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512节


不过,听完元召的一番话,他心中渐渐熄灭了这个念头。原来,这背后还有如许的惊心动魄!这让他暗自心惊。

“元哥儿,我听明白你的意思了。也就是说,绝对不能让黑鹰军在大汉军中一支独大。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元召终于笑了起来,他点了点头。

“不错,就是如此了。黑鹰军只要在战争任务来临的时候,能够一直保持不败,这就可以了。至于说要去主动地争取出征多立战功,呵呵!近期之内是绝对不能去这样干的。”

“可是,军中有许多将校想要争得这次出战机会啊!这也是为了大汉的利益,如果放着精兵强将不用……恐怕会冷却将士们的心。”

“出战的机会还是会有的。先前不是已经说过了嘛,这次的战事一旦铺开,匈奴人必定两面出动。那么我们在西征的同时,北面的防御就必须加强。黑鹰军敢战之士,可会同诸军再出雁门关,直驱河套草原三城之北,对于匈奴人形成正面的震慑力量。这样一来,他们必不敢轻举妄动,西征军所受到的军事压力必定会大大减轻。呵呵!只对付休屠王浑邪王两部的话,大胜可期!”

卫青轻轻击掌赞叹,这果然是万全之策。他又问了此来的最后一个问题

“可是……去病有把握力压军中诸将,拔得头筹登坛拜将吗?”

“我敢保证,万无一失!呵呵!后天校军场比武夺帅的时候,黑鹰军中如果有勇者想要上场较量,你却也不必阻拦。我这次的本意,就是要让她借这个机会一举震慑全军,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冠军侯!”

“这样……对去病是不是有些要求太高了?我怕……。”

“没什么好怕的!我元召调教出来的这第一个弟子,就是要有这种锋芒!如果赤火军以后逐渐能够独当一面,与黑鹰军并驾齐驱,那么你身上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哦,我说的不是与外敌作战,而是朝堂之上啊!”

话不必说透,卫青也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心中有许多无奈和失落,又有许多欣慰。那个曾经趴在他肩头亲热的叫他舅舅的小冰儿已经长大了,她不再是那个总受人欺负而寻求他保护的黄毛丫头,她已经有能力去独领一军沙场争锋征战天下。也许以后会成长为比他还要卓越的英雄!他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人,不禁为十多年前自己肩头扛着那丫头去见元召而感到无比庆幸。

“哦,差点忘了说。那个、那个……嘿嘿。”

元召惊奇的抬起头,不明白一向做事正大光明的卫青为什么说话支支吾吾起来。

“有什么事就说呀,在这里还有什么难以表达的事吗!难不成说……青哥你要娶媳妇了?哈哈!”

他本来是一句玩笑话。却不料,那身材高大的男子像是听到了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吃惊的瞪眼看着他,张了张嘴,终于说出了想说的话。

“这你都能猜到?!卫皇后前日刚刚传信给我呢,你就已经知道了?莫非是太子提前告诉的你?”

元召脸上神情也有些微微的呆滞,这、这是什么情况?他猛然记起了历史流传中的某些轶事,好像明白了过来。而卫青则鼓足勇气,把话继续说完。

“唉,事到如今,我也不再瞒你。想当年,我们姐弟都在平阳公主家里做仆从。阿姐为歌姬,我为骑奴……这些原本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一直没有对你提起过罢了。”

几年时间已经累功封为长平万户侯的男子说起这些不堪回首往事的时候,脸上神情很平静。元召对这些事虽然早已经熟知,但他一点儿都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微微点头,听他诉说 。

“那个时候,是从来没有想到过会走到今天的地步。呵呵!那平阳公主对我们姐弟却一直很好。因此这些年来,阿姐从来没有忘记过她的恩情,建章宫与公主府之间也多有交游。自从几年之前公主新寡后,阿姐见她落落寡欢,不知道是怎样的缘由,就把这件事牵扯到我的头上来了。只不过,想我卫青本是卑贱出身,怎么能配得上……。”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呢,元召已经哈哈大笑着猛地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恭喜恭喜啊!青哥,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你现在可是天下闻名的大汉军中英雄,国之干城!这样的身份,怎么会配不上平阳公主呢?此天作之合,毋需再多做考虑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之骄子 梨花枪下无敌

对于卫青的这桩婚事,元召当然要随大礼祝贺。问他想要什么时,卫青支吾几句才说出自己的要求。

原来在他来长乐侯府之前,那位得到消息的平阳公主特意派管家传话给他,想要以他的名义向元召索要几套长安学院最新发行的那种纸版书。前几天,平阳公主入未央宫中的时候,在皇帝刘彻的案头上看到过一套,大为喜欢,她当场就想要搬回府中,没想到那是皇帝刚从长乐塬带回来的,还没有热乎手呢,他自己都爱惜的不行,岂能送人!

