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505节

并且,在里德、熊雄等人的努力下,通过第三国际掌握的各类舆论阵地,伦敦当局在第八轮谈判中向罢工委员会发布的那份文告,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英国,并且迅速传到国外,传到了欧洲大陆上。

法兰西公社迅速以公安委员会全部人民委员的名义,发表通电,警告英国政府不得对罢工工人采取暴力镇压的手段,法国多个城市的自治工会、城市公社也立刻组织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在法国北部毗邻英吉利海峡的多个港口城市,码头工人们纷纷包围了来自英国的货船以示抗议。

在德国,据说威廉二世皇帝在报纸上看到伦敦政府发表的文告后,也嘲讽说:“这就是自由与民主俱在的自由主义大不列颠,他们正自由的把英国人民拧成一颗干瘪的橘子。”

德军总参谋部则断定这是一个煽动英国内部叛乱的绝佳机会,鲁登道夫很快就指示德军向爱尔兰的独立武装输送更多军火。

同时海军元帅提尔皮茨也下令公海舰队出动,这次庞大的海上武装游行队伍里面,还包括了一艘刚刚下水的威廉皇帝级超无畏舰,恢弘的钢铁丛林将从威廉港出发,绕行北海以后,掠过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北部海岸线以后,再南下一直开向德国从法国人手中割走的西非殖民地。

参加了第三国际筹备委员会的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各大工人党、社会党,也纷纷发电谴责英国政府言而无信的举措,并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在印度和东南亚,剧烈的暴动规模还在迅猛扩大,目前正领导着印度暴动的国大党也发布了一份言辞激烈的抗议信。婆罗洲的解放同盟游击队,这时候也趁着英国不少驻军调往印度、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机会,冲出丛林频频出击,在南洋地区造成了十分紧张的气氛。

就连古晋的一些土生英国人,他们向来是英国海峡殖民地当局抵制解放运动最顽固的一个反动派群体,这时候也出于在将来保住自己后路的考虑,开始通过像英国工党一类的渠道联络北婆罗洲解放同盟。

当熊雄从中国大使馆回来的时候,他开着一辆小汽车回家的半道上,就明显感到伦敦整座城市的气氛完全变化——从前那股灰败而颓丧的隐忍气质,现在完全被壮怀激烈的革命激情取代。

满大街都是集会示威的工人,各行各业都有,除了采煤业以外,铁路、运输、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纺织、造纸、化工……工人群情激愤,几万人,可能还不止,说不定有十多万人涌上伦敦街头。

外在可见的变化迹象还有很多,白厅街上的和平纪念碑是在柏林和会时修建的,是英国最重要的战争纪念碑之一。柏林和会结束后每一年的荣军纪念日,都会在这里举行庄严的纪念仪式。

本来和平纪念碑两侧,悬挂的都是像英国国旗、皇家空军军旗、英国商船旗帜、皇家海军军旗这样的旗子,现在集会工人们则把这一切象征秩序、权威和国家力量的旗帜拔除,全部换上了红色的赤旗和历史上克伦威尔曾经使用过的英国共和旗。

海军拱门前的库克船长雕像,陆军部前的剑桥公爵雕像,两座雕像的手上都被人打了孔,插上一面小小的红旗。而且其他塑像也是如此,从圣马丁教堂到通往白金汉口的林荫大道,皆是如此,有些红旗稍微有些褪色,飘扬在各处的公共建筑上。

象征殖民帝国的大量国徽正在被上街示威的人群涂抹油漆,或是干脆直接拆除。在著名的特拉法加广场上,到处都是示威者在向周围的人群散发劳动者报,广场中央耸立着的纳尔逊纪念柱,还有石柱顶端立着的纳尔逊铜像,现在也不得安宁,有人在纪念柱上写下“还我薪水”的怒吼之声。

纪念柱的基座四面原来嵌有四幅青铜浮雕,反映的是纳尔逊的一生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战役:圣文森特角战役、尼罗河战役、哥本哈根战役和特拉法加战役。其中特拉法加海战的场面,雕塑的金属部分就是用缴获的法国海军铜炮铸造成而成。

现在那副铜雕版画,则被集会者使用一面法兰西公社的国旗所遮盖,政府派来的军警以此为借口,宣布这些集会者“煽动叛国”,几百名苏格兰场的警察立即挥舞棍棒冲了过来,还有一个连的英军骑兵纵马狂奔,把示威人群冲得七零八落。

特拉法加广场南边是查令十字街口,是位于伦敦西敏市的一个交汇路口,也是伦敦的传统中心点,是英国习惯上的公路和铁路里程零基准点。

查令十字街在1647年英国内战中被革命派拆毁,王室复辟后的1675年,查理一世骑马铜像被放置在原来路口中央埃莉诺十字架的位置上。

这座断头国王的铜像,此刻更成为众矢之的,有一群造船厂的工人直接使用铁锤和大钳把铜像破坏得粉碎。查理一世那颗早该落入地狱的头颅,再次滚到街边滴溜溜转了好多圈,直到大批军警把查令十字街完全封锁起来以后,据说政府又在这里抓走了好几百人。

第一百七十七章 托拉斯、康采恩

第二天,拥有二百五十万会员的煤矿、铁路、运输、机械制造四大产业的工人组成了“四业工会同盟”。铁路工人工会和运输工人工会都很快发表声明,宣布将支持矿工的继续斗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工人也纷纷表示支持英国煤矿工人罢工,英国职工大会最高理事会本来是站在比较倾向于政府和资方的立场上,这时候也受到了来自工人的巨大压力。

