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684节

倭国和中原大国的交往,从中原东汉起到现在有数百年,虽然交流不算多,但倭国君臣都知道,中原大国看他们的眼神,就和看蛮夷一般。

即便是派出使访问倭国都没兴趣,更何况倭国、百济、新罗甚至高句丽,长年都把中原南朝奉为正朔,中原北朝为此也颇多不满。

只是数百年下来,中原南朝国力日衰,看样子再过十余年搞不好都保不住国家,所以对周国的态度,倭国、百济、新罗甚至高句丽正在扭转。

但即便如此,周国也照样对他们不感兴趣,此次大荒麻吕出使周国,也没见周廷派出使者随行到倭国,使者都没有就更别说有身份尊贵的人到倭国来。

可如今就有一位来了!

有大荒麻吕作证,这个宇文温的身份可以确认无疑,苏我马子知道若是能将这位周国宗室请到京城面见大王,那么将是倭国历史上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如果能说服这位周国宗室,让周国朝廷加强和倭国的联系,那么两国间组织船队往来,可以引入大量渡来人,带来更多中原的先进技艺和文化,这不就是苏我氏追求的目标么?

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收复半岛上的任那地区,这是倭国在半岛上的立脚点,却在六十多年前被新罗攻取,如果能得到中原周国的帮助,整顿兵马收复失地,那可是不得了的功绩。

事不宜迟,司马达等和大荒麻吕立刻动身前往难波,在那里乘船西进去往北九州博多,这段距离单程要数日,加上司马达等从博多护送佛像到京城花掉的时间,来回已经大半月过去。

而宇文温的船,大约也快修好,再不快点就来不及了!

。。。。。。

“北风吹,秋风凉,谁家娇妻守空房,你有困难我帮忙,我住隔壁我姓王...”

宇文温心情极好,不忌讳自己的娇妻们正在守空房,哼哼着隔壁老王之歌,矗立船头感受着寒冷的北风,今日北风起,正是随风而去的好日子。

如今已是十二月中旬,在上月大风暴中幸存的四条船,现在已修理完毕,破损船体已经更换船板,换了结实的主桅,风帆也是焕然一新。

还招募了一些倭国水手,尤其是其中几名熟知前往中原的海路,这队四条船组成的船队补充了干粮和淡水后,于今日借着着北风扬帆起航。

海路凶险,但只有跨海向着西南方向航行才能回家,有了盼头那么再艰险他都要勇往直前。

即便是漫漫荆棘路,我也要披荆斩棘!

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宇文温豪气万千,他乘坐的船连同另外三艘借着北风从博多港出发南下,再度踏上横跨黑水洋的旅程。

后世遣唐使前往中原,航线有北路和南路之分,北路是沿着朝鲜半岛西岸北行,再沿着辽东半岛南岸西行,横跨渤海湾抵达山东半岛。

南路是经过九州的五岛列岛南下,沿南方的种子岛﹑屋久岛﹑奄美诸岛,向西北横跨大海,在长江口登陆,这条航线的风险很大,但也是如今唯一回家的路径。

要是想安全只能走北线,回到山东半岛后多半会被地方官“扭送”邺城,到时多久才能脱身就天晓得了,所以宇文温决意要冒险。

借着北风一路南下省时省力,可即便如此,按照走过此条航线的倭国水手所说,即便一路顺风,要抵达长江口也得差不多三十日。

当然,要是风大一点的话,搞不好船队是抵达杭州湾,但这都无所谓了,到了长江口附近,怎么着都算是成功横渡大海,所以不由得宇文温不高兴。

“郎君!好像有船往我们这边赶过来了!”

听得田益龙等人这么一说,他转向右舷向东北方向往去,只见不算太远处有一条船正借着北风向他们驶来,宇文温掏出千里镜向着船头看去,却见船头有人在高呼着什么。

其中一老者,看上去似乎是司马达等,而其身边一人似乎有些眼熟,只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宇文温看这阵势总觉着哪里不对劲。

“国公,似乎是倭国有人要接近船队,是不是要等一下,也许是那位司马先生派来的人也说不一定。



崔掌柜小心翼翼的问道,如今对宇文温的称呼也没有必要遮掩,他见宇文温之前和那位倭国的司马达等似乎有什么约定,就怕眼前之船是为了此事而来。

“不必,满帆,立刻走人!”

“国公,在下是担心...”

“莫非崔掌柜留恋此处么?”

见着宇文温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崔掌柜赶紧命令船老大指挥水手操帆,反正他已经尽到了提醒的义务,听不听就由对方了。

“使君,当真不等一下么?”

拍了拍田益龙的肩膀,宇文温笑道:“不必,本官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还是不要等了,免得出什么事,万一哪位倭国大官要请我等去京城做客,你说去是不去?”

宇文温觉得自己先前的乌鸦嘴都能应验,所以十分小心谨慎,如今已经扬帆起航,绝不允许被什么事情牵绊,见着那艘船再无法缩短双方距离,他心血来潮让随从们齐声大喊:

“不送,后会有期!!”

第一百五十七章 时局

中原战事如火如荼,九月初隋国于南、北两线对周国发动进攻,而江南陈国随即于九月底挥师北伐,进攻周国淮南地区,被夹击的周国也调集军队全力迎战。

从河北幽州到淮南合、吴州,从山南荆、襄州到江北黄州,周军与来势汹汹的隋军、陈军作战。

周国山南州郡被围攻,而与朝廷的联系已经中断,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反击,荆、襄、安、江陵、黄州五总管府军队全部调动起来。

十一月初,山南荆州方城为隋军攻破,随后荆州军于上宛组织防御;不久后,隋国金州总管府军队攻破周国数道关隘,沿着汉水进抵襄州以西百里,襄州总管宇文明集结军队前往御敌。

十一月中旬,隋国信州总管府派出军队,水陆并进攻打下游的梁国,而梁国隔江的陈国也派出军队渡江,隋、陈联军合力攻打梁国国都江陵。

十一月下旬,隋、陈联军兵临梁国国都江陵,梁帝携皇室及重臣东迁安陆,而周国江陵总管府军队和梁军死守江陵,等待西进增援的安州军。

隋、周于幽州交战,胜败反复,又在除井陉之外的太行七陉展开对攻,
首节 上一节 684/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