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235节

“第一团带头攻击,一定要赶上时间。”张云逸交待道,“发扬党员的模范作用,指导员们也都要站出来,第一团必须完成这个任务,务必在完全天黑以前解决战斗。”

第一团的团长、指导员、副团长全都向张云逸敬军礼,很快几声冲锋号响起,红军炮兵夺取幕府山阵地以后射界视角更加开阔,虽然迫击炮射程有限还不能直接炸到城里,但也可以炮击到南京城外墙的外金川门了。

大批大批士兵很快冲了出去,呐喊声此起彼伏,革命的红旗也是满空飞旋飘扬,所到之处无往而不利。

红军使用的旗帜原来只是一面林淮唐挑选的纯色红旗,但刘师复认为辨识度过低,所以又提议在上面添加一个代表工会的齿轮。

但林淮唐又认为只有一个齿轮无法表现出社会党的全部革命理念,因此又在旗面上做修改,在齿轮内增添了一个白底的星星,并给这面新的旗帜命名为星轮红旗。

星轮红旗就是在一整面纯红色的旗帜中央,放置一轮外轮为白色、内轮为黑色的齿轮,并在黑色的内轮上放置一颗白色底色的正五角星。

这面旗帜并不完全符合工农军队的主义,但肃杀之气凛然,实在非常适合这场猝然间爆发的战争。

金川门附近只有少量国军士兵守在城墙附近,零零散散,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城内的暴动,根本无暇顾及幕府山阵地已被攻破。

到处是枪炮声和爆炸声,就算迫击炮的轰击都已经炸到南京外城城墙附近,守军士兵们依旧没有提起戒心,向外城的防御简直松垮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直到炮弹落到金川门城门头顶上时,宁军第八师的官兵才惊慌失措起来。

“怎么回事?是哪支部队拿大炮弹压?不行、不行,这是谁下的令,我们革命军人怎么能大炮来打城中百姓,这是要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

驻守南京的第一师和第八师毕竟是辛亥年北伐军的精锐集结而成,虽然国民党已经彻底倒向反动阵营,可是军队里还是有许多不甚关心政治的官兵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

他们中不少人还以为红军的迫击炮是入城镇压哗变的国军所为,一些军官还煞有其事的跑下城墙准备去“劝谏”程德全不要乱来。

但这时候金川门外突然传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伴随着一声声尖锐的冲锋号摧破天际,数不清的红军战士伴着迫击炮炮击终于出现在了南京守军的视线之中。

所有步枪同时开火,南京外城古老的城墙上被打得火星四射,城头守军完全搞不清楚事态是怎么一回事,只能全身趴下去,或者低伏身体躲在女墙和射击孔后面,但接着就是一大片手榴弹被投掷过来,橘红色的爆炸火花一朵接着一朵腾空而起。

连绵悠长的外城墙上守军本来就少,现在遭到红军突击队的猛烈攻击,更是处处被动、处处挨打。国军不少军官又下了城墙正去找程德全“理论”,现在就算想返回战斗位置,也由于城内不断发生的暴动和骚乱而寸步难行。

要形容此刻的局面,只能用那一句话了

整个晋西北……呸!整个南京城都乱成一锅粥了!

“同志们,同志们!我们是红军,我们是社会党领导下的国民军队!”

“南京城已经被我们团团包围!快放下武器投降吧!我们只打土豪劣绅,不杀革命同志!快放下武器投降吧!”

城外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劝降声,更绝的是城内正在发起暴动的地下武工队虽然还没和第一师取得联系,但他们为了进一步搅乱南京城内的局面,也选择了到处高呼革命口号,什么“国民军已经占领雨花台”啦、什么“君汉先生已到南京”啊,第一师和武工队并不是有意识的按照预订计划行动,然而时局的发展却让他们呼喊的口号顿时具有了可怕的号召力。

对于守在城墙上的少数第八师守军而言,那种感觉就是城墙前看到铺天盖地的敌人攻了过来,还说什么你已经被团团包围。而自己的身后呢?还真是一样有敌人在叫嚣国民军的节节胜利。

这说明什么啊?

