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153节

段祺瑞打的主意是尽量保存北洋军的兵力,使其不被南军消灭,这样一直把时间拖到议和成功为止。

“议和,议和,南方优势这么大,未必就同意议和。”

杨度路过东单牌楼边上的克林德碑,他抬起头,象征着庚子国耻的克林德碑厚重的阴影,压在杨度身上。

克林德是庚子年德国驻华公使的名字,当时这位德国外交官被清军神机营霆字枪队章京恩海当场打死,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之一。

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美、德、法、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就规定当时的醇亲王载沣,要作为头等专使大臣,代表中国政府就克林德被杀一事亲赴德国谢罪致歉,并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碑坊,为侵略者“涤垢雪侮”,并在上面刻着“为国捐躯,令名美誉”等字样,这是中国的奇耻大辱。

杨度额上流下一滴冷汗,他向来以帝师、国师自诩,这回南方革命,也被杨度当成了自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次机会。

但是面对着这座克林德碑,杨度也不免感到揪心。

为了挡住北伐军,除了请德国人出面也是别无他法。

这就是刚刚在内阁总理大臣官邸时,杨度为他的主子袁世凯筹划的“扭转时局之上策”。

申包胥哭秦廷否?还是联虏平寇,借师助剿呢……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凯撒灵机一动

求月票,求推荐和打赏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刚刚向袁世凯的内阁总理大臣官邸,发去了一份关于山东铁路问题的节略。

这事由杨度亲自负责处理,德国人提出的要求是扩大胶济铁路的修筑规模,首先修筑高密沂州铁路,其次,则在济南府和山东省的西界之间再修筑一条胶济铁路的延长线,当由济南修至顺德府,最后,再修筑济南至德州之交通铁路。

这份节略的要求,几乎是把胶济线原有规模扩充一半以上。铁路网纵横密布,德国人控制的铁路沿线护路区范围,将锁死整个山东省的范围。

这一份《胶济铁路扩大密约》,就是大清用来拉德国人下水的利器。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心满意足地向柏林回电,把中国正在发生的惊人剧变,及北洋对德国做出的秘密妥协,把这一系列内幕秘辛的消息,全部传递回德国国内,希冀获得那位阴晴不定、喜怒难测的凯撒的欢心。

万里之外的柏林,一手生来残疾的德国凯撒威廉二世正在郊外游猎,与常人想象不同,威廉身手矫捷,非常善谈,身前身后也总聚集着一大批能够交心的密友。

在列强国家的元首中,1912年初的威廉二世已经53岁了,但犹且算得上春秋鼎盛。他把残疾的左臂隐藏在骠骑兵的军装外套下面,策马奔腾,让人看不出这是一位平衡失调,左耳失聪的君主。

在协约国获得一战胜利的世界里,英美控制下的舆论将威廉二世塑造为了一个自大兼具自备、愚蠢并且中二的专制君主,但在真正的历史,而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笔下,威廉二世还有另外一幅值得我们注意的面孔。

“陛下,是中国的消息。”

即便在1912年的今天,连二十世纪都过去了十二个年头,但德国依旧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大臣。

按照俾斯麦创造的以帝国宰相为核心的行政秩序,德国没有部长或大臣,只有隶属于宰相的国务秘书。负责外交的外事国务秘书阿尔弗雷德·冯·基德伦-韦希特尔,还忙碌在摩洛哥危机的善后事务里。

威廉二世刚刚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发现自己是如何受行政独立的权臣下属所掣肘,他赶走了俾斯麦,但那觉不代表威廉二世具备了在德国说一不二的权力,相反,俾斯麦的幽灵始终盘旋在宫廷中。

基德伦原先是由宰相贝特曼举荐担任外事国务秘书的,他和凯撒的意志相悖,也是一个脾气固执的专制政客,很少听从首相,并利用国会中脆弱的中央领导机制,变成了类似“施瓦本的俾斯麦”一类的存在。

去年夏秋的摩洛哥危机余波尚未淡去,浓厚的沙文主义情绪在传扬在帝国民间,德法之间危险的对峙正在打破老欧洲的平衡,摩洛哥危机谈判最后阶段威廉二世的妥协,更已经遭到了右翼媒体的中伤。

连柏林邮报都公开声称德意志政府关于摩洛哥政策的全部本质,都反映出恐惧、个性软弱以及怯弱的特点。

威廉二世还能清除回忆起那篇文章的每个字母来:“这还是普鲁士吗?我们已经变成了柔弱的国度了吗?……霍亨索伦家族是怎么了,这个曾经出过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腓特烈·威廉一世、腓特烈大帝和威廉一世皇帝的家族,居然已经沦落如此了?威廉似乎是英法政策的最强支柱。……胆怯的威廉,勇猛的懦夫!”

