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387节

黄祖派上去的那些将领,一个个都是心惊胆战的看着孙策,眼神惶恐不已,本来他们一开始的想法,和黄祖是差不多的,他们三十个人打孙策一个,那还不是跟打车轮似的,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错了,大错特错。

现在他们真正接触到孙策,只有一个感觉,这小子的力气,怎么比牛还大,孙策随便一个长枪,便可以将他们从马上打飞,力量之大,岂是一般人可以相提并论的,这就像当年的西楚霸王扛鼎一般,他的力量其是常人可以揣摩的。此战之后,孙策也因此得了一个名号,叫做小霸王,或许现在的孙策比不上当年的霸王项羽,但是也有霸王项羽的雏形,因此而得名,当然这是后话。

如今的孙策只是在专心的应付眼前的三十多个人,仅仅百个呼吸的时间,三十多个人中有过半的人,都被孙策一枪刺于马下,还有一半的人皆是心惊胆战的看着孙策,孙策目光炯炯的环视这些人,骑在马上振臂一呼,大喝一声。

“来啊!”

这一声,惊天动地,这一生肝胆剧烈,黄祖在后面都是吓了一跳,而他前方的那些将领,此刻更是压力山大,面对孙策,他们根本无力抵抗,一个个只能迅速的放下武器,仓皇逃命。

那黄祖看着自己手下的那些将领,居然反方向向自己冲来,也是吓得魂不附体,赶紧跑上了马,随后飞快的往江夏城的那个方向夺命而去。

看着黄祖要跑,孙策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于是骑着自己的马,不停向黄祖追逐而去,追逐大约半刻钟的时间,最终孙策追到江夏城楼之下,无数箭矢像孙策射来,而此刻江夏城的大门也已打开,黄祖骑着马,狼狈的跑了进去。

孙策一边将眼前的箭矢全部打飞,另一边也是看着黄祖那逃跑的身影,心中有一些晦气,如今距离黄祖就只差这么一点路程了,然而这一点路程。却是天堑一般。孙策已经没办法再往前冲,若是再往前冲的话,只会被城楼上的那些士兵当成靶子来射。

这一次,算是黄祖命大吧,不过话又说回来,周瑜那边已经取得了全盘的胜利,孙策他们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于是乎孙策也不追击,带着人马就此离开,不过在走之前,孙策还是派人用弓箭射了一封信,到黄祖的城楼之上。

“黄祖小儿,复仇不报。迟早重来,尔等洗净脖子!”

这是一封战书,同时也是一封带有挑衅意味的书信,竟然让堂堂黄祖洗干净脖子,等他孙策来杀,不过面对这一封书信,黄祖现在是不敢有半点脾气。只能就这样听之任之,黄祖有一些无奈的将书信扔到了一旁,此刻他都有一些后悔了,当初杀了孙坚也就算了,为何还要逼着孙策向他低三下四?真的是虎父无犬子,这一回他摊上大麻烦了。

孙策因为兵力不足不可能打下江夏城,因此最终带着兵马回到了江东,黄祖打了败仗,没脸开口,只能龟缩在江夏城中,而楚王刘表那边对于此事,也没有太大的反应,反正刘表的目的就只有一个,不要让他荆州的主要领土受到损害就行,其他的事情无关要紧,至于说黄祖打了败仗就败了把,让黄祖龟缩在江夏那块地方也挺不错的。

反正此事就以孙策军获胜告终,不过孙策的勇猛,也是打响了这长久平静以来的第一枪,天下间的各大诸侯,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曹性看着锦衣卫所送来的情报,心中也是忍不住呵呵一笑,这孙策还真的是一个热血青年,有他在,不知道这天下的走势,又将会是如何呢。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合一

孙策打了胜仗得胜而归,本应是举国欢庆,但吴国的有些人,却显得不那么曹性,这些人自然就是那些世家贵族,孙策对付世家的手段颇为残忍,反正就是不服就杀,因此结下了很多仇怨。

虽说世家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没有世家的支持,那么治理地方将会变得难上加难,不过周瑜却是有办法。

周瑜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参照曹性以前治理并州,他从曹性治理并州的事迹中,得到了许多启发,知道如何安抚世家,如何才能掌控权力,如何使吴国的国库更加充足,因此在周瑜的辅助下,江东迅速的平定下来。

孙策周瑜一武一文,两人合力之下,江东迅速的安定,逐渐的恢复了生产,江东一地开始越来越好。

江东那边已经没有了战乱的骚扰,逐渐的趋于平静,但是他们那里平静,不代表别人那里也平静。

在江东的北方,就是豫州那块地,现在由曹操所占领,曹操现在占据兖州益州,还有徐州三州之地,势力俨然已经很大了,不过还有一个人的势力,比曹操显得更大,那就是最北边的袁绍,袁绍占据幽州冀州,还有青州三个地方。

在古代封建社会,北方一直都是经济主体,人口也大多数集中在北方,并且冀州那个地方,人口很多,兵马充足,三国时期有许多人才,就是出自于济州那个地方,所以说相比之下,袁绍还是占有巨大的优势。

一山不容二虎,卧榻之内,岂容他人酣睡,曹操和袁绍在无形之间已经对上了。据说赵国的情报组织多次秘密潜入魏国,经常在魏国搞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来,反正那些事情对于魏国颇为不利,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袁绍和曹操两人的斗争差不多开始了。