于是,心有不甘的平阳公主就把这个任务派给了即将成为自己夫君的卫青了。派人对他说,宁愿不要元召的任何贺礼,也要让他带些纸版书回来。卫青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也知道这种新书的珍贵,对元召开口,怕让他为难。但这是公主头一次让他办事,又推却不得,因此免不了心下踌躇。

元召听完,惊愕过后不禁哈哈大笑。原来那位平阳公主倒是驭夫有道,这么早就开始把卫大将军驯服的服服帖帖了,这些小事吩咐的他也不敢怠慢。看到卫青有些为难的样子,元召暗自感叹这位老实人并不懂得怎么经营关系。

“元哥儿,如果实在不行,你也不要为难。我回去……。”

“小意思!几本书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一定吩咐他们特别定制一批,尽快送到平阳公主府上。呵呵!青哥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卫青一听,大为感激。谢过元召之后,脸色郑重的说。

“元哥儿,实不相瞒,这些书都是平阳公主要逼着我读的……我出身低下,原也正需要多长些学识的,今后还望你多多赐教呢!”

听他这样说,元召倒是对平阳公主肃然起敬。转念一想,哎呀,这一对简直就是后世“小保安逆袭女王总裁”的绝佳版本儿啊!

闲话少说,转回正事。两天之后,在长安南门之外的大校军场上,旌旗招展,三军毕集,比武选将,正式开始。

这处校军场,就在渭河的北岸,占地范围极广,总共能容纳几万人还显得很宽绰。平日里就是汉军在此排兵布阵演练的地方,一旦大军有所征伐,都是从此处誓师出发。

皇帝在大朝会上亲自定下西征大计,大汉军将要踏出玉门关对西部匈奴和一些不友善的国家开战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朝野内外,军民皆知。

眼见又一次立功的机会来了,大汉军中将士情绪高涨,自然是不必多说。许多将校早已在暗中摩拳擦掌,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好好的立些功劳,说不定这次马上封侯就能轮到自己了。

而民间的热情也是很高,与从前对战争的态度不同,大汉的子民们一旦听到又要对外打仗,马上就意识到,也许又一轮发财的机遇来了。与以前相比,这可是一个重大的改变。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次校军场选将,不仅皇帝和朝堂部分重臣们都来了,军中将校精锐士卒们来了,就连许多百业民众都来了许多,里三层外三层把校军场周围都堵得水泄不通,场面可谓盛大。

春光正好,大地葱茏。皇帝刘彻在高台上落座之前,抬眼扫过整个目力所及之处。但见各处旗帜飞扬,旗角之下,大汉军中健儿在场上根据所属的不同,分列于不同的地方。一个个盔明甲亮,精气神十足。他不由得心中豪气顿生,这几年通过数次战争的磨练,大汉的军队在自己手中终于渐渐强大起来,他相信,以后还会越来越强大,直至成为这天下诸国间无敌的存在!

说是所有军中将士比武选将,其实前期已经筛选的差不多了。大汉军中藏龙卧虎,在这关键时刻,身上的本事自然不需要藏着掖着,尽情施展就是了。经过好几轮龙争虎斗之后,今天能够上场夺帅的自然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走马飞射、精骑对决、排兵布阵……这一系列的比试进行下来,场内的惊呼和喝彩声一直不断。不要说是普通的军民人等,就连皇帝和朝中大臣以及担任裁判任务的一干军中宿将,也感觉到大开眼界。

虽然只是军中同袍间的斗将演兵,但其紧张和激烈程度并不逊色于真正的战场。当一些自告奋勇的军中骁将都纷纷败下阵去,皆被淘汰,留在校军场正中央的,腥红战袍下,一人一马一枪一剑,傲然临风,一杆飘扬的大旗早已被激动得浑身颤抖的赤火军骑士们插在了他们校尉的马后。

自春秋战国以来,有许多名将的传说流传在世间,得到军中将士们的钦佩崇敬。大汉开国近百年,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勇将,立下赫赫功勋。至于当世名将,如李广、程不识等也算得上是威名播于天下。

可是今天,从皇帝以下到所有的长安臣民,都亲眼见证了一代绝世名将的诞生!
首节 上一节 51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