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870节


第一千零九十章 皇家舰队巡游外海

三千吨战舰,皇家舰队的旗舰,张强这个华夏帝国皇帝的座舰,除了在上层甲板上拥有这么多火力以外,还在上层指挥舱上面拥有瞭望哨炮手,炮手一共五人,分两拨值班,这里距离甲板已经高达米,视野开阔,拥有一门华夏帝国研制的重型迫击炮,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相比已经淘汰的以前使用英国制式的几磅炮的旧式火炮,这种迫击炮能发射多钟弹药,其就有火烧敌人木头船只的**,以及重型砸敌人船只甲板的穿甲弹,还有改进的开花弹。

这种战舰已经类似于后世的188几年的巡洋舰了,在前后甲板上空位上还挂着箱子装的小型迫击炮,以及在栏杆下层半米处的平台上有着射击走廊,还有磅炮炮位,在两个烟囱间还有一门可以三百十度旋转的短炮管的80毫米火炮。

战舰的火力考虑了十里地远程压制火力,以及程的交战火力,近程的决战火力,炮塔用来兼顾三种射程,安装的旧式火炮用来在近程以下八百米到百米距离上同敌人进行殖民风帆战舰时代的战斗,而迫击炮和烟筒间的火炮用来公里一百米到四百米,甚至百米距离上的敌人,而磅炮和燧发枪火力,用来同敌人近身肉搏,阻止敌人登舰。

其他的三十艘新式战舰也一如既往的豪华和庞大,相比水师舰队的正式战舰来说,也一样速度和火力稍逊,灵活性更不能比,可皇家舰队是干什么的?

皇家舰队是面子问题,而不是战斗主力,原先成立的时候是战斗主力,几乎被打残修补之后继续担任皇家舰队主力战舰,直到新式战舰替换它们。

战舰以比巡游速度节速度稍微快一些,八节的速度出海,然后在渤海上转了一圈,开了几炮,演练了一番,然后打道回府,返回舰队驻地,之后张强又带着五艘皇家舰队战舰巡游第一舰队东海舰队驻地和海外舰队巡逻路线。

总体来说海上已经很繁荣了,华夏帝国虽然没有同其他国家或者势力进行有效的或者比较频繁的贸易,但原先华夏就和日本,现在华夏帝国的蓬莱州,琉球岛国,现在华夏帝国的蓬莱州一个知州地盘,相当于后世的一个省里面的地级市,以及宝岛州,或者说宝岛总督区,以及吕宋岛,应该说马尼拉,婆罗知州等地组合起来的吕宋州,吕宋总督区,印尼,印尼总督区,马甲,马甲总督区,澳洲,澳洲总督区,东南亚四国,现在的华夏帝国东那样四周,总称东南亚总督区,不过后来因为安南并入核心区,成为华夏帝国核心区的一个州府,因此现在东南亚总督区现在是老挝,缅甸,暹罗三洲了。

以后可能要在这个总督区加上娜迦山脉那一片地区,因为哪里还不稳定,还在战争,或者军事管辖内,属于以前的边缘区,边境战争区域,再加上哪里没有什么可以出手的货物贸易,人口更没有多少,即便是移民,也不过是几百万而已,几百万撒在那一片和其他两边开发出来的山区,密林,高寒地区,地域也很广阔,几乎看不出什么来,这样的形势,你要说能拿出什么经济贸易这些事情来,那简直就是笑话,只能说哪里以后可能被汉民占领,并且因为汉人巩固下来,以后成为华夏帝国的一部分。

但华夏帝国从来没有想过要在哪里获得什么收入,估计得补贴,张强希望以后不要有败家或者看似一心为国,其实做着同前面那些王朝的奸臣们,老夫子们,整天口里挂着忘战必危,忘战必亡国的那些圣母们不要把那一片再割让给西方势力或者是印度就好了,哪怕哪里再苦寒一百年,一千年,只要哪里仍然属于华夏,张强就安心了。

这些地区同核心区的贸易虽说看起来是华夏帝国自己同自己贸易,但也是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地大物博在这个时候说,那是一件十分正确,并且有着积极意义的口号,实在,通过这些内部州的互相商业交流,加上张强的点化,华夏帝国还真是什么都不缺,自给自足。

