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489节


“元召,朕把你这么快就放了出来。可全是看在素汐求情的面子上的。去,好好陪她把河灯放完。难道这样的事,还要朕亲自动手吗?”

皇帝瞪了瞪眼睛,看着跟在后面的元召无动于衷的样子,心中不由的来气。没点眼力价儿!难道到了现在,你小子还不明白素汐的心思吗?

元召有些苦笑,他当然明白素汐眼神中的含义,也读得懂那其中的深情。不过皇帝你这也太明显了吧?还跟着一大帮侍卫们呢!这些人虽然脸上都带着严肃的表情,可还不一定在心里怎么笑呢。没看到那凤彦之眉毛抖的跟老鼠尾巴似的,都快要掉下来了。

“呃……陛下,这个……好好好,马上去!”

元召刚要随口敷衍几句,见皇帝眼神不善,连忙答应下来。不就是放个河灯吗?这个可是最拿手了,保证放的又亮又稳,顺着河跑到东海去都翻不了!

这条穿城河并不是很宽,虽然时候还是冬天,春来还尚待时日,不过河面上并没有上冻,因为一盏盏流动的光芒,竟然在这夜色中让人产生一种梦幻的感觉。起码在现在的素汐公主眼中就是如此。

从下午时分到现在,素汐的心中情绪经历了巨大的波澜。她为了替元召求情,不惜抛却了女儿家的矜持和骄傲,为他哭诉在地。虽然面对的是自己的父皇和母后,那也已经足够难为情的。

好在一切有惊无险。父皇终于答应自己的请求,赦免了元召的罪责,亲自把他从诏狱放了出来。那会儿在建章宫,在父皇的询问和母后的目光中,她忍着巨大的羞涩,点头承认了自己对他的喜欢。虽然那是她有生以来做过的最大胆一件事情,但是她相信一定不会后悔的。

素汐并不去多想父皇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反正自己把心中的喜欢已经说出来了,他既然答应了的事,就不会再反悔了吧!父皇是皇帝嘛,对天下的臣民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对待自己的女儿,当然就更不能食言了!

每一次出来未央宫,她的心情都是高兴得紧。也许这外面的天地,才是真正的人间吧!素汐手中捧着那盏最小的莲花灯,心中的喜欢,就如同盛开的花瓣,听着身边的脚步声,在一瓣一瓣的绽放开来。如果这河水也能称量,那么她想把自己的好心情溢满整条河!

“元、元哥儿……寄托在这灯河里的愿望,真的会实现吗?”

河水中的星星点点和深邃夜空的璀璨星辰在这一刻仿佛连成了一片,天上地下,云水无尘。那双亮晶晶的眼睛里,清澈无瑕的仿佛只是一滴水,深情的又仿佛怎么也看不到底。

元召轻轻点了点头,他把袍襟撩起来,蹲在地上,手中的几盏灯放在脚下,看着青丝绾落的女子把莲花灯一盏盏的放入河中,然后双手合十在胸间,轻敛双眸,如桃花瓣一样的朱唇在喃喃的低语着什么,神态虔诚。

“素汐,其实你不必为我做这么多的。元召一介凡夫俗子,何得如此……。”

几个护卫自觉离得河边远远的,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元召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那婉转含情的目光打断了。素汐用白玉般的手掌掩住他的嘴巴,然后又迅速地拿开收回去,在这一刻,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大胆,夜色之中,一双明亮的眸子中,似乎有小小的火苗在闪动。

“不许说这些见外的话啊!元哥儿,你知道吗?下午的时候忽然听到你被父皇打入诏狱的消息时,我是多么的慌恐和害怕……如果、如果这次真的弄得不可收拾的话,我不知道 该怎么办……好在,原来父皇本来就没想怎么样你的。元哥儿,我好喜欢……喜欢你。自从和亲那次夜里,你带我从未央宫出来看这长安夜色的时候,我就、我就……。”

