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374节

绝大部分的香烟都是美国货,但其中也不乏中国生产的更加便宜的卷烟。

法国为了解决兵变事件,改由贝当将军履行起法军总司令的责任。贝当从后方紧急征调了大量物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粮肉,他始着手解决触发兵变的错误,应满足士兵们提出的各项要求——好一些的食物、从前线退下后能有好一些的居住条件、申请休假要公平、停止既浪费大量生命又毫无意义的进攻。

贝当将军真正关心前线士兵地狱一般的战壕生活条件,但他为协约国军队想方设法征调来的绝大部分物资,此时都落入了德军的口袋里面。

这恐怕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一件事情。

正在熊雄和胡惟德两人都为协约国前线的战局忧心忡忡之时,更让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巴黎郊外的火车站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爆炸,爆炸的碎片还击伤了胡惟德,让这个前清时的老官僚叫苦连天。

人们在天上寻找敌人的飞机,但这样大雨连绵的天气里,可想而知怎么可能有德军飞机能飞到巴黎来投弹呢?

接着又发生了几次爆炸。最后,爆炸的秘密原因被披露出来:是德军大炮所为。爆炸是由一种被命名叫“德皇威廉”的超重型巨炮引发的,发射地点是德军新近占领的离巴黎只有短短120公里远的地方。

这些爆炸没有造成实际上的战果,但却使巴黎市民陷入到了绝大的恐慌之中。

法国崩溃的时刻似乎已到边缘。

熊雄和胡惟德两人都被大雨浸湿衣物,熊雄振作起精神,他知道现在最紧要的事情就是把法国正在发生的事情通知到北京。

“法国要战败了吗?不一定,但巴黎的沦陷是很有可能的。”

熊雄又想到那一批化工设备:“欧陆战局又生反复,中国和协约国的易货贸易说不定就要做到头了……咱们国家这几年难得的好光景,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维持下去。”

胡惟德已经完全失去主心骨:“美国人呢?美国借给英国、法国那么多钱,难道还能坐视协约国战败不成。”

协约国控制着制海权,英国在整个大西洋上还在封锁着德国,协约国不但不允许中立国卖粮食和物资给同盟国,而且就连卖给荷兰、丹麦这样和德国有陆地边界的国家都不允许。

所以美国只能和协约国进行贸易,协约国没钱支付货款,美国就给出了一份规模惊人、利息也空前的贷款——不,准确来说不是美国,而是以JP摩根为首的华尔街银行家们。

此时美国政府由威尔逊总统主导,威尔逊的上台靠的就是美国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的不满和对于和平的期待,所以威尔逊当选为总统以后,马上就提升了美国货物的出口税率,和JP摩根为首的华尔街财团利益并不一致。

华尔街当然希望美国参战,好确保协约国的胜利,也确保他们能够在战后收回这笔贷款。但直到一两个月前,直到尼维尔攻势以前,协约国还维持着总体上的上风,谁也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僵持三年之久的西线战场就会突然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崩盘。

熊雄也对战争前景很不确信:“中国虽然已经对德、奥两国宣布断绝外交关系,但并没有正式对同盟国宣战,也没有加入协约国集团,不管最终哪国战胜哪国战败都不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只是靠小麦大豆换机器设备的好生意,现在肯定是做不长久了!走,使馆还有多少钱?我们想方设法把这些设备拉到马赛去,走地中海航线回国,能运回去多少是多少。”

“巴黎这边呢?”

熊雄断然摇头:“不关我们的事情!等等……”他又说道:“要给北京发一通密电,请中央向国际纵队的人转达消息——法国局势有变,说不定要形成革命的土壤了!”

胡惟德目瞪口呆:“革、革命?!”

“第二次法国大革命!”熊雄望向雨中飘扬的法国三色旗说,“也可能是第二次巴黎公社……走。”“

第五十二章 荣军院会议 “

巴黎的大马路上空荡荡的,商店门窗紧闭,公共汽车、电车、小汽车、出租马车,全都不见踪影,但见一大群骡马被驱赶着通过协和广场去火车站站运往前线。广场和街道的景象,一扫车水马龙的纷扰,显示出当初设计的清净本色。

报纸大多已告停刊,报摊上稀稀拉拉地挂着几份还在出版的单张报纸。各国使节都已远走高飞,里茨饭店空无一人,默里斯饭店已改为医院,不断传出伤兵凄惨的哀嚎声。

巴黎有史以来第一次恢复了法兰西的风貌,而且悄无声息。阳光照耀,圆形广场处的喷泉闪闪发光,树木葱郁,静静的塞纳河像往日一样流逝。簇簇鲜艳的协约国国旗,把这座淡灰色的、人间最美的城市装点得格外绚丽。