这说明我们确实已经完蛋了呀!

几名浓眉大眼的突击队员怀抱着沉重的炸药包,大步流星飞奔到城门洞的脚下,点点火星迅速烧向炸药包,就当突击队员们才刚退回战线不到一分钟时间,数声轰然巨响,金川门便被浓烟笼罩,城墙上的守军地动山摇,好多人干脆被掀上天空。

“插上星轮红旗!”

曾参加过武昌首义的第一师第一团旗手汪爱民,沿着炸药包炸开的砖石废墟爬到了城门楼的制高点上,他猛地用力将一面红旗插在南京古城墙上。

“拿下南京!”

初战告捷,华东野战军的红军官兵们士气更旺,在前线拿着手枪冒死冲锋的团指导员严重被两名警卫拉了回来,还犹自高喊:“同志们,拿下南京城,解放全中国啊!”

后排更多红军战士已经抬着机关枪赶了上来,谁也没想到形势的发展会如此顺利,有着国民党最精锐两个师防守的南京城,竟然就像一张薄薄的纸片般不堪一击。

红军奋勇冲杀,守城官兵猝不及防,士兵找不到军官、军官找不到将领、将领找不到程德全,城里还有无数退伍兵、失业官员、地痞流氓纵火闹事,还有装备精良的地下武工队在街头巷尾打冷枪,宁军虽有惊天神勇,也发挥不出其万分之一。

枪声、炮声、爆炸声、喊杀声交织成一片,南京城里完全沸腾了起来。宁军第一师、第八师的部分守军还坚守岗位,甚至有些军官自发组织部队赶到城门处阻击红军,然而大势已去,越来越多的红军已经越过城墙,一鼓作气捣入南京城内。

城门前火光冲天,只有几百名自发赶来的第八师官兵坚持抵抗,但到底手腕拧不过大腿,一排手榴弹砸进去、再一排迫击炮轰进去,最后突击队员们集中火力连带一波白刃冲锋就把南京守军的防线完全冲垮。

政治部主任严重望着城里熊熊燃烧起来的烈焰,喃喃道:“国民党的第一师和第八师真善战,他们不是输在自己不能打,而是输在国民党中枢整个混乱的政治立场和决策上……”

第一团的指导员季方拍了拍严重肩膀,指着天空说:“看,红军的飞行队来了。”

一架上海航空机器制造公司仿造的寇蒂斯推进式飞机,正悠扬翱翔在南京城上空。由于此时南京上空烟雾弥漫,大部分人都没有看到飞机的身影,机上人员也很难侦查到下方的情况。

但这并不妨碍飞行队执行自己的计划,只见数不清的纸片随风飘落,一张张标语被抛下飞机。哗变中的市民、职员、地痞和退伍兵,还有镇压暴动的守军和自发前往城门阻击红军的国民党官兵,都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落到头顶的红军宣传标语。

“是社会党……是社会党!社会党攻下南京啦!”

“星轮红旗“

第三十四章 惊人的缴获数量

在夜幕完全降临之前,第一师就结束了南京城内的主要战斗。第一团入城以后迅速占领了空无一人的都督府,升起了属于中国社会党和红军的星轮红旗,宣示着南京在辛亥年光复以后的又一次解放。

国民党最精锐的第一师、第八师两部官兵,共计一万六千精兵,其中只有不足八百人的官兵在南京城门前的阻击战中阵亡,至少有两三千人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兵不血刃就被第一师俘虏的。

这不到八百名仓促还击的国军士兵,后来被反动军政府塑造成了面对十倍强敌苦守城门的八佰壮士神话,又是后话了……

程德全和应德闳在混乱中逃到位于下关的第一师军营以后,并没有指挥驻军反扑。他们也搞不清楚红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在发现红军已经攻入城内以后一路西逃向芜湖。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不少国民党士兵都在突围和撤退过程中溃散,还有整整一个团官兵被滞留在江北的浦口,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次日被红军包围以后才知道南京失守。

