在,南人为了一个寺院,就真金白银地投下了百万银元,目前还是个雏形,待来年开春,就扩大建筑,同时修葺金顶,供奉神佛。

  赶在新年到来之前,大活佛罗桑丹贝坚赞迫不及待地率领僧众进驻新甘丹寺,他升座后,环顾四周,心满意足地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宝地!”

  以前他驻在法帐内四境游走,说起来并不利于修行与信仰,因为佛教讲究一个“不动如山”,才能基础牢固。

  佛像生根,信仰入心!

  入寺后大活佛做起首台法事,一片钟磐与禅唱声中,甘辉等高级军官不带武器,在佛前礼敬朝拜。

  他们可不象颜常武般是现在佛不拜过去佛,而是在释迦能仁殿主供的释边牟尼佛、强巴佛、文殊菩萨及宗喀巴等十多尊神佛像前跪下叩头,让蒙古人的脸色变柔和了。

  南人也信佛!

  同信一个佛祖,大家是可以相处嘀!

  甘辉等布施了上等的沉香,这是自海外进口的香料,乃是佛前供奉的圣品,曰香味芬芳,远胜它香,至少现在没有一种比得过它。

  甘丹寺僧众接受了布施,有礼貌地回礼,大活佛欣然道:“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皆遥闻……”

  他表示对明国的满意,如此蒙古人整体上安定了下来。

  对大活佛与外蒙古宗教友善是远在海外的颜常武定下的策略,当时两中华的精英探讨如何对付草原上的好汉时,大家踊跃献策,有人说要修长城,颜常武直接驳回,说以前各朝代都修长城,也没见谁挡住关外的铁骑,咱们不修长城,直接武力威服再佐以修庙!

  等把北边到西边的边境敌人,该打败的都打败了,剩下的就是安抚和治理,这一片庞大区域的各民族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绝大多数人信仰从藏传佛教发源起来的黄教。

  游牧民族难防备?

  颜常武表示很好搞,他计划从以前明朝屯驻大军的九边防线开始,一路沿着甘肃、青海,一直到藏区边缘,所有的和蒙区、维吾尔区、藏区接壤的地方大修黄教庙宇,用庙宇筑起一座长城,替代了原本是由军队守卫的长城,用尊重各民族信仰的方式收拢他们的心。

  “不要怕花钱,这钱没白花!”颜常武嘿嘿笑道:“想想唐朝时吐蕃是怎么灭亡的,那些游牧民族就是那么灭亡的!”

  众大臣一致表示,不怕海盗耍流氓,就怕海盗有文化!

第1640章 银元砸屎部族去(二)

  这世间有些禁忌,是碰不得嘀。

  所谓企业家与明星玩游戏,企业家玩完。

  国家搞宗教,国家就崩溃。

  唐朝时期,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兴起,成为了青藏高原几千年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政权,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传奇。

  公元618年,松赞干部在山南匹播城建立吐蕃国,然后迎娶唐朝的白富美文成公主,成为人生赢家。

  吐蕃凭地势居高临下,吊打唐朝的天可汗,成为了世界非常强大的政权,可吐蕃王朝的强盛也不过是百多年历史,它在历史光辉转瞬即逝,公元877年吐蕃分裂,历时两百多年的王朝也由此覆灭。

  玩完的原因有很多,吐蕃王朝学人玩宗教就是其中之一。

  吐蕃是个信佛的国度,吐蕃统治者对百姓的剥削力度非常大。连年的战争也导致了百姓的赋税增加,所以统治者为了让百姓能够不反抗,利用大肆推广佛教的手段,让民众从佛教中找到真理解脱困难。可是不断的有民众加入佛教,就意味着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口不断下降。而佛教寺庙是免税的,不仅不能进行经济收税,还需要有许多来自国家经济的赞助与支持。

  让本来就远离农业区,经济基础比较差,仅靠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和游牧经济支撑的吐蕃,他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不断下降。

  没有税收,这不就成了晚明时期?!

  乏人当兵,信众不肯杀生,还怎么打仗?!

首节 上一节 994/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