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535节

这是我军自创建以来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自英国革命以来,五个多月过去了,我军已将敌人团团围困,并在全岛各个战场创造了大量歼敌的有利条件。

现在,沙巴已经解放,敌人的沿海防线已被粉碎,在整个砂劳越都将再看不到侵略者的影子。文莱已经被完全孤立。

今天,我军主力向文莱之敌发起总攻的时刻来到了。

……

如果夺取了文莱战役的胜利,就将在全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将是对世界和平运动和反殖民运动的有益贡献,将有助于结束战争,也将有利于推动世界革命的发展……

担任主攻的婆罗洲红军第一师第一团在炮火掩护下与敌人短兵相接,第三团辅攻,以久经战阵的第七步兵营打头阵。

天色就要黑下去,最后一个波次的英军飞机盘旋在文莱上空,寻找红军的大炮阵地。突然,在文莱东部山包上,红军的高射机枪开火了。一架正在向红军集结地域俯冲的飞机被击中,冒着烟飞走了。余下的英军飞机吃了一惊,四散纷纷。

天黑前,英军无法再向文莱战场上空调集战斗机。文莱会战开始的时候,英军失去了制空权。

傍晚时分,婆军步兵发起进攻。辅攻方向的第七步兵营向前占领了第一个英军阵地。在猛烈的炮火中火,高地上英军两门75毫米山炮被摧毁,炮手被打死打伤。

红军勇敢冲锋,在东北部的2号阵地上,红军进攻营被英军火力点压制了,红军战士成排地伏倒在地面上。火网下,前排红军战士扑上前爆破,手榴弹投光了,子弹打完了,就用炸药包爆破英国人的机枪碉堡,身后的友军赢得时间,身后的战士一跃而起,突破了2号前沿阵地。

战斗向北方纵深延伸,双方的大炮也都各自延伸,以对方火炮阵地作为主要射击目标。

夜色渐渐浓了,婆罗洲红军第一师指挥部里的空气紧张得几乎凝固。冯白驹全神贯注地听着从前方阵地上传来的团、营长们的报告声,他有些些按捺不住了,便走出指挥部,走进浓浓的夜色,朝激战中的高地方向望去。

呈现在冯白驹眼前的,是一幅蔚为壮观的战争图景:红军的榴弹炮、重型迫击炮炮弹正从不同的方向朝着高地方向飞去,在夜空中划出长长的、闪亮的光道,如同一群火鸟共赴火海,去呼唤一个新世界在火焰中赢得重生。

从文莱市区,也有英国人的大炮还击,亦如火鸟升空,四散而去。冯白驹惊讶地看到,有两发相向而去的“火鸟”在空中竟然撞击在一起,顿时火花迸溅,直上云霄,这样罕见的一幕给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夜幕降临,红军的进攻达到高潮,英国人前哨阵地的两个指挥所都瘫痪了,还有一发红军的炮弹不偏不倚从掩蔽部的通风口里打了进来,落在英军指挥官少校身前爆炸,待到硝烟稍散,掩蔽部里血肉模糊,两名参谋当场死去,一名少校身负重伤,两腿都炸断了,两臂和胸部冒出不断冒出血花,他们本该在英格兰乡下过着富裕又安定的生活,为什么要到南洋,要到别人的家园和世界里打一场不得人心的侵略战争呢?

夜里红军继续发起冲击,凌晨前冯白驹收到报告,第一团已经完全占领文莱东侧高地,英军600余人被歼灭,一百多人溃散,被消灭的英军几乎都是本土英国人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兵,很少有战斗力较弱的马来兵,可见英军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战斗重点终于转移到了文莱的平原地带,天色大亮,但文莱上空阴云密布,使空军完全不能活动,甚至连侦察机也不能飞临战场,天气致使英军还是不能发挥空中优势。但英国人决心,不管条件如何也要实施反击。早上七点左右,英军反击部队就以两辆坦克为先导开始反攻,然而他们才一离开防线就遭到红军炮火拦截,被打得死伤惨重。

下午又开始下雨,英国人几乎绝望,婆罗洲红军则抓紧时间进攻,战士们不顾雨中泥泞,连续使用爆破组炸开铁丝网,突击队向纵深发展。突破英国人的预设阵地使红军付出了重大伤亡,鲜血洒满前进的道路。

雨水渐停,红军从下午3时30分起使用重榴弹炮又一次进行炮火准备。红军炮手不怕牺牲,将75毫米山炮推到英军碉堡前不足100米处抵近直瞄射击,三炮就摧毁了一个英军连指挥所。

吸取了昨日战斗的教训,红军步兵的进攻不那么匆忙,对于那些尚无把握的进攻目标,他们宁肯反复炮击,直到确认了炮火效果以后再行冲锋,即使在冲锋时红军也不像以前那么密集,从而减少了伤亡。这使防守的澳大利亚士兵十分吃惊。

婆罗洲红军一个班迅速突破英军前沿,迂回到阵地侧后,使用步兵武器摧毁了独立高地上敌人的迫击炮连阵地,两军短兵相接。红军撕裂了英国人防线,分割了敌人的碉堡群,红军军进攻纵队也被分割成多块,战斗异常激烈。

在打到夜里时,第一团终于把冯白驹亲笔手书的一面“决战决胜”字样的红旗,插在了英军阵地纵深中央,阵地上到处晃动着婆罗洲红军战士头上戴着的竹斗笠,他们转而清剿残敌,并逼向文莱市区,有一辆坦克被婆罗洲红军战士炸毁,另一辆则被完整俘获。