红军从后方跟进的援军,也陆陆续续从津浦线江北段和常州一带抵达南京,兵力不断增加。宁军第一师、第八师剩下许多失去指挥的溃兵,就这样相继被红军收容俘虏,在一片茫然中宣告了红军的开门红胜利。

从上海开来的黑皮火车头吭叽吭叽地吐着白色蒸汽,烟雾缭绕在南京火车站里。车厢大门咔的一声打开,林淮唐将帽檐微微抬高,军帽上的红色五角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故地重游,君汉有何感受?”

蔡绮洪和姚雨平陪同林淮唐回到南京,辛亥年众人挥师北伐时,还在这座六朝古都与国民党同志共拜孝陵,告慰明太祖的在天之灵。

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时势变迁、乾坤逆转,居然到了如此地步。

众人重游故地,也都觉着物是人非。曾经的同志成为了敌人,曾经的敌人又或者能否成为新的同志?

在通往江苏都督府的道路上,第一师战士们已经扫清路面,将阵亡者的遗体和纵火焚烧后的废墟清理干净,大街两旁的路灯、商铺、酒楼和民居的窗口,都插满了一面又一面的星轮红旗。

夏风吹拂,旗帜在风中窣窣抖动,黑、红、白三色交织,于赤血玄黄的战场上散发出浓重的肃杀之气。

特别是都督府官署前,左右两侧高高垂下的各一面罗马式星轮红旗,自上向下垂落,满是赤红的旗面上一课黑色的正五角星在齿轮的包围下,简直威势凛然。

所谓罗马式旗帜,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吊旗。就是那种纵向垂落的长条形旗帜,往往用于装饰房顶较高的建筑物,用于渲染气氛,也可以让大礼堂一类的建筑物不至于因高而显得空旷。

但是这看在林淮唐的眼里,就难免有些尴尬……

红底旗帜,中间是一个外轮黑色,但内轮全都是白色的齿轮,白色的齿轮内轮上又是一个黑色的五角星,这种红黑白三色对比特别强烈的用色,还有这种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构图与罗马式旗帜摆放法,怎么那么容易让人联想到某个小胡子啊?

不过正所谓“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意志的胜利》式美学本来就不是德国某土味法西斯政党的专利,相反正是小胡子的斑斑劣迹毁掉了由瓦格纳、里芬斯塔尔和雨果波士构建起来的艺术风格,使得二十世纪先锋主义的艺术大厦不得不抽掉了自己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站在1913年先锋主义还未崭露头角的时代,林淮唐对这种罗马式旗帜摆放法,尴尬之余也觉得尚有可观之处。

都督府内外都站满了警卫的红军战士,警戒线非常严格,没有证件的人即便是党的领导人或红军高级将领也不能擅自出入。

虽然《列宁和门卫的故事》还没有诞生,但社会党自己也推广了许多《林淮唐与门卫的故事》、《林时爽的扁担》一类寓言来教育群众,二十一世纪的现实早证明了这类鸡汤故事在某些时刻真能产生出惊人的先进性来。

华东野第一师师长张云逸和师部其他指战员都在都督府内等候林淮唐,社会党没有什么上下级之间动辄要十里远迎的陋习,何况现在忙碌的军务也不允许张云逸腾出这个时间来拍马屁。

红军刚刚占领南京不久,百废待兴,光是缴械宁军第一师、第八师和接管南京军械库获得的大量武器,清点工作就让张云逸有些忙不过来。

他已经连续两天没睡,眼里泛着红血丝,一头头发也是脏兮兮得趴成一窝,半个小时就要喝一壶茶才能强打精神,连林淮唐走到他面前问话都没有反应过来。

“……胜之,胜之!”

林时爽苦笑着拉了张云逸一把,才让他清醒过来。

“啊!书记长!红军华东野第一师圆满完成任务!”

