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76节


取缔部曲制度,削弱下面将领的私兵势力,只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操之过急。

首先便是要自保,吕布自己手里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能够震慑住所有将领的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

那个军队便是飞虎军,却只有两千人,想去震慑四万大军,怕是远远不够。

吕布心里藏着削弱麾下将领私兵势力的阴暗心思,面上却是和煦春风。

经吕布的授意,郭嘉向诸将说道:“诸位,从刚才一役,我们均能看出将乃兵之胆,若不是主公麾下精锐飞虎军勇猛冲锋,官军必定难以冲破白波贼十余万的雄厚军阵。怎奈主公的飞虎军仅有二千人,经过刚才一役大多负伤,已经不敷使用。为全军大计着想,我建议,从全军四万人里,甄选一万最精锐的士卒组成一部,由主公亲自统率,号为飞虎军,相信由武功和用兵才能都冠绝天下的主公统领,一万飞虎军也必将称为天下第一精兵,甚至会比董卓的飞熊军还要强上几分。从此之后,但凡战势胶着,有飞虎军出马,必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主公威名远扬,功业卓著,收益的不仅是飞虎军,还有我们其他的将士。”

陈琳又补充道:“主公的飞虎军既然是全军最精锐兵士组成的,那就要时刻保持它的强大,要不断淘汰掉那些不严格训练、不积极战斗、不服从主公命令的士卒,再陆续从其他三万将士里面甄选精锐补入。我建议把这个形成我们全军的一套制度,优秀的士兵才能入选飞虎军,落后的士兵就要被淘汰,进入飞虎军便会成为一种荣誉,其他将士都不甘示弱,努力训练,努力战斗,以求加入飞虎军,如此一来,咱们全军上下的战斗力必将水涨船高。”

这些将领久在军旅,看惯了上司剥脱下级兵权的伎俩,吕布这一招并不新鲜,上一次创立飞虎军也是从全军甄选精锐,从三万人里甄选二千人,每个人手里就拿出几十个精锐士卒,并未伤筋动骨,所以没有强烈的反对,但这次一下子就要从全军四万人里甄选一万人,刨除那一万白波贼兵,等于是三选一,麾下精锐一下子被选走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这些将领怎能忍受,听完郭嘉和陈琳的话,他们鸦雀无声,脸上却一个赛一个的阴沉。

他们明白主公这两个亲信谋士的话正代表了吕布的意思,看来主公是想把我们手里的精锐部曲都给征走。有些人甚至往更坏的地方想去,难道主公想乘机夺走我们的私人部曲,等我们手里没有私兵,就可以好好收拾我们了,当然这些将领多是能力不突出向来不被吕布看重的外兵将领。

吕布在一旁冷眼静观那些将领们的表情,唯有高顺、张辽、黄忠、成廉、曹性这几个人表情如常,其他大小将领都把不满堆在脸上。

吕布看面露不满的将领竟有八成之多,便知道自己暂时是不能动他们手里的私兵,否则这四万大军必将动乱不止,便大笑道:“各位,莫须担心,若是你们不同意,本将军绝不强夺你们的私兵,不但今日不夺,以后也不会夺。不过,若是你们愿意把麾下精锐送给我统领,我荣幸之至。若是你们不愿意,本将军也决不为难。我吕布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请诸君监督之。”

为了让那些将领安心,吕布还亲自把刚才的誓言“永不夺将领私兵”写了下来,有了白纸黑字的保证,那些将领松了一口气,随后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便把麾下精锐象征性地甄选了一部分交给吕布,或者几十人,或者上百人,五百人以上的都很少。

成廉跟随吕布多年,对吕布忠心耿耿,曹性得吕布教诲器重,对吕布亦很忠诚,高顺、黄忠则是目光长远,看懂了吕布的心思,想要得到吕布日后的重用,现在就不能眷恋这么一点儿兵权,他们几人都愿意把麾下部曲全数交给吕布,吕布笑着勉励了他们,却不愿尽夺他们的部曲,只是从他们那里甄选了一成左右的精锐。张辽现在没有私兵,却也看出吕布真正用心,便主动表态,日后若有部曲,主公随时可以收编。

