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514节


“因为朕怀疑那是你的师父给你暗中出力帮忙了呢!呵呵。不过今日一见,朕才知道,是自己想错了。单骑走马连败诸将,有这样的锋芒,堪称名将矣!不过朕还是想要问问你,带领着你的这支骑兵去到那绝域之地,如果遇到比你们还要强的敌人,该怎么办呢?”

皇帝笑眯眯的看着霍去病,他以为听到的回答一定是勇猛无前的慷慨激烈之语。却没想到,身披红色战袍的小将抬起头来,目光平静的回答了一句。

“陛下所问,太过于笼统。在末将看来,用兵并不需要固定的模式,根据所遇到的情况随时加以变化就可以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八个字,是我唯一记得最清楚的一条用兵方略。”

皇帝眼神一动,他虽然没有亲自领兵打过仗,但兵书战策还是看过几本的。春秋兵法家的大道理讲的一套一套的,可是霍去病随口说出的这八个字,却洋溢着最为自信的光芒。难道这真是一位战争的天才?皇帝心中不禁涌起巨大的期待。

“好!说得好,有胆略!把西征的前锋重担交给你,朕很放心,相信你也必定不负朕望……待荡平西域归来之日,朕一定亲自出城迎接,为你接风洗尘!”

霍去病再次拜谢,目光偷偷瞅了元召一眼,看到他眼中流露出来的鼓励,这几天总是觉得失落的心理总算是感到有了一点宽慰。

皇帝大笑着点了点头,早有侍从官过来,双手捧上将军大印。皇帝伸手接过来,亲自递到霍去病的手中。霍去病接过来后,施礼已毕,双手捧印举过头顶,向自己的麾下儿郎展示。

“陛下万岁!大汉威武!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万胜、万胜……!”

首先是五千赤火军骑兵高声齐呼,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然后所有的大汉将士都受到了这种气氛的感染,随着一起高呼起来。这声音威武雄壮,甲光破开云层,直冲上苍穹!

看到眼前的一幕,不管是点将台上的大汉君臣,还是校军场周围前来围观的普通民众,都不禁热血沸腾,随之慷慨。

“噫嘘哉!朕何其有幸,得此虎狼之士……皇天后土在上,朕刘彻必不负厚赐,开疆扩土,创前人未有之伟业也……!”

第四百五十一章 马踏碎红 且拢满袖芬芳

长安城外,春满大地,满目苍翠。八水环绕南北,泾渭无语东流。出征的将士们正式启程,旌旗半卷,大军西行。

元召终归还是不放心,以五千骑兵为作战主力总是太少了些。因为西出玉门关作战,并不同于北上去塞外。西域诸国情况复杂,如果与匈奴骑兵联合起来的话,可以预料将会有许多场硬仗要打。

最后经过与皇帝的商议,在分配兵力的时候,做了一番调整。

从细柳营的黑鹰军中,再抽调五千骑兵补充到赤火军,使这支新成立的骑兵部队总人数达到一万余人。而后续辅助辎重部队计三万余,各种辎重粮草准备齐全,做后军而行。然后还有陆续的各种作战物资从水路由船队逆流而上,辗转到达高原地带黄河发源地,再从那里作为中转站,随军留止。

以这样的力量,在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指挥下,横扫西域,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这几年来,经过实践的认知以后,水上船运的巨大作用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不论是军事还是民间的商业活动,依赖水运便利,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对此极为重视。

以三万辅助部队,供应一万骑兵作战,这已经是最为精简的力量。要知道,在曾经历史时空中发生过的河西战役,动用的可不仅仅是这点人马。

自古以来,后勤保障就是战争胜利的基础。大汉史书记载,在这次帝国侧翼发动的战役中,汉朝前后共出动作战军队连同后勤供应人员达三十多万人,牛马畜力征用几十万匹,辗转于途,作战胜利之后归来者寥寥无几,而耗费的粮饷钱物更是数亿。朝廷库府几乎空了一半!在财政方面可谓是大伤元气。

元召之所以从多年之前协助训练黑鹰军时候起,就强调精兵之路,就是为的在开展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尽量的减少因为战争而造成的大量国内损耗,避免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发生。

而今,他的这一具有预见性的措施,终于卓有成效。不管是在与匈奴的河南战役中,还是后来发生的陆续几次汉军北上作战,因为后勤保障的便捷性,不仅减少了运输规模和大量的劳力,更是为前锋作战的将士们提供了最安心的保证。

这次春季出兵,是一次主动的出击。因为综合各种情报,元召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他又一次详细的阐述了彻底扫平西去之路的重大意义和对汉朝将要产生的深远影响。