在拿破仑留下的巴黎荣军院前,贝当临危受命接替了尼维尔将军的职位,被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和总理白里安任命为了法军新任的总司令,但法军内部矛盾重重,天主教保守派和共和派的将领意见相持不下,贝当刚从前线回到巴黎,又不得不跟一大群妨碍议事进行、遇事犹豫不决的官员们争论不休。

贝当将军力争采取必要的措施,务使巴黎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兵营和要塞。他设想的这个兵营,不是一个困守待围的特洛伊城,而是个作战基地。

贝当深知巴黎顶不住敌军新型攻城重炮的轰击,但法军别无选择,只有倚靠一道道深而窄的壕沟,倚靠坚固的工事和训练有素、坚韧不拔的军队,还有巴黎值得信任的市民们来抵挡德军的进攻。

“我们必须拆毁巴黎市内所有可能挡住炮台射向的建筑物……是的,所有!不管它是什么,不管它属于谁!”

贝当将军声嘶力竭地怒吼起来,但军方的将领、政府的官员却都顾虑重重,特别是总统普恩加莱,他是法国最著名的沙文主义者,人称“战争的普恩加莱”,现在德军就要打到巴黎了,这位战争总统却担心贝当的强硬防御策略将可能激起一场革命。

至于普恩加莱的副手、法国总理白里安,他的立场就更微妙了,白里安本来是法国著名的革命家饶勒斯的同志,也是社会党的领袖之一,但在1910年的法国铁路工人大罢工时,白里安站到了政府和资本家的立场上动用军队残酷镇压了这次罢工,因此遭到社会主义者的指责。

但在大战爆发时,由于饶勒斯退出议会、前往了中国参加革命运动,所以白里安得以以法国社会党领袖的身份担任了总理一职。

白里安面色惊惶:“巴黎不能成为战场——将军,或许我们可以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政府可以转移到马赛继续作战。”

贝当对白里安这个大名鼎鼎的“社会党叛徒”毫不留情露出嫌恶之色:“政府一旦离开巴黎,我们就会失去对这个国家的统治权!我们要么在巴黎战斗,直到死亡,要么就投降!”

“战争总统”普恩加莱此刻也面色灰败,整个人透露出一股灰心丧气的感觉:“法国的军队和人民太让我失望了,德国人的生活远比我们糟糕,德国人在战壕里的条件也远比法军士兵恶劣,将军,法国的士兵怎么会如此糟糕?在危难时刻袖手旁观,他们的头脑发昏、手足无措正在毁掉伟大的法兰西祖国……”

贝当很清楚前线的法军生活究竟如何,虽然法国士兵的生活待遇好于战线对面的德军士兵,但法国军方大多数将领的无能也远胜于战线对面的德国将领,在刚刚过去的尼维尔攻势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英国军队付出了超过十五万人的死亡代价,法国人呢?阵亡超过二十万!

而德军总共只损失了不到十二万士兵。

整个法国的青壮年,现在每九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已经死在战场上,还有一个人永久残疾,另有两个人负了重伤,法国人民难道对不起他们的法兰西祖国吗?

贝当更为恼火:“总统阁下,总理阁下,大敌当前我们非要战斗到底不可,就像1914年的马恩河奇迹一样,动员所有市民,哪怕是最老迈无能的人也要上战场,那么法国还有一线生机。”

但这时候普恩加莱的一位秘书却走了过来向总统耳语,普恩加莱面色旋即剧变,他说:“有可靠消息表明,饶勒斯正在回法国的路上。”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情况并不比四十年前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好到哪里,甚至可以说是更加混乱,天主教保守派和传统共和派矛盾重重,社会主义者又是另外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坊间已有流言说军队和工人准备像俄国那样发动一场革命,推翻当前的政府。

一旦饶勒斯回国,局势可能将更难以收拾。

白里安在十几年前就做过法国社会党的总书记,他曾和饶勒斯一起创办《人道报》,两人的关系好到抵足而眠的程度,但在白里安背叛社会主义的革命理想以后,他也成为了法国社会党激进分子的眼中钉,白里安曾收到过好几次暗杀的威胁。

白里安忍不住问道:“将军,您认为如果在巴黎作战,我们可以坚持多久?”