这篇文章没有得到广泛支持,实际上公众普遍谴责其对君主的不敬之意。但军方高层内也流传着类似的观点,他们因威廉二世在摩洛哥危机中表现出的软弱态度,也因威廉未能捍卫德意志帝国的尊严,而轻蔑地称呼他们的皇帝为“求和者威廉”。

威廉个人最为偏爱的年轻官员、才华横溢的警卫团指挥官埃里希·冯法金汉,也向宫廷中的人提到,只要皇帝继续坚持“避免采取极端行动”,那么德意志帝国的现状将会一成不变,在摩洛哥危机解决后的短暂和平时期里,法金汉也注意到威廉二世仍然“相当固执地抱着无论如何都要维持和平的决心”。

二十世纪初德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右翼媒体推波助澜,用沙文主义绑架了帝国的外交政策。

相比较之下,威廉二世的确是一个相对而言软弱的君王,但他并非多数人受到英美舆论影响而塑造出的那种战争狂人的形象。

只是现在……

摩洛哥危机的失败处理,让威廉在国内的声望摇摇欲坠,正在和英国进行中的关于限制海军建设的谈判,也同样违背着德意志帝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意愿,他感到自己很有必要,必须尽快在国际上做出一些成绩来,如此才能维护霍亨索伦家族自勃兰登堡奇迹以来的崇高声望。

“中国的君主制政府,已经同意了向我们进一步出让山东省的利益。”

“不,不是中国的君主制政府,我的朋友,我们应该确保中国只有一个合法的政府,而这个政府自然而然应当有着最优良的政治制度——君主制。”

威廉把马鞭交给他的随从,他扶正自己头上的鹰形尖顶盔后下马:“我们需要一个契机,就像十几年前的瓦德西将军一样,中国人一定对胶济铁路造成了破坏,这是一个最好不过的理由。”

“陛下,我国海军在青岛仅有两条装甲巡洋舰和四艘轻型巡洋舰,它可以确保海岸城市的安全,却不能深入山东的腹地扫荡中国叛军。英日同盟也限制了我国海军,对中国海岸线施加更大影响力的可能性。”

1898年强租胶州湾以来,德国在青岛盘踞已达17年之久,仅兴建各类军用、民用码头便累计投入5000万德国金马克,而为了连通青岛与山东腹地的联系,更不惜重金修建了全长394公里的胶济铁路及其多条支线。

德意志帝国在胶州湾所倾注的心血,却无法依靠雄厚如江海的德国军事力量直接进行保护,距离的暴虐使得德军在青岛真正可以用来干涉中国革命的军队,仅仅有不足两千五百人而已。

即便加上驻扎在天津的1200名德国陆军,这也依旧是一支相当薄弱的力量。

不过威廉很有信心,三千人的德国军队足以制服中国,十年前八国联军对中国的那场远征,德国人也不过派遣了一千名士兵而已。

只要德国陆军展现力量,相信没有任何一支中国军队会敢于穿越德国人划定的山东省非交战区。

这样,威廉二世就可以在海外获得一场振奋霍亨索伦家族声望的捍卫君主制的胜利。

“山东省是我国的势力范围,划定非交战区十分合理,这不会引起英国的过度紧张,就这样做吧!”

凯撒灵机一动,世界线便立刻跳动。

第一百四十二章 康圣人

德意志帝国凯撒的个人意志很快就和民间普遍的沙文主义情绪结合在了一起,东方遥远角落的蝴蝶翅膀轻轻扇动,却已开始无形中影响到了整个欧洲的平衡格局。

俾斯麦在柏林会议上,所留下的那个有利于德国占据中央地位的欧洲协调体系,俨然支离破碎。

动荡的乌云,正从东亚升起,并使敏锐的先知者们感到它的来者不善。

自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老欧洲的黄金时代,难道也无法逃出北欧诺斯神话里诸神黄昏的结局吗?

青岛,这座与德国本土都会相比,略显稚嫩和小巧的城市已然枕戈待旦。近三千名德皇陆军士兵整装待发,集结完毕,在青岛的码头上,德皇海军东亚舰队的那条钢铁巨兽,如古老的长城般盘踞在海平线上,金属黝黑的炮膛,把威胁性的目光投向大陆。

“爹,德国人好像真要开拔离开青岛了。”

康有为的次女康同璧一袭杏黄色的洋装长裙,小步趋入康有为的书房里。自从武昌首义以后,原本遭到清廷通缉而不得不流亡国外的康有为,也感到时机不可错失,因此便从日本转到德国人的租界城市青岛居住,好方便他与袁世凯等人的联系。

按照常理来说,康有为身为戊戌变法的倡导人之一,哪怕在百日维新失败以后,康有为经常夸张自扬其功劳,把谭嗣同等许多牺牲烈士的功劳揽为己有,但他毕竟也在维新变法中付出许多,并非与光绪皇帝、与百日维新完全无关之人。

又众所周知,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固然与谭嗣同等牺牲烈士的幼稚冲动有很大关系,但直接导致六君子被杀的主要原因,却是来自于袁世凯的告密和背叛。

光绪皇帝之被囚瀛台,谭嗣同等烈士之死,甚至包括康有为自己的胞弟康广仁,也因此遭到杀害,这一切都与当年袁世凯的告密背叛,脱不开关系。

可是早在康有为从日本启程回国以前,袁世凯就已经通过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和他恢复了通信联络。

