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388节

了解清楚这一切之后,曹性点了点头,本来他也想最后再收拾这几个家伙,毕竟他们的威胁不大,然而没想到,这几人竟然率先动手,既然如此的话,曹性也没有必要客气。

曹性立刻召开军事会议,询问贾诩法正等人的意见,结果大家都表现的出奇的一致。

张鲁敢在汉中称王,汉中才巴掌大的地方,竟然都敢自称汉王,这完全是对秦国的挑衅,既然如此的话曹性无需忍让,打就是了。

同时法正也给出了一个更加明朗的理由,他告诉曹性,如今天下诸侯都在打仗,江东那边刚刚平定打不起来,北方的曹操和袁绍两人已经陷入了明争暗斗之中,当然若此刻曹性去插一脚的话,或许能从中捞一点好处,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只因为曹操和袁绍两人的关系那是越来越烂,烂到一定程度了,绝对会有大战将起,若曹性此刻去插一脚,固然在前些时候能够捞一些好处,但若是一不小心惹怒了他们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搞不好会使曹操和袁绍的关系重归于好,大家一起将苗头瞄向曹性,到时候曹性就真的难了。

所以说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调过去收拾张鲁。

听完这些分析之后,曹性也不禁点了点头,自己的谋士,眼光果然独到吧,既然如此的话,曹性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立刻调兵遣将,准备发兵西进。

在曹性的一封诏书之下,全国上下都动员了起来,这一次曹性要打的不是一个张鲁,而是三方势力,所以说一切准备工作必须就绪,这一次曹性要来一场大规模战役,而据说在张鲁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有一些惊慌失措,仅凭他一个汉中的力量,哪里干得过秦国啊。

不过即便张鲁不行,但他还有两个老奸巨猾的盟友,凉州一地离这里有一些遥远,要让韩遂发兵过来,似乎也不大容易,不过韩遂对于打曹性那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因此他当即就保证。让张鲁和刘焉在前面放心的冲锋,一切后援准备由他来做,反正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凉州自从打通了西域之路后,已经比以往复数了好几倍,他韩遂那里不缺粮食。

得到了韩遂的保证之后,张鲁和刘焉两人的心中也稍稍心安,接下来就该准备防御工作了。

一个月之后,曹性这边准备完毕,整整八万兵马蓄势待发,这八万人中,陈虎带领三万兵马为先锋,甘宁带领一万兵马殿后,至于说曹性则亲自带领四万兵马作为中军主力。

虽说看上去只有八万人,但是话又说回来在前方,魏延还有两万人马驻守在那里,所以说总共还是有十万兵马,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的杀向了汉中,这是曹性有史以来,发动的最大规模一场战争。

当听见曹性带着十万兵马压尽之时,张鲁国真是慌张不已,开什么玩笑,他一个小小的汉中,承受整整十万兵马的攻击,那根本是不现实的事啊。

为了挽回这位汉王的信心,韩遂二话不说,就从他的凉州运来了一大堆的粮食,据说韩遂的手笔非常之大,大到这些粮食,足够供应十万兵马两年的时间。

而刘焉也是非常给力,直接从他的蜀国出兵五万,以此来帮助张鲁正手汉中。

张鲁的两个盟友都非常给力,如此一来,张鲁也是稍微恢复了一点信心。他也利用他的教派,在汉中不断的临时募兵,反正张鲁最终也是凑齐了整整十万兵马,双方都已达到了势均力敌的地步,战斗一触即发。

当曹性带着人抵达长安的前线之时,曹性立马派出部队,去摸清楚汉中究竟是个什么情况,结果锦衣卫回来的答复,却让曹性陷入了一阵深思当中。

汉中算得上是蜀国的门户,刘焉一直想将汉中这块地纳入囊中,在历史上的刘焉,终其一生都未能将汉中收入囊中,原因无他,汉中的地形可谓是易守难攻,北有阳平关,南有霞萌关,两个关卡就如屏障一般,将汉中包围的严严实实的,至于说东西两面山路,那可谓是更加的崎岖,想要通过难于登天。

第三百七十八章 仇人

汉中这块地乃是蜀国的门户,前后有两个关卡,牢牢的将其包裹在其中,又有山势险阻,可谓是易守难攻。

如今张鲁已经派他的弟弟张术,带领整整四万兵马,驻守在阳平关,就是为了防止曹性等人突然进攻,曹性找人来估算了一下,阳平关关势险要,若是想全力攻打下来,恐怕要付出一个八九万人的代价方有可能,即便曹性他们这边的攻城器械强大,也依然要付出六七万人的惨重代价。

面对如此局势,曹性召开了军事会议,询问众人有何方法,结果在会议上一个个都是闷头不语,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说,想要打下一个阳平关,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没人敢冒这个风险,所以也就没人敢开口。

曹性眯着眼睛看了众人一眼,最终将眼神定格在了法正的身上:“孝直,有何妙计!”

