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269节

李烈钧却摇摇头,他脸上泛着苦笑:“萨公,事已至此我还能说什么吗?此战我军落于如此困境,实出于我指挥不力的缘故,怪不得别人。但联军现在也不能坐着等死吧?我不要求海军开到岸边和炮台对射,但退一步来讲,海军能否在炮台的封锁范围以外给陆军提供一点火力支援?”

李烈钧知道现在不是和海军撕破脸皮的时候,真要撕破脸的话,萨镇冰大不了就带着这十多条海军军舰投靠他的学弟林淮唐去呗,只要军舰在他们又怕什么呢。

萨镇冰点点头:“这没问题,但海军目前弹药、燃料都已告急,我们必须留下一定基数炮弹以防万一,因此火力支援的密度恐怕不能按照司令部的要求来。”

“好。”

“还有……”萨镇冰又说,“海军只有几艘巡洋舰的主炮能够在炮台射程外击中要塞,我们只能动用这几门舰炮开火。”

李烈钧无可奈何:“好,都可以。”

联军司令部重新敲定反攻作战的细节以后,海圻号巡洋舰上的两门二百零三毫米阿姆斯特朗炮便惊天动地的轰响起来。

鄂赣联军尚能使用的重武器也全部开火,虽然海军舰炮躲得远远的开火,但陆军的炮兵营则全部被李烈钧调到了最前线,他们硬顶着马当要塞上的炮台火力将自身火炮的威力发挥到了最大。

李烈钧已经投下了他手中全部的筹码,这是联军最后的赌博机会,一旦赌输……李烈钧明白那也就意味着他、意味着所有国民党人政治理想的破灭。

大炮拼刺刀的时刻已到,联军炮兵火力全开,许许多多参加辛亥革命的同盟会元勋党人奔走在炮兵阵地前线,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复核射击诸元的数据,75毫米的克虏伯山野炮,57毫米的格鲁森架退炮和行营炮,金陵37炮、鄂造57毫米速射山炮……

联军中只要是还能用的重武器,甚至包括几挺从船上拆下来的哈奇开斯47毫米速射炮,都被一起推到了马当要塞的阵地前。

李烈钧很清楚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万炮齐发的场景也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向空中蹿起的炮火犹如白昼流星,散落以后的硝烟和光华则像日晕一般闪耀,无数炮弹炸在了马当矶的峭壁上,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脊好像都被轰炸的动摇了起来。

地动山摇之余,长江江水也震动翻腾起来,风雷激荡,联军步兵也趁着炮兵火力的掩护开始向一大片蚂蚁般咬向马当要塞。

浅灰色的江天被炮弹爆炸的火光照得通明,一道道橘红色的火龙在空中飞舞,一条条深红色的光线在江空上曲射,乌云密布,雷声震震,大炮的轰鸣席卷长江。

很快马当要塞守军也开始了同样猛烈和凌厉的反击,红军利用他们所占领的炮台工事,调转炮口,发射出更为密集的炮弹。

由于鄂赣联军仰攻要塞的道路十分狭窄逼仄,又不像之前红军奇袭夺占马当时那样拥有战术上的突然性,数千人拥挤在一处,就连跑动都很不便,更遑论躲避要塞守军的炮击了。

一颗炮弹落入联军官兵人群里,轰隆一声,伴随着爆炸火光的是十几条残肢断臂到处乱飞,也是无数鲜血的溅射飞扬。

惨叫声、口令声、喊杀声……乱成一片,赣军士兵在绝望中发了疯,开始仰天嚎叫:“辛亥、辛亥……我们是辛亥革命的功臣……”随即就被破碎的弹片砸去了半个脑袋。

负责前线指挥的欧阳武心中是肝肠寸断,这些人可都是国民党最后的精华啊!就这样白白死在了马当要塞面前,就像一条狗、一匹马……死的毫无价值啊!

第一百零七章 灭亡之路

“炮兵——齐射——!”

红军在马当要塞的炮群开始了凶猛的反击,炮火如一堵高墙般将联军进攻队伍截成两半,粉碎的弹片四处飞溅,将江滩变成了血腥的绞肉场。

联军步兵每前进一步,就要付出数以百计的伤亡。

马当矶迎着进攻方向的那一面,是整片如刀锋切割过的峭壁,峭壁边缘延伸出来的几处悬崖上,则被红军布置上了重机枪阵地。

近二十挺江南制造局仿制的马克沁水冷机枪急速开火,密不透风的弹雨将联军进攻队伍又一次收割得七零八落。

在辛亥年间东征西讨,为国民党建立了无数功勋的赣军官兵们,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样近代化的火力网。许许多多革命军人眼中逐渐变得茫然起来,以至于最后完全失去了焦点,而更多普通士兵的精神则已经完全崩溃,越来越多的人丢下了武器仓惶后撤。

欧阳武带着一大批军官在后方拦截也毫无办法,无奈之下联军也不得不祭出北洋军的杀手锏——在阵地后方布置了一支使用机关枪封锁退路的督战队。

进退维谷。

鲜血在继续流淌,远方江面上海军舰炮照旧以着缓慢的节奏有一发没一发的轰击要塞,而在马当要塞的西面,华东野战军已经从九江、湖口等地又抽调了一批部队赶来增援。

鄂赣联军还没能爬上那面令人心悸的峭壁,红军的增援队伍就一个团接着一个团的赶到了马当要塞。

“投掷手榴弹!”

