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864节


而被羽林军侍卫们看押在一边的东方朔等人,眼睁睁看着面前的场面,却无能为力。他们就算是不甘心,也已经没有办法可想。接下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可想而知,自己这些人必定难逃性命。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如此荒唐,近乎闹剧……大汉危矣!”

已经须发皆白的大司农石宽,满脸苦涩地摇头叹息。在公孙弘、汲默、郑当时等先后相继死去后,他算得上是硕果仅存的老臣了。却不曾料想,今日也落到了身为阶下囚的下场。

“名爵之赏,国之重器!琅琊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然拿它用来当做收买人心的东西,如此德行,先皇帝怎么可能会把江山社稷大任交给他呢?我绝不相信……这其中定有不可告人之处!”

年轻气盛的司隶校尉终军始终没有低头。他眼中燃烧着怒火,怎么也不甘心眼睁睁看着大好的局面落到这帮人手里。而东方朔则苦笑着摇了摇头,劝他们心平气和,多说无益。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长安和未央宫已经被他们全部掌控。也许,现在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太子殿下和长卿他们身上了……希望在我们死之前,还能够看到转机。”

大家听到他话中的沉重之意,莫名悲伤不由自主涌上心头。对方已经出动兵马去剿灭长乐候府了,可以料想结局惨烈。现在不要说自己这些人的性命难保,相信长安城中随之也会有一场浩劫,正不知道将有多少人头落地,动荡难息啊!

胜者欢腾,败者落寞,含元殿上悲喜分明。也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新任丞相刘屈牦站起身来,他要向小皇帝上奏自己任职之后的第一道请示命令。那就是对政敌们开刀问斩,杀人立威!

只不过,他的话还没有出口呢,就听到含元殿外有慌乱的声音响起。随后有在外值守的羽林军校尉惊慌失措的跑进来,报告了一个令人大吃一惊的消息。

“陛下,丞相,吾丘将军……大事不好了!不知道出了什么变故,部署在城内各处的南、北营大军,在一刻钟之前已经全部退出城外去了。就连协助防守朱雀门的部分骑兵,也迅速的撤走了!”

吾丘寿王心中一沉,他马上就意识到情况不妙,一定是突然出现了自己不知道的意外情况。他霍然站起,厉声喝问道。

“可曾听说是因为何事?”

“回将军,不知道啊!骑兵首领什么都没说,一言不发就领着人走了,好像走晚一步就会没命似得……。”

校尉一头雾水的样子。他虽然也意识到这种情形很可能非常严重,但确实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不过好像怕受到责备,他连忙又补充了一句。

“将军!我已经命人急速去打探了,相信马上就会有确切消息报回来。”

大殿上下一片安静。琅琊王则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他看着这几个重要人物,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不是说南、北大营所调动的人马都是可以信任的嫡系吗?怎么会不打招呼就自己溜出城去了呢?

刘屈牦大怒,他手中掌有调兵虎符,亲自下令调动的人马,竟然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全部离开了该防守的重要地点,不管发生了什么事,这都是不可原谅的。片刻之间,杀心大起。这一次,他一定要借此机会,杀上那么几个军中将领,好好的树立起自己的丞相权威!

“速去打探明白,据实来报!”

那校尉不敢怠慢,行礼之后连忙退出去。然而就在这时,有金鼓和号角之声从未央宫外传来,虽然距离似乎有些遥远,但在含元殿上的人却都听得清清楚楚。

本来面色灰败的东方朔猛然抬起头来,心中大震。他生怕自己听错,以不确定的语气急忙问旁边的终军道。

“子云,你听到什么了吗?”

“是的!长安街上有金鼓声。这是……?”

终军脸上有些惊疑不定,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然而,随即他看到了东方朔眼角开始出现的巨大喜悦。心中似乎有一丝光亮突现,他激动地问道。

“曼倩兄!难道……事有转机?”

联想到南、北营大军出现的异动,东方朔此时已经再无怀疑。他重重的点了点,以无比肯定的语气对终军同时也对周围的人说道。

“黑鹰军回来了,他们已经进入长安!”

本来已经接受了自己失败命运的这三十多位太子拥护者,听到这句话都是又惊又喜。有人还不敢相信,又焦急的问了一句。

“东方大人!你怎么确定这是黑鹰军,而不是其他的长安兵马?”

“很简单!黑鹰军的军鼓令旗都是当初元侯亲自设计专门制作的。以上好西域牤牛皮为面,楠木为骨,缠以金丝。战阵之上,击鼓冲锋,有雷霆肃杀之音!敌虏闻之而色变……我当初有幸亲耳听闻,至今难忘。”

东方朔似乎忘记了现在身处的困境,言语中饱含了无限感慨。当年他与太子刘琚一行西出玉门关,代表大汉王朝会盟西域诸国,共击匈奴。那些塞外风尘,西域黄沙,百战金甲,慷慨热血……此刻回想起来,仍然令人心绪起伏,恍若昨日。

果然,东方朔一点儿都没有猜错。他们这些阶下囚还没有从巨大的惊喜中回味过来呢,那边刚刚志得意满的胜利者,已经听到了他们最不想听的消息。

“什么……黑鹰军千里入关,兵困长安?所有的长安驻军都已经被他们控制!?”

再一次跑进来报告最新消息的校尉,战战兢兢的把自己知道的每一个字都不敢说错。然后,被大步走过来的吾丘寿王揪住脖子,神经质的大声喝问着,他吓得只剩连连点头不已。

“卫青好大的胆子!这是公然造反啊。陛下,请立刻下旨,明诏天下,公布其罪。哼!以为鼓动将士作乱就能逆转形势?真是痴心妄想……卫氏,当诛矣!”

刘屈牦振袖而起,疾声厉喝。话音刚落,却听得大殿门口有一个淡淡的声音说道。

“那么谋害天子、矫旨作乱,又该当何罪呢?!”

第八百零八章 只手乾坤泼肝胆

为了天下苍生,华夏血脉,元召终于再次与卫青联手。功名尘土,荣辱与共。大汉长安,风尘翕张!

未央宫含元殿,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拾阶而上走进来的那个人,表情不一,却如见鬼魅。

秋日斜阳正好,这座世间最辉煌的宫殿,斜挑飞檐直入云天,片片琉璃瓦反射着光芒,峥嵘氤烟,气象万千。

身穿布衣的元召穿过朱雀门,一路行来,所有的羽林军侍卫、执金吾、大汉郎官纷纷退后,垂手而立,没有人敢把锋刃朝前半寸。这个人的身上具有无形的气势,令人丝毫生不起抵抗之心。

在走进含元殿之前,元召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巍巍宫殿,盛世云烟。他心里无比清楚,踏进这一步,便再也不能回头!青史毁誉,千秋功过,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琅琊王刘弗陵眼中射出无尽的仇恨,他一把紧紧握住了暗藏在袖子里的防身利刃。即便九龙宝座离大殿门口如此遥远,他还是一眼就认出,那个似乎夹裹着万丈光芒走进来的人,就是元召!

那一年,他亲眼看着这个人逼死了自己的母亲。他立下过毒誓,有生之年,一定要把此人碎尸万段以报此仇。本来以为元召死在中岳山,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却没想到,今天他又出现在含元殿自己的面前。

与这位新天子的反应不同,大殿上已经是一片惊呼声。没有人会想到,盛传已经死去的元召,会在这样的时刻,突然现身。而且是以他们都预料不到的方式,带来巨大的惊,或者是喜!
首节 上一节 864/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