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341节

种种形势都有利于冯玉祥,他心里也对日本人一点都不虚,上帝可鉴!全中国多少军人,多少将领,马革裹尸一辈子等待的国战机会,就这么落到了自己手里,这真是泼天的幸运。

更何况日军前线主帅神尾光臣又这样自信和托大,整个兵力的使用完全不把中国红军放在眼里,五万多人的大军全集中在青岛一点,到头来就拿出一个旅团、一个联队的兵力转用于后方?

“日本人疯了,日本人彻底疯了。”冯玉祥兴奋起来,“百脉湖战斗!我敢打包票后世国史之上,第十一师的战功必定将彪炳史册,这将是民国国战以来的头号胜利!”、很快在两架“空一”型战斗机和两架“轰一”型轰炸机的向导、掩护下,第十一师终于在百脉湖以北不远处的亭口对日军北进部队发起全面进攻。两架战斗机率先低空俯冲而过,飞机上的机关枪像割稻草般射击着日军防线后方由驮马和驴子驮运的机关枪,继而轰炸机投下炸弹,轰隆声响中,第十一师集结的迫击炮和轻机关枪纷纷开火,战场上炸起无数团白色的烟雾,这条长约二公里左右的战线立刻陷入血腥的激战中。

红军战士分队突击,所有人踩踏着百脉湖湖畔的良田、水网、沟渠和落满稻草的泥泞道路,朝日章旗树立的方向发起迅猛攻势。

攻坚队员们相继跃出,从北苑新军里混编入十一师的山东籍官兵个个人高马大,端起刺刀在和东洋鬼子拼刺的时候一点都不吃亏,还能仗着体魄优势格开日军的步枪,狠狠将其刺死。

一道道白色的烟柱在田野间腾空升起,四纵司令员柏文蔚和参谋长张汇滔一起拿望远镜观察着北面的战斗,两人都对冯玉祥和红军第十一师的战斗表现极为满意:“山坡那头的形势看来是有利于咱们……看看,快,把宪兵营也调给冯玉祥去,他有什么要求,司令部一概满足,但告诉他,务必完成任务,击溃日军静冈旅团的北上支队!”

第十一师一鼓作气击溃静冈旅团一个步兵大队以后,即从北向南卷击,在百脉湖附近对日寇形成了半包围之势。

第一百章 北线战场

中日两军正式接触交火以后,战况最激烈的地方当数胶东半岛南面的胶县、平度战场,但在胶东半岛的北面,形势却又安静得多。

由张醁村指挥的二纵很轻松就占领沙河、白沙、夏邱铺和望高山一线的所有乡镇,红军沿途仅遭到几股约莫百人的日军小部队阻击。由于双方兵力差距过大,二纵没有花费多大功夫就成功挺进至龙口、莱州一线,并且开始迅速向莱州挺进,准备一口吃掉日军在胶东半岛北线最重要的港口。

不过二纵的一路顺利,也到此为止。

就在一天前,日本海军第二舰队的半数主力舰就已经从龙口附近开抵至莱州外海。在二纵对莱州发起进攻以前,成群结队的日军军舰就已经列队集结在了莱州的海岸边上。

深灰色的滔滔渤海翻腾滚动,天空中隐约可见电光雷鸣,日本海军对胶州湾的强行突入以失败告终,甚至还付出了像筑波号准战巡这样的重大损失,所以海军方面在收到陆军的求援以后,也乐得以驰援北线战场为名,尽快离开地狱噩梦一般的胶州湾。

加藤定吉调走了海军半数以上的军舰——不过为了避免德国东亚舰队强行突围,他还是把海军中能够完全压制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的那几条准无畏舰留在了胶州湾。

海军的支援舰队离开胶州湾以后,绕过了整个胶东半岛最东端的突出海角以后,迅速返回了位于北线战场的龙口,在龙口停留了半个小时以后,这支对红军来说绝对算得上庞然大物的舰队就飞快赶到了莱州,并且还带着一支对日军来说至关重要的海军陆战队一起在莱州登陆。

