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036节
且青海这地方甚至不如西藏还要好,如果还给伊勒都齐再来一次,那么达延就别混了。
这场大戏王实昧受索南群培邀请也去看了,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负荆请罪,明摆着就是学习中原历史典故,从中可以看出中原对西藏的影响。
待达延继承汗位,忙乱了一段时期,差不多六月中旬,王实昧正式拜访达延。
达延驻跸于当雄,距离拉萨有一百五十里地,王实昧不辞辛苦,走三天才到。
高原地区,尽量不要急行军,否则会有不测之事发生。
达延呆在城外的汗宫里,那里地势高,俯视下方的平原,汗宫不算奢华,都是木头建筑,用不剥皮的木材建起的木房子,粗犷结实。
达延个子敦实,手臂脚踝粗壮,眉目如刀,面貌凶横,让王实昧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果不其然,王实昧奉上丰厚的礼物:丝绸、茶叶、瓷器、精盐、香烟、郎姆酒与奶糖等物,达延爽快地收下了。
但当王实昧说明来意,达延冷笑道:“你们中原人懦弱,居然敢叫我们高原上的雄鹰屈服?”
因为明国要达延称臣,并且明国要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对西藏的管辖,还要驻军,等于把手伸进达延的一亩三分地,达廷岂能容忍!
王实昧委婉地道:“我朝已经尽得北方之地,诸族皆向我朝称臣!”
意思是说中原人哪是懦弱,如今中原已经征服北方,诸族皆向我大明称臣!
结果遭遇达廷的bs,他不屑地道:“你们向北方进军之事,本汗亦已知道,靠的是人多火器多,堆人数取胜,不是英雄好汉!”
他挥舞手臂,向客人展示自己的粗壮臂膀,这才是力量!
王实昧弱弱地道:“人多与火枪多,也是力量啊!”
“驻藏大臣只是个象征,西藏之事,可由你们自行处理,实行自治!至于驻军之事,我朝可派遣三百人,作为驻藏大臣的护卫而已!”王实昧苦口婆心地道:“不影响你们的统治,你们是自治!自治!”
“还有,我们尊重你们的宗教信仰,西藏之前的一切不变,**喇嘛和班禅活佛,可为我大明国师!”
“呵呵呵!”达廷笑开了,他一针见血地道:“你们等的就是变!你们汉人最为狡猾,想的是先进来,以后当我们这里有什么变化时,你们就找借口把大军开进来!”
他手指着王实昧道:“本汗没说错吧?”
王实昧惊诧了,差点想说:“你说得一点没错啊!”
确实,朝廷打的就是这样的如意算盘,现在西藏安定,派来的驻藏大臣就和他们上层人物天天喝花酒,时不时送点礼物给他们,一旦有变,那么朝廷就可以用先前确定的大义名份,正式入主西藏,完成实辖。
即进来时由你们,想让我们出去时就由不得你们了!
吃了我们多少的东西,到时连本带利也吐出来!
王实昧勉强道:“西藏地区自元朝以来就是我中原自古以来的地方,我大明承袭元朝,进入西藏乃是天经地义,西藏是我们中国的神圣领土,世人皆知,永远不能改变,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汗何不顺应天意……”
他夸夸其谈地说了一通,达廷懒得与他理论,手一指,着手下的达鲁花赤,即督官,掌握地方行政和军事实权的高级官员哈木图说话。
结果,王实昧上了一堂结结实实的历史课,让他清楚到人家才真正是自古以来!
公元1247年,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与来自西藏的藏传佛教代表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在甘肃凉州举行“凉州会盟”,双方商议了一封致西藏各地僧俗地方势力的公开信,劝他们归顺蒙古汗国,西藏地方势力在权衡利弊后,表示愿意归顺元朝。此后,元朝先后三次在西藏地方进行人口普查、建立驿站、设置万户,将西藏地方完全纳入中央政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中。
例如元朝曾经在西藏“括户”,亦就是人口普查,1268年,元帝忽必烈派官员查出西藏地区有人口437436人,不包括游牧民族与寺院人口,这也是西藏地区头一回的人口普查了。
能够人口普查,就是政权管理的基础之一,如果你没有统治权进行人口普查,就好比一个普通人想进别人家里去清点人家的财产,想想这可能么?