一名联军士兵竖起耳朵,从嘈杂的喊杀声和炮轰声中听到了这样一句声色隐约不清的怒吼。没等他反应过来,数量多得惊人的手榴弹就呈现一片扇形投入到了联军进攻队伍的人群里,接着便是更多的爆炸、更多的残肢、更多的内脏与更多的失败……

还有无数从要塞中冲出来的红军战士。

红军战士们高高挺起钢枪,搭在老套筒上的刺刀寒光闪闪,一双双草鞋则踏在被血水浸透的泥地里,反击开始了。

鄂赣联军尚有数以万计的部队,但崩溃来的速度却比李烈钧预料得要快上许多。

红军好像是从四面八方冲出来的,江西陆军曾很轻松地打败过清军巡防营,也在1911年增援武昌的战斗中面对北洋军不落下风,但此时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深入骨髓的恐慌和压力。

欧阳武背过身子,他一脚踏在江石上,目光望向辽远的地平线上,长江以南广袤而复杂的丘陵地中,正在杀出愈来愈多的红军部队。

一发发炮弹砸在江面上,激起高高的水柱,涛花翻腾,给了欧阳武一种极其可怕的预感。

果然,他望向萨镇冰舰队所在的方向。那十几条军舰已经从欧阳武的视野中完全消失,但他们烟囱上飘出的烟柱依旧能够帮助欧阳武判断海军行动的方向——这些军舰正在向东方开去。

东方?

欧阳武顿感悲凉:“海军!海军投降了!我们都上了萨镇冰的当!”

国民党在军事方面的精英、骨干,几乎都倒在了马当要塞前这一片江滩上,死者成百上千,有的是跟随同盟会革命近十年的元老,有的是从北美和南洋回国参与革命的富豪子弟,也有的是背弃出身来反清的名门之后,但现在他们的结局就和一名最普通的庄稼汉相同,都倒毙在了冰冷的江水之畔。

长江水微微上扬,洗涤着岸边的血污,也洗涤着国民党最后的光荣。

“缴枪不杀、缴枪不杀——”

红军的劝降口号响彻江岸,很快就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联军士兵放下武器投降,只有欧阳武还在妄图翻盘。他带着卫队四处奔走,很努力的想重新收容溃退的军队,或者至少能将联军主力保存下来。

但红军的反击速度是如此之快,华东野战军的断后部队已有一个团攻入了距离鄂赣联军前敌指挥部极近的周家湾等地。

一时间枪炮声越来越响,就连还在前敌指挥部中的李烈钧等人都能听到炮轰的隆隆巨响。

“都督——海军——”一名参谋将校喘着粗气闯进了前敌指挥部,“海军……海军全撤走了!”

李烈钧的身体完全僵直,他先是后退半步,接着全身似乎都被抽光了力量,手里的铅笔也随之落到桌面。啪的一声,李烈钧瘫倒在木椅上,好像用尽余力才闭上了自己的双眼。

鄂赣联军是以赣军为主,鄂军方面黎元洪只派来了黎天才这支非嫡系部队,但赣军可是精锐悉出,仅剩下的一点主力部队也是留守九江一线,现在同样被红军一锅端了,可以说是全军覆没在即。

这些赣军被歼灭以后,江西方面就再没有任何能够拿得出手的武装力量了。红军只要分出数千正规军,由九江南下占领南昌和赣州,李烈钧估计江西全省就要望风而降。

而且李烈钧主持赣政实行集权主义,他本人也比较反感各类地方民团武装,自辛亥革命以后李烈钧担任都督以来,赣军就一直在大力打压省内的民团武装,所以也不可能指望那些有钱有势的豪绅能在短时间内就变出什么足以抗衡红军的地方武装了。

就算豪绅们畏“红”如虎,以他们的实力,也是连给红军添一点点麻烦都办不到。

“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十余载,一切成就荣誉……于今一朝散尽!”