原本守在莱州的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工兵中队,此时已经做好了大体上的防御准备——堑壕、铁丝网、散兵坑、隐藏的机关枪火力点和炮兵阵地,重叠环绕,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交叉火力网。但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兵力严重不足,面对二纵先头部队上万人的进攻,即便防御阵地的修建和部署都极为有力,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海军的到来不仅给莱州日本守军提供了空前猛烈的舰炮火力支援,而且还带来了一支珍贵的海军陆战队来弥补兵力上的严重不足。

很快,二纵的红军战士就将作为中国军人,首次亲身体验到近现代三百毫米口径巨炮的威力。

舰炮的发射比陆地上火炮的发射慢得多,精确度也低得多,但当白色的烟雾弥漫海洋之上时,当橘红色的火光爆发式的闪烁以后,犹如陨星般的重炮就将莱州海岸的土地全部犁开,猝不及防的红军战士们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天崩地裂!

火光呼啸着飞驰而去划破了苍穹,炮声嘶吼着、轰鸣着,红军官兵的每一张面孔都在变化——并不是惨白,也不是通红,不是紧张也非松懈和恐惧,血液像潮水一样涌动沟通了各种肢体上的感官,舰炮火力撕开天幕的那一刻,所有红军战士的热血和双手,以及浑身的器官都警觉了起来,但在最终只余下失聪的震荡和麻木。

许多人都被炮弹的爆炸声震得失去了听觉,还有的红军官兵虽然没有被弹片杀伤,但整个人望着眼前深可盈尺的弹坑,还是呆滞在原地。

一连串闪亮的圆球高高地蹿到天空,接着火红的光晕就在上空炸得粉碎,大炮沉闷的轰鸣声和爆炸声四分五裂地飞散开来,机关枪密集的嘎吱声持续喷射,又尖又刺的铁丝网冰冷至极,海滨的寒气第一次让红军战士们感到冰冷刺骨。

有上百名红军战士倒在了舰炮轰击的火力下,更多红军部队的士气也受到影响,但也有更多勇敢坚毅的革命官兵还在继续前进。此起彼伏的冲锋号声,依旧遍布整条战线,头顶上火炮飞蹿,脚下的大地则在震荡,还有许多驮运火炮的骡马被日本人击伤,倒在弹坑前发出悲凉的嘶鸣声。

二纵司令员张醁村和指挥部的参谋军官们,此刻却围绕在军用地图前,张醁村用力把红蓝铅笔掰断,猛地摔在桌上:“占领莱州、龙口一线,是我们二纵的任务,是我们二纵不管付出多大牺牲都必须要完成的一桩任务……!各部队必须继续前进,冒着日本海军舰炮火力的威胁,咱们有兵力优势,也能吃下莱州。”

年轻的参谋却高昂起头,反对道:“司令,日寇在莱州已经基本修筑完成了全部的防御工事,即便没有那支对我们来说不能望其项背的海军舰队支援,要攻克莱州也很花费时间。过去总参谋部进行过的几次兵棋推演,都已经证明了在全新技术条件下的战争,防御方的优势远比进攻方大。只要防御方拥有由机关枪、堑壕、铁丝网和土木水泥工事构成的完整阵地,进攻方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任何重大进展。”

红军建立起工农武装也有四年历史,虽然其高层将领大多数还是像张醁村这样,在清末排满革命中登上历史舞台的职业革命家,但也陆续开始出现不少正规军事院校毕业的青年军官。

他们的专业性,很多时候还要高于目前主导红军的职业革命家一代高级指战员。而且由于林淮唐特别重视提高参谋人员的地位,所以参谋军官们往往拥有敢于直谏的勇气,从负面一面来讲,也是有时候会带有一些波拿巴主义色彩的作风,会把军事问题置于政治问题之上。

但在此时,显然是参谋们的意见更为正确。

张醁村对这名青年参谋的反对意见有些吃惊,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作战处的吗?”

年轻人站起身向张醁村敬礼说:“我是作战处测绘参谋,我叫李宗仁!”

“广东人?”

