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99节

“记者小姐,请按照政治部的安排进来,不要说话……不要打扰到林淮唐先生。”

林淮唐赤裸着上身,露出在长期劳动中锤炼出的肌体,黝黑的肤色和刚健的线条不禁让武藤纯子又红起脸来,但她终于忍不住,还是瞪大了眼睛死命多看了好几眼。

军医处处长王开和医院里聘用的德国医生一起动刀,两位医生用白色的纱布覆盖在林淮唐的上身,然后先用剃刀剪去他前额受伤处的头发,再进行开刀工作。

记者们都被一层白纱屏风挡在一边,并且不被允许使用照相机,只有华野政务处的两台照相机拍了几张照片。

第四十四章 手术

“总队长,我们要动手了——真的不需要打麻药吗?”

面对军医处处长王开的问题,林淮唐只是坚决地摇了摇头:“不需要。”

经过仔细检查,两位医生早已确认了子弹的位置,它处在头皮中间,由于内部的血管、神经都非常复杂,手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

王开用手术刀小心剥开腐肉,那位德国医生则还是一再建议施行全身麻醉,做好输血、输氧等急救准备。

“我以后还要工作。”林淮唐脸上带着笑容说,“不需要打麻药,两位先生动手吧,记者们都在外面盯着呢。”

德国医生愣住,王开陷入沉默,他控制住手心分泌的汗水,也控制住手指的颤动,林淮唐先生有这样的大智大勇,自己又怎么能不相信他呢?

手术刀向下落在林淮唐的头皮上,轻轻刮动,先把变了色的腐肉切开。刀刃切割皮肤的瞬间,一层薄薄的血珠就顺着手术刀的切面渗透出来,林淮唐眼皮跳动了好几下,额上不住又渗出密密麻麻的冷汗。

德国医生用蹩脚的中文说:“这绝对不行,不麻醉?简直是异想天开。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这会毁了我的职业生涯!”

林淮唐咬着牙,面向德国医生,恳切道:“请您放心,一切责任由我承担。”

德国医生完全惊呆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被无数士兵簇拥起来的年轻人,他就是中国革命党的领袖吗?

他想起普鲁士军队的神话里,有过无头骑士席尔拉内克的传说。

那是七年战争时的往事,法军的实心弹削掉了宪骑兵席尔拉内克的脑袋,但他的残躯依旧待在马上,大约进行了一里的冲锋以后返回军营,反才倒下。

年轻的革命家,他会是新中国复兴神话里的一部分吗?

“请继续动刀吧。”

林淮唐微微一笑,王开的手术刀继续切开腐肉,接着又以锋尖刺入头皮挑动。林淮唐感觉到冰冷的金属进入自己的大脑内,好像还在搅动着什么,他产生了可怕的幻听,就像世界上的所有金属都在相互摩擦着。

林淮唐以为自己的痛觉等感官,远远弱于其他人,所以不打麻药做手术应该也没什么事情。但结果是他高估了自己体质的特殊性,剩下只有靠意志来做坚持。

德国医生在旁协助着王开处长,两人携手投入手术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半个小时之久,林淮唐一直咬着牙,以至于他牙龈被咬破后的鲜血都流到了唇外。

武藤纯子握紧手绢,她和其他记者一样,都只能在屏风后面,远远观察这位惊人的青年革命家,但她自认为自己的心灵正跟随着林淮唐一起疼痛,一起跳动。

突然间,林淮唐张开嘴说:“记者先生们,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或许我能做些回答,来转移痛楚的注意力。”

他声音十分坚定,并不带犹豫,但武藤纯子听得出来,这和林淮唐先生过去那种强而有力的精神语气有很大差别,林先生是这样虚弱!

“林先生……您还好吗?”

武藤纯子眼眶里噙着热泪,问道。

“我很好,听您的声音,您是《朝日新闻》的武藤纯子小姐吗?”

武藤纯子异常的惊喜:“是的!是我!日本国内的读者,也都很关心您的事情,您有什么话想对日本同情革命的人讲吗?”

“哈,好的。请向我转告给日本国内一切同情世界上受压迫民众的朋友,告诉他们,我愿意与每一位同情中国、帮助中国的日本人做朋友,也希望东亚的这两个民族能够携手起来,解放世界上更多受压迫的民众。”

武藤纯子难以按捺激动的心情,林淮唐的回答正落在她的心坎里,更使她感到这位青年革命家是如此高尚和伟大。

另外一位来自字林西报的英国记者,则傲慢地以英文问道:“林先生,南京光复以后,看来革命党的胜利已经近在眼前。那么胜利以后,革命党将要怎么对待过去清政府与列强签署的条约?”