亲眼看到心上人安然无恙的从诏狱中走出来,而且和父皇之间并没有留下什么难以化解的芥蒂,她早已经放松了全部的担心。激动的心情让她终于鼓起巨大的勇气,当面对他说出了自己的喜欢。说到后来,借了夜色的掩护而来的勇敢还是不足,羞怯的低下头去,声音几若蚊蝇。

元召感觉心中某处柔软的地方被这带了怯意的表白所深深地触动。眼前的璀璨星河,不是他原来世界的那一片,可是这光芒,并没有丝毫的消减。大地轮回,时光逆转,山河沧桑,乾坤巨变,所有的一切都会改变模样,唯一不会改变的,也许就只有这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吧!

元召伸出左手,握住了素汐那双柔若无骨的小手,却没有说什么情深意重的话,只是在她耳边轻声笑着问了一句:“那你刚才许的什么愿?告诉我,帮你实现哦。”

素汐身子一颤,感觉到从手掌中传来的温度,眼泪瞬间夺眶而出,那是一种巨大的依赖和安全感。这双手曾经带着她穿越皇宫高大的围墙,带她领略这夜色中的世界。也曾经带着她纵横万马军中,俾睨匈奴铁骑如无物……她在未央宫中的岁月里,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过他们会有怎样的未来,无尽的思念充满了芳华正茂的年纪,现在他终于主动的牵住了她的手,她宁愿时光就静止在这一刻,从此任凭他带她去何处,都不要再分开!

“才不要跟你说呢!今夜许下的愿望……我一定会拼尽自己全部的力气,也要去实现的!”

“哦?原来你是这么厉害的公主啊!那看来是我一直想错了,还以为你只会种种花,修修草呢。呵呵!”

“……你!讨厌……我打你呀……哼!”

虽然知道元召是故意化解两人之间的气氛,免得她太害羞,素汐还是假装有些生气的样子,有些不舍得把自己的手从他的手心里抽了出来。因为,她看到父皇在那边等的不耐烦,往这边走过来了。

“小子!朕给你这个机会和时间,可不是让你油嘴滑舌的。说吧,朕的长公主,你打算怎么办?现在就给朕说明白!”

身为皇帝和父亲的双重威严压迫下,素汐公主此刻乖巧的低下头,红着脸屏住了呼吸,想要听元召做怎样的回答。却不知道有人心中此刻已经抓狂……尼玛!哪有这样问的!这让人怎么选择啊?!

第四百二十一章 此心谁知 荣辱功名为轻

至于那天夜里,长乐侯元召在皇帝陛下的逼问下,到底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这等儿女情长的私事,正史自然没有记载,当晚在场的人,也没有人会透露出半分。因此,想要满足好奇心的世间众生,还要留待以后的岁月中去细心的观察。

而相比起这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情事,元召被打入长安诏狱又在当夜被放了出来的经历,传到耳中的始末就有许多人都了解的清楚。在堂堂的皇帝陛下和朝堂重臣之间突然发生这样一件形同儿戏的事出来,流传后世的史书中也是只字未提。留给当时人们猜想的,除了惊疑,也就只剩下对元召深受圣宠的羡慕了。

不过,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当第二天过后,再次见到这位“活蹦乱跳”的小侯爷时,对于诏狱事件,便都知趣的闭口不言了。而暗中知道内情的寥寥几人,心中对元召的评价和震惊于皇帝对其倚重之意已经无法形容。当朝最跋扈的王爷就这么死在他的手上,而他却毫发无损,就这么又堂而皇之地站在了朝堂上!

又过几天之后,北上雁门关在这次汉匈大战中立下战功的汉军将士们终于全部回到了长安。无论是怀着怎样心情的人,似乎已经都可以预见到,此次大封赏过后,这位少年侯爷的威权将会更重了吧!