当曹性收到这一封密报之时,他的心中都是惊讶万分,其实历史上曹操和袁绍打仗之前,曹操还占据了司隶一代,不过现在司隶一代,已经全部被曹性所占据,袁绍也曾占据并州一带,不过并州一带又被曹性所占据,曹性还以为因为有它的存在,这两个历史上的枭雄不会再打起来,至少不会打得那么轻松,没想到历史上的一幕,终究是在重复的上演啊,这两个家伙该打的还是要打,官渡之战要来了吗?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州一场著名的战役,也是最早的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这场战役奠定了曹操北方霸主的地位。

也就是说,若是曹性放手不管的话,按照历史的轨迹,曹操就会一口气吞下袁绍所占领的三个州郡,一下子就扩张到了六个郡,到时候曹操就是一家独大。

想到这里,曹性自然是坚决否定,不管这场官渡之战是曹操赢还是袁绍赢,对他曹性来说都没有什么好处,他不会看着他们两家任何一家做大,曹性觉得自己必须插手其中。反正要让他们两家都讨不了好。

不过也就在曹性积极谋划着,应该如何对付曹操和袁绍之时,突然,曹性这边传来情报,袁绍和曹操没机会对付曹性,他这边倒是先传来了问题。

汉中的张鲁,益州的蜀王刘焉,凉州的凉王韩遂,三方出兵汇集汉中。

这是在前线魏延递交而来的情报,曹性看到这里,都是不由的眯起了眼睛,刘焉在益州,张鲁在汉中,若是这两个人有一些联系,似乎还说得过去,但是这个韩遂明明身处西凉一地,跑到这里来干什么,所以说这三个人在这一个时间里聚集在一起,绝对是有问题的。

仅仅过了半个月的时间,从汉中那边便发出来了一则比较震惊的消息,张鲁占据汉中,自称汉中王。

张鲁也算是天下间的一方诸侯,占据汉中,并且创立了五斗米教,但是因为地盘不是很大,也不是特别热衷于战争,所以说张鲁就有一种偏安逸余的感觉,给人的印象并不深,但是如今张鲁的这个称号,也是够劲爆的。

历史上被称作汉中王的是何许人也,那就是刘邦,这个张鲁竟然也给自己弄了这么一个封号,莫不是在暗指他就是刘邦转世,他有这么大的能耐吗?

从表面上看,张鲁自称汉中王,并且还得到了凉王和蜀王的一致支持,这件事情有一些古怪,但是明眼人都可以一眼看出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张鲁已经称王,他的汉中,旁边就是秦国,他这次称汉中王就只有一个目的,向秦国示威。

到此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清楚了,曹性都有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张鲁刘焉,还有韩遂他们三个家伙搞到一起了,他们三个在一起也就算了,并且他们的目的性还很强,一来就将矛头指到了自己的身上,曹性的心中都是非常不解。

几天之后,锦衣卫便将一封情报送到曹性面前,解了曹性的疑惑。其实这三人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一起,然而今时今刻,却无缘无故的联合在一起,其中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原因就是来源于曹性。

曹性的横空出世,已经让这个时代的许多英豪,惊讶不已,更重要的是,曹性带来了先进的知识技术,他所打造的帝国,更是如铁桶一般,就这样虎视眈眈的守在汉中旁边,这叫张卢怎能不惊慌,曹性还解放思想,广发报纸这种东西,让汉中的百姓也可以了解到真正的秦国究竟是什么样,是不是如传说中的那么可怕,是不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所有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张鲁的心逐渐慌张了起来,秦国如此强大,想要灭他张鲁,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张鲁之所以能够凭借汉中一块地,苦苦支撑到现在,那还不是全部因为他设置的教派。有许多人支持,万一民心动摇了的话,他就真正的完蛋了,所以说张鲁每天过的都是忧心忡忡的。

恰好和张鲁有一样忧心的,并不只是张鲁一人而已,凉王韩遂,虽曾经和曹性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打开了丝绸之路,但是话又说回来,凉王韩遂对于曹性一直耿耿于怀,那一次打开丝绸之路,还是曹性逼迫而来的。

韩遂也知道,绝不能让曹性就这样发展下去,若是长此已久的话,恐怕自己也不能安心的割据凉州,因此他联合到了张鲁,但仅凭张鲁和韩遂两人还不够,让人没想到的是,益州的刘焉竟然也掺合了进来。

也不知为何,东汉末年的那些汉室宗亲,似乎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只想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不愿意对外生事,就好比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亦是如此。

当年刘焉提出废史立牧,每一个州郡中,直接把州牧提成最大的官军,政大权集于一手,如此一来,基本上就算是割据了。

而刘焉的眼光也是非常独到,挑了益州那块富庶之地,土地肥沃不说,并且三国时期即便是外面再乱,也没有乱到那里去,所以说他可以在他的天府之国中好好享福。

不过这一次却是一反常态,竟然主动找到了张鲁,要知道曹性没来之前,张鲁和刘焉,也是邻居。邻里的关系不算太过于和睦,刘焉称张鲁为米贼,还经常和他发生一点小摩擦,然而这一次,两人竟然默契的走到了一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曹性太过于强大。

刘焉虽不愿意对外绅士,但是刘焉再怎么说也算是半个武将,曾经的刘焉,也是亲自上过战场,剿灭过黄巾,所以战略眼光还是有那么一点独到,曹性已经将他的首都牵到了洛阳,再长安一地不有重兵防御,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打下汉中,一旦汉中被打下来了,蜀国就危险了,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刘焉最终也是搅进来了。
首节 上一节 387/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国航空

下一篇:最强大昏君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