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12节


高台上的风飘起衣襟,董晏伸手从旁边人恭敬捧着的托盘中拿过一盏茶,轻轻的呷了一口,有一种清淡的香气萦绕鼻端,他随口问一句。

“主人,江充虽然在府中小心操持,并不太关心外面的事,但却也知道,这长安皇都即将迎来一次盛况空前的诸王觐见大典了。”

被董晏唤作江充的年轻人不动声色地回答道。他的外貌虽然比不上董郎君那般飘逸,但在无人注意时眼眸中一闪而过的精光,显示出此人的心底也许并不是如外表那样看起来简单。

董晏淡淡的笑了笑,回过身来看着江充。这个今年不过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比他还小了五六岁。言谈举止与其他人都不同,倒是很对他的口味。他没有详细盘问过他的来历,有些事本来就没有必要弄得那么明白,只要相互之间投缘就够了。

“呵呵!你说的不错。却没有想到,你平时看起来对外面的事没有什么兴趣,却也知道这些。”

江充略微垂下眼睛,把一些深藏的光芒隐蔽在无人得知的角落。他知道,眼前的这个人看似温和,但其心中却倒立着一把杀人的刀!

“最近长安城内都已经传遍了,想听不到也难啊!这都是我们大汉朝的赫赫功绩。主人陪伴在天子身边,想必感受到的天颜欣喜,更是所知深刻吧?”

董晏脸上的神情有些微微的变化。似乎有一些想往和羡慕一闪而过,又迅速消失了。不过即便是他的这些轻微变化,也早已经被那双不动声色的眼睛尽收其中。

“龙颜大悦,自不必说。江充啊,那你可知道,除了皇帝陛下的雄才大略鸿福齐天之外,谁又在这其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呢?”

董晏今天有些奇怪,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想要把心中的感慨对一个人倾诉一下。此时此刻,也许眼前这个低眉顺眼对他素来崇敬有加的江充算得上一个倾听的对象。

“主人,这还用问吗!市井间早已流传,那位年纪轻轻就封侯登上朝廷高位的人,是天上星宿下凡。是他替大汉王朝创造了这一个又一个奇迹呢……!”

仿佛是被触动了心底最隐秘的嫉妒,听到江充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就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董晏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一下,然后是无声的叹息。

“原来,世上之人对他的评价已经如是之高。呵呵!也难怪,这本来就是他应该得到的盛誉……江充,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元召的年纪应该和你差不多吧?”

“主人,元侯据说才刚刚二十一岁,我却比其虚长了三岁。”

“唉!人与人是不能相比的……就不用说你了,这世间能望其项背者,都寥寥无几,就更不用说与其比肩了。我每当站在这高台上北望,想象着那千里黄沙万骑劲发的场面,心中总是有些激动。然而却知道,这一生恐怕都没有那个机会了!细细想来,却是无由得悲哀。”

董晏轻轻的摇了摇头。这几句话是他心中真正所想,却是很少对人如这般说出来。江充心中微微一动,异常敏锐的发觉到,也许这中间发生了些什么,所以才会使得这位董郎君发出这样的慨叹。这中间会不会有机可乘呢?他在董府中已经等待了太久了,任何的机会都不想放过。

“主人何必妄自菲薄,说这些话呢!既然得到皇帝陛下的倚重,将来参与朝堂政事,前途远大,只要抓住机会,就算是封侯拜相也是轻而易举的事罢了。到时候可不要忘了多加提携小人啊!”

董晏哈哈大笑,用手点指着江充,显然对他的这番说辞心中十分受用。

“封侯拜相这样的事,就不用去多想了!如今的朝堂可不比从前,青年才俊不断涌现,后备人才举不胜举。没有真正的大本事是混不下去的。我只求得能够在皇帝陛下身侧小心伺候,保以长久富贵也就心满意足了。哈哈!”

“主人可别忘了‘事在人为’这件事。当今天子用人之道不拘一格,机会说不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就会来到了呢?所以说主人还是要好好的做好准备,积累人脉,博取名声,以备不时之需啊!”

