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384节

战斗竟然激烈到如此地步,就算是身经百战、老于军阵的康大眼也大为震惊。红军的短促突击时机上的把握并不算差!日军刚刚渡江,冰冷的江水应该是的确大大降低了日本士兵的体力,也消磨了他们的战斗意志,红军又趁着夜色杀出,如此猝不及防,本应该取得更大的战果。

但第三师团这群日本人还是表现出了惊人的耐战能力,要知道他们中大多数人还穿着一件淌满了冰水的军大衣,若论战斗意志,红军的敌人也并不逊色。

边防营营长岳庚带着预备队投入到第二波短促突击里,红军的革命官兵在接近江岸的时候都按照战斗条例振臂一挥投掷出威力巨大的手榴弹。这种木柄手榴弹经过总装部门的多番改良,已经成为了一种几乎称得上是红军标志性的武器装备,就连欧洲战场的国家,像英国和法国都会进口中国产的木柄手榴弹,据说德国军队的手榴弹也是参考了中国的模板。

现在人们一提起红军,那种标志性的印象,就是身后是赤旗和冲锋号的声音,然后便是从黑夜里杀出的红军战士,打着白色布条裹成的绑腿,头戴镶嵌着红五星瓷徽的灰青色八角军帽,身上是土黄色的军服,胸前佩戴木柄手榴弹,手里则是已经上好刺刀卡座的长长步枪。

更多红军战士跟着岳庚鱼贯而入,像一道洪流冲出夜色的掩护,以势不可挡的态势挤压着日军正在拼命朝鸭绿江北岸东西两侧延展开的战线上。接着……所有人都感到大地猛地颤抖了一下,继而便是如同雷鸣一般的炮声敲碎了黑暗里的一切寂静,也彻底盖过了江水翻滚的声音,如此风雷,至少也是数十甚至上百门大口径火炮的齐射,由于其中还夹杂了一些指引方向的曳光弹和照明弹,一下子就把漆黑的鸭绿江上空变得色彩缤纷起来。

许多日军士兵自然而然地抬起头,天空中是扭曲起来的各种颜色的光线,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耀眼的光芒覆盖了人们的瞳孔,一位年纪较大的军官手里的军刀也无力地滑落到地面:“马鹿!快跑啊……”

红军的炮火覆盖打击很快就给了日本军队一个全新的教训,也让大庭二郎中将明白了轻视红军的重武器装备情况是一件多么可耻和可笑的事情。不少炮弹射失落入鸭绿江的江水中,溅射起成片的水花和碎裂的冰粒,但更多炮火很是成功摧毁了第三师团夹在水口镇附近的一座座浮桥,大量木质构件被炸得粉碎,旋即又被汹涌的冬日江水冲走。

不少日军士兵失足跌入江中,也被大水冲走,还有鸭绿江南岸聚集起来正准备渡江支援北岸战场的大队日军士兵,也遭到了红军火炮猛烈的轰炸。

很快,随着黎明拂晓的时刻渐渐到来,慢慢反应过来了的日军炮兵部队也开始了反击。正好第三师团还运来了好几门二百毫米以上的攻城重炮,此刻也在仓促间校正射击诸元用于对北岸的红军火炮阵地进行压制。

但红军的炮兵部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在日军炮兵进行反击的同时,这些火炮阵地就已经开始后撤和转移。随着一道道信号弹的升空,边防营营长岳庚和政委康大眼也都反应了过来,红军队伍开始朝着他们的攻击出发点后撤,作为接应,又是一阵隐藏的炮兵开火,设置在林海雪原中的机枪也纷纷发出撕破布帛的刺耳啸声,使得勉强追击过来的日军士兵又遭到了一阵沉重的打击。

大约拂晓时分,在鸭绿江一线,就在义州和九连城相对的整个江面战场上,红军的突击部队都取得了相当的战果。但同时日军士兵也都表现出了十分优秀的耐战能力,他们在鸭绿江北岸勉强维持着一条单薄的战线,伤亡惨重,可也始终没有被红军击溃,并未出现全线崩溃的情况,位于南岸日军后续部队同样在浮桥被击毁的情况下拼命支援,不少人甚至舍身跳入冰水之中徒涉到对岸。

这是一场旗鼓相当的战斗,但在交换比上红军占有绝对的优势,它的旗鼓相当是体现在双方官兵展现出的受训练程度方面!