怎么样,元朝是统治了西藏,不能否认吧?
然后先大汗顾实汗是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卫拉特盟主、青藏高原的统治者,姓孛儿只斤,本名图鲁拜琥,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九世孙。
有族谱的哦!
而达廷是顾实汗的大儿子,试问谁有权利管理西藏?
是你所代表的明朝,还是这里的大汗?
“达鲁花赤”哈木图是亲民官,能说汉语,口齿伶俐,语言流畅,让王实昧脸上火辣辣地发烫,有种去冒领东西挨人家真正主人当场捉获的感觉。
李鬼遇李逵!
最终达廷缓和了一下气氛,告诉王实昧道:“向大明称臣、纳贡,还是可以的,但想实辖,派人来的话,那就免了吧!”
形势比人强,明国终究是老大,哪怕达廷bs他们,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王实昧只得告退,待他走后,达廷表扬了哈木图,想来那些明人该明白事理,消停下来。
但他显然低估了明人的厚颜无耻!
第1711章 兵发西藏
“西藏是我中华自古以来的领土,我大明作为中原主人,对维护国家统一,阻止民族分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当西藏的地方势力胆敢阻止我们进入西藏,我们大明军队的铁拳,必将把他们砸个粉身碎骨!”
在阅兵台上的杨展面对着二十个五百人的方阵大言不愧地叫嚣道,言之凿凿西藏是我中华自古以来的领土!
关于之前“达鲁花赤”哈木图的话,被返回的王实昧原汁原味地向他及周正儒汇报过,说“西藏是他们的”,但一点都不妨碍杨展的主权宣示。
而他的儿子杨璟新随即振臂高呼道:“卫我中华,还我河山,收复西藏,天下一统!”
“卫我中华,还我河山,收复西藏,天下一统!”官兵们兴奋地跟随着大吼大叫,声音直冲云霄!
“为中华而战!”杨璟新中气十足地道。
“为中华而战!”官兵们叫起来。
“遇敌必战!大明万胜!”杨璟新骑着一匹白马,背上披着大红色的斗篷,在风中飘荡十分醒目,他在方阵前奔驰,官兵们的目光紧紧地跟随,狂热地应和道:“遇敌必战!大明万胜!”
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着进军西藏的誓师大会,现场气氛热烈无比。
时为八月,既然对方不肯投降,那就打呗!
于是发兵五万,支前民夫三万,号称十万大军,骡马、粮秣器械物资无数。
进行出发前的誓师活动,被这对父子俩成功地煽动起现场气氛,官兵们求战心切,恨不得立即飞到拉萨,把一干人等统统捉起来,完成收复河山的大业。
进军西藏将会面临的困难,已经向官兵们转达,他们是心知肚明,然而却不改初衷。
上有朝廷的大力支持,说的是朝廷不差饿兵,往西藏去的部队及官吏,一概双饷!
参与进军的部队官兵,统统发给“雪域西藏”纪念章,可当三等功来用,其他的功劳则另计。
进军完成后,在西藏驻扎,发给一点五倍的饷银,并且资历加厚,比方说提拔干部时,大家条件一样,则有西藏驻扎经历的军官优先。
为这次进军,准备了支前民工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身体强壮之人,
还有大量的骡马参加运输,以及堆积如山的物资,作了充足的物资准备。
新明与前明有一点明显的区别,前明越打仗越穷,皇帝穷得裤裆穿露鸟,新明越打仗钱越多,多到必须再打仗才能把钱花掉,然后钱又继续多,又再打仗……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不管怎么样,钱发得多,军队官兵们很爽,不再抗拒打仗。
下有一流的统兵大将,杨氏父子的履历已经向部队官兵们说明,他们是本地人,他们是海归,父子双总兵,一门两爵爷,乃两中华的高级武将,深受今上信任,是在尸山血海里打出来的真正军人,!