在前敌指挥部外,红军各部则已纵横进击,华东野战军第三师为首的约二万穿插部队已由马当一线全线反击,华东野战军第一师并浙江光复军及其余待命部队共约三万人的红军亦由溯江而上,在东流县一带完全堵住了鄂赣联军的出路。

还有好几架飞机在联军上空盘旋侦察,并时不时丢下一大片写满标语的劝降传单。螺旋桨呼呼呼的响声里,联军基层官兵的士气更趋于彻底的瓦解。

鄂赣联军数万部队的有生力量,最后便被红军完全堵在了周家湾和望江县一带纵横不过数里的狭小阵地中。而且由于萨镇冰带着海军舰队逃走,联军也丧失了对于长江水道的控制权,一部分红军得以乘坐武装渔船在联军侧后方腹地的江滩登陆。

濛濛的细雨很快又覆盖了联军阵地,无数官兵此时早已彻底丧失战意,大家纷纷将枪械丢在地上,只是仰起头任雨水横流。

薄雾之中,联军战线上处处都散发出一种让李烈钧和欧阳武等人喘不过气来的颓丧感。

很快,联军阵地的后方也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红军部队又找到了一处新的突破口吗?他们的穿插速度是如此之快,而对鄂赣联军的普通士兵来说,或许红军更快的攻击速度也就意味着他们能够更早迎来彻底的解脱。

黎天才也赶到了摇摇欲坠的前敌指挥部中,他一见到李烈钧便直接开口说道:“都督,投降吧!”

李烈钧坐在椅子上,动都没动一下,只是背对着黎天才,闭着眼睛说:“你们都要走了吗?”

黎天才长叹一口气:“我不是国民党人,但也知道现在困守此处的官兵多属贵党精华。都督可以为你的理想战斗到底,但其余人呢?国民党愿意为这一战断送全部的将来吗?”

第一百零八章 海军乡党

李烈钧无言以对,而在长江水道的另一头,萨镇冰却已经带着十几条军舰重新沿着此前海军撤退的路线回到了安庆城下。

只是和此前的杀气腾腾相比,现在这十几条军舰上却都打起了欢迎友军的旗语。

这当然是一件十分滑稽的事情,安庆哪里还有萨镇冰的友军?这里只有红军。

不过很快红军也放开了封锁线,岸边的炮口纷纷放低,让萨镇冰这十几条军舰缓缓开过。绿水长波之中,由福建人把持的海军官兵们也都聚到了甲板上,他们都靠在栏杆边朝着陆地上的红军战士挥手致意,还有不少人开始用闽南语和福州话向红军喊话。

正在安庆城中商议对李烈钧兵团下一步作战行动的林淮唐、陶成章、陈更新等人,获悉这个情况以后,均不免失笑。

林淮唐和陈更新两人都是福建人,而且陈更新还是萨镇冰的同乡,但也难免讥讽道:“人们都说海军就是闽系、闽系就是海军,萨镇冰这是代表闽系来向红军投诚了吗?”

林淮唐站起身,甩了甩衣袖,轻声一笑:“走,我们去迎接这位萨提督。大家都是福建人嘛,谈还是可以谈的。”

萨镇冰的海军舰队现在被困在安庆和湖口之间,进退不能。他既然不愿意跟着李烈钧一起为国民党殉葬,也没有办法强行突破红军的封锁线,那么除了“投诚”以外也确实别无他法。

只不过投诚是投诚,起义是起义,投降是投降,红军对这些不同行为给出的待遇可也是千差万别的。

海军是一门高度技术性的兵种,就像萨镇冰之前和李烈钧等人讲的那样,十年陆军、百年海军。在林淮唐的印象里,后世的解放军确实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追赶上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海军要达到同等的标准,所要花费的时间可就要多得多。

在风帆战舰时代,百年海军并不是夸张,一棵树木长成可以作为船泊的板材,最起码也要一百年。一艘74炮战列舰需要采伐2000多棵一百年前种下的英国橡木,而且还不能是长在深山老林里、长荒废了,甚至心材腐烂的木头,必须是之前特别栽种在私人庄园、河沿、行道旁的优质木材。

橡木栽种不能过密,过于密集的环境会造成橡树长成为了争夺阳光生长的形态,这样的木材不够匀称。

这种生长百年的、二十多米高的橡树,才能在树干部分产生一段可以用来建造战舰肋骨的木料。

到后来欧洲列强海军竞赛之下,全欧洲大概除了挪威和俄罗斯的腹地以外都找不到多少合适的橡木了。所以那时欧洲列强的海军竞赛,又意味着殖民地的竞赛,只有拥有历史积累下来的庞大殖民地,才能拼凑出足以打造一支无敌舰队的木材资源。

不过到工业时代,又有一些不同。

日本海军1872年才建军,二十年后就打垮了北洋水师,三十年后就打败了俄罗斯海军,到成为公认的海军三巨头之一签下华盛顿条约的时候,距离建军也不过五十年。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海军能教育它们的英国老师时,也只是几十年的时间。

所谓百年海军,更多还是指的风帆战舰时代,而在近战以后,其实无论陆军、空军还是海军,靠的都是背后的那个工业国。

正如《海权论》所说的那样,真正强大的海军来自于发达的海上贸易,发达的海上贸易则依托于强大的工业基础。

所以工业时代的海军,与其说是百年海军,不如说是百年海军的背后隐藏着百年工业。

也就是百年,是农业国成长为一个成熟工业国的时间周期。

只是对林淮唐而言,这个时间周期实在过于漫长,难道真的要等待一个世纪的时间,才能使中国成为撼动世界的一极吗?

首节 上一节 269/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