在九连城附近的丘陵上,红军第九兵团副参谋长张自忠放下手里的望远镜,静静说道:“我们不能仓促与日军进行会战,朝鲜驻屯军总兵力有十余万之多,日军后续肯定还会从本土动员更多部队,八兵团、九兵团可能还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将会是一场对红军来说空前沉重的考验。”

“但红军绝不会惧怕任何考验!”

随着太阳逐渐从地平线上冒出头来,蛰伏了一夜的红空军部队也开始出现在了蓝天之上。一队队飞机呼啸而过,只是没过多长时间,张自忠就又举起手里的望远镜,他从鸭绿江南岸的方向也听到了一阵剧烈的螺旋桨旋转之声,那是日本人的飞机吗?

朝鲜驻屯军麾下的陆军航空兵虽然都是从美国买来的飞机,但陆航战斗机的装配规模也很是不小。田中义一在这方面一点都不节约,他有着山县有朋百分百的信任,手里能调动的资源绝对超过了一个朝鲜总督活着的朝鲜驻屯军司令官本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就连战斗机这样的装备也能优先于各军,这时候就展现出不小的作用。

鸭绿江上空很快就又爆发了一场空战,如果不算红空军突袭旅顺口时旅顺守军那三三两两小猫小狗一般可笑的反击,这就算是中日东北大战以来两军爆发的第一次空战了。

日本航空部队的发展历史并不短,早在日俄战争时期日本的河野少佐就组织山田式气球队前往旅顺要塞参与了对俄国守军的围攻。1907年,日本在陆军中正式成立气球队,欧战爆发以后,日本正式成立陆军航空本部,并编成陆军航空第一队。“

第七十九章 时代的落幕 “

但和中国红空军相比,哪怕是田中义一倾注了不少心血的朝鲜驻屯军航空队也完全不值一提。天空中灵活飞舞翻腾的赤色骑士,很快就开始了对日军航空兵的残酷绞杀,虽然日军的战斗机数量比八兵团、九兵团上空作战的中国战机还要多出二十架左右,可是日军的战机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老式战斗机,机关枪只能对准后方射击,在爬升速度、最高时速以及灵活性方面,都和中国的国产战斗机相距甚远。

田中义一寄托了不小期望的陆航部队很快就要令他失望了,鸭绿江上空的战斗呈现出完全一面倒的局面。几乎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两支机群的交锋就已经决出了胜负,空中不断有日军战斗机着火、冒着烟雾坠落到江面上炸毁,而红空军的损失却极为轻微。

一个小时的空战,红空军的两个战斗机中队仅损失了三架飞机,就取得了击落日军飞机十六架的战果。这样的差距,很快就让田中义一选择了让日军陆陆航部队按兵不动,否则继续打下去,恐怕在开战的第一周日军陆航部队就会被红空军屠戮殆尽。

第三师团对九连城的进攻失利,但在鸭绿江战场的另一条战线上,日军的攻击则取得了比九连城这边好一些的战果。

临江,位于吉林省东南边境,毗邻朝鲜边境线,这里比九连城更加靠北,天气也更冷,进入十一月以后就开始连日降下大雪。

冰雪天气对中日两军的作战部队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八兵团下属的第二十二军驻守在临江一线,士兵们虽然得到了成套的棉服、棉鞋来御寒,但二十二军的革命官兵们大部分都来自于淮海省和安徽省,很多人哪怕已经在吉林戍边将近一年时间,还是很不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大雪严寒。

十一月底已经接近东北长白山地区最寒冷的时候,气温降到了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白茫茫的山林在风雪中一片迷蒙,所有生命仿佛都已经被冻僵,部分山区甚至冷到了接近零下四十度的地步,光是这低温就好像要杀死临江的所有生命。

风雪之中,红军战士依旧严守阵地。

日军的进攻部队在风雪中跌跌撞撞地前进着,对日本人来说临江空前的酷寒至少带来一点好处,那就是这一片的鸭绿江江面已经完全封冻,日军不需要费半天功夫搭设浮桥,也没有半渡而击的风险。

封冻的冰面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有些冰层厚到了一枪射过去都不会崩裂的地步。

日军拉开了道道漫长的散兵线,很显然临江战场日军的指挥官要比九连城方向的大庭二郎中将聪明得多。他们吸取了欧洲战场的大量经验,没有采取一窝蜂的集团冲锋,而是大量采取松散的散兵线队列前进,因此在红军的远程炮火攻击下并没有多大损失。