而且,更重要的是,玉门关外的战争,早晚都会爆发的。汉朝与匈奴的接壤地界,主要分布在东北、正北方、西北偏南这三个方向。匈奴人既然在北面的方向侵略汉朝已经变得极为困难,那么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必然会转移到西北和西面方向来的。因为东北辽东郡、沧海郡已经和相连的高丽四郡都连成了一片,皆为大汉疆域。匈奴人在这些地方更是感到绝望。

汉匈在西北方向的战争,既然早晚都会爆发,那么与其等到不久之后匈奴人准备充分再打,还不如先发制人,趁着他们没有准备周全的时候,打个措手不及,胜算会更大一些。

这样的想法,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了皇帝和几位重臣的同意。于是,两线作战的方案很快形成。

在派出西征军的同时,皇帝亲旨调动黑鹰军精锐两万人马,由大将军卫青亲自带领,兵出雁门关,到达朔方三城后,伺机而动,对匈奴人的正面形成震慑性的威胁。

于是,就在西征赤火军出动之际,北上的黑鹰军也已经同时开拔了。国内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绝对是声势浩大。大汉帝国早已经今非昔比,尤其是最近这十年的时间,发展迅速,各方面突飞猛进,早就不再是受战争的威胁而耗尽精力的时候了。

遍布于各处的漕渠沟通河汉,为船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不仅是西征军后勤保障供应充足,北方三城前线同样充足。汉朝现在不差钱,支撑几场这样规模的战争,完全没多大问题。更何况,元召都已经给皇帝仔细的分析过,凡是主动发起的战争,都将会收获巨大的利润,他有这个把握。

元召在这一方面所说出来的话,皇帝从来都是深信不疑的。这是经过无数事实证明过的,前面几场战争的胜利,无论是朝廷还是随军的商贾们,都收获到了巨大的利润,可谓朝野民间都得益。当然,前提是汉军必须打胜!

过灞桥,渉渭水,长亭短亭,三千红尘路。一万统一标配的赤火军骑兵,纵列而行。自骠骑将军以下,以博望侯张骞为前将军兼随军司马,以赵破奴、李望、张继三人为护军校尉,皆兵甲齐全踌躇满志。

五千调集过来的黑鹰军脱去了黑色的飞鹰战袍,换上和赤火军一样的猩红利剑战袍后,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失落的。毕竟黑鹰军早已经威名赫赫,打出了自己的名头,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深以为荣。而赤火军的前景还并不可知。相比较起来,当然还是留在黑鹰军中,前途更远大一些。

不过,不久之后,他们就会无比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了。玉门关外,黄沙阔野处,耀武鹰扬,当名震八方时!

离开长安已经几十里路,远望正南方向那处无比熟悉的地方,春光正好,满目苍翠,长安学院中最高的那座望星台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龙马似乎知道主人的心思,它放慢了脚步,霍去病低声对身边的一个骑从吩咐了几句,那骑从恭敬领命打马而去传达骠骑将军的将令,全军继续行进,不用停留。

而霍去病则拨转马头,飞驰去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抬眼凝望那个方向,她知道,他一定会来相送的。

小山上桃花正开得娇艳,满树芬芳,一阵风来,粉色的花瓣飘落满天。落在树下,落在马前,也落在那一身猩红战袍肩头,更落在她的眉间心上。

万丈豪情与深藏的柔情令人心中百般滋味横生,并不知道是因为这迷醉的春风,还是这本该灿烂绽放的年华……也许一开始就不应该跟着师父修习武艺的吧?如果不是如同男儿般刚强,只做一个柔弱的女子,就如同灵芝姐、素汐公主她们那样……现在的情形会不会截然不同呢?

也许一切早都已经注定,谁让自己一直以来都以扮男装的形象出现呢!也许在师父的眼里,和崔弘、陆浚那几个门下弟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吧?

心中胡思乱想的俊美脸庞抬起来,挥袖擦去了眼角的模糊泪痕,努力的挤出一丝笑容,终于看到越来越近的那个马上身影时,心竟然又不争气的砰砰乱跳了起来。

“师父……还以为临行前不会再看到你了呢!”

霍去病语气中带了一丝娇嗔,故作欢喜,掩饰了片刻之前的心酸落寞。

元召是自己单骑从长乐塬赶过来的。他昨天的时候离开长安暂时回来,就是为了准备一些必须的东西,给这个即将领兵远征的弟子带在身边的。

在满坡满树的落英缤纷中,马蹄踏过一地碎红,元召跳下马来,走到牵马等待着他的霍去病面前,抬起头时,才恍然惊觉,昔日的那个黄毛小丫头已经开始真正走上宿命中的名将之路。

龙马旁边的人,俊逸修长,比他都要高了一头,还并没有穿戴盔甲,只着一身箭袖武士装,外面裹着猩红战袍,步云战靴,漆黑如墨的亮发如同寻常男儿一样束发千缕。眉目之间此刻隐去了煞气,满含着若有若无的柔情……。
首节 上一节 514/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