贝朗先是沉默,稍后缓缓开口说:“这要看英国远征军何时能在德军的侧翼重新发起进攻。”普恩加莱和白里安顿时都对法国的前途丧失信心,两人异口同声:“德国军队突破马恩河一线以后,英国远征军已经撤向迪耶普海滩一线,英国人随时可能抛弃我们!”

以战争贩卖者闻名的沙文主义者普恩加莱现在宛如一头受伤的雌鹿,身上看不到丝毫的气魄和力量,白里安更是只关心自己的生命和政治前途,他生怕若按照贝当的主意将巴黎工人组织为国民自卫军,那国民自卫军可能将首先逮捕白里安他自己。

至于军方,在霞飞元帅由于索姆河战役的惨重损失去职以后,就再也没人能够团结起整个法国军方的上层。贝当虽然有卓越的品性和才能,但他的威望并不比刚刚遭遇空前失败的尼维尔将军更高,而且由于贝当目中无人的性格他早已得罪过无数同僚,此时更不可能起到团结军方上层的作用。

普恩加莱最后向贝当强调:“我们可以在巴黎作战,但政府必须转移到马赛去,这是唯一的办法。”

白里安也附和道:“必须立刻实施,这不是逃跑,而是为了保存法兰西民族的元气。”

贝当怒不可遏地握紧拳头,他还不清楚这时候法国政府逃去南方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吗?巴黎要么被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控制,要么就被德国人控制,政府南逃将使法国政府永远失去巴黎人民的信赖!战争将不可能再继续下去,1871年的一切——政府的垮台,德国人的胜利,还有愤怒的人民和迫在眉睫的大革命——一切都将重演。

贝当试图再做最后的努力,他劝说总统和总理:“政府和总司令部的人员可以先行南撤,但总统阁下作为国家元首应当留在巴黎,和巴黎市民一起渡过难关,请阁下相信巴黎人的骄傲吧!”

普恩加莱的内心也饱受煎熬,他的激情希望他同意贝当的请求,但白里安很快就说:“巴黎若被围困,也许它又要像四十年前那样靠吃老鼠为生。”

在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最关键时刻,普恩加莱曾力拒霞飞元帅请他带领法国中央政府撤离到南部的建议,三年时间过去,普恩加莱的勇气和激情并没有改变,但他却需要更多顾虑自己的政治地位以及留在巴黎有可能被愤怒的工人和士兵逮捕的可能性。

俄国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强烈震撼了普恩加莱和白里安,他们一想到这段时间来不断从彼得格勒传来的消息,尼古拉沙皇一家被捕、某位部长又被愤怒的工人杀掉、俄军代理总司令被暴动的士兵拖到铁轨下用刺刀捅死、外交部长米留可夫几乎被愤怒的群众活活打死……

这一切都让普恩加莱最后下定决心说:“被人看作懦夫而受众人唾骂,比之冒生命危险需要更大的勇气。”

总理白里安一想到“老朋友”饶勒斯正在回国的路上,就老实不客气地向贝当宣布说:“留在首都已不能确保安全,也毫无意义,我们必须立即撤往南方。”

贝当眼见已经不能扭转政府的决策,终于长叹一声,整个人像被抽去主心骨一样瘫倒在了椅子上。

他又看了看巴黎荣军院内拿破仑皇帝棺木所在地的方向,闭上双眼:“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将永远失去巴黎人民的支持了!””

第五十三章 第二次反干涉战争 “

当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和总理白里安和贝当私下决定放弃巴黎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通知到同为政府部长的社会党成员盖得和马塞尔加香等人。

盖得虽然是社会党内倾向护国主义的右派,加香则属于社会党中派,但两人听说饶勒斯即将回国的消息以后还是十分振奋,盖得一面联系中国使馆的熊雄、胡惟德等人,希望尽快和饶勒斯恢复联系,一面也奔走于法国工人居住的各个街区,努力做着最后的动员。

“巴黎不设防……你们以为向敌人敞开大门巴黎就不会遭劫吗?可是,就在德国人打从我们街上走过的这一天,工人住宅区的每扇窗子里都可能射出一发子弹来,那么让我奉告诸位,接着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巴黎将被付之一炬,化为焦土,巴黎人绝不屈服!”

盖得这个跟随白里安步伐加入政府的法国社会党护国派领袖,同时也是一名思想上接近于沙文主义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在巴黎面临德军包围的关键时刻,却表现出了信任巴黎工人和市民的态度来。

马塞尔加香当然更加如此,他急忙感到中国公使馆,赶在熊雄和胡惟德撤离巴黎以前拦住了他们两人。

熊雄还在四处找车运东西,当他发现盖得、加香两人竟然还没离开巴黎的时候倍感不可思议。

“加香先生,您还不知道吗?就在今天上午贵国政府已经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了!”

