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871节


总不能老让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们需要帮手,靠他们培养一些学徒实在太慢,对华夏军的科技发展不好,所以张强要把华夏的那些民间人才找出来,送入他们的研究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对两个人进行帮助和启发,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东方促进了西方的战舰发展

随着华夏帝国同西方的关系解冻,英国人返回了东方,他们不得不返回,因为还有一个印度需要操心,印度的物资和资源,商品都是他们需要的,无论是非洲还是美洲,都无法像印度这样供应英国巨大的原料物资,同时把英国的商品销售到印度,赚取不菲的利润,拿走不少的金银财宝。

而西班牙人自从二十多年前撤离远东,亚洲,他们的商船从来没有出现在马甲海峡这一侧,一直在非洲和美洲开拓,甚至专心金银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同法国,英国,荷兰在加勒比海争夺殖民地岛屿,几个国家进行了二十年不屈不挠的争斗,但最终荷兰人退出,英国人拿到一些,西班牙人胜出,占据了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大部分被英国人占据,荷兰人只是拿到了一些边角的小海岛。

法国人则同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交接的地方,百慕大等地拿到了一些岛屿,几方在加勒比海的争斗仍然在继续,但都比较疲惫不堪。

于是几方同时选择了休战,而把目光转向战争停歇的东方,那个东方战争已经远离他们二十年了,最近的同俄罗斯的争夺战也只是在亚小规模的战斗,在西伯利亚打战的是大清国,而不是华夏帝国,华夏帝国只是在后面支持了人力和物力,枪支武器火炮等的东西。

一心埋头发展的华夏帝国是他们垂诞三尺想要进入的一个市场,虽然不能殖民了,但华夏帝国庞大的市场是西方那个国家都想进入的,只是先前的敌对关系,加上地理上的远近使得他们无法有效和及时的传递消息和同华夏帝国沟通。

他们这边已经是风帆时代,铁皮铁骨木头船身的风帆战列舰时代,而且战舰越来越大,火炮威力越来越大,交战的方式已经从跳帮上船肉搏转变为互相之间在八百米到一千米距离上炮击,虽然还是大部分的实心弹战争,但也有一部分开花弹,开花弹的发展,使得他们的战争越发的血腥和激烈了。

并且船只的造价一次比一次攀升,原先普通的战舰,一百八十吨,风帆战舰不过三四万英镑一艘,简陋的甚至一万英镑就可以造出来,在加勒比海称王称霸还是可以的,但到了远海这点钱装备起来的战舰就不够用了。

战舰的吨位从一百八十吨到三十年前同华夏帝国战斗时的的三百吨和五百吨,战斗失败撤回西方以后,西方的战舰吨位迅速提高,百吨,八百吨成为寻常的战舰吨位,一百八十吨也只有海盗或者其他的一些民间探险船使用了。

千吨战列舰,两千吨战列舰作为一种豪华配置,平时也无法出战,两个国家国战的时候才会出动哪一级的战舰,而且每个国家都不多,三四艘,七八艘,十来艘,最多的是英国,三十多艘。

一艘的造价在五十万英镑,两千吨左右的在百万到三四百万英镑,这简直就是浪费,因此如果不是为了凸显一个海上王国的地位和实力,很多国家不会造那么大的,一艘百门火炮的战列舰的。

造价在三四十万之间的千吨左右的军舰是大家喜欢的,专门用来战斗,追击敌人,同时花费不多的倒是很多,英国有近三百艘,西班牙有近一百多艘,不过他们的这些战舰在十来年以后,他们再次在华夏帝国南海败北以后,英国获得了华夏帝国的铁皮风帆战舰以后,突然间全部落后了。

华夏帝国那时候已经开始对风帆战舰全力向铁皮战舰的改造工作,只有有了一百多艘改造过的铁皮战舰,后来第二次同西方联军对郑智他们势力的围剿落幕以后的第二次远征和扫荡,一举将荷兰人和英国人,西班牙人赶出了华夏南海和印度洋,马甲海峡。