海上的船只穿梭往来,一刻不停,来自海外总督区的商品源源不断通过海船运往核心区,核心区的高科技商品源源不断运往总督区,这样一来,三十年间,海上的商船数目居然有万艘,皇家舰队在第一舰队陪护下,浩浩荡荡的,而那些商船,也是一队队的,还可以看到零星的一艘一艘的大小不一,型号不一,木头的,铁皮的,铁骨木头框架的,蒸汽机的,风帆的,两者结合的商船每个半个小时就从舰队旁边掠过,然后挂旗,鸣笛,互相打招呼。

就这能看出华夏帝国自身的州府,总督区之间的贸易是有多繁华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帝国的商业利润越来越高,商业贸易税收也越来越高,虽然去年投入了水道疏通工程,蒸汽机车铁路扩建和改造工程,使用了不少税收,但今年的税收已经可以在弥补了前面二十年每年的大工程,大战役,以及进军西伯利亚和亚,西域的战斗支出亏空下来的巨大缺口。

今年还没有结束,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了两千亿华夏元,加上外来商业贸易,比如同瑞典,土耳其,波斯,俄罗斯,大清帝国的商业贸易,军事装备贸易,以及帮助俄罗斯兴建铁路主线,帮助土耳其兴建一条铁路线,等产生的收益近千亿元,在划分之后,一部分用来弥补亏损,补贴那些民工,移民的费用,一部分返还给各州地方作为地方建设的费用,华夏帝国财政依然有几百亿的结余,可以用于科研开发和军事费用。

由于军队的裁撤,用于官吏的裁撤,军费剩下不少,官吏的裁撤使得枢和地方州,总督区的行政开支减少,又节省了一百亿华夏元,可以投入到水道疏通和电报线路的建设和研发来。

现在电报系统经过几次研发,已经解决了信号杂音太多,干扰太多,传输距离短,需要外接很多继器,用于提升和还原信号等的缺陷和问题。

不过这项技术还运用不到船只上,战舰上,要在这上面应用,还得开发出无线电报,这就不是张强能干的事情了。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煤炭蒸汽机时代

水师舰队在忙着更换新式蒸汽机战舰,在华夏帝国各个港口正式新建储备煤炭仓库也在新建,华夏帝国的蒸汽战舰正式登上舞台。

华夏帝国的炼焦,炼钢厂满布帝国的各个重要的产煤大州各地,华夏帝国正式走进了蒸汽时代,帝国的烧火用料也从普通的柴火变成了煤炭,高热效能的煤炭使得华夏帝国的燃料变得更加繁荣,不过付出的代价就是,到处乌烟滚滚,天地为之色变。

这就是发展的代价,避免不了。

四个舰队,加上皇家舰队,再加上两支海外舰队,澳洲舰队和马甲舰队,总共七只舰队,第一级村夫级战舰,每一支舰队装备了三十艘,这就是256艘战舰,光制造这些战舰就得五年时间,随着皇家舰队首先装备,第一舰队优先装备的五艘实验性战舰,以及两艘前期造出来的样品战舰,剩余的战舰还在陆续建造,要装备也得明年得了。

华夏帝国的舰队还只是铁甲舰和风帆战舰为主,近海的海岸警备队倒是装备了近海明伦蒸汽战舰,不过都是些百吨的小型战舰,都是实验性质的,不过百艘而已。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当然这些人是不用领工资的,征用的时候给你酬劳,不征用的时候你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官府优先使用你的东西。提拔金麟带领第11野战旅,马三立带领第12野战旅,杜歌带领第三野战旅,贺锦率领第6野战旅,剩余的一个野战旅第十三野战旅调往西南广州府一带,马汉接任第十三野战旅,再调锋无羽的第二野战旅去西南防线,锋无羽跟随去西南防线,主持哪里的工作。

轩辕龙飞调往武昌府,第五野战旅仍然跟随而去。

阮进接任马惟兴的第八野战旅,驻防安庆府,将军调换,但第八野战旅的士兵不动,驻地不动。

第野战旅不动,主将更换为巴格雅鲁,第三骑兵旅调往枢金华府,由魏无忌亲自掌握。

第野战旅旅长马惟仁去接任第十八野战旅,驻防汉阳府。

第二十野战旅从湖北战场调离,广东韶关去防守南明军。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尤海波吏部,张煌言户部,学政部李光地,刑部肖大壮,礼部钱秉镫,农业部张名振,工商部朱盼盼,兵部李过,工部万思元,外交部张亮,民情部黄韬,国防部魏无忌,监察部杜歌,军情部米林,各部算是配齐了。

另:新兵训练总监,田显,军情部副部长田斌
首节 上一节 870/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