法正虽然在此之前也没有说话,不过法正可是作为曹性现在的某主之一,他怎会没有计策,就算真的没有,也必须想出来,法正沉吟了半晌之后,只是回复了曹性一个计策,那一个计策也就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字,那就是等。

曹性在听完之后默然无语,其实战争有时候也就是这样,双方的势力旗鼓相当,你不敢随便打我,我也不敢随便打你,那么大家就一直等下去吧,在此期间最多进行一些相互性的试探,但是大规模的战争还是避免发生,毕竟那样做会损失惨重,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时机,那就是对方犯了军事上的错误,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个错误,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曹性就这样安营扎寨在阳平关五十里以外的地方住了下来,因为这里才处于一片平原,再往前走,就到处都是山林秘境,若是将营寨驻扎在那里,别人一把火就可以给你烧的干干净净。

曹性就这样在原地等了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之后,张鲁那边的部署,果真出现了一些变化。

车武将一封情报递到了曹性的手上,曹性瞄了一眼,心中马上就有了计较,虽说现在是三方合谋一起打他曹性,不过看起来这三个人并不是铁桶一块。

首先就是韩遂,韩遂的大本营在凉州。那块地山高路远,韩遂最多也就只能提供一点粮食供应,所以说与张鲁的冲突并不大,但是刘焉和张鲁的关系,就显得有那么一些微妙了,曹性还没来之时,刘焉就一直想要吞并汉中,并且他称张鲁为米贼。

反正那时候的刘焉,就多多少少看不起张鲁这个人,而张鲁对于刘焉也是非常的不爽,这一次之所以能联合起来,还全部是因为曹性的横空出世,让他们二人感受到了危机。

此番战役张鲁和刘焉各出兵五万,以此来对抗曹性,不过张鲁还是有一些防范刘焉,刘焉从益州带来的五万兵马,张鲁必须严密监视,因为张鲁也怕若是真放刘焉的大军入城,到时候刘焉把自己给吞并了,又该如何是好,所以,张鲁最终的决议就是刘焉要进来可以,但是他最多只能把刘焉的军队安排在阳平关的北方。

张鲁如此做,可谓是一举双雕,先是把刘焉的军队部署在阳平关的北方,如此一来刘焉就进不来汉中,其次刘焉在外面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帮他打曹性。可以说现在的刘焉看起来就有那么一点,像是专门帮张鲁打工的那一种。

曹性看到这里,心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想法,刘焉现在再怎么也是蜀王,其中你张鲁随便玩弄,曹性就想利用他们二人的关系,来做一点文章,不过曹性派出锦衣卫出去,煽动了半个月的时间,却是没有什么成效,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刘焉本人。

刘焉身为蜀王,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实力,张鲁要把他的军队布置在关外,他又怎会看不出来张鲁的心思,完全就是在防着他,但是他更看得出来曹性的心思,曹性就想用离间计离间他和张鲁的关系,以张鲁那个家伙的水平,怎可能防范得了曹性的大军,曹性的大军一旦攻陷汉中,到时候他的蜀国就会危机万分。

因此当此危局,刘焉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君主的气魄,他亲自找到了张鲁,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虽说张鲁听完这番话之后,还是对刘焉有所防范,不过他也是顾全大局的人,因此他也给了刘焉的军队许多便利,刘焉甚至为了表示诚意,此番带领大军,那可是亲自出征。

也就说刘焉,从蜀国出发,霞萌关穿越汉中,最后穿越阳平关,并且别人刘焉还身处军队之中,对此刘焉可谓是做到了仁至义尽,张鲁的心中也感动无比,他知道刘焉这一次是真的,要防范曹性,至于说他和刘焉的内斗,还是等打败了曹性再说吧。

因此刘焉和张鲁这一次算是默契的联合带了一起,对于这一点曹性倒是很惊讶,最终也只能说他,曹性是有些小看,这个刘焉了,别人刘焉,大局观还是蛮强的。

刘焉的军队亲自冲锋在前,而张鲁的军队就在背后的阳平关作为后盾,如此一来进可攻退可守,两人对曹性造成了很大的危机。

面对这种局面,曹性还是静下心来,暂时按兵不动,虽说错过了一次挑拨离间的机会,不过机会总还是会来的,又是过了没多久,曹性终于看见了些许曙光。

这一次是刘焉亲自带着他蜀国的军队,外出亲征,这一件事可谓非常重大,毕竟刘焉现在已经贵为蜀王了,还御驾亲征,这的确是一件大事,并且这一次蜀国的军队,可以算得上是劳师远征。

虽说在蜀国内部似乎有很多人都有些反对刘焉,就这样冒失的杀过去,不过刘焉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似乎已经将曹性视为了头号大军,甚至他还研究过曹性这些年崛起的路程,他知道曹性绝非泛泛之辈,若他不御驾亲征的话,恐怕要出事,所以说现在的刘焉就身处曹性前方五十里的那座军营中。

不过据说现在的刘焉已经非常年迈,不可能在亲临前线的指挥,他坐镇军中,主要的事情也就是布置与谋划,至于说向前方指挥,还有冲锋陷阵的事情,全部都是由他的大将去完成的。

刘焉这次带出来的将领是何许人,也首先第一个就是张任,听到这个名字,曹性觉得有一些熟悉,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了,这个张任现在在蜀国的官职是镇北将军。它的官阶和秦国的陈虎是相同的,所以此人可以说在蜀国非常受到重用。

张任如今三十多岁的年纪,正值壮年,形势稳重,他亲自带领两万人将部队开到了前线,多次率先发动攻击。

魏延见这个张任主动发起攻击,同样也不甘示弱予以了回击,结果几场仗打下来,总的来说魏延他们这边的损失还是要多一些,听到这个消息,曹性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张任的确有几分本事,主动攻击并且他攻击的人还是魏延,竟然还有胜算。这说明这个张任在兵法韬略上的确有他独到的见解,反正绝不能小觑。
首节 上一节 388/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国航空

下一篇:最强大昏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