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175节


运河开通一年以来,每天都有大量货物往返东(叶城)西(上宛),极大方便了荆襄及河南两地的物资运输,与日剧增的人气,让运河沿岸的城池、村落欣欣向荣。

大宗货物走运河,旅人走驿道,位于叶宛道和叶宛运河上的方城,同样人气越来越旺。

杨瓒及家人昨日在方城驿馆住宿,入城时就感受到方城的喧嚣。

而叶宛运河的开通,带来的变化不止这些。

叶城有平顶山大型煤矿,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大量煤炭借助水运,输送到豫州总管府各地,让越来越多的蒸汽抽水机运行起来,往最近数年不断完善的水利网注水(或者排水)。

雨季排洪、蓄水,旱季放水抗旱,有了蒸汽抽水机的水利网,让豫州总管府各州郡连年丰收。

叶宛运河西端的荆襄之地同样如此,靠着叶宛运河的巨大运输能力,大量平顶山燃煤输入荆襄,同样支撑起有蒸汽抽水机作为辅助的水利网,还让正在进行中的汉沔大开发如虎添翼。

煤不仅可以作为蒸汽抽水机的燃料,可以取代柴禾,作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大量煤炭被做成“煤球”、“蜂窝煤”,在新式的煤炉里燃烧,可以烧水做饭,还可以取暖。

因为平顶山煤矿矿藏丰富,加上水运便利,所以保证了叶宛运河的顺利运行,还让河南、荆襄之地获得大量廉价煤炭,让越来越多的城池普及了新式煤炉。

煤,作为一种矿产,为开采者带来丰厚的利润,而贩运煤炭,也让经销商们获利颇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煤的开采、运输行业中去,由此促成煤产量持续增加,而煤价继续下降。

叶宛运河的开通,明显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上宛、穰城、新野、樊城、襄阳等地,城中百姓不再需要出城樵采,只需要到煤场购买“蜂窝煤”、“煤球”,就能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燃料。

待到冬季,各地对于煤的需求更大,而神奇的“暖气”,就需要消耗大量燃煤,而寻常百姓家里取暖用的小火炉,烧煤不比烧柴的效果差。

此时此刻,航行在运河上的货船,过半都满载着燃煤,运往荆襄各地,满足各地官民越来越大的需求。

随行的吏员,指着这些运煤船说道:“驸马,如今的叶城,可是今非昔比,户数逾五万,无论是城里还是廓内,都是人满为患,如今官府正在考虑扩建城池,待得数年后,又是一番新面貌了。”

“公主是陛下的长辈,陛下有旨,到秋天时,为府里安装暖气,届时,驸马和公主就能体会到何为‘温暖如春’了。”

“到了冬天,叶城可是满城滚滚浓烟,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黑烟,不知情的人远远望去,只道城池失火了。”

“不止叶城,就是方城也是如此,如今只要是运煤船能抵达的地方,都有煤场,都有蒸汽抽水机。”

随行吏员向杨瓒一家介绍起叶城来,叶城里有顺阳公主府,将是杨瓒一家居住(在官府监视下居住)的地方,和流放地比起来,叶城可是热闹得多。

一行人继续赶路,行走间,杨瓒发现航行在运河上的船只,多了许多客船。

船上男女老幼皆有,一个个靠在窗边,满是好奇的看着两岸景色,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说话带着河南口音,看样子许多人似乎是举家出行。

继续向前(东)走了数里,客船客船越来越多,如果不是船上乘客身着布衣,还真容易让人以为是朝廷调集千军万马入荆襄。

杨瓒为如此规模的客运感到震撼,好奇的请教随行吏员:“这...是否是移民?”

“是的,朝廷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开发汉沔地区,荆襄百姓踊跃参加,奈何要开发的荒地太多了,人还是显得少,于是朝廷开始动员河南百姓,举家迁移到汉沔地区定居、开荒。”

“农具、种子、耕牛、房屋,一应俱全,还有嘉禾盛等商社提供各种帮助,只要肯开荒,那就有地分。”

嘉禾盛,是经营蒸汽抽水机的商社,实际上还有其他业务,商社主要提供农业服务,协助农民保丰收,汉沔大开发的浪潮之中,大量类似的商社活跃其间,协助官府将昔日的旷野、沼泽、滩涂化作良田。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今朝廷并未强制迁移河南百姓入汉沔,现在愿意举家搬迁的人,都是先前受雇到汉沔待过一段时间的雇工,见着那里确实大有所为,于是返回家乡,动员家人在官府那里登记,然后举家迁移。

在官府的免费接送下,许多河南百姓扶老携幼,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离开人多地少的家乡,到广阔的新天地去安家落户。

汉沔大开发和大规模移民,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朝廷(天子)很有耐心,并没有一上来就强制百姓大规模迁移。

杨瓒自从结束流放生活之后,看了很多报纸,知道朝廷已经收复南中,同样开始大规模开发和动员移民,不仅如此,得益于日益兴旺的海贸,岭表交广,不再是让人闻之色变的烟瘴之地。

去过岭表交广的人越来越多,对于交、广各地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杨瓒在襄阳食肆里闲坐时,就听过路旅人谈起广州的风土人情。

杨瓒看着眼前这壮观的船队,只叹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而随行吏员,还向他透露了一个最新消息:辽东那边,要有大变化了。

“辽东?似乎高句丽已经占据辽东许久了?”杨瓒有些不确定的提问,他对辽东的情况不是很熟悉。

“自后燕时起,到现在,高句丽占据辽东将近二百年。”吏员答道,随后轻松的说:“不过呢,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年初竟然敢入寇辽西,朝廷可不会咽下这口气。”

“朝廷要对辽东用兵么?”

“当然要用兵,不过对付这种撮尔小国,想来有北洋贸易公司就足够了。”

第三十二章 旅顺

多云,海面风浪渐急,总总征兆表明,再过数日就要有一场风暴到来,此时此刻,海面上大量船只正在航行,向着前方海岸线接近。

船只的前进目标,是前方海岸线上的一处海湾,海湾三面为群山环绕,唯独南面一口通往大海,口外礁岛耸立,宛若路旁一尊尊石像,恭候客人们的到来。

海湾内,北岸上,一座城池闪烁着火光,许多浓烟腾空而起,飘向阴沉的天空,又有许多船只停泊在距离海岸一里左右的海面,大量小船往返于海岸和海船之间,运送着各类物资和人员。

海岸边,数道栈桥已经成型,向着海面延伸而去,其中一道最长的栈桥,末端已经可以让大海船靠泊,船员直接卸下物资,装在推车上,直接运往陆地。

又有许多士兵,从海船上趴着网梯下来,乘坐靠泊的小船向海岸前进,登岸后,越过一片狼藉的沙滩,向着城池前进。

一片狼藉的城池,如今飘扬着周国旗帜,而众多旗帜之中,白蔷薇旗分外耀眼、

城头上血迹斑斑,战殁者的遗体,被人抬下去集中处置,而城池的新主人们,正在对“新家”进行修修补补。

暴风雨再过几日就要来临,留给登陆者的时间不多了,届时这里就会下起倾盆大雨,然后海面风高浪急,任何船只都无法在外海航行。
首节 上一节 2175/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