彻底独霸亚洲海域。

回来以后华夏帝国本着这样的东风,使用飞剪船改造出来的铁皮战舰和战列舰继续研究和改造,形成了主要是铁骨和铁皮,甚至绝大部分使用铁皮的风帆战舰,火力也从混合的实心炮弹和低劣的不稳定的开花弹转变为炮壳质地的圆筒铜铁合金炮弹。

火炮炮管也从原先的大肚子的滑膛炮炮膛转变为线膛炮直筒炮管,并且加长,科学合理的制造出了各种青铜加钢铁质地的火炮。

这些火炮参加了同大清国的战斗,并且以后一直出口到大清国,支援大清国清剿西伯利亚的俄罗斯探险者和马匪,远征军的战斗,完成了大清国第一次占领西伯利亚的战斗。

之后二十年虽然有多次改进,但改进不大,战舰的船身依然有大量的木头,风帆依然是主角,速度提升也不大,从原先的巡航节,战斗八节节,最快速度十二点五节到十四节的速度提升到了巡航八节,战斗速度十节到十二节,最快速度十四点五节到十五节的速度提升。

直到最近十年才获得重大提升,蒸汽机上船,最快速度提升到了十五节多到十节,不是很稳定,但依然比原先纯粹靠风帆转向和航行,依靠大自然为主,转变为可以依靠自己的意愿在远海航行,最不济也能顺风漂流一段,然后在无风的时候启用蒸汽机,烧木炭或者木柴逃脱或者追击敌人,或者是回到港口。

而这时候,西方的战舰还在向飞剪船特点船身转变,还在考虑怎么配比设计才能达到最大速度,不过他们也得到了不少提升,他们的风帆战舰速度更快了,节的战斗速度,更加合理的火炮配比,减少了火炮数量,船身重量,却增大了火炮威力。

这一切都是学习华夏帝国被他们俘获的那一艘飞剪船战舰而来的。

英国走在了前列。

荷兰则知道了飞剪船的厉害,大力发展飞剪船,一时间加勒比海到非洲沿岸都是飞剪船的身影,虽然抗风浪不高,但依然能远航,虽然战斗力不行,但依然能通过自己快速的进入和脱离,打击敌人,十二节到最快十七八节的速度使得西方的消息传递速度加快了,运送人口的速度加快了,人口流动速断也加快了,很好的促进了西方的社会发展。

而西班牙人虽然得到消息缓慢,但他们毕竟也是参加过同华夏帝国的战斗的,也知道华夏帝国战舰的特点,英国人和荷兰人的转变,很快他们就得到了技术,并且针对性的开发了自己的新的战舰。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东西方战舰差距

新的战舰不比英国,不过相对来说西班牙的战舰还是很有看头的,比较实在,坚固耐用,并且体型庞大,风帆更加强大,桅杆更叫高耸,火炮方面比起英国的技术型突破,也开始以开花弹为主,西班牙的火炮就有点放不开,大部分依然是实心弹火炮,依然坚持着原先的布局,火炮比较多,而且比较大,这不可避免的影响了速度和战斗力。

相比英国人的精益求精,西班牙人则是好大喜功,并不吸取被英国人打败的教训,没有什么能力的大型战列舰造了又造,即便是负债也要造,让周围的西方诸国看着眼热,嘲笑。

西班牙的战舰依然遵循着风帆时代的一级战列舰,二级战列舰的规则建造,虽然吸收了华夏帝国的飞剪船改造的好处,速度和战斗力上提升了不少,平常平稳的航行就能达到七八节的速度,快速航行的时候十节不再话下,十二节,甚至十四节也能行,相比三十年前的西班牙战舰速度上提升了1节到三节的速度,比起英国平均三节到五节的速度提升要小很多。

当然在飞剪船上他们的速度也不慢,十点五节的速度,普通漂洋过海的速度也能达到十二节的速度,大大提升了一个时代的速度,可他们的飞剪船就没有英国人和荷兰人的飞剪船快速和拥有多少战斗力了,还只是消息传递为主,吨位也比较小,如果还算有特点就是他们仿造了华夏帝国的钢筋铁骨的护卫舰,完全是华夏帝国的飞剪船护卫舰的翻版。