张云毅看到林淮唐后,就好像触动了某个机关,整个人啪的一下跳起来敬个军礼,嘴里啪嗒啪嗒不停的开始介绍起第一师的作战经历和丰硕战果,连续讲了两分多钟后,才在众人的哄堂大笑中回过神来。

林淮唐难得笑眯眯的说:“很好嘛,第一师很有精神嘛!”

林时爽则问:“宁军有多少部队逃了出去?第一师缴获到多少军械?”

国民党现在依旧是全国第一大政党,虽然宋教仁醉心于议会政治,然而国民党人中的李烈钧、谭延闿还控制着江西和湖南二省,力量不容小觑。

驻守在南京的宁军第一师和第八师更是黄兴亲手带出的部队,是辛亥年时南方各省北伐军的精华荟萃,不仅兵员素质高、军官受教育水平高,而且武器装备比起北洋六镇也几乎不差多少。

张云逸能指挥第一师在长途奔袭以后,以一个师的部队,用一天时间就击溃两师守军,并于行进中夺取南京城。

这对社会党来说当然是意外之喜。

原本总参方面制订的奇袭计划,只是希望第一师能够尽量多地夺取南京城的外围阵地,总参谋长姚雨平最乐观的考虑,也只是认为第一师能够顺利占领幕府山,那对红军来说就算是大获成功。

谁能想到,短短一天时间,号称国民党武力支柱的两个师就垮掉了,偌大的一个南京城几乎是自己跳进红军的怀抱中。

这是国民党一贯以来政治立场混乱变化、战略决策反复更改种出的恶果,也是社会党一年计划整军经武的成就。

同时在辛亥革命中孕育出来的两个革命党,真真切切的是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一条道路是新生的光荣,一条道路则将只留下颓朽的瓦解。

张云逸回答说:“国军第一师、第八师两支王牌部队,共计被红军俘虏毙、伤、俘6437人。至枪械一项,以八十八年毛瑟及日本卅年式为多,国军第一师缴械八十八年毛瑟约二千支,第八师缴械五响毛瑟居多,另还有德式马枪、九响毛瑟和日本卅年式步枪各八百支,另外还缴到七生的七小炮十六尊,三生的七炮十五尊,六生的两磅炮六尊,三八式机关枪十二尊,各色杂牌枪械四千余支。其余器具饭盒约五千个、水壶四千个、小铁锹六百九十九把,行军锅灶一百零九副,战斗刀二百把,骑兵刀三百把,行军电话九台,胶皮线四十里,服装呢子衣二千装,皮裤一千零八百套,皮袜子、皮手套、单衣、雨衣、皮鞋、皮靴、洋马鞍等装具各以数千套……”

张云逸念出一大串数字来,众人越听越是感到惊讶和惊喜,就连林淮唐都很吃一惊,宁军这两个师的军械装备居然这么好,甚至连步兵装具都是和日本现役军队尽量使用同一标准。

这样多的器械和兵装,不愧为辛亥北伐军的精华所在,但这就更突显出国民党的无能,如此威武雄壮之师,在国民党的神奇领导下,竟然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被红军消灭大半,真是一个荒唐又滑稽的笑话。

第三十五章 向北防御,向南发展

张云逸接着说:“除了宁军第一师和第八师缴械的武装以外,我们接管的南京军械库里,还找到了可以武装两个团的机步枪以及子弹二十五万发。”

黄兴辞去南京留守的职务,曾和北洋政府做过交接工作。辛亥年时南方革命各省和海外华侨,为了支援北伐军,曾经通过各种渠道向南京援助了大批军火。

由于南北议和迅速达成,这些军火多数没能有机会上战场发挥自己的威力,全都被留在了南京的军械库里,总数可以武装大约二到三个师。

可惜黄兴和北洋政府交接时,陆续把这批武器沿津浦铁路送到天津,转交由陆军部保管,所以现在南京的军械库中,军火数量已经从二到三个师的装备减少到了两个团而已。

首节 上一节 235/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