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6节

清末时省界概念尚极浓重,乡土思想笼罩人心,这本是满洲异族为了分而治之刻意强调的东西,此时竟然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基础底色。

广东、福建两省,省界乡土的观念,在全中国范围内,又可算得上是最浓重的一级。

庄文统等四百惠州会党,林淮唐等七十二革命党人,一边是提倡“反清复明”的旧式造反者,一边是试图“肇造共和”的新式革命家。

更遑论会党多是惠州客家人,革命党这边则多是潮循人和福建人。

大部分人连语言都不通,清军追兵的重压之下,谈何信任与合作。

庄文统面对林淮唐的问题,当然摆出了不甚信任的脸色。

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骤集,空气里的湿度也较往日高些,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很快又要下雨了。

若大雨连绵,对于起义军的转移,可不是一条好消息!

两队人马,七十二人与四百人,就在黑压压的天空下于野外对峙,革命党和会党之间的气氛,既有友军会师的喜悦,同样也有争夺领导权的紧张感。

林淮唐一开口,就要求四百人、全都是惠州本地人的会党分子,全部加入先锋队,而且还要远离故土,去到潮循北方的嘉应州活动。

嘉应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当地有梅江流过,是粤东北连接赣南的商贸要津。庄文统作为洪门的头目,是去过嘉应州的,但剩下的几百人,绝大部分人甚至从来没离开过惠州府的地界。

林淮唐很和气地说:“愿意和我们走的兄弟,可以编入先锋队;不愿意和我们一同去嘉应州的兄弟,我会发给一块大洋的路费,大家各回各家,到乡下躲一阵子,清廷总不会赶尽杀绝。”

惠州会党弟兄们,大部分人人听了这句话脸上都已经意动。

毕竟到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广州起义其实还是失败了,虽然找到了革命党的队伍,可看他们的人马规模,才剩下几十人而已,能造个什么反?

这造反的事业,不能着急,洪门反清复明,少说也干了一百年,还急这一两年吗?

如今形势不好,确实不如先拿一份路费,去海陆丰避避风头。

庄文统穿着粤剧武生的戏服,脑袋后面的辫子也没有剪掉,只是简单拆开,披头散发地垂在后面。

洪门头目,多数都有走南闯北的经验,在这时代,算得上见多识广的人物。

庄文统板着一张脸说:“嘉应州?那太远了!我看革命党的小年轻便是不晓事,要去嘉应州,还得先到河源,朔龙江而上,爬过玳瑁山,再过了兴宁县才到。

这一路上渡江攀山的,我们一路被清军追兵撵着跑,哪里去得了什么嘉应州?”

“哦?”

林淮唐对庄文统这位会党头子突然间有些刮目相看,他一身粤剧装扮虽然滑稽可笑,但对粤北地理的熟悉,却超过了现在先锋队七十二人中的每一个人。

先锋队要去嘉应州,必须有庄文统这样的老马带路。

林淮唐把倭刀抱在胸上解释说:“嘉应州梅县一带,依山带河,地势险阻,但北可接江西的寻乌县连到赣南,南可接潮州府的大埔县连到汕头。我们闹革命,要立足广东,再没有比梅县山区更好的地方。”

林淮唐决心把这支人数虽少、精英却很多的革命队伍,拉到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处的梅县山区里。

早在转移到惠州以前,林淮唐就向林时爽、陈更新、喻培伦、方声洞四个较有威望的党人,介绍过他的思路了。

“我们七十二人,要逃去香港,或者化妆藏匿在广州乡下,这都很容易。但这对革命事业有益吗?对克公、对孙先生肇造共和的事业,能起到帮助吗?我想答案是唯一的,一点帮助都起不到。

嘉应州,靠近福建、江西两省,群山耸立,是一片贫瘠的山区。我们到那里活动,正易于避实击虚,杀清廷一个措手不及。

据我所知,嘉应州地狭人稠,客家人和会党也多,这又便于咱们先锋队发展武装。更不要说它直通潮汕,待咱们稳住脚跟后,要联系海外的党人也很容易。”

