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348节


聂壹并不是一个贪心的人,他深深地明白,这块巨大的蛋糕,需要很多人才能消化掉。而聂家,只要占据其中最丰厚的那一小块就足够了。只要抓住了这次机会,打造百年大家族的机缘马上就能实行了!这,也正是元召提前透露消息给他的用意。

“战争,是为政治和经济服务的。大汉的将士们去打开局面,用刀锋和弩箭开路,取得荣誉和功勋。而后面留下的一路果实,就需要运用政治和经济手段来吸收、消化……。这一种模式,我想在打通西域通道的这一过程中,详细的实践一次,看看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可行,以后的对外战争,都可以沿用这一模式。所以,明年春天后,对西部匈奴发动的这第一次西征,成败至关重要……。”

“元侯,你的意思是……西域战争,将会进行很多次吗?”

“当然,西域的国家,虽然大部分都对汉朝怀有善意,但与匈奴一条心的也大有人在。楼兰、西羌还有大宛,这几个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次你们也亲身经历过,他们的兵力虽然都不多,但都是些凶残之辈,杀人越货,习以为常。将来,这些国家需要重点打击,必须要狠狠的让他们尝到苦头,他们才会从心里驯服。这一点,你们要记住。”

虽然夜色中看不清元召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厉芒,但从他的口气中,铁血的意味已经昭然若揭。

“元侯放心!对待敌人,我们从不手软!哈哈哈!”

“这些撮尔小国,哪里是我们黑鹰军的对手!不是我公孙戎奴当着小侯爷面吹牛啊,只要让我统帅五千兵马,横扫西域不在话下!”

天生一副魁梧身材的铁锥猛将,把手中酒壶中的酒,一口喝干,拍着自己的胸脯,做下保证。

元召淡淡的笑了笑,示意他坐下,不要激动。派兵远征西域,是肯定的事,但他属意的却不是现在的黑鹰军,而是另有打算。

“我说的将来有很多仗需要打,可不是只说的西域这一个地方呢。根据不同渠道传回来的消息,北方草原上的匈奴王庭已经备战多时,最晚过完这个冬天以后,他们又要大举南下了,最先开始的较量,可能是要从雁门关外先开始!”

看到元召伸手指了指北方,所有人心中一紧。匈奴人,才是真正的劲敌!如果大举开战,不会太轻松,那必将是一场残酷的战争。

“所以,黑鹰军未来的敌人,应该是正北方的匈奴骑兵。至于西域嘛……呵呵!到时候也许朝廷和皇帝陛下另有安排。”

说到这里,元召停下了话头不再说下去。他终究是卖了个关子,没有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这倒不是因为别的顾虑,而是,有些话他想单独对该说的人去说。

酒已喝罢,江风渐冷,在转身之际,元召对张骞又说了最后一句话。

“西域各国的文化精髓,倒是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以后再去西域时,要多多收集他们的书籍典藏之类的东西,相比起金银珠宝,这些才是无价的宝物。这件事,张兄请务必记在心上,长乐塬上的长安学院就要落成了,这些都是极为有用的。呵呵!”

“元侯吩咐,张某自然谨记在心。一定不负重托!”张骞躬身领命,牢牢记住。

江水滔滔,滔尽多少人间故事,这无休无止的日夜奔流,又转换了多少家国兴盛衰亡!待大家都散去后,元召依然坐在船头,默默的想着下一步要做的事。

先贤孔子在川上,见河水日夜东流,奔腾不息,不禁慨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元召想来,孔子当时的心境,自己现在竟然了解了几分。想那时,这位先贤在大河岸边,一定是仰观俯察天地,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有感而发。他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替,便是过去一日又翻新了一日。附察天地万物,想到花开叶落,四季变迁,便是过去一年又复一年。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间的人,发生在天地间的事,也没有什么例外。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去,每过一日,便去一日,每过一年,便去一天。周而如此,轮回复始,却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

自己现在努力去做的事,在历史长河中,究竟有没有意义呢?在自己短暂的生命逝去后,曾经付出的努力,曾经改变过的事情,会不会又重新回到原先的轨道,继续宿命的轮回呢?