林淮唐倒吸一口冷气,他心想这是哪个王八蛋,老子真疼得半死你还搁这儿跟我拽英文?语气还这么差?

“海因里希医生。”林淮唐向他的德国医生请求道,“请您以德语向那位英国佬转述我的意见……”

林淮唐低语说:“我不是革命政府的领导人,但我的个人意见,认为革命政府成立以后,应当在平等交往和国际公法的准则下,同世界上一切友善公平待我之国家重新修约。

过去和清政府所签署的一切条约,如果没有违反平等交往的原则,我们就可以承认其效力;如果违反了平等交往的原则,我们就应该对这一条约在国际法基准上做修约工作。”

任何一个德国人都不会对英国人感冒,海因里希医生是个娴熟的老医生,他手上动作不停,就以更傲慢的语气回答了字林西报的记者,中间还掺杂进去不少德国佬的私货。

王开处长也说:“手术已到关键阶段,请记者朋友们暂停发问吧,总队长,您也是,请别说话了!否则您就是在质疑的专业精神。”

“……好。”

林淮唐又紧紧地咬住牙龈,捏紧床单,一声不吭,浑身汗如雨下。他想起那位独眼军神,真英雄和自己这样具备特殊体质的人不同,全凭肉体凡胎,竟然能够忍受如此痛楚,到底是拥有着多么强健可怕的意志力啊?

和独帅比起来,林淮唐只是一个虚假的军神,他不是活着的钢铁,而是确确实实的特殊材料。

但即便如此,林淮唐也愿意竭尽自己那相比建国诸杰而言,微渺不值一提的力量,为着实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做尽全部努力。

王开把手术刀抽了出来,林淮唐好像是通过大脑皮层,听到了金属落地的清脆响声,是子弹被取了出来吗?

王开处长的额头沁出了又细又密的汗珠,他和海因里希医生又穿针引线,为林淮唐缝合上头皮,两位医生都担心,林淮唐可能会整个晕死过去。

不过林淮唐还是在咬得满嘴流血之余,咧开嘴笑道:“别担心,别担心,王处长,我还好呢。”

又过去十几分钟,这台手术才宣告完成。不知是疲劳还是紧张,王开觉得自己差点虚脱了。但他依然不忘对林淮唐说:“总队长,医学史会记住这天的。”

林淮唐哈哈一笑,嘴里的血水又淌的到处都是。

只有他知道,如果我们失败了,什么样的丰功伟绩和伟大成就,都没有人会记得。

苏联南极探险队的列昂尼德·罗戈佐夫医生,自己给自己剖腹做手术,在恐怖的暴风雪里,为自己切除了阑尾,如今又有谁记得他呢?

“手术成功了吗?”

王开和海因里希医生,一起将屏风拉开。两人的白大褂都被汗水完全浸湿,走路时还滴答滴答往地上落水。

王开走到记者团的面前,终于举起手说: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林淮唐先生用足可以载入史册的意志力,配合我和海因里希医生,完成了这台手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让我们一起预祝林淮唐先生的健康吧。”

第四十五章 潮流

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林淮唐在极端愤怒的情况下,不打麻药完成一台手术,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南京光复以后,华野北伐军率先由聚宝门入城,随后浙军与镇军由朝阳门入城,再其后苏军、沪军各部相继分道入城。

尧化门是南京军事重地,由韩恢带着特务营驻守,林淮唐休养的医院也在这附近。入城以后的当天晚上,林淮唐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托华野司令部的人,将他亲手所写的十余封亲笔信,拿到尧化门,散入军中,以安军心。

当时陶骏保看见这个情势,就已经和林述庆哀叹:“经此一事,联军军心俱为林淮唐所夺。”

但林述庆和林之夏等人都不以为然:“林君汉亲冒矢石,自然得到将士拥护爱戴之心。”

第二天,林淮唐手术成功后,他头上还包扎着伤布,前额头发被剪去一片,显得有些滑稽。林淮唐从参谋处作战主任李济深那里,借了一顶大檐帽戴在头上,稍作遮掩以后,就带着伤势,不顾王开等人劝阻,前往尧化门等处兵营慰问兵士。

他乘坐着林时爽安排来的一辆敞篷小汽车,坐在汽车后排的沙发上,轻轻挥手,向道路两旁围观的各军将士、南京市民致意,所过之处,围观的国民群众,都禁不住举起手来、欢呼起来,一道兴奋激动的热浪迅速席卷全城,轰动南京。

