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604节

并且,在战前欧洲资本投资非洲,主要是集中在农业领域,重点是投资建设种植园,但德国政府和工业界对德属中央非洲的投资则十分多元化,包括了铁路、运输、采矿、石油、制造、外贸、银行等许多领域。

为了方便榨取自然资源,德国政府还还大量向殖民地提供有关“发展基金”、“贷款”、“拨款”等形式,帮助殖民地稳定经济,兴建铁路、公路、公共工程等,这些在德国本土证券市场和股票交易所发行的行债券,往往都会成为德国金融市场上最为热门的产品,不仅是银行和金融家们趋之若鹜,即便普通市民也常常把全部储蓄用于购买这些非洲股票。

德属中央非洲的矿产资源也确实十分丰富,黄金、金刚石、钴、铬、锰、铜、锡等重要矿产品几乎无一不有,只要运回德国本土出售就能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此外,在福尔贝克执政时期,德属中央非洲总督府还通过强迫非洲农民成立“土著合作社”、“多种庄稼运动”、直接控制非洲各国农业、征收高额农业货币税等手段,来迫使非洲农民为德国本土生产所需的经济作物或粮食作物,非洲农民不得不片面种植一种或几种供出口的作物,如棉花、橡胶、剑麻、棕油、花生、可可、咖啡、丁香、茶叶、烟草、葡萄等作物,因实行发展单一作物政策,使非洲农业成为德国的附庸,德国本土的垄断公司则通过不等价贸易,从中牟取暴利。

在二十年代,也就是主要在福尔贝克担任德属中央非洲总督期间,非洲的几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产量如可可、花生、咖啡、芝麻、烟草、棕榈产品、丁香、甘蔗、西沙尔麻等,都成倍或数倍地增加,并在世界总产量中占很大的比重。

例如可可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五,华生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芝麻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七,棕榈仁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一,棕榈油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八,丁香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八,甘蔗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八,西沙尔麻也就是剑麻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七……

工矿业方面也是大抵如此,钴占、黄金、煤炭、金刚石、锡、铜、锰、白金……等等多种矿产,都被德国人以竭泽而渔的架势,挖掘出来运回德国。

靠着这样大规模的垄断贸易,靠着大量低价收购非洲的自然资源,德国在战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同德属中央非洲殖民地有关的新公司,他们的名字中往往冠以“德非”两字,几乎遍及各行各业,发展到后来,德国本土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和德属中央非洲产生密切联系——不是和德属中央非洲有大量贸易关系,就是购买了许多和德属中央非洲概念有关的股票。

在德国,人们将之称为“中央非洲经济”,按照德国政府财政部门的估算,这种“中央非洲经济”成分的占比,如今已经占到了全德经济总量的百分四十左右。

一旦德属中央非洲经济上出了什么问题,整个德国经济都会受到重大影响,那些把一辈子积蓄用来购买非洲概念股的普通市民,更是可能失去一生的储蓄。

但戈林总督对此毫不在意,他躺在达累斯萨拉姆的豪华别墅里,频繁花费公款召开奢华的宴会,再怎么说,对于手握垄断大权的中央非洲总督来说,随便动一下笔的拨款就可能涉及到几千万马克,而由于德属中央非洲殖民政府极端复杂的结构,德国本土根本无法对殖民地进行任何有效的监督,那么戈林总督从中捞取一小部分利益作为自己辛苦为官的劳务费用,也就毫不奇怪了吧?

像戈林这样想的殖民地官员,为数不少,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这早已成为中央非洲的一条潜规则。难道那些远道而来的容克贵族,到非洲来是要帮助土著建设发展的吗?不会吧!

“总督阁下——”

就在赫尔曼·戈林享受着他的狩猎之旅时,总督府的几名秘书找到了他,似乎有许多消息都在证实一件事情:那就是本土正在推行一场旨在针对殖民地容克官员的大调查。

这种时候如果不为官谨慎一些,事情可能就会变得棘手起来。

不过戈林对此并不太在意,他放下猎枪,看了看部下送来的急电,满脸嘲讽笑道:“我为帝国做了这么多事情,增加了这么多收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我还是战争英雄,政府怎么可能动我嘛!”

如果说福尔贝克执政时期,德属中央非洲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和垄断贸易来获利,那么在戈林统治时期,这位胖子总督就改用了另一种方式,另一种他认为更加简单有效的粗暴手段。

按照中央非洲总督府一些内部人士的说法,这种方法被称为“戈林经济学”。

福尔贝克时期已经把中央非洲殖民地的自然资源潜力开发到一定程度,在获得更多投资和技术升级以前,光靠剥削非洲的农产品和矿产,已经很难再实现德国本土那些非洲概念股夸张的利润宣传,更何况还有越来越多跑到非洲“度假逍遥”的容克官员,也要从中分一部分利润。

所以到戈林时代,他就必须在福尔贝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德属中央非洲的收入。

戈林想到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戈林经济学”,其实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两个办法,一是加税,二是在非洲推行更大规模、更大强度的强迫劳动。

