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863节


也不知道皇帝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如果认真说起来,已经被赐爵为关内侯的赵食其,也算得上是黑鹰军中的元老级人物了。当初这支精锐骑兵刚刚成立,第一次出击匈奴的时候,他就已经随战军中。虽然一直以来并没有冲锋陷阵斩将杀王的功劳,但因为军中司马的重要性,他在黑鹰军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本来有并肩作战多年的袍泽之情,就算是赵食其代替卫青执掌将军印,也不算是多大的事。其他的将军们也没人多说一句什么。黑鹰军还是黑鹰军,他们的荣耀无人能够代替。

但,人终究是会变的,在巨大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昔日鲜血凝成的情谊,又算得了什么呢?

表面上的尊重虽然一如往昔,但暗中的疏离已经在渐渐地加深。赵食其多年以来身为大汉军中司马,有着独一无二的权力,在军中也有着部分追随者,他偶尔用猜忌的目光,望着那个经常负手看长河落日的背影,心中所想无人得知。

这样的情形和暗中滋生的矛盾,在奉皇帝旨意大臣来到塞外的时候,终于彻底爆发。

提前得知消息并且已经答应对方条件的赵食其,几乎是大喜过望。他万万没有想到,功勋卓著的长平侯卫青,将会以这种方式死去!而对他在军中形成的威胁,从此以后将不复存在。

那一天,塞外风尘大起,高举皇帝旨意的传旨大臣,在前呼后拥中走进黑鹰军大营驻地。面对着擂鼓聚集起来的所有将校,他声色俱厉地宣读了自千里之外而来的那份杀人旨意。

众多的将校站在两边目瞪口呆。而跪接圣旨的卫青低垂着头,从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没有人知道,就在这份圣旨到来的两个时辰之前,他已经早先一步得知了这个结果,并且还知道了另一个更加令他心情激荡的消息。

“我尚在,帝已薨。伪诏勿从!”

名叫秋五的汉子,自琅琊郡千里北上,只给卫青带来了写着这一句话的字条。现在就握在他的手中。

传旨大臣宣读完圣旨之后,以目示意随身跟来的羽林军拿人。他相信卫青绝对不敢反抗,就算他心有不甘,也没有什么办法。黑鹰军有赵食其在,料想也无人敢于为之出头。

然而,他和赵食其都想错了。卫青被皇帝冷落,经受莫名的屈辱,也许别人没有能力去为之做什么。但想要他的命,就先要问问有人手中刀答应不答应!

“谁敢动手!”

中军大帐之内吼声如雷。接二连三的拔刀声响起,随着与卫青有换命交情的公孙敖红着眼睛跳出来,其他如公孙戎奴、张次公、周霸之辈也紧跟在后,一起涌身而出,把卫青保护在当中。

传旨大臣被吓了一跳。他后退一步,奉吾丘寿王之令保护他而来的羽林军也都拔出刀来。而赵食其见势不妙,则拍案而起,大声怒吼了一句。

“大胆!尔等想要造反吗?都给我滚出去!”

这位军中司马出身的将军,长期以来因为特殊的身份,别人都让他三分。这让他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兵权在手,所有将士都应该乖乖顺服。然而,今日形势,他完全错估。估计错误的后果,势必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你闭嘴!”

横眉立目的公孙敖用刀指了指他。听到要杀卫青,他忍耐多日的怒气终于压抑不住。管你什么将军、大臣、皇帝旨意呢!今日就算是刀头饮血葬送性命,也绝对不能让他们如愿。

赵食其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权威,岂容部属轻易冒犯!更何况,今日之事,他早已经答应过吾丘寿王,必须置卫青于死地,才能成就大事,以绝后患。见此情形冷笑一声。

“呵呵!既然你们要违抗圣旨,便休怪本将手下无情,杀尔等有功无过……来人!把他们全部拿下治罪。”

大帐周围的黑鹰军将士都面面相觑吃惊匪浅。虽然有圣旨在先,但要让他们对卫青和几位将军动手,却没有人肯上前来。不过,也有一部分赵食其的心腹和羽林军一起行动,刀剑相向,把卫青和公孙敖等人围在当中,大声命令他们束手就擒。

“卫青!为了你自己一人,难道非要让黑鹰军兄弟互相残杀吗!”

赵食其经验丰富,略懂心理战术。他与传旨大臣对视一眼,口出诛心之语。这些年来,他已经摸透了卫青的性格,重情重义,这既是他的优点,却又是致命的缺陷!