经过广州突围一役以后,林淮唐靠着他天人般的神勇,其实早就在先锋队内部建立起了说一不二的威权。

嗯,包括他们七十二人现在使用的队伍名义——“兴亚复汉先锋队”。

也是林淮唐一口提出,一口确认的。

林淮唐平时话不多,但每每发言便说一不二。他的语气总是充满一股毋庸置疑的自信力,无形中让对话者为之折服。

林时爽都觉得,好像世界上千难万难的任何一桩事情,在林淮唐的口中都那样简单。

先锋队的七十二人,现在当然全部支持林淮唐的意见。

他们人手持枪,队伍整然,列成数排,肃立在庄文统的面前。

人数虽少,却展现出了绝对远超四百余名溃逃会党的气魄来。

林淮唐不等庄文统回答,径自从麻袋里掏出了一大把银元,哗啦一声洒在地上。

“同志们!弟兄们!兄弟我是革命党先锋队的总队长林淮唐,你们可能已经在清廷的捉拿榜文上听过兄弟我的名字了。

兄弟我并广州的同志在这里共计有七十二人,我们已经打定主意,不推倒满洲丑类的朝廷,绝不出逃海外、也绝不去乡下躲着,就算是被清兵撵着跑,我们也不会丢掉反清革命的旗号。

大家有福建人、有广州人,有讲白话的,有讲客家话的,还有讲闽南话的,但依我看都是汉人,兄弟们都是想推倒满洲人朝廷的。

就这样说罢!愿意跟我们先锋队继续造反的,就跟着我们翻山越岭去梅县;不愿意的,兄弟我也不强求,一人一块大洋权当路费,咱们就此别过,来日驱逐鞑虏、光复炎黄以后,兄弟我若没死,咱们总还有叙旧的时候!”

四百多人的会党队伍里,造反意志真正坚定的人并不多。

林淮唐的话说完以后,陆陆续续便有十多人跃过了庄文统,走到最前面的空地处捡起一块大洋。

庄文统盯住那十多人,沉下脸骂道:“他妈的!当我是假的吗?别忘了洪门的规矩!”

林淮唐哈哈大笑几声,走到庄文统的身旁,一把按住他的肩膀:“庄先生不要生气,我们革命党人从没有强迫别人革命反清的道理,让他们拿嘛!想走想留,我看还是自愿的好。”

那十几个人一人在地上捡了一块银元以后,左右看看,居然真的没人要制止他们离开,终于有几个人最先大着胆子、红着脸,怀里揣着大洋转身就跑掉咯。

洪门的会党分子,好歹有些羞耻心,平日里也是义气两个字不离嘴。

现在要丢下兄弟们自己逃生,多少会觉得尴尬和丢脸。

但想想身后的清廷追兵,若被捕杀,那可连命都没了,义气有命重要吗?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前拿起银元,而后转身便离开了起义的队伍。

庄文统心如刀割,他那是花费了多大的心血,才从攻打惠州的溃兵里,保住了这么一支队伍?

林淮唐两句话,一块大洋,就将它搞垮啦!

庄文统想甩开林淮唐的手臂,阻止人群的离开,但林淮唐那条手却像石雕般坚固,他用尽全部力气,也没发挪动分毫。

庄文统绝望道:“林兄弟,你这是图什么?人心散了,队伍还怎么带呀。”

在发完一块钱大洋的路费以后,林淮唐看了眼剩下的人:嗯,很不错嘛,有了拿钱逃生的机会,四百会党,竟然还剩下了一百多人。

“庄先生,你若没有意见,剩下的人就一概编入先锋队,我们北上嘉应州。”

