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389节

虽说张任一来就打了几场漂亮的小胜仗,但是这对于秦国来说无伤大雅,不过在接下来的几次战役中,就显得有那么一些奇怪了。

魏延亲自带着兵马出去迎击张任,两军一直杀到天黑时分,方才明金收兵,不过在明金收兵之后,张任那边的军队竟然没有马上撤退,只见大约有数百名士兵,即便是听见了鸣金收兵之声,却依然在战场上疯狂的厮杀。

而魏延看准了这个机会,立刻指挥自己身边的士兵,将那百人全部包围,随后他亲自提着钢刀准备上去,将那百人队全部剿灭。

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毕竟这百人不听军令,大部队都已撤离,却仍留在战场上,完全就是找死的举动,魏延提着钢刀冲入这百人队里面疯狂的厮杀,魏延的武艺何其之高,只见他刀光纷飞,刷刷刷的好几个人头就飞上了空中。

魏延提着钢刀,还想要继续厮杀,然而就在这时,一声暴喝响起,只见一员小将从人群中跃马而出,直接挺枪刺向了魏延,魏延感受到枪尖的锋芒,也立刻屏息凝神,他知道这次终于来了一个能打的。

魏延的大刀一个横挡,轻而易举地加入了来者的长枪,不过架住之后那人的枪法却是极其巧妙,立马转了一个方向,再度刺向了魏延的眉心。魏延看到这里,心中就有一些吃惊了,赶忙再度闪躲不过对方的枪法延绵不绝,一枪接着一枪魏延在前,二十个回合打的都是甚为狼狈,甚至险些被刺于马下。

不过随着秦国士兵的包围,对面的那名小将见此刻大势已去,若再不跑的话,恐怕就没机会跑了,于是乎他振臂一呼,直接对身后的蜀国士兵说道:“儿郎们随我突围吧!”

眼见那名小将波马就准备逃走,魏延心中大怒不已,这个小将难道无视他魏延的存在吗?魏延也是暴喝一声,提着钢刀变相那名小将砍去。

“来了就把命留在这里吧!”

魏延的钢刀虽说虎虎生风,但是那名小将也根本不惧魏延,直接侧身一躲,轻而易举的躲过了魏延的进攻,他用长枪指着魏延说了一句话。

“你想取我的性命,我劝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我的这条命是用来杀曹性的,让曹性洗干净脖子,等我来取!”

魏延一听这话,心中一惊,直接大骂道:“你是什么人?竟然敢直呼秦王大名!”

然而那名小将却是冷笑道:“曹性杀我舒服,我为何杀不得他,你不是想知道我的名字吗?也可以,我实话告诉你,我就是北地枪王张秀!”

张秀说完这番话,又是几枪刺向魏延,张秀的枪法实在是太快,魏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只能慌忙闪躲,而张秀也就看准魏延的这个时间差,直接带着人马疯狂的向一个方向跑去,当魏延反映过来之时,张秀已然跑远。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秦国和蜀国又打了几场仗,各有胜负,不过让人有一些苦恼的就是,每一次仗即将打完之时,张秀那员小将总不会及时的撤军,非要留在战场上,带着他的长枪兵多杀几个秦军,似乎每杀一个秦军,他心中的仇恨才能消解一点。

魏延看着这个张秀在那里杀自己的士兵,也是勃然大怒,提着钢刀想要取下张秀的人头,虽说魏延足够勇猛,但是魏延的勇武全部都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但偏偏这个张秀的枪法极其诡异。

魏延每一次都认为,自己摸清楚了装修的路数,然而再与魏延的每一次交手中,张秀的枪法总是变化莫测,时而快,时而慢,时而轻,时而重,反正让魏延一直摸不准张秀的下一招是什么,所以魏延每一次。都未能将张秀留下。

当魏延将这个消息,报告到了曹性那里之后,曹性也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思虑了片刻,终于想起来了,全部想起来了。

这个张秀无非就是张济的那个侄儿罢了,张济那个家伙以前在西凉之时,和曹性就结下了仇怨,并且竟然还敢一直惦记小曼,曹性怎么可能放过他,曹性那时候就在想,该如何把这个家伙收拾一顿呢,毕竟在历史上,小曼的确是这个张济的小妾。

后来到了洛阳,张济是董卓的手下,董卓专权跋扈,张济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不过曹性就利用在洛阳的那段时间里,设计将这个张济杀之后快。

这个张秀就是张济的侄儿,据说他去拜师学艺,以及组建自己的长枪兵,全部都是由张济在暗中支持,所以说,张秀对于张济,还是非常感激的。

如今在战场上遇到了曹性,曹性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他的仇人,并且曹性还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关于这个张任的身份。

第三百七十九章 双重突破口(一)

曹性现在基本上全部想起来了,这个张秀无疑就是张济的侄儿,张济被杀,他张秀要为张济报仇,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说张秀本人,也有些许本事,在历史上面曾经留下过一笔,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就是他设计埋伏曹操,把曹操的大儿子曹昂和典韦给弄死了。