革命的潮流已经无法抵挡,清朝的大势已去。这个王朝的灭亡和共和国的诞生,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林淮唐坐在车上,和林时爽分析道:“广大新军士兵、会党群众、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是这次革命的基本主体。在工业经济发达的地方,像上海、汕头、厦门,工人也参加到革命里。但是我看,除了潮梅以外,在其他地区,除非成为士兵和会党,农民都没有被广泛发动起来,他们的自发斗争,就像常州那样,如果不是华野的支援,也是普遍受到压制的。”

“孙先生这几天可能就将回国。”林时爽说,“我们和同盟会之间已有隔阂,到时候如何处理和孙先生的关系。”

林淮唐靠在敞篷汽车的后座,一边想着以后如非必要,正经人可不能不穿防弹衣和防弹头盔就坐在敞篷汽车的后座上,一边说:“同盟会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和领导了这次革命,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各省同盟会分支机构、各地同盟会员,在起义过程里,也都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同盟会的领导团体完全称不上有坚定的革命意志、革命政策和革命纲领,他们对突然出现的新形势我看是不能适应的,对革命高潮的突然到来,事先思想准备也不足,他们既没有及时地提出把革命更向前推进的统一政治纲领,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因此,我以为孙先生回国以后,不是同盟会掌握全国政权的开始,而恰恰相反,是同盟会全国政权瓦解的开始。”

“那么立宪派呢?目前湖南的谭延闿、江苏的程德全、广西的陆荣廷,这些都督其实都是立宪派人物,君汉,你以为这些立宪派人物接下来会怎么做?”

林淮唐笑道:“先锋队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系列里头,有一本叫《论辩证法》,阿文看过了吗?我们用辩证法来分析,立宪派本来是反对革命的,但是,当革命已经开始并逐步取得胜利的时候,他们看到清廷不可避免被灭亡的时候,便翻然表示襄赞革命。

立宪派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大多做过高官,又有相当丰富的经济实力,还有各省咨议局这个现成机关供他们使用。

立宪派转到革命阵营来,是可以加速清廷的崩溃,但也使我们革命阵营内部变得复杂起来。

立宪派依靠他们政治、经济各方面的能量,是能够和真正的革命党人争夺革命果实的。对于立宪派的这种企图,我看同盟会还不清醒,你看陈其美,和立宪派的张謇、程德全整日混在一起,被他们咸与维新的嘴脸忽悠,失去警惕性,能成什么事情?”

“忽……忽悠?”

“目前革命党人相对立宪派,最大问题是什么?是多数激进的革命党,缺少一套严格区别于立宪派主张,而为民众所乐于接受的政权建设和社会改革方案。

这就让大部分革命党人,今后势必出于被动和孤立的地位,并且将削弱辛亥年革命的社会意义。

立宪派、旧官僚继续得势,我们的革命就会被涂上一层温和改良色彩,激进的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也终将遭到无情镇压。”

“那么袁世凯又如何?”

“现在袁世凯态度还不明朗,但我认为他站在立宪派那边,如果清廷支撑不住,袁世凯随时会跳船,选择和立宪派合作来篡夺革命果实。

不过南北战争还没结束,大敌当前,张謇这些立宪派和我们无论有多大的分歧和斗争,大家在反清上目标一致,也都希望尽快成立一个中央政府。

所以我看在中央政府成立以前,立宪派还会选择和激进派革命党人合作;而在南方中央政府成立以后,只要袁世凯选择和立宪派合作,这帮人就会转头投向北洋的怀抱。”

林时爽,还有先锋队其他执委,也都赞同林淮唐的分析意见。

大家现在一致的判断,就是先锋队必须适时提出一种“严格区别于立宪派主张,而为民众所乐于接受的政权建设和社会改革方案”。

这种方案,过去先锋队在潮梅建设中已经有所积累,北伐过程中,更由于广泛吸收了一批知识青年的参与,如今已有了实施的力量。

林时爽说:“先锋队的队报《观察日报》,农会的会报《赤戟报》,都在上海设立了分社。还有,庄文统现在在上海和制造工人同盟会合作,又办了一份《大众报》。我们可以用这三份报纸做舆论阵地,宣传我们的社会改革方案,如减租减息、土地改革、信用合作社等等政策。”

“这还是远远不够……走, 咱们去慰问一下将士,对,现在有谁再争南京都督吗?南京城庶务有哪个部门负责?”

首节 上一节 99/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