郭嘉和陈琳被吕布那句“永不夺麾下将领部曲”的誓言给惊住了,他们十分不明白主公为何要这样发誓,后来在三人共处一室的时候,吕布讲出了心中的计较:“对于那些私心自用、一心谋求私利、不肯主动交出兵权的将领,我确实是不会夺取他们的部曲,但是他们的部曲也只会停留在现在的规模,若是他们能力低下,战败了,减员很多,我却以无能兵败为理由不给他们补足部曲,此外,在军职晋升、统领更多军队上面,他们是最后被考虑到的。对于那些大公无私、目光远大、肯主动交出兵权的将领,我会给予他们更高的军职,让他们统领更多的军队,他们的私人部曲如果有损失就会首先补足,不过也只限于现在的规模,以后我会创建新的制度,让新收编加入的部队唯我命是从。”

郭嘉和陈琳闻听吕布有这样的谋划,尽皆大喜,他们早就看不惯那些拥兵自重的将领,可想不出万全的应对之策,主公这个谋划虽慢,却很稳妥。

吕布这次扩编飞虎军,便有试探麾下将领忠心之意,从刚才的甄选精锐过程中,吕布确定了自己以后要重用谁、要提防谁。那些看重眼前千儿八百私兵的将领不但忠心可疑,也是鼠目寸光之辈,不堪大用。

吕布明白,他不能光是按照演义或正史上的记载去看待那些将领,他们是活生生真实存在的人物,心里各有各的盘算,他们不是游戏里面的NPC人物,也不是京剧里的脸谱人物。吕布要不断地观察,不断地修正自己对这些将领的看法。

吕布算了一下,原本飞虎军掌握的两千人在刚才的战斗中减员三百多人,剩下了一千六百多人,又外放六百多人去下面做屯长、队长、两长管理白波降兵,飞虎军暂时只剩下一千人。

那些将领们的私兵合在一起有一万六千多,刚才他们主动交出来的只有二千左右,再加上徐晃从朱儁那里带来的五百骑兵,加上收编的二千匈奴骑兵,共有五千五,须要再甄选四千五。

从一万白波降兵里甄选了一千人,原来三万人马中不隶属任何将领的一万四千人里甄选了三千五百人,自成一部的飞虎军一万人马整编完成。

吕布自领飞虎军部校尉,同时兼任最精锐的一个曲的军侯,另外四个曲军侯分别是成廉、魏越、曹性、徐晃,典韦任赤卫队长兼领第一屯屯长。

剩下的九千白波降兵,由吕布从飞虎军外放出去的六百精锐作为两长、队长、屯长来管辖,另外再从其他人马里甄选出四百人,补够一万人,编为一个部,部校尉由张辽担任,张辽兼任第一曲曲侯,吕布的亲卫秦谊、陈卫、李黑、许猛外放为另外四个曲的军侯。因为白波降兵摆明是最弱的一只部曲,所以吕布擢升自己的亲卫为曲军侯,其他将领也没有什么好嫉妒质疑的。

如此一来,一万飞虎军和一万白波降兵,都成了唯吕布所命是从的军队。

官军四万人马里,除了吕布执掌的一万飞虎军和张辽执掌的一万白波降兵,剩下的两万人马编成两部,分别有高顺和黄忠统领。高顺独领陷阵营一个曲,另外还有郝昭、夏牟、冯芳、张奎等四个军侯。黄忠独领一曲,另外四个军侯为宋宪、魏续、李升、王都。张奎、李升、王都均是外系将领,日后必将清除。

第115章 韩浩问计

飞虎军整编完毕,吕布回到楼船向太后何莲请安。

何太后满面春风地说道:“吕卿,你之前向本宫索要黄忠,说黄忠适合战场厮杀,不适合守卫宫禁,本宫就应允了,那替代黄忠担任羽林中郎将的人选可否由本太后定夺?”

