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534节

古晋是沙捞越的首府,市内新旧建筑交替,河渠纵横,近河口处建有本丁港,沿河两岸的高脚长屋是马来人的聚居区,再往外就是华人的生活区。古晋的华人以客家人居多,他们大多来自福建、潮汕和海南岛地区,其中许多人都和中国革命早期的社会党人存在密切联系,毕竟中国社会党最早就是兴起于潮汕地区。

在中国确定对南洋输出革命的战略方针以后,马来亚半岛、爪哇和暹罗等地的华人侨民,都有计划的向北婆罗洲地区移居。到1925年时,古晋、文莱两座城市中,华人均占到了城市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些华人都是婆罗洲红军最坚定的支持者,在他们的帮助下,大量地下组织遍地开花,也使冯白驹可以随时掌握城市内的情况和英军的一切动向。

另外一部分游击队队员则从荷兰一边的边境进入英属控制区,部队早晨出发后,尽是在大山里转,翻过了好几座山。中午时吃的是饭团。下午下起雨来,道路泥泞,吃过晚饭以后天就黑了,游击队只得在树林中露宿。一片荒山野岭,没有人家,直到当地和解放同盟有联系的土著居民送来许多木薯和衣物,才使游击队渡过难关。

这部分游击队与冯白驹的第一师汇合以后,即开始进攻古晋郊区的实巫友煤矿。当地煤矿守敌不过140余人,冯白驹派出的一个团战士在游击队和当地地下组织的引导下遂定于当夜发动攻击。不料前进部队在途中受到了英军炮火的拦截,不得不隐蔽起来等待天色完全黑下来再接近攻击地点。到了天黑行动,经过一条小河时,炮火阻塞道路,耽搁了时间。

等到步兵团主力通过了阻塞区,带路的尖兵却迷了路,直到第二天凌晨3时多才进入攻击阵地,红军得不一进阵地即投入战斗,体力受到很大的消耗。

没有想到,实巫友煤矿守军顽强抵抗。外围阵地被婆罗洲红军突破后,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守军退入矿区一幢三层小楼房死战。婆军攻击部队一度占领了这座楼房的底层和第二层,守军退到顶层,以手榴弹顶住了婆军战士的进攻。

冯白驹获讯以后,才命令战士们运上炸药爆破,但没有炸塌楼房,退守房顶的守军一个反击反倒把攻进了底层和二层的婆军杀伤了不少,并将红军官兵赶出楼房。

天亮以后,英军的轰炸机飞来,又把楼房四周炸成一片火海,阻抑了红军的攻势。到中午,英军一个营赶来,在一辆坦克的支援下救出了煤矿里的守军。

此外,英军江河舰队的炮火也对婆军产生严重威胁,夜色里实巫友争夺战一度胶着,将近天亮,冯白驹又亲自指挥调上预备队,并向实巫友煤矿附近的城镇区增派一个营援军。但是这个营进攻中走进了英军江河舰队的预设射击阵地,在炮火中遭受了很大的伤亡。由于这个损失,婆罗洲红军不得不在天明后撤出战斗。

这一战的结果不得不让冯白驹紧张起来,第一师和游击队、地下组织武装共出动了五千人左右的力量,近五百名战士受伤,一百多人牺牲,其中还有一名营长,敌我双方的损失比例也在一比一左右,这证明驻扎在婆罗洲城市地区的英军正规部队依旧是北婆罗洲解放同盟的强敌,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轻易打败的敌人。

婆打不下去了,只能撤出战场;英军兵力不足,不敢追击,实巫友战役就这样草草结束,冯白驹原定的古晋攻坚作战计划也只能先行推迟。

冯白驹没有气馁,他感到古晋河流密布,继续强攻不利于婆罗洲红军,便把目标转换向文莱。文莱的华人人口比古晋更多,而且文莱有大量原油油田,工业相对发达,暗中接受北婆罗洲解放同盟领导的地下组织人数也更多,各方面的攻坚条件都比古晋更好,于是第一师立刻调转矛头,自实巫友东撤,进入砂劳越南部美拉牙一带的湖泊地区后,迅速向文莱挺进。