然而结果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当在随后举行的大朝会上,按照皇帝陛下的旨意,当殿分封赏赐功臣们的时候,排在第一位的并不是长乐侯元召,而是车骑将军长平侯卫青。

卫青以两万黑鹰军骑兵长途奔袭,夺取河套草原,并成功包抄十万匈奴骑兵的后路,发动了对其最关键的一击,在雁门关守军的配合下,败其军杀其王,取得了雁门关大捷这一辉煌的胜利。因此,在原先长平侯封邑的基础上再益封八千户,赏赐黄金万两,赐府第。至此其食邑万二千户,新贵万户侯之家已经赫然崛起矣!

就这样还不算,皇帝又亲自发布诏令,在诸军将军之上,新设大将军一职,铸大将军印,授予卫青,战时有权统制三军。其余各种赏赐无算,可谓是荣宠无极。满朝皆惊!

而第二个封赏的人,却是老将李广。皇帝诏书中说的明白,李广从戎多年,累积战功,无论镇内出外,皆胆略勇敢,忠贞不二,自负无双之才,不愧天下名将!更有近日驻守雁门关,北疆大捷功不可没,特旨赐封为“镇北侯”,以彰显其纵横边关、震慑匈奴的威名!

大汉含元殿上,宣旨内侍声音朗朗,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文武百官袍带鲜明,分列座两厢,静静地倾听着这些荣誉与功勋。

戎马倥偬过,岁月催人老。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昔日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早已经卸去了战甲,此时拜倒谢恩,两鬓斑白,腰身已经不复往年的挺拔。

镇北侯虽然只是食邑两千八百户的侯爵,但对于李广来说,“镇北”这两个字中所包含的荣耀,已经足以令他心神激荡、感慨万千了。

名叫司马迁的年轻太史令,伏案在一旁,正在不停地奋笔疾书。今天这样的场面,他必须要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不得有丝毫的遗漏。文笔记录的活儿本来有手下的书吏们来做就可以了,可是他还是亲自坐在那里认认真真的记录下了所有的细节。对于有的官吏来说,本职工作只是一种工作而已,然而,对于他来说,却不是。在他宏大的梦想中,他一笔一划收集记载下来的东西,将来会成为一座雄伟山峰的基石。因为,他想要追求的是,通古今之变,集百家之言,著千秋青史,做锦绣文章!

接受了镇北侯封爵的李广回归原位时,感激的目光瞥过一个人的脸上,他看到那名叫元召的少年朝他露出真诚的笑意,目光中的祝贺令人心暖。他低下头掩饰了情绪,却不知道元召心中闪过的却是另外的奇妙感觉。

镇北侯嘛?也算是名副其实了。相比较起卫青被厚赏的不出所料,元召其实最感兴趣的就是李广的封赐了。

“李广难封”!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以百战穿甲的老将最后横刀自刎、血染马前征尘而告终。

一生纵横捭阖、被汉文帝赞誉为“才气无双”,被匈奴人敬畏称“飞将军”而不名的李广,在漫长的军事生涯中,偏偏就没有什么好运气。凡是他参加的大型战役,不是阴差阳错,就是无功而返,反正这支锋芒无比的利箭就没有射到靶子上的时候。一次两次这样,还不足为奇,可是他一生都这样,就不得不说是“命运多舛”了。看来真应了那句话,欲成大事者,才能与运气绝对是缺一不可的。

无数的后世英雄曾经以李广“不遇”的一生来加以感怀,更有多少笔墨为他鸣不平。就连以“史笔无情”而著称的司马太史令,在为其列传时,也以极其罕见的详尽笔墨叙述了他的一生,给予其高度评价,最后禁不住为他鞠一捧泪,遗憾无尽。

不过,今天过后,想必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吧?元召心中暗自得意,怀揣着一种任何人都不明白的感觉,看了看高高在上的皇帝,又看了看毕恭毕敬面色坚毅的卫大将军,最后又撇了一眼在奋笔疾书忙的都不抬头的司马迁。如果这不是在庄严肃穆的含元殿朝堂上,他想大声的唱一首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哦,歌的名字应该叫做《天意凭谁来捉弄》就好了!
首节 上一节 489/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