“不是,我是广西人,但我会讲白话。”

张醁村被李宗仁的一番话所触动,莱州日军的防御动作确实非常快,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修筑起了极为完善的工事,这点红军确实还不如日本军队。

敌人现在拥有海陆双重防御,火力严密又猛烈,二纵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强行攻占莱州,就必须进一步增加前线兵力密度,那么按照过去总参进行过好几次兵棋推演情况来看,伴随前线兵力密度骤然增加的同时,红军伤亡数字也一定会迅猛扩大。

到最后,还可能根本拿不下莱州。

李宗仁又说道:“司令,总参谋部制订过一整套完善的攻坚战术条例,对于敌人已经进行完善防御的工事和阵地,应当采取渗透战术,依靠小股突击队来夺取阵地……但目前二纵多数部队还不能胜任这样复杂的任务。我认为最佳方案,应当是分兵控制莱州南、东两面全部交通据点,切断莱州与平度、招远及龙口间的联系,并将我二纵部队兵力转用于东方,在远离海岸线的情况下,依靠内陆到底前出至莱阳一线……这样同样能够起到彻底断绝青岛日军后援的效果。”

小小的胶东地区,现在已经挤满了十几万中国红军、五万日本军队和近万人的德国军队,兵力密度之大也是十分骇人。

因此,对于任何一方军队而言,尽量多地占领乡镇据点和交通道路,都对兵力的展开有极大帮助。否则再多部队,你缺少展开兵力的空间,猬集于一小块地域内,都是极端危险的情形。

张醁村深思熟虑以后,还是决定听取李宗仁的策略,改变了二纵的主攻方向,在避开莱州附近日本海军的舰炮火力后,将部队主要兵力转用于莱州东面,开始向东延伸战线。

如此,与正在胶县、平度一带作战的三纵、四纵配合,红军开始大规模向胶东半岛伸入大海的东线穿插,在战场上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战线交错之势。

与此同时,在日本本土,大本营终于敲定了第二波次上陆部队的作战方案……

战争的规模还将扩大!

第一百零一章 历史的变化

胶县县城上空不断有红色的光点闪烁,那是中国红军第三纵队和日本陆军静冈步兵旅团猛烈炮战的结果,密集的榴弹炮炮弹不断爆炸,轰然的烟尘如樱花散落,刚刚赶到胶县增援战线的日军第三步兵大队才过了半天时间,就已经出现了近四分之一的伤亡。

大队长真崎甚三郎对中国军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非常吃惊,他是陆士和陆大毕业的双料优等生,在日本少壮派军官中称得上是第一流的杰出人才,但现在也对红军的实力感到震撼。

胶县县城残破的城墙前,遍布着坑坑洼洼的弹坑,作为攻坚主力的红军第七师已经暂时轮换了下去进行休整,三纵的其余部队旋即跟进填补战线,继续维持着极为猛烈的攻势,把静冈旅团和久留米师团骑兵联队的主力狠狠咬死。

屋漏偏逢连夜雨,静冈旅团另一步兵连队在百脉湖被红军牵制,北进支队也在亭口一线被红军第十一师猛烈的进攻所击溃,造成了日本军队在山东战场上的头一回失败。

“我们的重武器呢?”真崎甚三郎头上绑着一条写有“祈战死”三字的长长白布条,不住怒吼道,“必须守住胶县战线,否则帝国军队顿兵青岛城下的主力军团就有全军覆没的风险!那将成为自明治维新、皇国军兴以来,从未有过的国耻啊!”

一开始日军在胶县集结的部队都是像久留米师团骑兵联队这样仅有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的部队,但随着日本军队成功维持住这段战线,并苦守一日夜后,来自青岛战场的重武器也就被源源不断的运输过来,日军的重火力每一分钟都在强化起来,特别是一些来自独立攻城重炮兵联队的十五生乃至二十生重榴弹炮,那种煊赫的威力对红军来说几乎是降维打击。