英国人也没有坐以待毙,在实巫友的战斗中英国人已经发现婆军装备了一部分75毫米口径的野战炮,所以他们紧急通过海路向文莱增援了一个工兵营,用于构筑坚固的野战工事。根据欧战的经验,英军针对婆罗洲红军的重武器火力,相应的防御工事必须敷设两层15厘米以上的原木,原木上面是夯实的接近两米的土层,工事顶部还必须有将近两米厚的沙袋。按此要求,仅仅构筑一个班的防御工事,就需要30吨从原木到钢筋水泥的修建材料。

按照防御野战炮的标准构筑一个步兵班野战工事,需要一个40人的工兵排工作八天。即使是构筑一个能够防御半自动武器的步兵班工事,也需要他们紧张地干上五天。照此计算,这个工兵营进了文莱,头两个月为自己修工事就够忙的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决胜文莱

紧急驰援文莱的英军深知战地生存的重要,早已开始就地取材,不仅砍光了文莱的所有树木,还到四周的山冈上砍伐了一番,一共筹得2200吨左右的木材。但是再远就不敢去了——游击队无时不在四面的山林里游动,而且远处山势渐陡,搬运木材也成了问题。

除了修筑工事,英军工兵还安装了一个15匹马力的发电机,供司令部和医院照明及驱动电话之用。

英军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可等冯白驹赶到文莱以后,这位参加过中国国内革命战争的老辣将领,马上就发现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英军大量工事缺乏伪装,几乎完全暴露在红军侦察兵的眼睛底下。特别是炮兵阵地,说得上是一目了然。有限的伪装网只能用于各个司令官的掩蔽部,但那里的无线电天线又像竹林般冒了出来。

为了搜集木料和扫除射界,英国人还把文莱周围的灌木全都清扫干净,给红军炮兵提供了绝佳的攻击条件,看来英国人还是看低了婆军目前的火力水平,他们可能还不知道解放同盟已从荷属区境内走私了一门105毫米的中造重型榴弹炮。

为了使这门重炮能够到达前线,冯白驹动员了大批婆罗洲岛的原住民修出了一条15公里长、宽3米的简易道路,然后靠骡马和人力拖拽,硬是使这门重炮穿过山间森林,抵达文莱外围独立高地以北大约6公里处,一路上丛林密布、地形崎岖,狭窄的道路盘旋而前,一边是悬崖,另一边是峭壁,路面只能通行一辆炮车。稍有不慎,大炮就会滚落山谷。

战士们深知大炮对战役意味着什么,拼出全身力气拉炮。他们在重炮拴四根绳子,每条绳子由25个战士拉拽。随着一声吆喝,上百人一起发力,但炮车有时只前进几厘米。在前线拉炮的第一夜,火炮一整晚才前进了不到一千米的距离。

上坡自然艰难,下坡更加惊险。

坡短的地方,众人拉着绳子慢慢往下放;坡道长的地方,就要把绳子先拴在大树上,再由人拉着慢慢地放。有时刚刚拴上绳子,战士们还没有吃上劲,大炮就开始往下滑了滑。战士们猛拉绳子,绳子会在大树皮上擦起青烟,藤条会深深地勒入战士的肩胛和手掌。

大炮缓缓前进,但第一师步兵已经在文莱和英军交上火了。

这时英国人又从新加坡和古晋调来一些援兵,工事也修出了模样,空军同样就位,英国人认为假使婆军真有重炮使用,只要他们开火,英军轰炸机就可以飞到它们上空予以摧毁。

步兵的战斗则已经在文莱南部的山地打响,英国人还把一部分控制区外的油田放火点燃,黑色的烟柱直冲天际,遮天蔽日一般的景象犹如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入夜之前婆军则先用75毫米的野战炮开始轰击文莱机场,在文莱南部的的山峦中,战斗发展至团规模,英军两个步兵营从独立高地前出,随后以一个营掩护,开始强攻婆军的炮兵观察哨。

其实,婆军观察兵刚刚撤走,换上了一个排步兵。冯白驹马上下命令坚守阵地,保障炮兵安全。在过去几天里,高地上的32名战士已挖出若干条隐蔽的战壕,上午时分,战斗打响,高地上的婆军击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敌人第四次冲击在山沟里激烈地展开,使红军一方受到严重的损失,他们利用山沟冲进了婆罗洲红军阵地的空白地带。守军已经把剩下的力量,包括三名情报人员、一名通讯员和一名卫生员全部投入战斗,一番浴血奋战,活着的战士把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朝敌人投去,终于将敌人打退。

