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513节


以一人之力,连败三十六员大汉军中骁将,这样的无敌锋芒,单纯以个人勇力来说,已经不输于任何古之名将了。

而且,即便是这般激烈的斗将,名叫霍去病的骠骑校尉却似乎赢得很轻松。其中稍微费了些力气的也许就只有对战李敢与公孙戎奴这两场了。

羽林将军李敢这次终于等到皇帝松了口,同意他离开羽林军的职位进入军中,随军出战。这是因为老将李广最新被皇帝任命为了郎中令,全权负责整个未央宫内外宫廷的安全警戒。镇北侯李广的年纪已经大了,随着军中年轻新锐力量的崛起,已经不需要他再去策马冲锋在最前线。所以皇帝重新把他安排在身边,有这位老将军坐镇守卫禁宫,他很放心。

李广神射,天下无双!李敢作为他最得意的儿子,自然从小得到李家的真传,细心培养,习得弓马骑射深髓,成长为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他这次可是踌躇满志,意在夺帅而来!

不过,很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霍去病!天赋异禀的材质加上元召的悉心调教,全身披挂整齐,赤火剑梨花枪、龙马在驭的霍去病就是战场上最无敌的存在!

李敢与霍去病的对决,选取的是他最得意的挽弓骑射。他策马之间,轻舒猿臂,弓弦松处,一发三箭!正是李家的绝技“流星三赶月”。

几百步之外,三箭全部同时射中靶心。校军场上响起雷鸣般的喝彩,见者无不心服。陇西李家世代善射,果然是名不虚传!

李敢得意的打马而回,抬头看向对面的红袍小将时,本来以为其会知难而退。却没想到,他从对方脸上看到的是不屑一顾的一抹浅笑。李敢有些来气,心中暗自冷哼了一声。自己要不是看在元召的面子上,一定会出言训斥几句的。小小年纪就这么骄傲,一点儿都不知道谦虚,元召也对弟子们娇纵的太厉害了吧!

然而还没等他有所表示呢,眼前一道红色闪电掠过,那一人一马踏起烟尘,与他循着同样的路线绕过一个半圈,然后弯弓在手,一声清叱,箭去如流星,直奔箭靶方向……而后连回头看都没看,策马继续前行,经过高台之下时,竟然侧过头来,对着就站在台上观看的元召做了个鬼脸儿,然后继续回原处去了。

校军场上忽然安静下来,那负责检视箭靶的几个士卒去到跟前时,目光有些发呆,似乎是见到什么不可能的事一般。稍等片刻以后,当头的校尉直接就把箭靶扛了起来,跳上马背,几个人沿着校军场的边缘一边打马狂奔,一边大声呼喊。

“全中!全中……骠骑校尉的箭!威武……!”

已经不用听他们叫喊了,所经过的人群处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都已经看得明白,霍去病随手射出去的三支箭,不仅全中靶心,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三支箭正射在李敢所发三箭的箭尾羽簇间,巨大的冲击力把那三支箭穿靶而过,霍之箭三,占据靶心!

这样的神射之技,不要说是李敢了,就算是“天下第一箭”李广好像也是力有不逮啊!李敢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这一切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根本就不可能弄虚作假。站在师父身边的李陵在众人喝彩声出口之前,早已经大声的叫嚷起来,和陆浚几个一起为霍去病鼓舞振奋。只不过当李陵转头看到自己二叔李敢那张转成灰色的脸时,又连忙闭上了嘴巴,他可不想回去之后挨揍呢。

元召就站在皇帝身边,脸上带着微笑,一直不动声色的看着自己弟子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就连他心中也不禁为霍去病连声喝彩了。世间有一种人就是这样的逆天般存在,遇强则强,越战越勇,面对的敌人越强大,激发出的自身内在潜能就越强大。此为天纵之才!

第四百五十章 甲光向日 报君黄金台上

这几年来,如果要论起在当前军中少壮派里谁最勇猛难敌的话,当首推“公孙双雄”。二者非谁,正是公孙敖与公孙戎奴。

万马军中,沙场争雄,才能磨砺出最尖锐的锋芒,与匈奴人的数次战争,军中涌现出一大批从底层而闪亮光芒的勇士。而这两个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果非要认真比较起来,公孙敖比公孙戎奴似乎要稍逊一筹。公孙戎奴跨上马背,掌中一杆金钉狼牙槊,纵马冲锋之际,不畏生死,每战先登,是当之无愧的黑鹰军中第一猛将。

当年他跟着元召转战东西,元召对他也很是欣赏。此人性子憨直,行事却十分豪爽。因为累积的战功已经被策封为侯,这次听闻西征战事将起,他与军中许多将士一样,心中也是十分热切,盼望着能够再立新功!

只是前不久有风闻,当今天子属意那支新成立的赤火军为西征主力,这倒是让公孙戎奴和黑鹰军中兄弟有许多踌躇,因为不管怎么说,赤火军中的那些人都是从黑鹰军走出去的,曾经的同袍之谊还是要顾及几分,如果去公然的争抢这次机会,总是有些过不去的。

不过后来听卫青大将军回来说,皇帝陛下已经亲自下了命令,军中将士皆可参加校军场的演武夺帅,而且这件事元侯也是持支持的态度。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总是要去争一争才肯甘心。

公孙敖有自知之明,主动选择了回避。公孙戎奴和其余几位黑鹰将军却是心中鼓着一股气,满心以为只要他们出手,西征主力非黑鹰军莫属。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自信满满却遇到了铁板!