县城周边一圈的丘陵山头不断爆炸,山火翻腾,凶猛的火舌飞快蹿过一片密林,把山脊烧的清一色红彤彤的。

日军第三步兵大队在大队长真崎甚三郎的带领下,也主动冲出县城核心阵地的战壕工事,开始高呼“天闹黑卡板载”向红军发起了狂热的反扑。

战场上瞬间又被杀声充斥,红军的手榴弹像冰雹般砸进日军的短促突击队列里,马上就溅飞出无数残肢断臂和破碎的内脏肠子,战场上一片红白血污,数不清的士兵倒下,尸体胡乱倚靠堆叠在一起,正犹如无间地狱的惨象。

胶县县城就位于德国人修造的胶济铁路交通系上,一道铁轨从战场中央横穿而过,连接到县城火车站后再继续向东北方向延伸,直到到南泉火车站后才拐了一个大弯,开始向南方延长,经过沧口以后抵达青岛战场。

距离胶县火车站最近的一处火车站,就是刚被红军反攻拿下不久的芝兰店火车站,真崎甚三郎断定那里必定是红军第三纵队囤积军用物资和弹药辎重的主要兵站,所以反攻打出县城以后,便立即朝着芝兰店火车站方向发起猛攻。

同时久留米师团骑兵联队也派出了近五百名日军骑兵快速迂回突进,准备配合真崎甚三郎破袭芝兰店火车站的红军兵站。

日本陆军土黄色的军装与红军军服颜色极为相似,只是色彩显得更深一些,骑兵的斗篷式披风也比红军骑士的更为宽松一些。两支远远望去,颜色极相近的军队,就这样缠绕厮杀在一起,小小的胶县杀声几乎震天动地,沿着那条县城中轴线的铁轨,战况更最为激烈,几十分钟间就又有上百具尸体堆叠在了崎岖不平的弹坑中间。

日军的重火力不断加强,榴弹炮的每一次爆炸都能给红军战士带来极大的震撼,以至于真崎大队的突击竟然真的一路顺利,径直突破到了距离芝兰店火车站仅有数百米距离的位置上。

康大眼带着一个连的战士低伏下身体,守在火车站前最后一道壕沟后面,所有步枪都对准了眼前的敌人,弹雨横飞,不时就有同志中弹牺牲。日本人的射击技术的确惊人的强悍,很快康大眼的肩部也被流弹射中,他咬咬牙继续呼吁着同志们进行抵抗:“……守住火车站!再有五分钟,守住,再五分钟!”

康大眼疾呼道:“同志们,鬼子兵力有限,后劲一定乏力,我们顶住这一波也就过去了……不要怕,日本人的重火力都在县城里,打不到我们这个位置。光靠轻武器,大家谁怕谁?红军战士一定都不虚日本兵吧!”

久留米师团骑兵联队派出来进行迂回的那支骑兵大队,一路上伤亡也非常大。他们想绕过红军的侧翼偷袭后方,但反而被在后方休整的第七师主力部队迎头撞上,吴佩孚布置的几处隐蔽火力点同时开火,三挺麦德森轻机关枪瞬间就收割了几十名日本骑兵的性命,打得日军队伍人仰马翻,好多匹东洋大马都被打得人仰马翻。

只有真崎甚三郎指挥的步兵大队行动最顺利,他是日军少壮派军官里最杰出的基层带兵官之一。真崎大队的伤亡虽然同样很大,但突击成功也最显著,为了彻底摧毁芝兰店火车站,真崎甚三郎甚至还带来了一门平射的步兵炮,现在直接用于轰击康大眼等部车站守军。

火炮直射战壕,马上就把红军临时构建的单薄工事炸得粉碎,一面面红旗也在炮火中被流弹打的千疮百孔。

“我们成功了!帝国军人就要有这种七生报国不畏死的精神啊,好啊,真有精神啊!”

步兵炮的直射顺利炸开了红军的防线,康大眼被弹片击伤额头也倒在了壕沟深处生死未卜,车站前的防线已有崩溃之势,真崎甚三郎大喜过望,只要摧毁红军的兵站据点,他相信以中国军队的韧性,即便红军的表现远远超过过去的清军和北洋军,也将再难以维持攻势了。

位于中轴的那条铁轨摇摇欲坠,此刻也不禁产生了微微的颤动。

真崎甚三郎的目光聚焦在了铁路的轨木上,那一排钢铁造成的道路好像也被真崎大队的步兵炮直射所震撼,无论铁轨还是枕木都像风中的落叶般抖动了起来。

“这是……?!”