有他们的引领,无往而不胜,还用担心什么呢。
搬动百来斤,就去西藏干!
尔等跳梁小丑,我们天军只要动动小手指头,尔等尽成齑粉矣。
只见人马铁甲刀枪如林,方阵如一片片人工培植的林子,齐声呼喊颇为壮观。
“军心可用哪!”坐在一旁的成都知府张世炎与周正儒交头接耳道。
张世炎,新朝初建时的恩科进士,坚定的新朝拥护者,完全按照朝廷的意思来办,积极发展经济,成都繁华与他有很大的功劳。
“对!对!对!”周正儒连连点头,他的心思却跑到了一边去,不禁想道:“换作以前,这对父子如此深得军心,那些总督、巡抚和监军早就将他们罢黜了,也只有在本朝,今上管着军队,他们才有用武之地!”
前明之困,周正儒也深知肚明,朝廷以文制武,是不得已而为的办法,但这样子就造成军队没有战斗力,可是军队有战斗力,朝廷也怕呵。
仪式是一套流程下来,少不得领导讲话,周正儒也上去喊了一嗓子,说“不获全胜,誓不收兵!”但他的感染力显然不够杨展强烈。
接连有军官代表宣誓、士兵代表宣誓以及民工代表宣誓,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坚决支持朝廷的决定,服从命令,誓将大明的旗帜插满雪域西藏!
到了关键性的一步,授军旗!
周正儒拿起一面绣有金色大字为“为中华而战”飞虎旗,他声明这面旗帜是监国公主朱真真亲手所绣---这是抛媚眼给瞎子,说了等于白说,对于士兵们来说,他们并不关心公主是谁,而军官和士官们则自动转为今上的婆娘所绣,这样士兵们就听明白了!
杨璟新下马,走到阅兵台,先向总督行礼,然后接过军旗,摇晃起来,嘴里高呼着:“为中华而战!”
“为中华而战!”官兵们以海啸般声音呼喊着。
听到他们的喊声,周正儒展颜一笑。
今上在军队中进行的政治教育蛮有用的,官兵们清楚为中华、为朝廷、为今上而战,清楚到朝廷才是大伙儿的米饭班主。
最后一步就是杀人祭旗,为大军壮行!
乃从四川各州县的监牢里提出三十六个死囚,为准备这次使用,四川去年的秋决停了,死囚们专门留待今天。
由军队出刀斧手,都不用通过文官系统那边抽调刽子手,军队是自产自用。
五花八大绑被绑得象大闸蟹般的死囚们每一人都被两名粗壮有力的士兵挟着上到阅兵台下方,无不脸露绝望之色,有的人走不动,被拖着上场。
死囚们动不了,嘴里塞了核桃也不能出声,唯有乖乖受宰。
古代官府杀人有讲究,一般是秋决,到秋天才杀人,并且杀的时候待到午时三刻阳光最猛烈时才动手,不过军队杀人则不然,选择了出发的吉时前杀,不可能讲究,难道敌人会等午时三刻才来进攻挨你宰吗?
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官,周正儒发令道:“斩!”
刀斧手干脆利落地手起刀落,鲜血高溅而出!
为这次杀头,他们还专门演练过,比如杀猪头,杀完之后就宰猪加餐。
不多时,地上已血迹斑斑,横七竖八地摆满了尸体,浓郁的血腥气直达阅兵台,坐在台上的非军方系的达贵官人、或者是没见过血的军官们都觉得头晕目眩!
周正儒不是没见过杀人,但一次杀那么多人的还是头一回见,他强忍着不适,下令道:“出发!”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