下午,英军在一架轰炸机掩护下卷土重来,已伤亡12人的红军居高临下,战斗持续到晚霞飞腾。天色向晚,红军以阵亡12人、大部分人负伤的代价守住了阵地。

这场高地争夺战给英国人以强烈震撼,算是冯白驹对此前实巫友煤矿战斗的一次回敬,此后英军又派出两个营向文莱东面山地的两处高地发动进攻,婆军于午后进行猛烈反击,又把英国人赶下山顶。在这天的战斗中英军一方共有93人阵亡。五天后,在这次战斗中受重伤的一位澳大利亚连长在医院中死去。

次日,英军再次向独立高地以北约1000米处的几个山头进攻。当进攻者冲到距离山头不远处的时候,受到红军步兵火力压制。英国人呼唤炮火轰击婆罗洲红军的阵地。谁知一排英军炮弹从身后飞来的时候落到了自己的散兵线上,15名澳大利亚士兵当场阵亡,在这个山头的战斗中化为青烟,飘散得无影无踪。

英军的出击战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在轰炸机配合下,由参加过欧战的精锐部队打头阵,共三个营向东面的山地突击。这次英国人攻击得手,一口气连下四个高地,还用炸药和火焰喷射器将高地上的红军掩体全部破坏。

但冯白驹随即发动反击,第一师出动了一个团的部队反击,英军立足不稳,被从山上压了下来,第一师顺利夺回阵地。

向外围突击、试图摧毁红军火炮阵地的战斗使英国人付出了高昂代价。根据后来的战场统计,在文莱外围的攻防战中,英军共伤亡了32名军官、96名代理军官、1136名士兵,约占文莱英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即整整丢了两个营的士兵和军官。

衡量轻重,英国人只能将大规模清扫外围的战斗改为小规模的侦察性突击,但冯白驹已经利用这段宝贵时间稳固了包围圈。在前线步兵掩护下,红军工兵不仅修整了运送大炮的前进道路,还重新构筑了坚固而隐蔽的坑道式大炮掩体,或是将山顶开挖成“凹”字形,以绳网覆顶,放上草皮,再覆以绿叶茂盛的树枝,隐蔽藏身其下的大炮。这是热带环境对于炮兵作战的特殊垂青。虽在同一地域,英国人却无法因势利导,只得将火炮置于旷野,终于酿成悲剧。

各方面的作战条件都已经逐渐成熟,冯白驹已有完全信心和把握打赢文莱之战,他和北婆罗洲解放同盟的另外几名领导在文莱北面的沙巴召开了战前最后一场中委会议,决定集中婆罗洲红军绝大多数主力猛攻文莱,聚歼英军。

1925年月3月13日早晨,文莱是在一片白云笼罩中醒来的。

天亮前,文莱机场的英军空勤人员整整忙碌了一夜,修复跑道和辅助设施。这几天,他们都是在惊恐状态下度过的。3月11日清晨,一架因故障而在文莱机场停了一夜的轰炸机未及起飞就被红军的炮弹打中,燃烧起来,一直烧到晚上,像是一把横躺着的火炬。

上午,红军的零星炮击又开始了,一发炮弹不偏不斜落到了一架正待起飞的骆驼式战斗机上。飞机受了重伤,瘫痪后被推出跑道。

红军的大炮隐蔽得极好,英国人奈何不得,英军只好在机场周围不停地施放烟幕弹。红军的炮击却没有因为识别目标困难而停下来,不一会儿,两架BE2轻型轰炸机又被被击毁。到11时,第三架飞机遭受重创,飞不起来了。

英军以一部分炮火还击,由于没有找准红军大炮之所在,收效微乎其微。

但对机场的炮击还不过是一道开胃菜,很快婆罗洲红军真正的炮击就开始了,所有大炮同时开火,也包括那门冯白驹千辛万苦从荷兰控制区运来的105毫米重榴弹炮。

地动山摇中,英军炮兵未能压制红军炮火,反被红军火力压制住了,这是南洋游击战争史上破天荒的一幕,也意味着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第二百二十四章 山穷水尽

在文莱南方的群山中,除了婆罗洲红军第一师的五千名战士以外,还有三千多名游击队员和地下武工队人员也做好了战斗准备,政治工作人员在在战壕里一遍一遍地宣读冯白驹刚刚发布的进攻命令:

文莱战役就要开始了。

首节 上一节 534/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