“卫将军!不要听此人蛊惑,黑鹰军兄弟们会誓死保护你的安全,绝不会让别人伤你分毫!”

公孙戎奴和张次公等人也焦急的大喊。他们深怕卫青会真的为了不伤害军中同袍情谊,而做出什么突然的举动来。

朔风卷起大帐门帘,空气中夹杂着铁血气息。在许多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卫青慢慢站起身来。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脸上的表情很平静,既没有束手就擒,更没有拔剑自刎。而是伸出右手,指着那传旨大臣说道。

“皇帝陛下已经驾崩。有奸臣作乱,矫旨传诏,长安杀太子,朔方来诛我卫青!这些内情,你为什么不对将士们说明?”

那位传旨大臣闻言魂飞魄散。在他冷若冰霜的眼神逼视下,吓得连连后退,仓卒之间,语无伦次。

“你、你怎么知道的……不、不、不!绝无此事……大家别听他乱说!”

惊慌之下,欲盖弥彰。公孙敖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他踩在脚下,明晃晃的长刀不容分说一刀两断。

帐内大乱。见血之后的这几个军中悍将,下手毫不容情,不过片刻功夫,该杀的就全部杀了个干净。

“卫青,还有你们……琅琊王已经被立为新君,太子没有希望了!哈哈哈!”

自知必死的赵食其没有再求饶。长剑寒芒过处,笑声嘎然而止,人头落地。卫青收起长剑,重新恢复大将军威严。黑鹰集合,兵进长安,这一次,他将为情义而战。

第八百零七章 铁甲征尘入长安

古往今来,被称为天下至尊的帝王宝座,是无数人向往的位置。不管是胸有大志还是暗藏野心的人,也不管是有能力还是没能力,有那个命还是没那个命的人,都想着上去坐一坐。

天命所在,变幻无常。谁能想得到,已经被立为储君这么多年的太子刘琚,竟然会在最后的关头被迫逃出长安,眼看要与含元殿上的九龙椅失之交臂。而又有谁能想的到,那个在所有人眼中已经成为一个弃子的琅琊王,会再次卷土重来,堂而皇之的登堂入殿,成为新的大汉天子!

胜者王侯败者贼。权力场上的斗争就是这么残酷。如此轻而易举的就掌控了大局,不管是高高在上的琅琊王刘弗陵,还是刘屈牦、吾丘寿王等人,无不志得意满神态骄傲起来。

看着成为阶下囚的东方朔等一帮大臣,已经自动坐在首席位置的刘屈牦心中在暗自冷笑。虽然这是国丧期间,他要注意仪表不能失态,但和其他人的互相对视之间,却彼此心领神会,对于即将到来的胜利成果都万分期待。

坐在皇帝宝座上的琅琊王刘弗陵虽然年幼,却聪明非凡。他仿佛早就看出拥护他的大臣们心中在想什么,因此并没有等待太久,他就主动开始宣布,根据先皇帝遗诏,对于维护社稷安定的有功之臣进行大肆封赏。

等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众人虽然脸上不动声色,其实心中万分激动。大家之所以辛辛苦苦地追随拥护,甚至充当马前卒出谋划策,所要的不就是今天吗!

这位新天子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他命令太监总管江于捧出早就拟好的诏书,当殿宣读。这是经过刘屈牦、田无疆、吾丘寿王、倪宽等人共同协商之后,兼顾各方利益,根据在这次宫廷巨变中所做出贡献的大小,而拟就的一份封赏名单。

太监总管江于声音洪亮,大声宣读。虽然早就有消息流传,但当真正的成为事实,所念到名字的每一个人,听得自己得到的丰厚赏赐,无不心花怒放,连连叩谢天恩。

中山侯刘屈牦拜为大汉丞相,侯爵食邑增加万户,其他金银珠宝赏赐不计其数。东海君田无疆赐封为护国国师,参与朝政。吾丘寿王赐爵,晋封为尚书令,兼九门将军,可谓是权势滔天。而倪宽则加封为御史大夫,协助丞相管理朝政大事……其余众人各有重赏,纷纷加官进爵,不一而足。

满殿都是互相恭贺之声。这样的封赏规模和方式,大汉立国近百年以来从所未有。不得不说,已经清楚认识到自己暂时处于傀儡地位的琅琊王刘弗陵,选择了用最有效的方式来拉拢人心。这一招非常有效果。虽然都知道这样的封赏与这位年幼天子关系不大,但既然他能这么从善如流知道分寸,大家当然乐意拥护他。
首节 上一节 863/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