江充的眼中有光芒闪烁,董晏不禁有些微微的惊异,没看出来啊!府中还有这么有眼光有想法的人?既然如此,有些难以决断的事倒是不妨说给他听听,让他帮助自己参详一番。想到这里,他拍了拍江充的肩头,脸上带笑,如沐春风。

“你说的这些很有道理啊。不过,现在宫廷内外朝堂上下形成的不同势力,十分错综复杂,想要在这其中选择好臂助或者是盟友,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主人心中有何难以决断,不妨说来听听。小人虽然愚钝,也愿意替主人分忧。”

江充压抑住心中的波动,神色诚恳。董晏已经翻来覆去思虑多时,一直难以下定决心,这时不再犹豫,在他耳边悄声低语,把来龙去脉详细诉说……。

江充越听心中越振奋,他已经预感到,沉寂多时的长安终于又要大起波澜了!这正是他长久以来所期盼的。他之所以潜踪隐迹在这董府,不就是为等待这样的机会吗。

“江充,依你之见,你觉得是否需要在这其中插手我们的力量呢?”

“主人,在形势未明之前,绝对不可轻举妄动啊!”

“哦?这是为何?那些刘氏诸侯王一直都是皇帝的心头之患,如果这件事真的能够做成,岂不是正和天子心意吗?”

“主人随侍皇帝身边,难道不知道帝心难测的道理?谁也无法真正知晓他的心思。更何况,与那些术士仙师合作……却是世间最凶险的事啊!前朝的例子可不少,以虚无缥缈之事说动君王者,一旦事有不协,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祸!主人岂可不慎?”

“那……该当如何才最妥?”

“虚与委蛇,静观其变。坐山观虎斗,看准时机再出手!”

长安董府中,名叫江充的男子终于露出了深藏已久的锋芒。

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光忽起明月楼

就在皇帝宠臣为了个人的野心蠢蠢欲动的时候,在长安城内另外的地方,也有几番不同的场景在分别发生。

坐落于长安市中心地带的季氏明月楼,繁华程度更胜往昔。随着这几年大汉商业流通的发展,许多漂洋过海而来的东夷人、越人以及从西域身披大漠黄沙的胡商,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长安的市井间。因此,每天熙熙攘攘在明月楼宴客的,除了寻常的长安子弟之外,便显得四海八方鱼龙混杂。

明月楼季家的名声,自季氏双雄以忠勇守信而传扬以来,至今威望不坠,尤其是最近几年,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可以说是蛮声海内外,卓著江湖道。

季家的财富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季氏后人开枝散叶子孙繁盛,已经隐然呈现出百年世家大族的峥嵘气象。

时至今日,当年急流勇退选择退出朝堂政局只安心做一个太平盛世富家翁的季心,可谓是功德圆满。这位少年时以任侠使气而闻名天下的季家老祖宗,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们季家在自己的手里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世间无论任何家族,只有具有了深厚的底蕴,才能够气象万千傲然于世家之林,卓尔不凡,不必向任何权贵折腰。季家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季心对掌舵的季英很放心,红尘之事已经很少过问,一切放手,只静修磨练心境,渴望寻求这世间大道。

季心年轻的时候,其实也非常迷恋一些神仙志怪传说。也许,这世间许多聪明卓绝的才智之士都有这样的毛病,以为人道之上必然还有天道!虚无缥缈的玄妙之事,总是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即便是为此倾尽一生的探求,也是执念不变。

执着于此道者,既有高高在上的君王、身居显赫地位的将相,更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其目的虽然不同,但为此痴迷寻求的力量却是一样。

不过在寻求多年未果之后,因为一个少年的出现,打破了季心苦苦执著多年的迷惑,也给他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名叫元召的少年与饱经世事的季心当时年龄相差将近五十岁,两个人相交往的时间也并不长,然而在清茶淡盏之中,当季心听元召平静的为他解答一些关于这世间一些微妙之事的时候,他心中的震撼无与伦比。

难道这少年口中所说的那些匪夷所思之事,才是这世间千年以来神仙志怪的正确答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曾经包括帝王们都去苦苦寻求的某些东西岂不尽是荒谬?!

只不过这样的疑问,那个当初的少年并没有立即给他肯定的回答,他只说是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用最详实的证据来纠正世人认识中的偏颇。至于这个将来到底有多久?卓越不凡的少年没有给出期限,只说是看情况需要。

对于这些在普通人看来似乎是开玩笑的话,季心却是无比的重视。他那双饱经沧桑却无比犀利的眼睛,比任何人都能够看清楚元召那人畜无害的笑容后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浩瀚和盛大!为此,他无比期待自己能够看到那一天,有生之年,寻求到“终极天道”的真相,如此,也就死而无憾了。
首节 上一节 61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