呜——呜

真崎甚三郎突然间发觉铁轨的震颤幅度实在太大了些,而且现在火炮已经停止射击,怎么铁轨枕木也还在抖动个不停?!

他心下猛然升起一种可怖而阴郁的不祥预感,直到火车的汽笛轰鸣传入真崎甚三郎的耳中,他手中高举的武士刀才无力地摔到了铁道上,发出一声清脆的碰撞声。

铁甲火车!

轰隆一声,一列乌黑庞大的武装列车迅猛开出车站,雄浑的车身横亘于大地之上,岿然不动。一道道白色的烟雾喷薄而出,密密麻麻的火炮、机关枪朝向真崎大队的方向同时开火,密不透风的嘎吱声中,大片穿着土色军装的日本士兵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遭到了铁甲列车最惨烈的屠杀,整个身体立刻被打成了一片血肉模糊的碎片!

一发迫击炮炮弹正好落在真崎甚三郎的脚下,爆炸的气浪将他整个人掀翻在地,接着许多片碎裂的弹片便同时砸在了真崎甚三郎的身上,贯体而过,连大小肠都被一起拉扯了出来!

真崎甚三郎双眼陷入迷茫的无神之中,他的口中汨汨流淌出大股深色的血液,好像一切都是那么虚幻而不真实,中国军队啊中国军队,中国军队何时起成为了这样一支坚韧又难缠的军队?

日本人所熟知的历史,是从何时起产生了变化!

第一百零二章 解放暴风雨

前指委员会终于将作为预备队主力的铁甲车大队,投入到了胶县战场。伴随着蒸汽机车的轰鸣声,通体漆黑的钢铁巨兽开始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三纵休整中的部队,包括吴佩孚第七师的主力,都开始跟随武装列车展开协同进攻。

在数万人厮杀中残破不堪已到极点的胶县县城,终于迎来了这场攻坚战的终点。铁甲火车先以火炮开道清除障碍,接着铁道兵一边修复着被日军士兵破坏的铁轨枕木,一边保护着铁甲车的侧翼,红军步兵主力则集结成纵队队形冲击静冈旅团和久留米师团骑兵联队的最后一道防线。

几十门山炮、野战炮和迫击炮狂轰滥炸,红军一个纵队的炮火火力才堪堪能够赶上日军一个旅团,但加上铁甲车大队的火力支援以后,胶县战场上红军一侧的炮火威力终于超过了日军,战场的优势迅速转换,革命官兵们的攻坚突击则势如破竹,开始迅速朝着胶县县城内日军的核心阵地迫近。

日本人也对红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又是不解又是震惊,他们不敢相信辛亥革命才过了几年时间啊?中国军队竟然就发生了这样脱胎换骨的蜕变,难道革命真就有这般不可思议的魔力吗?

不过大多数的日军士兵,还是表现出来同样让红军战士也很感震惊的战斗意志。胶县县城的城墙被铁甲车大队轰的稀巴烂后,日本士兵便退入城中的民宅继续抵抗,红军不得不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和敌人争夺阵地,战斗更到了白热化的境地,每一间房屋的门前或者残破的墙壁旁,都留下了至少三具以上红军战士和日本士兵的尸体。

日军守兵在中国的土地竟然也寸土不让,他们的背后就是胶东半岛上最重要的青岛战场,日军超过一半以上的登陆部队都集结在青岛城下。这样想来,胶县的重要性的确不言而喻,因为红军只要突破了这道防线,就可以利用胶济铁路直趋青岛,一旦和青岛的德军形成默契作战,那样一鼓作气把青岛城下的日军久留米第十八师团全数歼灭,都不算梦话!

那可是皇国军队在对露西亚人的战争中,都没有遭遇到的空前损失啊!一旦发生,必定就是国耻!

任何一名日本军人都承担不起这种结果,所以胶县日本守军的抵抗程度越是临近破城,便越是激烈。

首节 上一节 341/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