关键时刻,文莱市区内的许多华人也在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发动起义,不少马来族的石油工人也加入其中,他们迅速控制了港口附近的工人聚居区,并占领了好几处油库,这给英国人的防守增添了新的困难,使英军又不得不从前线抽调部队到后方镇压,婆罗洲红军得以更进一步突入文莱市区,文莱战役便来到了最后时刻。

文莱上空还下着细雨,淅淅沥沥,将战场硝烟压进了被鲜血染红的土壤,最后的战斗在雨雾中彻底打响。

浓厚的雨云严重妨碍了空中轰炸,不过婆罗洲红军的炮击也略微受到影响,并且冯白驹担心炮击如果炸毁油库可能造成全城火灾,因此决心以步兵突击来结束战斗。

稀疏的雨帘中传来坦克的轰鸣,英国人在文莱的最后三辆坦克据守十字大街的路口,几名参加过中国国内革命战争的华侨战士手持半自动步枪一跃而起,朝着扑到跟前的英国人就是一枪,接着二十多名带伤或不带伤的婆军战士也踏着泥泞站起来,一片杀声地冲进英军中间。

一场白刃战开始了。

英军远没有久经丛林地狱考验的红军战士所具有的勇敢,纷纷逃下阵地,那三辆坦克轰隆隆冲上来还想碾压受伤的红军战士,可由于缺乏步兵掩护,很快就被红军战士从侧面用炸药包拿下。

血腥的拼杀令人心生恐惧,空中又复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市区街道上尸横遍野,双方都遭受了重大伤亡,战场上留下上百具婆罗洲红军战士和英军士兵的尸体。

冯白驹还从已经占领的文莱电报局那里和北京方面取得了联系,他在百忙的战况之中向北京发去一份电报,说明了目前婆罗洲红军行动的情况,并请求中国方面可以给予婆罗洲红军以更大援助。一旦他们完全占领文莱,并且英国远东舰队被德国人牵制的时候,中国海军就可能有机会直接进驻文莱港口。

第二百二十五章 文莱油田

在文莱的总督府内,英国军人陷入一片沉寂,他们在电报局被红军占领以前,已经收到了德国海军正朝新加坡进发的消息,至于英格兰本土……伦敦政府已经逃往加拿大,新的劳联会政权已然成立,就连大英帝国的国号都被改成了不列颠联盟共和国,一切都完蛋了。

总督最后下令:“破坏武器和一切装备,放火烧毁油库和其他补给品。”

这道命令甚至传达到了战地医院:“一切都完了,医生!下午5时30分停火,停止抵抗,所有可以破坏的武器和弹药都在此之前破坏。”

实际上,下午3时以后,文莱守军的精神就已经彻底崩溃,马来族的士兵纷纷投降,英军指挥系统濒临瓦解,更多婆罗洲红军士兵涌入市区,胜利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到来,英军全面瓦解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冯白驹的指挥部里,婆军军官和解放同盟的中委代表们兴奋地高声呼喊,纷纷冲出门去,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指挥部前的一块小平地上,热烈拥抱,围成圈跳起即兴而成的舞蹈。

冯白驹也激动地跑出门来,他来到小平地中央,自然形成了舞蹈旋涡的中心。

跳了一会儿,生性低调的冯白驹突然想起了什么,抽身退出狂欢的人群,匆匆奔向刚刚被婆罗洲红军占领不久的电报局,走了几步他就向随行的参谋人员说:“快,赶快了解情况,给北京发电报,说我们已经占领文莱。”

更多婆军士兵则开始清扫战场,在硝烟渐渐散去的文莱市区和附近的油田上,只见红军和英军都忙成一团。英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被集中成几群;红军则忙着押解俘虏、打扫战场。

在文莱市区的医院附近,冯白驹走过一个残破的碉堡,碉堡一角斜插一面英国国旗,上面弹痕累累,巧的是正好有两只乌鸦落在旗杆上。跟在冯白驹身边的一名文莱地下党记者,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个镜头,冯白驹在旁同记者说道:“这象征了殖民主义的没落。”

他继续朝前走去,一名红军战士正站在文莱总督府的房顶上,战士手里不停挥舞着一面黄色长方形的旗帜,那是半个世纪前就在婆罗洲岛上消亡的华人城邦国家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曾使用过的旗号。

另一名战士持枪站在总督府大门前,向冯白驹敬礼。

此时天色向晚,文莱上空阴云笼罩,好像不肯散去的硝烟,冯白驹的心情却和天气截然不同,是如此欢快又轻松,他战胜了英国帝国主义,这也是东方军队在日俄战争以后又一次对西方列强的胜利,这一次的胜利却又比日俄战争时狗咬狗的胜利意义重大许多。

冯白驹还不知道,这时候在北京,林淮唐也在高度关注着文莱战役的发展情况和最后结局。中革军委在文莱战役取得圆满胜利后的第一时间,就致电冯白驹:“中国革命政府真诚祝贺婆罗洲人民在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上取得的重大胜利,婆罗洲人民应当坚决抗战,争取独立、统一、民主与和平,无论是军事斗争还是和平斗争,中国人民都将给予婆罗洲人民以最充分的支持。”

三月份的北京已经是春光明媚的时候,不列颠联盟共和国成立和文莱战役取得全胜的消息,几乎在同时送到了林淮唐的面前,好事成双,林淮唐的心情如何那自然是不用多想。

首节 上一节 535/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