矿工们向工会最高理事会递交了请求罢工运动援助的决议,职工大会表示在反对政府降低矿工生活水平的问题上与矿工保持一致,对矿工的决议允予支持。铁路、运输、机械行业的工会都表示支持英国矿工联合会,英国职工大会最高理事会于是终于发出痛令说:

“当煤矿工人举行罢工时,全国各铁路、港口工人都要以同情性的罢工来支援。”

矿工与工会联合起来与政府和煤矿主继续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工人希望煤矿主收回削减工资,延长工时的不合理要求,否则将进行罢工,铁路工人将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煤炭运输,并决定星期五这一天举行同盟总罢工进行抗议,这一举动在随后召开的职工大会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批准。

英国政府和资本家看到工人群情群激愤,最高理事会也似乎不留情面,不得不暂做退却。煤矿主为争取时间,和矿工们不断谈判,政府则宣布将给矿工进行为期数月的补贴,来缓解矿工与煤矿主的阶级冲突,同时派皇家委员会对煤矿业进行更加全面的调查,矿工则需要撤回停业公告。

白厅现在也陷入被动之中,内阁首相张伯伦对丘吉尔的信任同样下降到了冰点,他甚至怀疑政府对罢工应对的如此不力,原因就在于丘吉尔的懈怠和放纵。

毕竟,丘吉尔原先是自由党的人,他投靠保守党也不是出于政治上的真心。

“我们最少也一次性发放三个月的失业补助金。”张伯伦雷霆大怒,这对深陷财政危机中的伦敦政府来说几乎是无法接受的事情,“金融界能给予我们的帮助非常有限,只有靠政府自己想办法筹措款项。”

张伯伦内阁的劳工部长鲍尔温讷讷道:“首相阁下,工人现在急需要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总不能宣布政府对一切问题都无能为力吧。”

丘吉尔在旁点燃一支雪茄,道:“我们可以等到事后再说政府无能为力,现在,现在先许诺,等风头过去。工人的激情都是一时的,难以长久,等过了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之后,大部分工人就会忘记这件事。”

张伯伦对丘吉尔的说法深表怀疑,近几年来英国的罢工运动层出不穷,即便一段时间内工人激情消退,暂时忘却了这件事,但只要劳资纠纷尚在,英国工业的羸弱衰落状态尚在,那么矛盾以后就还会爆发,到那时候工人肯定就会揪出这些旧债。

丘吉尔很无所谓:“以后的问题就交给以后的人去办,本届内阁先度过这个难关再说。”

丘吉尔算盘打的很精,到时候算旧账也是算在张伯伦头上,更何况本届内阁真能撑到那么久以后吗?说不定那时候都是工党政府了!丘吉尔实在不想替后来人拼命解决问题。

即便解决了问题,又怎么样,功劳也是保守党的。

劳工部长鲍尔温又向张伯伦分析说:“皇家煤矿调查委员会给出的报告,结论是煤矿主经营中面临的困难情况属实,英国矿工工资至少下降百分之十,劳动时间平均增加一小时,才能维持住英国的采煤工业。”

张伯伦以手扶额:“如果再公开这份报告,全英国的舆论都会爆炸,没人能接受这种结论!”

丘吉尔站起来,添油加醋道:“首相,调查报告给出的是最科学的事实,我们这一代人没能打赢大战,就更需要为大不列颠的历史负责。在科学的经营规律面前,英国人只能选择暂时的忍耐,用辛劳、汗水和眼泪换来下一个世代的繁荣……我们这一代人注定需要背负重担前行。”

劳工部长鲍尔温也不再说话了,这时候谁说话就是谁背锅。丘吉尔说什么一代人共同承担历史的责任啊?不管工人工资削减多少,他丘吉尔不还是每天抽雪茄抽到麻痹吗!所谓的辛劳、汗水和眼泪,又不需要内阁大臣们来付出。

他们的工作就是决定让哪些人来替自己付出辛劳、汗水和眼泪。

丘吉尔说:“政府可以暂时屈服,可是补助金用完以后,煤矿危机再起之时,工会一定会采取行动……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考虑,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让国家的力量完全编制就绪并且充分组织好以后,再向工会运动猛烈回击,彻底击溃他们。”

丘吉尔已经完全把英国的各大工会和煤矿工人视为国家公敌,他说:“政府难道要被有组织的工人羞辱吗?究竟英国是由内阁管辖呢?还是由这一小撮工会领袖所管辖?”

但不管丘吉尔是怎么想的,张伯伦还是坚持先想办法筹措至少一个月的补助金,先稳住罢工工人再说,免得事态继续升级。至于资金的来源,除了把惠特利住宅法案完全中止以外,张伯伦还想要缩减军费,挪用一笔用来扩充皇家海军的经费。

这又引发了兼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震怒:“无止境的让步!我们从绥靖和妥协中得不到任何东西!”丘吉尔愤怒的指责张伯伦为绥靖主义者,这样一个名头很快经由保守主义的新闻媒体传播,迅速传遍英国,张伯伦的声望也因此大受影响,不管是左翼的支持率还是右翼群体中的支持率,都在飞速下降。

无可奈何之下,张伯伦又不得不面向保守派的媒体发表了这样的一番讲话:

“……诸位,如果再迫使政府让步,那么我们就将被迫不得不动用国家的全部力量来对付你们。”

首节 上一节 505/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