第九章 勠力同心

所谓“一概编入”,说难听些,那就是吞并了。

惠州会党起义,以一败涂地告终。庄文统不是惠州洪门会党里地位最高的头目,但败军之际,是他拉住了行将大溃的散兵游勇,保住了七门太平天国年代的火炮。

不说有功,至少也是有劳。

结果和广州的革命党人刚刚会师,人马立即就被林淮唐用几句话和三百块大洋瓦解。

剩下的一百多人,即便人数还是比革命党多,但和人家广州队伍的秩序井然、枪精弹足对比起来,庄文统真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林淮唐终于松开了手,庄文统垂头丧气地瞅了一眼自己被按住的肩膀,上面乌黑的一道瘀青吓了他一大跳。

“林淮唐,你是练家子?!”

庄文统自己学过咏春拳,功夫不差,眼力更不差,林淮唐的握力之强,简直让他觉得恐怖。

林淮唐笑眯眯地摆出一个拳架,揶揄道:“咏春,林君汉。”

庄文统一脸见了鬼的表情:“这根本不是咏春的架子呀!”

“咳咳。”林淮唐略尴尬地咳嗽两声,“那我练的是蔡李佛拳,这总可以吧。”

七女湖面积不大,可广东雨季将至,湖水暴涨,起义军依旧有受困于湖滨地区的危险。

四年前,也就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中山曾经委派同盟会博罗县籍贯的邓子瑜和陈纯二人,纠集三合会成员二百多人,在七女湖截获清军防营枪械,击毙巡勇及水师哨弁多人,连克杨村、三达、柏塘等地。

这次起义,由于后援接济没有及时送达,终因孤掌难鸣失败。

事败时,陈纯带人撤退到惠东梁化,埋藏军械,解散队伍,而后先到香港避难,因港英当局禁党人留港,只好赴南洋。

先锋队的七十二党人中,有些人是跟随邓子瑜和陈纯参加过四年前的七女湖起义,还能记得陈纯当时埋藏器械的地点。

林淮唐认为有必要一试,藏械地点和他们现在距离不远,若真能启出一批枪支,对先锋队发展壮大是很有帮助的。

庄文统面露难色:“我们唯恐被清军追兵截住,现在北上还嫌时间不足,林兄弟怎么还要多此一举。”

林时爽世代书香门第,为人温文尔雅,虽对庄文成的反对之词有些不悦,可也没说些什么。

但方声洞就不同了。

他哥哥方声涛是同盟会元老级别的人物,根本不将庄文统这样的会党小头目放在眼里。

方声洞脾气本来就有些暴烈,当即斥责道:“你有什么毛病?革命党行动,讲究说一不二,命令既出,哪里还有讨论余地!你遵命行事就行了,问这么多干嘛。”

庄文统被他呛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看了看林淮唐那边兵强马壮的广州队伍,再看看自己这边人心不稳的会党人马,没有办法,也只有强忍住这口气,赔笑道:“是兄弟行事不周……嗨!兄弟也是第一次见到诸位这样海外回来的革党,这、这,有所冒犯,还请包涵一二。”

林淮唐看着庄文统的表现,摇了两下头,他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走到方声洞的面前,声音和气,但说话的内容却不容置疑:“子明,革命党没有说一不二的道理!不惟是和庄先生,我们和所有人讲话都要和气,好好讲道理,今后不许再这样和人说话了!”

林淮唐身材和方声洞差不多高,年龄比方声洞还要小三岁,可却好像长辈对晚辈一样说话教导。

周围人也不觉得奇怪。

就连一贯暴脾气的方声洞自己,都咬着牙低下了头。

自从林淮唐领导众人广州突围以来,大家都习惯了他这种做事和说话的作风。

方声洞这样脾气的人,反而特别对林淮唐那股子可怕的自信气度信服。

甚至可以说,从广州突围到现在转移到惠州,这个过程里,方声洞都隐隐有些开始崇敬林淮唐了。

首节 上一节 6/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