因为曹性的穿越,引起的一系列蝴蝶效应,这一世的典韦和曹昂并没有死,不过张秀还是占据宛城,曾经和曹操打了很长时间的仗,并且依靠他手下那支优秀的长枪兵,把曹操打得溃不成军,差点死在了那里,所以这个小将也算是够出名的。

虽说张秀在兖州也做过和吕布同样的事情抗击曹操,但是话又说回来,曹操何许人也,那可是三国中著名的枭雄,再加上魏国的成立,以及魏国的日益强大,张秀一个小小的宛城,再也顶不住压力,最终还是被曹操从兖州赶了出来。

至于说张秀为什么会来蜀国,那就跟张任有关了,据说张任和张秀是师兄弟的关系,张任这个作为师兄的人,在蜀国已经混成了实权将军,自然要照顾一下他这个小师弟,更何况张秀本来就有一支部队在手,能力也不差,所以在张任的打点下,张秀顺利的进入了蜀国,并且成为了一名将领。

种种事情加在一起,也就形成了今日的局面,刘焉和张鲁形成了联手,而张秀在前面冲锋陷阵,嚷嚷的要杀曹性,张任则在后面大力支持,反正就是这个局面,对于曹性来说,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压力,毕竟他面对的都是利害人物,不过即便如此,曹性依旧沿用了原来的策略,那就是等,等待敌方犯错误。

所以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曹性一直都在被动的防守,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把锦衣卫散播出去,利用收买内部人员,在汉中内部广布眼线,探听消息。

当一个月过去之后,果然新的契机再度出现。

刘焉虽贵为蜀王,但是这次他为了抗击曹性,做出了十足的诚意,不仅亲临前线,甚至还一味的对曹性猛攻猛打,打得曹性根本不能还手。

刘焉的表现如此突出,这似乎让某些人感觉到了有一些自责,张鲁觉得他是不是有一些误会刘焉了,虽说以前他和刘焉的关系势同水火,但这一次别人刘焉真心的想要帮助他击退曹性,他竟然还有时间在这里猜忌别人,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张鲁有心想要放刘焉的军队进入关内,获取一点补给,然而却遭到了他手下的一致反对。其中一名叫做阎圃的谋士,向张鲁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虽说如今刘焉表现得很坦诚,但是谁都摸不清楚刘焉的真实想法,万一刘焉在击退曹性之后倒打一耙,张鲁没有及时的防御住,那么汉中就危险了。

张鲁闻听此言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毕竟他作为一个君主,最为看重的就是手中的权力,绝不能让他的汉中有半点损失。

不过虽说张鲁是这样定下来了,但是他心中多多少少还有些愧疚,别人刘焉在前面冲锋陷阵,而他也就一直把手阳平关,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是否有一些说不过去,张鲁将他的这个问题说了出来。

而他手下的谋士听了之后,也是陷入了一阵沉默,最终还是阎圃向张鲁说道:“汉王想要击退曹性,也未尝不可能,只需派出万员精壮骑兵,绕过主战场,直达潼关之下,随后做出一副要直取潼关的样子,潼关现在的守将不足,曹性听到潼关有危机,必定会方寸大乱,到时候只能回军潼关,如此一来,我军之危自解!”

张鲁闻听此言,眼神一亮,阎圃说的似乎非常有道理啊。

不过张鲁还没来得及说话,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反对阎圃的话,只见一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人,对着阎圃冷笑一声,随后说道。

“说得轻巧,万余骑兵,还要是精兵中的精兵,若是想临时拼凑出来这样一支部队,不知道要花费我汉中的多少人力物力,并且一路上风云难测,万一遇到了曹性的主力,那么我们这万余人岂不就此消耗掉了,如此一来便宜的人只能是曹性或者是刘焉,如今刘焉好不容易才想帮我们当看门狗,既然他想当,就让他继续当好了,帮我们守好汉中的这道大门,我们完全可以坐在这里高枕无忧,等他和曹性两人内耗,无论是哪一方损失严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阎圃一看说话的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凇,对于杨凇的这番话,阎圃给予了激烈的反驳,首先他指出,如今张鲁和刘艳正是合作的期间,既然是盟友,大家就应该坦诚相见,至少在曹性没有败退之前,不能存有坑害盟友的心思,这是最基本的一点,若是这点都做不到,联盟就会在内部被瓦解。

其次,刘焉如今已经把大军扎在了阳平关之外,甚至亲临前线对抗曹性,相比于刘焉来说,张鲁这边并没有太大的损耗。如今只是让组建万余员精壮骑兵,虽说有一些耗费钱财,但是和刘焉的损耗比起来,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然而杨凇在听了这话之后,直接大骂荒谬,他们汉中和蜀国完全是两个地方,即便现在大家暂时合作,将来也始终是敌对的,消耗敌人的力量,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这才是上上策之选。

如今正好是天赐良机,若是还损耗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刘焉,那才真的是蠢蛋一枚。

阎圃对于杨凇的这番话,肯定又是不赞同,因此两人就在大堂上开始了激烈的辩论,辩论的面红耳赤,不过说到后面,阎圃逐渐的败下阵来。
首节 上一节 389/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国航空

下一篇:最强大昏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