日军士兵人人都裹着一件厚重的军大衣,大衣上堆积满了白色的雪花,衣服下摆甚至还结起冰棱,但这些人还是一脚深一脚浅地踏着松软的雪地朝红军阵地前进。

封冻的鸭绿江使守卫临江的八兵团第二十二军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黄昏时刻,天边的太阳如同一张白纸片那样贴在白桦林的树梢头上。枪油被冻结了,枪栓也拉不开,眼看着敌人的散兵线在不断朝前推进,但许多红军官兵双手僵硬,勉强射出的子弹精确度也都很低。

致命的天气对攻守双方来说都是一场噩梦。

在第二十二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的旷继勋也是南方人,他缩着脖子,腿上中了枪伤,脓血处很短时间内就被冻出冰晶造成二次伤害,黑紫色的斑驳血迹看着十分恐怖,在他露出的大腿处还有更多青黑色的冻伤。

“这些日本人也很顽强啊。”旷继勋的头发和眉毛上都结了冰,他咬着牙说道,“他们真顽强!这天气还能徒步攻过江来……”

对面发起进攻的日军都是来自日本北陆一带的部队,按日本人的说法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奥州兵,位于日本东北的奥羽越列藩在幕末时站错队,跟着被称为“贼藩”的会津藩反对明治政府军,结果在幕末最惨烈的会津战争中彻底败北,所以当时陆奥一带受到明治政府的歧视,东北各县不仅经济最差、特别贫苦,而且这里的老百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

靠近北海岸的奥州人此刻就顶着吉林的茫茫大雪,逆风进击,旷继勋命令部队分撤至道路两旁,一直等到日军部队更接近红军阵地的时候才配合隐藏的机枪火力点一起开火。双方的对射极为激烈,白刃肉搏的战斗看起来就平淡许多,可能是因为寒冷消磨了两军官兵的体力,使得大雪中的刺刀拼刺十分无力。

一大片日军尸体倒在雪地中央,鲜血染红了白茫茫的大地,但更多奥州兵则咬紧牙关继续进攻。由于日军已经顺利渡过封冻的鸭绿江,所以他们进攻的战线展开极广,可以充分发挥兵力上的优势,逐渐对临江形成半包围的态势,在一部分小山村的争夺也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红军依托阵地节节抵抗的同时,也有不少部队主动出击。旷继勋就带着一个团的红军跳出外线,成功将日军一个营包围在荒沟的山村里,那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当地村民早已被红军疏散,日军一进村就把没有带走的少量牲口杀光,然后就开始用积雪垒墙,垒一层再往上面浇一层冰水,冰雪围墙冻得十分坚硬,让旷继勋团硬是咬了一个傍晚也没能撕开。

到了夜间,冬夜冰寒、风雪呼啸,水冷机枪因怕冻裂水箱不敢轻易使用,轻机枪由于枪油凝固也难以连续射击,步枪撞针冷缩后也没办法打响,红军战士在半夜里被冻得受不了,勉强进攻也都被日军击退下来,一个团围攻一个营,打了一夜竟然都没能拿下!

但日本人也并不好受,困守山村的这一营日军严重缺乏取暖的燃料,到后来他们不得不拆屋来烧火取暖,到后来有三分之一的兵员都由于严重的冻伤无法作战。等到红军终于攻入山村里的时候,才发现这营日军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冻伤。

在临江附近爆发的战斗,对中国和日本的两支军队来说,都是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场极为可怕的折磨……

短短几天的交战,中日两军就都付出了成百上千的冻伤损失,中国守军有一千二百多人被冻伤,日军更加糟糕,有二千多人被冻伤。

虽然中国红军和日本军队都有着比较完善的后勤供应体系,这些被冻伤的士兵都会得到妥善的照顾,后方也在源源不断为鸭绿江前线的战场提供越来越多的食物和燃料。可还是会有许许多多的人由于严重冻伤而致残,这些人将面临终生残疾,当他们看着被截断的肢体时,会想起什么呢?想起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吗?

还是临江可怕的风雪和严寒。

寒潮席卷着大地,几十万军队的战争还在继续着,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结束,正在北京焦急等待着战报的林淮唐不知道,正在东京和大隈重信、桂太郎商议日军下一步动员计划的山县有朋也不知道,正在沈阳和参谋长李济深讨论红军在南满铁路沿线如何展开的陈更新同样不知道,田中义一、大岛义昌、闲院宫载仁亲王……

还有形形色色被卷入这场大战中的各样人等,又有谁知道呢?