在戈林的要求之下,中央非洲殖民当局不断颁布法令,提高捐税。殖民当局向非洲人征收的捐税有人头税、茅屋税等税种,由部落酋长负责征收税款,税收额度年年增加,并且中央非洲总督府除了向非洲人征收高额税外,还征收农产品出口税、商品进口税以及步枪税、劳动税、狗税、劳役代税等等无数苛捐杂税。

除此以外,便是推行强迫劳动,戈林提出了非洲土著要对德意志帝国进行“社会义务劳动”,殖民当局可以无条件役使非洲人参加修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义务劳动,每人每年服公役至少两个月时间。

另一种是实行契约工制,通过部落酋长、殖民当局官吏诱骗非洲土著人强制签订契约,前往指定的矿山、农场、种植园当劳工。其实,说是劳工,不如说是奴工,酋长或殖民地官吏,每诱骗送交一个非洲人可获得可观的佣金,契约工则受到残酷剥削,死亡率极高,有的矿山契约工死亡率甚至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通过“戈林经济学”,德属中央非洲才在三十年代又维持住了高涨的利润率,同时也就维持住了德国本土金融投机市场的高度繁荣。

然而,这一切数字是真实的吗?

第七十七章 大弊案

戈林和他的副官、秘书、随从们,还在达累斯萨拉姆的草原上享受着德意志帝国盛世为他们带来的逍遥生活,但在柏林,一大群财政部的审计官员,已开始重新调查有关于德属中央非洲的一切数据。

就在前一段时间,帝国政府逮捕了一个涉嫌内幕交易的金融投机小团伙,其中有几名军队出身的容克贵族,首次承认了他们参与“德非橡胶公司”利润表的伪造工作,证实了号称一年利润超过一亿马克的德非橡胶公司,其实由于长期挪用公款和经营不善,已经处在破产的边缘。

顺藤摸瓜,德国政府陆续又查获了许多家“非洲概念股”公司的造假行径,黄金、钻石、煤炭、有色金属、剑麻、咖啡……应有尽有,让人跌破眼镜,向来号称廉洁的普鲁士官僚竟能做出这样的行为吗?

财政部门暂时的估算,是认为可能有超过四十亿马克市值的公司涉案,按照美元计算的话,四十亿马克的涉案规模就是十亿美元,算得上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但还无法对德意志帝国这样的世界霸主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致命打击。

然而——

这一切都还只是个开端罢了。

越来越多的涉案细节正在被披露出来,几乎所有和德属中央非洲相关的公司,其经营状况都存在严重的造假之嫌,不是夸大其词,就是把一家严重亏损的公司吹捧为下金蛋的母鸡,更有甚者,许多根本不存在的公司,只靠纸面上的编造和金融游戏,竟然就能在柏林的证券交易市场堂而皇之上市,便轻易裹挟走普通民众一辈子的积蓄。

过去,德国政府内部出于各种各样的政治原因,对于那些贪赃枉法的容克贵族往往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对于德属中央非洲殖民地,也是只要戈林能够保证每年输往德国本土的工业原材料不出问题,便没人回去追究他们他的任何问题。

哪怕在中央非洲,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土著奴工,正被活活类似在矿山或种植园中,也没人在乎。

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英法大军陈兵百万于比利时附近,给了德国极大的国防压力,总参谋部希望推动一项大规模的扩军计划,重新整顿帝国的军备,在莱茵兰,还有大批受到公社赤匪煽动的暴徒发起大罢工,严重影响到了德国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

德国企业一旦停工,戈林从非洲各地巧取豪夺来的大量原材料便堆积在港口上,价格随着时间的变化持续下跌,这又从另一个角度对柏林证券交易所里的那些非洲概念股票造成很大压力。

现在,几乎所有证据都已经指明了以德属中央非洲总督戈林为首的一群硕鼠,就是这场金融灾难的罪魁祸首,德国政府也已经掌握了大量可靠的证据,足以证实殖民地官员们这些年都干过什么样的好事。

然而,从威廉二世皇帝陛下到帝国宰相帕彭,所有人又都不能慎而再慎之。

“如果向外界公开德属中央非洲殖民地的真实情况,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威廉二世向他的宰相帕彭,以及德意志帝国银行总裁卡尔·赫弗里希问道,“我国正常的经济运行会受到多少影响?”

帝国银行总裁卡尔·赫弗里希坦诚回答道:“陛下,请恕我直言,如果全面披露戈林总督一伙做过的所有事情,帝国三分之一的企业都将受道严重冲击,至少有五百家公司会资不抵债立刻破产,柏林证券交易所将迎来德意志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帕彭宰相也很没办法:“德意志诸邦的许多王公,政府官员,还有军队的高级将领,都大量参与到这场狂热的非洲投机之中。如果现在披露所有消息,甚至逮捕赫尔曼·戈林等人,或许包括陛下您的好几位亲属在内,都将会面临严重损失。”

在德国赢得欧战十五年后的今天,威廉二世早已从一个年轻气盛的跋扈皇帝,变成了一位年龄超过七十岁的老皇帝。

他骨子里的骄傲自负尚在,可是御宇多年,总也稳重了许多,同样也开始必须考虑到更多方面的利益得失。

首节 上一节 604/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