比起英国人的铁皮木头龙骨的船身要坚固耐用多了。

英国人有着固执的一面,总是以为钢铁东西不会比不好找的船用龙骨或者肋条要好,因此对于使用钢铁方面还是有着顾忌,相比西班牙当时候同华夏帝国的友好,或者说西班牙当时候的反复两面性,英国人就要高傲的多了,因此他们没有得到多少华夏帝国钢铁方面的技术,这也是英国人没有使用钢铁龙骨和肋条的原因之一。

在蒸汽机方面,倒是双方都没有完成真正的船用技术,还都是在民间鼓捣,一些科学家自己鼓捣,这方面,英国的学术氛围比起西班牙来要好的多,大拿基本上是英国和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的。

随着俄罗斯同华夏帝国摒弃前嫌,放下身段合作获得了铁路以后,西方欧洲国家大为震撼,派出人员看了从大清国过来的华夏民夫和工程师们对铁路的修筑,以及运送物资的木炭火车从运输铁路线路上将无数的物资飞快的运输到前沿,然后随着铁路的延伸继续以此种方式运输物资。

庞大的物资运输量使得英国等国看着眼馋,但他们和华夏帝国还处在敌对状态,还有印度这个瓜葛,其他欧洲国家则和华夏帝国没有联系,并且以前也同华夏帝国交战,双方间隔着不少敌对国或者俄罗斯,土耳其等国,也没有办法同华夏帝国联络上。

因此目前能享受到铁路好处的就是俄罗斯一家,土耳其方面因为俄罗斯猛攻里海走廊,原先拟定的施工因为里海走廊不通畅,俄罗斯的阻挠,施工不下去,只是在土耳其境内和走廊里面施工了一段,战争一开始,华夏帝国施工人员就撤退了。

土耳其也没有办法,他们同俄罗斯的战斗屡有反复,俄罗斯从体量上和从凝聚力来说,都比土耳其更有实力,土耳其是多民族国家,现在的俄罗斯的民族可不多,土耳其人多嘴杂,化落后,就像刚从野蛮部落时代走出来的一样,而俄罗斯多贵族,并且同西方的交流密切,斯拉夫人实际上也是日耳曼人的变种,是西方种族转变的一种,比较能融入欧洲。

而土耳其怎么说也是祖先来自亚洲,曾经是华夏帝国历史王朝里面的敌人,其实也算是汉人的一种,但他们后来容貌和习俗的改变,来到了西方以后被西方罗马帝国渗透和改变,逐渐变成了现在的西方面孔的土耳其人。

如果说是后世,一些人又要说血缘关系了,血浓于水,这种论调在张强小时候很觉的有理,就像兄弟,你怎么憎恨都是一家人,但后来才发觉这是远走他乡的,已经变成了外国人的那些个背叛者,或者说不想当国人的人的在外地受欺负,在寻找一种臂助,要是他们心还向着华,那么帮助也非不可,但很多人,很多人的后代都彻底的享受着人家外国的好于坏,帮助外国人打国人,但在外国人欺负他们的时候,却回来找国人安慰他们,栽赃自己的祖国和兄弟姐妹,用心险恶,因此明事理之后,张强对他们就深恶痛绝。

他同情因为各种理由在外的游子,他们的心还是国心,但对于绝大多数出外面的人,并且放弃了华身份的人视为敌人,因为只有敌人做的事情他们才会做,敌人不想用来伤害华的事情,他们也会做,甚至做的更觉,背叛加上伤害,这就是他们回报祖国的好的行动。

最可恨的是消耗祖国的资源,还让祖国在道德上,在大义上陷入困境,让祖国有口难言,比敌人更会伤害祖国。

在大清国和俄罗斯,土耳其修造铁路使得华夏帝国深入影响到这三个国家,铁路也许因为成本原因,收入遥遥无期,可其他方面的收入却因为贸易大增,收入大涨,这是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西班牙这个以前在南洋有着深远影响力,并且牢牢霸占贸易权的国家很是妒忌,英国人返回了,同时经过两年时间的试探,西班牙人也来了。
首节 上一节 871/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