昔日同为黑鹰军十二名校尉的霍去病,一鼓作气所向披靡,在斗将中连败三十几员军中将军,这其中就包括好几名曾经的黑鹰军骁将,令所有人震惊莫名。

不过短短四年时光,当初最年轻的霍校尉竟然已经成长为如此厉害的人物!最后出场的公孙戎奴不由自主的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在全场注视的目光中,军中近年公认的第一猛将与蛰伏四年后横空出世的骠骑校尉策马对冲!

在这样的时刻,虽然会点到为止,却无需手下留情。战将出手,必尽全力,才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

公孙戎奴作战经验丰富,从前面霍去病连续取胜的过程中,他早已发觉出长乐侯的这位弟子身藏的锋芒已经全然绽放,一人一马所凝聚起来的气势,简直可以把挡在前面的所有敌手摧折一般,令人心生寒意。

即便是已经高度重视对手,然而他还是没有料到,他在霍去病的手底没有走过一合!

两马交错而过后,重重跌落在尘埃之中的公孙戎奴好半响都处于懵逼状态。自己的那杆金钉狼牙槊就在身旁,触手可及,可是他感觉到浑身酸疼,根本就无力起身上马再战。自己是怎么样被那小子打下马来的呢?这位猛将晃了晃脑袋,心中五味杂陈。

他在迷糊,旁观者却看得清楚。腥红战袍枪急马快,公孙戎奴的狼牙槊刚刚“拦腰锁玉带”,半招都没有递出的时候,霍去病掌中梨花枪早已来了个“金鸡点头”,直锁咽喉!公孙戎奴摆头躲闪之际,那枪就忽然变了招式,“啪”的一声,抽在他的束甲后背上,梨花枪杆极有韧性,借了马往前冲的力量,一下子就把那铁塔般的汉子带下马去了。

一合之间决胜负!如果是真正的两军对阵,那么顺势一枪,公孙戎奴这会儿已经成了个死人了。他想明白了这一点,再抬起头来时,看着那个策马而去的背影,心悦诚服。

诸将相继败阵,与此类同,皆不过输在一招半式之间。霍去病反应之快招数之精奇,让他们面带愧色的同时却也不得不为之折服。这等一出手就是直取要害而又遮挡不及的招式,变幻无穷神鬼莫测,真不知道是从何处学来的。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那个站立在高台上的身影,钦佩无极。

就连李敢与公孙戎奴这样的勇将都不是一合之敌,余下的自然没有人再出来自取其辱。至于那位自恃弓马娴熟的北军大营将军李璇玑,则是脸色阴沉的盯着场上的一切动静,始终都没有上场挑战。

就这样,骠骑校尉霍去病以一人之力连败军中三十六将,所有亲眼所见者,无不惊为天人。

在全场此起彼伏的喝彩声中,很多人的心中涌起的是同一个念头“这一对师徒,都是妖孽啊”!

皇帝刘彻从头到尾都看得清清楚楚,当初的时候,他就对名叫霍去病的这位小将印象十分深刻,后来在长乐塬上,又亲眼见证过其统帅的赤火军之威风,而今日斗将如此英雄,他心中的喜爱简直无以复加。见那一人一马在场上驰骋,英姿勃发,他不禁豁然站了起来,亲自大声喝彩!

“壮哉!如此少年英雄,古今少有,骁勇冠于三军,果然不愧朕当初赐封的称号。哈哈哈!好,朕今日就拜你为骠骑将军,统领西征兵马择日出发,为国效力。”

大汉天子一言既出,为这场比试画上了句号。他本来以为几方面的势力较量,还要费些周折,却没想到,霍去病以一种这样的形式力压诸将,出类拔萃脱颖而出。真是让他又惊又喜。

整齐列阵在校军场一角的五千赤火军,见自家骠骑校尉大展神威把所有人都打到服服帖帖的,不禁群情激昂热血沸腾。见那匹龙马上的人从他们的方阵前飞驰而过,手中枪一指,五千骑兵如同一人,纵马而行,随着前进方向的变换,演变了几次作战队形后,旌旗招展之下,随着来到点将台前。

霍去病飞身下马,梨花枪插进大地,一甩身后的猩红战袍,直接登上台来,往正中央躬身下拜。

“拜见陛下,末将幸不辱命,特上台领旨!”

皇帝刘彻仔细上下打量了几眼这员年轻的小将。但见身前之人,虽然束甲罩袍,但仍旧显得身材有些单薄。战盔之下的一张脸却是弯眉俊目,生得十分清秀,如果不是刚刚的英勇表现,打冷眼一看还以为这是一个姑娘家呢。

“哈哈!无需多礼。以前在元卿身边也曾经见过你几次,却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身具如此能为,真是了不起啊!说实话,当年汉匈之战时,看到你所立的那些功劳,朕虽然是按功酬劳赐封侯爵,但心底总是有些怀疑的呢!”

说到这里,皇帝停下话头,转头看了侍立身旁的元召一眼,见他嘴边带着一丝笑意,在静静地听着。却也不禁笑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513/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