吕布吃了一惊,脸上却淡定说道:“一切悉听太后安排。”

何太后一摆手,从不远处走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清瘦,面白无须,虽然是满脸堆笑,但皮笑肉不笑,显得非常怪异。吕布瞥了对方一眼,没有任何印象。

何太后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潘隐,原西园上军校尉蹇硕的司马,与大将军乃早年故交,跟大将军私交甚厚,曾把蹇硕设计谋杀大将军的阴谋告诉了大将军,大将军才得以逃生,后来袁绍一党封闭北宫门,勒兵捕宦,不由分说看到无须之人便杀,潘隐当日就紧紧依托于本宫左右,幸得身免,后来便随同本宫前来邺城。本宫念他是大将军的故交,可以信赖,便欲委任他做羽林中郎将,职守宫禁,不知吕卿意下如何?”

吕布心底冷笑,白面无须的潘隐一直被自己当成何太后的亲信宦官,没想到他另有身份。听何太后这样一说,吕布又联系到刚才何太后拒绝当即风尚自己,便猜想到,何太后之所以对自己的态度老有反复,恐怕也有潘隐在何太后面前搬弄是非的关系,这个潘隐真是一个奸险小人。

吕布心里虽然波澜横生,面上却平静地笑道:“潘司马跟随过大将军和上军校尉,又值守过宫禁,乃是羽林中郎将的不二人选,微臣深表同意,只是……”

何太后奇道:“只是什么?”

吕布直言道:“只是未来邺城皇宫里仅有太后、天子、皇后、公主等四位主子,剩下的只有十几个服侍的宫女,本来已有虎贲中郎将王越领两千虎贲精兵护卫,如果再有潘司马领羽林军前来护卫,便有四千多精兵守卫宫城。现在冀州四边有鲜卑、乌桓、黑山贼作乱,青州兖州的黄巾亦蠢蠢欲动,臣手头兵力奇缺。”

何太后直接说道:“既然潘司马接替了黄忠做了羽林中郎将,你便把黄忠的部曲交给潘中郎,至于王越,就让他的虎贲军到你下面听命吧。”

吕布明白何太后的意思,王越是你吕布推荐给本后的,那本后就不能对他完全放心,还是退给你吧,本后不能重用你这一系的人。吕布心里闪过一丝寒意,如果再任由潘隐这鸟人在太后面前搬弄下去,没准自己会变成第二个董卓,自己要赶快想办法除掉这家伙。

吕布拜别太后,领着潘隐前去官军大营。

吕布思索了一会儿,决定把黄忠第三部里的第五曲,也就是太原王氏旁系子弟王都任曲军侯的那一曲调给潘隐,潘隐那人揽权心切,根本没仔细看清楚这一曲威武雄壮的表皮下面是什么,是吕布麾下官军前三个部里面个头长相最像样子但意志最薄弱战斗力最弱的曲。

吕布在此之前也把里面队长级别以上的将领换了一遍,如果潘隐拿到兵权以后就开始换将,说明他已经有心对付自己了,那自己就不要客气,就要抢先下手了。

王越依然兼领虎贲中郎将,但他的虎贲军已经编为第三部第五曲,他兼领第五曲军侯。

王越回归吕布麾下以后,吕布便授意他在军中招募弟子,要把第五曲变成一个杀手训练营。

当吕布回到自己的房间,典韦来报:“河内太守派郡从事韩浩来见主公。”

韩浩?就是那个给曹操献上屯田策的韩浩?

吕布大喜:“快快有请!”

一个长相敦厚,年方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入内:“韩浩韩元嗣拜见将军!”

吕布赶紧上前把韩浩扶起:“元嗣,莫须多礼。不知元嗣到此有何贵干?”
首节 上一节 76/7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辛亥大军阀

下一篇:舌尖上的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