加香如遭雷击,他和盖得这几天来忙于组织国民自卫军,已经很少参加内阁会议,竟然错漏了如此重要的信息——当然这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负责主持内阁工作的白里安,失去了对他所有社会党出身的老朋友的信任,因此特地吩咐秘书不要告知盖得和加香二人任何内阁决议。

此时就连熊雄这样的外国人都已经了解到法国政府准备南迁的决策,加香才缓过神来,他心知肚明巴黎已被政府抛弃,法国北部面临着被德军全面占领的厄运。

胡惟德也面露同情:“您还来得及去南方,我们中国虽然不是协约国的成员,但我个人非常同情法国的命运,这几年来法国政府也给予了中国很大帮助,我、我,我相信法国能渡过难关。”

“你们呢?”马塞尔加香慢慢问道,“你们要跟随法国政府去南方吗?在此之前,能不能将中国政府和饶勒斯先生之间的联系方式留给我?”

熊雄问道:“您——您要留在巴黎不走吗?”

“我刚刚和法国劳工总联盟达成协议。”加香回答道,“只要政府承诺在战后进行选举权、罢工权和工作时长的改革,劳工总联盟就同意组织国民自卫军和德国侵略者浴血奋战。不管政府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要留在巴黎,和工人群众站在一起。”

胡惟德有点慌张的说:“前线几百万军队都打了败仗,光靠一点临时武装起来的民兵能顶什么用?留下来就是送死啊。”

熊雄却制止了胡惟德的话,他说:“先生,我明白您的想法。中国社会党和中国红军也有过类似的历史,我相信只要能够完全动员起民众的力量,就一定可以最终打败所有的侵略者——但在短时间内法国肯定要面临可怕的失败了。这样,馨吾兄,你负责带公使馆人员跟随法国政府南迁,我会留下来帮助加香先生和饶勒斯先生联络。”

胡惟德顿时睁大眼睛:“你没有中央政府的授权,怎么能随便插手干涉外国的事情……到时候咱们怎么向林主席交代。”

熊雄眯起眼睛说:“我除了是外交官外,也是中国社会党派驻第二国际的代表。林主席对我的要求,首要任务就是推动欧洲革命的发展,现在不正是绝佳良机?我马上也会被北京拍电报,相信中央一定会赞成的。”

胡惟德对此极度不放心,他拉住熊雄给国内发去电报,然后两个人就在公使馆前干等着,直到当天晚上收到北京答复赞同的回电后,胡惟德才放开手任由熊雄去行动了。

同样的,当巴黎即将沦陷的消息被熊雄报告回北京的时候,原本正准备前往南苑视察红空军一场实弹演习的林淮唐也被吓了一大跳。

当时林淮唐刚和林述庆、姚雨平等人入座,两架新式的“空二D”型战斗机在北京盛夏的天空拉出一条长长的飞机云,林淮唐虽然视力极好,但也需要端起望远镜来才能看得一清二楚。

中央秘书厅主任谢逸谋赶过来把消息传达给众人时,林淮唐手中的望远镜也一下咯噔摔到了地上。

“同盟国军队包围了巴黎?”

林淮唐的嘴巴大张,久久不能言语,像林述庆和姚雨平都是和林淮唐共事多年的老社会党人了,也是从未见到过林淮唐如此震惊失态的模样。

姚雨平不解道:“主席,这……德国是不是要反败为胜了?但我国虽然和同盟国断绝了外交关系,但在反干涉战争以来,也还是和德国保持了相对比较友好的关系。若德国在欧洲取胜,已经参加了协约国阵营的日本应该就会感到非常棘手了吧?这对我国的国际外交环境大大有利啊。”

在书记局中分管军队工作的林述庆则和林淮唐类似,脸色也颇难看:“协约国落入如此下风,英国会不会准许日本派兵登陆海参崴?”

自从俄国爆发革命以后,俄国上下便几度提出了要和德国达成“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条约”,这让英国和法国非常担心协约国储存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大量战争物资将可能落入德国之手。

日本在今年年初就提出了可以派兵在海参崴登陆,一旦俄国局势发生变化,日本干涉军就可以帮助亲协约国的一派势力重新夺取俄国的全国政权,只是由于美国的激烈反对,英国和法国也担心日本派兵登陆海参崴可能弄巧成拙,反而刺激俄国现在的临时政府倒台,所以才一起压制了日本派出干涉军的计划。

首节 上一节 374/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