每当想到这些,即便如他这般几千年风云了然于胸的人物,也感到有些爽然若失。好在,现在各个方面,都在按照自己预想的朝前发展。这个冬天,应当没有别的大事发生,他可以为明年将要发生的几件大事,好好做一下准备了。

身披白狐裘的身影,虽然已经有些困顿,但她一点都不想离去。就算什么话都不说,她只要在旁边静静看着他想事情就足够了。

感受到了身边目光注视的元召回过头,看到月光下那双亮晶晶的眼睛时,他笑了笑,正要好好的再夸奖她一下。江上风起,有隐约的呼哨声响起,那是最前面的开路船只在黑夜里传递的某种信息。

元召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不久之后,有前锋放出的快舟送来了从长安连夜赶来送信的人。

来的人是赵远,元召手中那支秘密力量的首领,他带来了长安未央宫中发生的最新消息……。

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断如参商

白露蒹葭过去已经很长时间,城外的风,也已经带来冬的微寒。可是,长安的初雪,还一直没有来。

椒房殿的宫人们,已经早早的升起来碳火,皇后体性畏寒,虽然只是刚到冬天,但她已经不胜寒意。

陈皇后的心愿有些落空,她听楚玉说起过南国山川落雪后的盛景,一直期盼了这些日子,却终究还没有见到一片雪花。

不过,皇帝倒是在几天前来过一次,说了一些话,这是近两年来很少见的事。她知道他喝了酒,也许是偶尔勾起了过去的某种思绪,心血来潮罢了。

至于说要想恢复到过去的情意,她已经渐渐的灰心。自从开始慢慢的收敛娇纵的脾性,阿娇皇后早已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女子。尤其是窦太后故去后,又让她成长了许多。

虽然已经不做他想,她心境渐趋平和。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她终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有许多把未来系在皇后和窦家身上的人,不会就此甘心的。他们经常去大长公主府,鼓动馆陶公主,进宫来劝说皇后,好好的想办法挽回帝心,大家的荣华富贵自然可长保无虞。

对于见识浅薄的母亲馆陶,皇后有些时候心里感觉竟然有些厌烦。皇帝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一起长大,难道还有人比她更清楚吗?一些逝去的东西,不是她自己努力就能挽回的。

馆陶公主每次来椒房殿,在自己的女儿面前,除了抱怨还是抱怨。她不仅抱怨皇帝的忘恩负义,还抱怨王太后的翻脸无情,现在竟然想见她一面都难,也不想想老祖宗在世时,她当初是怎样巴结大长公主府的!

每当这样的时候,皇后除了低头不语,她还能说什么呢?深宫九重,这本来就是一个势利的地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更是大多数人的天性。皇帝的风流薄情和见异思迁,早已经深深地伤害过她无数次。而漪澜殿那边之所以变的态度冷淡,这其中的原因,她自然也心中清楚。

丞相田玢的失败与死去,让王太后对许多人恨之入骨。皇后与大长公主府,也受到了牵连,因为,她们终究是属于窦家的人。

说起来那件事时,就连一向傲气凌人的馆陶公主,脸上也闪过一丝后怕的神色。原来,田玢和王太后,他们的目标是窦太后死去以后的窦家!如果他们那次打败窦婴而得手的话,想想接踵而来的后果,就会令人不寒而栗。

而窦家在这次惊涛骇浪中无恙,据说是要感谢一个人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大长公主府与那个姓元的小子曾经有过很多过节,更是对他与建章宫关系亲密而暗中视为大敌,但在这件事情过后,馆陶公主的口气中,却难得的对元召带了一丝赞赏。

皇后对于外面发生的这些事,并不关心。在她想来,那些朝堂争斗,也只不过是为了各自的权利而已。谁好谁坏,谁胜谁败,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她只不过是困在这深宫中的一只鸟儿,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那终究是别人的世界。

不过,馆陶公主说过的一句话,还是在她心里又引起了波澜。

“阿娇,无论如何,你要有自己的一个孩子。将来,他会是你的依靠!”

孩子,一个皇子!这正是一切症结的所在。除掉她以前的任性娇惯,没有爱情的结晶,恐怕更是皇帝与皇后之间感情变淡的主要原因。

从前,她曾经有过无数次的希望,可是都终归变成了失望。想尽过一切办法,想要怀上一个孩子,却一次都没能如愿。皇后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天意的捉弄。

如果说此前想要一个孩子的愿望是让他成为王朝接班人的话,此刻,她的心态早已经转变为,想要一个余生的寄托和陪伴。

更何况,这句话不仅自己的母亲对她说过,楚玉也说过了好几次。而皇帝上次过来椒房殿时流露出的一丝旧情,让她终于又下定了决心。
首节 上一节 348/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