袁世凯深知南方民党主要由一些轻率无谋的青年人组成,只要拉拢好立宪派人物,这些冲动的年轻人绝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袁世凯对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折节下交,费尽心机地进行拉拢,就结果来说,也是成绩斐然的。

康有为现在在青岛居住的这座相当宽敞豪华的公馆,就是袁世凯授意邮传部署理大臣梁士诒采买后,赠送给康有为的。

——梁士诒与康有为倒也有一层缘分,庚子新政后,梁士诒在清政府举办的经济特科的选考中名列前茅,并遥遥领先于第二名。但在张榜时,名次却排在了后面。原因是慈禧太后看到他的名字,说梁士诒是“梁头康尾”,即姓和梁启超一样,名字最后一个字诒又和康有为的字祖诒最后一个字一样,因此生厌。

康有为流亡海外期间,以六君子的师长自居,还声称光绪皇帝被囚禁以前,曾给过他血书的什么衣带诏,要他到海外筹款发起勤王之军云云,以此胡编乱造的理由,康有为这几年在海外华侨中间,可没有少骗钱。

只是他热衷到欧洲以考察政治为理由,大肆销金,在德国、丹麦、瑞典、瑞士等国都购置了不动产房屋,寓居美国和巴西时,还常常花费大笔钱财,不断透支华侨的捐款,用以嫖娼,甚至还花钱赞助起外国医生研究的将猩猩睾丸移植到人类身上,以增强性能力的手术。

总之康有为虽然靠胡编乱造、自吹自擂骗取了大笔捐款,但他生活奢靡无度,袁世凯的资助无疑是雪中送炭,在孔方兄的面前,当年戊戌变法的仇恨就当是放屁吧。

毕竟六君子中被杀的康广仁,虽然是康有为的亲弟弟,但亲弟弟也没有自己亲啊!

康有为听到女儿带回来的消息,眼睛立刻就变得明亮了许多。

这段时间以来,北伐军在豫东和鲁南一带高歌猛进,前两天那个什么林述庆和李烈钧,还率军攻克了商丘,中原腹心动荡,大清朝廷真有将要瓦解的模样。

就算是君主立宪制的死忠康有为,心中都七上八下,感到如果北伐军真的打过黄河,他是不是该授意梁启超写一篇支持共和制的文章呢?

好在德国人终于行动了!

“好,好,这真是好极了。不愧我和杨皙子几次通信,德国是君主制国家,德皇又是欧洲最有权势和威信的君主,只要德国人愿意帮助我大清,大清的江山就绝不会让民党夺走。”

康有为在欧洲诸国之中,最崇拜的便是德国。

他极端讨厌法国,这是世人众所周知之事。康有为写过两本法国游记,游历时间虽不同,但文章内容相当一致,都是疯狂攻击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动荡、混乱,还断定共和之法国绝非帝制之德国的对手。

欧洲各个君主制国家中,康有为又很瞧不起那些君主立宪国家的君主,认为即便英王出行的仪仗、威严,也不及中国一督抚。

只有德皇的威势,堪为九五至尊的帝王之体。

“德皇陆军,号称寰球万国第一陆军,德国人想要办成的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道理。那个谁?”

康同璧接口道:“林淮唐。”

“对,林淮唐小儿、孙文逆贼、黄兴匹夫、黎元洪贰臣……这些人都将死无遗骨。”

康有为越说越兴奋,那张干枯消瘦的老脸上,也不禁飞起一片粉红色的红晕,潮红中透着非常的激情。

“爹,德国人说是烟台的革命党破坏了胶济铁路,所以他们要出兵护路……德国人没有直接提到林淮唐,他们是不是不想和民党真的打起来?”

“哼。”康有为用鼻孔向他女儿说道,“这世界上没有德国人办不成的事情,更没有德国人会怕的事情。我到过德国那么多次,大清还有人比我了解德国吗?你看着吧,民党垮台是不远了,这帮黄巢李闯之徒,让他们得势,我中国三千年的礼义廉耻、人伦道德,就将全部丧尽。”

康有为甩开他女儿的搀扶,走到了公馆二楼的阳台上,梁士诒采买的这栋小洋楼就在青岛租界最好的路段之一,视野绝佳,海滨的万丈光芒映照在德国风格的殖民城市里,胶州湾里的东亚舰队虎视眈眈,走向胶济线车站的德军士兵又杀气腾腾。

“借师助剿,大清当中兴矣!”

康有为又想着,一定要立刻给北京拍电报,一定要立刻把这条好消息通知给袁世凯。他也不是如何为袁世凯着想,只是用胶济线的权益扩大换取德国人的帮助,这条“秘策”本来就是由康有为最先提出,最后由杨度具体去实行。

康有为当然认为德皇陆军果真出动,则首功必在自己。等到大清局势稳定下来,袁世凯重新组阁,他康有为肯定要占据要津之职的……甚至于,由康圣人做内阁总理大臣组阁,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153/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