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683节

“中原到我国的海船也不算多,他们当真能顺利渡海而来?”苏我马子有些担心,他不是不相信司马达等所说,但也知道漂洋过海的风险有多大。

“佛祖定会保佑,若得此人相助,我等在国内弘扬佛法的力量要充沛得多。”

“大臣,百济时常与中原往来,这周国六年前攻灭齐国,把长江以北悉数纳入治下,只是三年前发生变故,国力大衰。”

鹿深臣说起他所知道的消息,当然也只是道听途说,关于中原局势,只有刚出使归来的大荒麻吕最有发言权。

见着苏我马子看向自己,大荒麻吕随后说道:“周国内乱是真,不过现在已大致稳住局势,中原长江以北沿海港口,都在周国境内,这位余郎君若真是有心,想来是会派出船队东来。



苏我马子关心的是这个“余郎君”身份如何,司马达等根据他和余文的数次交谈,以及余文的表现来看,大概判断要么是豪商,要么是世家子弟。

“中原的世家有姓余的么?”

数百年来,倭国多次派使前往南朝京城建康,衣冠南渡的侨姓士族和南方本地士族里面,耳熟能详的是王、谢、顾、陆等,北朝的士族也大概熟悉知一二,可从没有听说过“余”姓。

“有可能是新兴的豪强吧。”司马达等倒不会很在意,他离开故国已经六十年,中原早已物是人非,谁知道这些年里又有那些高门大姓族崛起。

苏我马子也只是大概一问,他是想评估一下这位“余郎君”的实力如何,不过即便对方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身,他也不在乎,只要真能运来佛经、佛像,那真是天赐良机。

从其父苏我稻目起,苏我氏一直致力于在倭国推广佛教,而重用渡来人也是苏我氏的一贯宗旨,这些从百济、新罗、高句丽甚至中原渡来的人们,掌握着许多先进技艺和文化,对增强倭国国力有很大帮助。

纺织、冶炼、文学、礼仪,渡来人的本事都是本土豪族望尘莫及的,苏我马子对于物部氏这些浑身散发着霉味的旧豪族,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不合时宜的东西,就该扔掉!

大荒麻吕事先已经知道这位“余郎君”叫做余文,只是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寻了个机会开口问司马达等,这位“余郎君”的样貌如何。

“怎么?你在周国听过这个名字?”

“大臣,在下去年渡海西去中原,将近一年时间未曾听说‘余文’此人,不过...”大荒麻吕有些迟疑,“不过周国皇帝姓宇文。”

“不是说周国皇帝年幼么...”司马达等说完愣住,“宇文,余文...莫非是谐音,为的是隐去姓氏?”

“不一定,还请司马村主画出那人样貌。



见着司马达等提笔在纸上画着“余郎君”的头像,大荒麻吕陷入沉思,他不确定自己所想是否正确,不过按着司马达等所说,对方浮海南下赶回长江附近的故乡,这到让他想起个人来。

周国的西阳郡公宇文温。

大荒麻吕是去年年底抵达中原周国京都邺城,在邺城待到今年九月才启程回国,启程前周国皇帝宴请他们和突厥国使者,在座的就有这位西阳郡公宇文温。

他曾听四方馆的陪同人员闲聊时说起宇文温的事,据说这位周国宗室是从什么山南来到邺城,过了九月就要返回,那山南似乎就是在长江附近。

当时对方就是这么一说,大荒麻吕也就是这么一听,如今想起来,似乎和博多港的“余文”勉强联系起来。

司马达等画了几张纸,最后终于画出满意的一张画像,大荒麻吕拿起画像看了片刻,觉得真的有些像那位,惊疑不定的问道:“村主,此人果然如此样貌?”

“呃,老夫的画工差了些,大约与真人有六七分相似吧?”

“那此人是否有什么...呃...例如印信之类的痕迹留下?”

司马达等望向苏我马子,见其点点头,他便将那张写有暗语的纸张拿了出来,上面有余文私章留下的印记。

大荒麻吕拿过来看了许久没看出个究竟,尴尬的将纸张交还司马达等:“村主,在下不太认得汉字。”

“是老夫疏忽了。”司马达等笑道,他开口解释那印章上的字迹:“宇、内、文、采、温、润,共六个字。”

“宇、内、文、采、温、润?”

“正是,中原所用印章,其上行文是从右至左,由上往下。”

“那那那那...”大荒麻吕惊得说起话来都是结结巴巴,“那么头一行的三个字,莫非就是宇文温?”

“呃,确实如...”司马达等说道这里回过神来,“余文,宇文,宇文温?!”

第一百五十六章 随风而去

??“大臣!”大荒麻吕激动不已,不顾失礼大喊起来:“大臣,在下曾在周廷酒宴上见过他,他是周国的正九命郡公啊!”

“正...正九命是什么?”苏我马子不太清楚中原官制。

“他他他,他是周国宗室,宇文氏皇族为数不多的成员,地位尊贵,其父在周国一如大臣...稍逊大臣在我国的地位...”大荒麻吕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解释,只能用这种办法说明对方的身份。

“你说什么!!”

饶是苏我马子历练出来的修养,也惊得起身发问,司马达等如今也回过神来:难怪其他那些渡来人如此听令于这位“余郎君”。

“大臣,这位宇文郎君可不能...可不能就这么走了!”

“对,对!快,快,你和司马村主立刻去博多,把这位宇...文请到京城里来!”

“记住,无论如何都要把他请来!”

苏我马子当机立断,他第一个念头是要亲自赶去博多,迎接这位周国的贵人,只是他作为苏我氏一族首脑不能轻易远离京城,所以要派手下立刻赶去。
首节 上一节 683/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