大家唯一知道的一件事件,只有本国军队必将取得最终胜利这一点。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此刻正坐在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特快列车上,他还希望大英帝国能够斡旋中国和日本这两个新兴国家在东亚的冲突,好为协约国的反攻做好准备。但日不落帝国自身难道不正面临着暮色的黄昏时刻吗?英国人已经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力量干涉亚洲事务呢。

朱尔典透过车窗,望着京津之间上不断穿行的红军军列,他内心正产生着一种可怕的预兆

欧洲的那场战争,亚洲的这场战争,当世界上的战争都决出胜负之时,或许就是大不列颠帝国的太阳落下之时。

1917年,维多利亚的时代……结束了!“

第八十章 征满大军 “

整个东北战局最核心的战场不在贯穿了哈尔滨和海参崴的中东路一线,也不在大雪封冻的鸭绿江一线,而是在自旅顺口一直到沈阳的南满铁路沿线战场。

南满铁路原来是属于1897年至1903年由沙俄所筑中东铁路南下支线的的长春至旅顺段,日俄战争期间,中东铁路旅顺至公主岭段被日军占领,改为与日本国内相同的窄轨轨距。1905年日俄《朴次茅斯和约》规定以长春宽城子站为界,以南的铁路交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

为管理南满铁路,日本于1906年11月26日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部设在东京。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成立后,将战时所修改的窄轨轨距再更改为标准轨距。此后“满铁”公司又陆续获得了东北南部地区其他诸多铁路的路权,将其所经营的铁路从奉天再向东延,直达中、朝边境的安东,与朝鲜半岛的铁路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张覆盖南满地区错综复杂的势力网络。

这之中仅次于长春至旅顺干线的就是安奉铁路,安奉铁路是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擅自修筑的轻便铁路。当时清政府虽然反对将安奉铁路并入满铁,但满铁公司仍遵照日本政府的指令,着手改建,约莫在辛亥革命的同时期完成了和南满铁路的对接,又通过鸭绿江大桥与朝鲜铁路相连。

这样,甚至一度出现了从日本的半岛殖民地前往沈阳,要比从中国的关内地区开去沈阳更便利的诡异情况。

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势力,也是借着满铁公司的铁路触角网络,一步一步深入东北,直到红军出关以前,半个东北都已沦为日本人事实上的势力范围。

但红军出关以后,随着东北野战军的设立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运动,林淮唐也在南满地区对满铁公司进行了大量的限制。

中央革命政府沿着满铁的干线铁路,又修建了一系列的并行铁路,并且由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这样和满铁的铁路进行竞争,一度也是压得满铁公司的经营状况极为糟糕,以至于日本国内甚至还出现过要求把“赔钱”的满铁公司打包卖给中国的呼声。

但只要关东州这块日本人的殖民地还存在,日本就绝不会放弃他们在南满莫大的相关利益。

十几年前,日俄战争时日本军队与俄国军队发起大会战的瓦房店、辽阳、沙河和奉天等地,都是南满铁路干线上的重镇,至今日本人还借口“护路”为名,在南满铁路沿线的附属地内部署有规模不小的陆军部队。

只是随着这半年来中日之间剑拔弩张的氛围日趋紧张,虽然大隈重信政府和山县有朋主导的军部都未曾下令满铁的护路军后撤,但身为关东州总督的大岛义昌却是一名稳健派的老道将领,他已经意识到红军的力量不比从前,满铁护路军分散部署在漫长的铁路沿线,形成极为脆弱的一字长蛇阵,结果只能是开战后就被铁路两侧的红军主力兵团轻易吃掉。

所以早在几个月前,大岛义昌就已经逐步下令将满铁护路军都撤回旅大一带。按大岛义昌的话来说,这就比如两个人对垒格斗,日军出拳以前要先把拳头收缩回来积蓄力量,等待绝佳战机以后再一拳挥出。

所以当旅顺口上空爆发空战的时候,旅大一线除了关东州驻屯军以四个常备师团为主力的十几万日军部队以外,还包括了从满铁沿线撤回大连的1.7万满铁护路军,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五万人。

而且在旅顺口的军港内,虽然联合舰队由于遭到红空军的奇袭损失了一艘战列舰和一艘战列巡洋舰,但主力犹存,舰队实力并没有受到根本削弱,强大的舰炮火力依旧可以为关东州驻屯军在辽东半岛的作战提供极大帮助。

和苦寒的海参崴、封冻的鸭绿江相比,此刻旅大一线的天气竟然还能称得上炎热。阳光照耀着遭遇红空军严重摧残的军港,日军的工程部队正在抓紧时间修复着船坞和仓库,大岛义昌则按捺住了立刻反击的冲动。

对此,东京的大本营焦虑不安地训斥道:“关东军到底在干什么啊?!”

就在今天早上,大本营又发布了正式的作战编制命令,还在汉城设置了“征满大军”的最高司令部,在山县有朋的要求下,据说是大正天皇以玉音放送委任了田中义一大将担任此次征满军的最高司令官,统一指挥中东路、鸭绿江和关东州的三路日军部队。

在海参崴登陆的西伯利亚干涉军被正式命名为第一军团,日军内部通称为浦盐军,田中义一亲自指挥的朝鲜驻屯军为第二军团,日军内部称之为朝鲜军,大岛义昌负责的关东州驻屯军和满铁护路军则为第三军团,日军称之为关东军。

这三路“征满大军”由田中义一负责统一的指挥,不过浦盐军和关东军实际作战的把握则还是交到闲院宫载仁亲王和大岛义昌大将的手里来裁定。而且由于田中义一自己也要负责朝鲜军的指挥作战,所以最高司令部的部务就必须由他人来负责,如此山县有朋又请出了和桂太郎资历相当的陆军元老,号称日本陆军工兵之父的上原勇作出任参谋本部总长,并以参谋总长和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奔赴平壤实际主持征满军最高司令部的事务。现在,日军光是这三支已经在进攻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军队,总兵力便已经达到了四十万人之多,用兵规模之浩大,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两三年前的青岛战争。

山县有朋意欲抓住欧战的尾声,是下定决心要一举摧毁林淮唐政权了。

在日本本土,还有不下四五十万人马的预备役和在乡军人正在动员中,随时可能登上大陆支援前线的作战。

“会战是指在预定的战场上,两军纷纷尽可能地集结人数和火力,在接近预定的时间内发生大冲突,以此决定整个战争的命运……”

面对着来自大本营和征满军最高司令部的连番催促,大岛义昌一开始还是极力沉住气道:“南满大会战是决定满洲归属的关键战役,我军必须取得浦盐军和朝鲜军以及本土后备军的全力支援,多方面形成海陆联动,才有一举击破中国军队夺占沈阳的可能性。这场大会战即便放在欧洲战场,也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战,必须要有万全准备才能发起。”

按照大岛义昌的计划,他希望关东军能够首先固守旅大一线,充分发挥旅顺要塞难攻不落的威力,效仿当年的俄军,把旅顺要塞变成放干红军鲜血的绞肉机。同时,关东军则利用海军优势保障后路,等待来自本土源源不断的援军补充实力,等到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彻底改观以后,关东军再进行反击,这样日军就很可能轻易摧毁中国军队的主力,一路席卷南满。

但,计划是计划,现实是现实。

旅顺口空战以后,红空军在旅大上空肆无忌惮的行动简直就是在践踏皇国军队的荣誉。大岛义昌此时的表现就不能说是稳健持重,而只能说是不懂政治和士气论的懦弱了!

来自大本营和征满军司令部的催战电文一封急过一封,甚至就连山县公都亲自发来一封电报,质问大岛义昌究竟有没有能力统帅关东军?如果关东军不能在南满战场发起进攻,大本营就要考虑临阵更换关东军的司令官了!

山县有朋这个人,他过去的战斗经验只局限于以前长州的奇兵队的那些东西,在他之后的军历中始终是在军政的岗位上。这个天生的权利政治家在这方面发挥了他的特长,从明治初年的建设期开始至今一直是陆军的长老。不过性格却不敢恭维,没有那种能让有能力的部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的雅量。“

第八十一章 南满路会战 “

“在山县老头下面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大岛义昌不禁腹诽起这位明治元老,他还是很遗憾当年自己在日俄战争时的老上级儿玉源太郎早早去世,可惜拥有宏大雅量和军事才华的儿玉源太郎和大山岩这些人都在这场大战以前以此凋零,明治以来的元老重臣,竟然让山县有朋这个顽固的老家伙独揽大权……

战争刚一爆发,就让大岛义昌感到一阵不详的阴影。

他从茶几上拿起茶壶,给在座的关东军各师团高级将领们都点上了茶,倒完以后,大岛义昌自己先拿起茶杯像喝药一样地将杯中之茶一饮而尽,然后站起来朝着众人鞠了一躬说道:“大本营的训令我抵挡不住,此行北上进击沈阳,很可能凶多吉少。为将者本该和上级周旋到底,至少也要设法抗争,但诸君也都知道如今东京的情况……我和山县公、桂公都相交多年,他们的脾气怎样,再没人比我更清楚。辽阳是南满仅次于沈阳的大都会,也是大本营要求我们尽快攻占的战略据点,现在并无其其他办法,只有诸君奋力作战拿下辽阳了。”

首节 上一节 384/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