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75节


负责后勤的陈琳命人统计了一下战场上各种数据,报给吕布:“这次大战,官军阵亡三千五百六十二人,其中有一千九百四十一个是卢植大人麾下北军五校的,我军实际阵亡只有一千六百二十一人。”

吕布很想惊问:“怎么死得这么少?”四万官军对阵十一万贼兵,只死了三千多人,真是难以置信。话到嘴边,吕布又把它咽了回去,作为主公,可不能说这种傻话,这种话绝对会被部下认为自己不体恤下属性命,会动摇军心的。

虽然汉末群雄里面没有多少人会把自己麾下将士的命当回事,但他们表面却做得一个赛一个地“爱兵如子”,吕布这个本来就残余一点儿人性的家伙更要做出珍惜将士性命的姿态。

吕布仔细想了一下,如果一开始不用弓弩伏击,使得白波贼前军大乱,如果不是吕布乘势斩杀多名敌将使得敌军军心大沮,如果不是用六千骑兵大张声势围堵包抄使得郭太率先弃军逃走,那官军必将被漫山遍野的白波贼团团围困,即便最后胜利了,也是歼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惨胜,这样看来,全是吕布克制鲁莽个性冷静用兵才得此大胜,若是顺着某些人的希冀而胡乱冲锋,到时战死的官军将士恐怕要上万了。

吕布掩饰了一下心底的得意,又戚然问道:“有多少将士伤残?”

陈琳禀道:“官军伤了八千四百五十七人,其中有四千九百三十二个是卢植大人麾下北军五校的,我军实际伤残的只有三千五百二十五人,而且多是轻伤,真正重伤致残的不到五百人。”

吕布脸上摆出一副沉痛的表情,指了指远处一座矮山:“孔璋,此地背靠太行,南临黄河,乃是风水宝地,传令下去,就择此地厚葬阵亡的将士。你亲写一篇祭文,祭吊为我们大业死难的将士。”

陈琳连忙吩咐下去,让人在那山头开始挖掘坟墓。

吕布又问道:“俘虏了多少敌军,斩杀了多少敌军?”

陈琳忙念道:“我军共俘虏五万五千三百多名白波贼和四千六百多名匈奴兵,除掉那些伤残过重不宜整编的,共得五万白波贼和四千匈奴兵;我军共斩杀两万三千余名白波贼和三千七百多名匈奴兵,还有一万多白波贼和两千多匈奴兵往西北群山之间逃窜,因太行山势连绵甚大,我军既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入山进剿,只得任由他们逃脱。”

吕布大喜,自己付出两千多人的代价,带来这么大的战果,真是可喜可贺,不过他面上没有露出任何喜悦之情,只是冲着陈琳点点头,示意让他开始撰写祭文。

吕布则搀扶着卢植登上楼船觐见太后何莲和少帝刘辩,把陈琳刚才禀告给自己的一系列情况都如实上奏,同时向马日磾、杨彪、黄琬、刘弘等文臣做了详细讲述。

少帝刘辩懵懂,刚才从母后给他的望远镜里看到尚父吕布纵横驰骋斩杀敌将的雄武英姿,便大叫道:“母后,吕卿武功高强,不如让他来给朕做师父,教授我武功吧?”

太后何莲既然已经暗地里让刘辩拜吕布为尚父,自然也不会驳斥少帝刘辩的请求,在她想来,武术师父这个称呼也许能够为之前那个尚父做一番掩饰。

太后何莲现在渐渐有些后悔了,她当时让刘辩拜吕布为尚父,一半是被吕布那个天帝是灵帝的说法给忽悠了,另外一半是被吕布整出来的那个望远镜给惊住了,用了几天望远镜后,她再无当日的惊奇,人也渐渐冷静下来,再加上母亲舞阳君和亲信潘隐在她耳边经常煽风点火,她对吕布的信任已经开始有所保留。

太后何莲的面颊微微绽开一抹笑意,红唇微启:“天子所请,吕卿意下如何?”

吕布当日被何太后心血来潮强行让刘辩拜自己为尚父,事到如今,还是有些后怕,如果被卢植等忠于汉室的大臣们知道那尚父之事,该如何看待自己,吕布基本上是抱着消极的看法,所以他也在极力掩饰,看现在有一个大好机会可以盖过尚父之事,便笑道:“微臣愿教授天子武艺。”

太后何莲点点头:“如此甚好。你们这次护送本宫和天子前往邺城,遇到此等穷凶极恶之贼人,能有如此战果,当属你指挥得当,用兵有方,本宫甚为欣慰,等到了邺城,再做封赏。”

诸大臣一片愕然,偌大的功劳不当即封赏,怎能还推延许多时日,真不知何太后怎么想的。

吕布脸色平静如水,微微一笑道:“但凭太后定夺。”

下了楼船,吕布脸色阴沉下来,何太后这娘们怎地如此反复,这其中必有蹊跷,要尽快查出了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才使得这何太后对自己的信任有所保留。

吕布飞身上马,催动赤兔马,来到负责整编白波贼和南匈奴的高顺面前:“仲平,现在是什么情况?”

高顺道:“禀告主公,对这五万白波贼和四千匈奴兵,我们经过盘查底细,查出有一千四百多名白波贼兵是滥杀无辜、奸淫掳掠成性的,八百多名匈奴骑兵是穷凶极恶、不服汉化的;我们又经过了站军姿和负重越野十里赛跑,剔除掉三万八千多名体质和意志均很孱弱的白波贼和一千一百多名意志薄弱、躁动不安、不能服从基本命令的匈奴兵,共得一万二千名精锐预备兵,计有一万白波贼和二千匈奴兵。”

吕布点头称赞道:“仲平,你做的很好!这次战斗,你的陷阵营立功很大,不如把你的陷阵营再多补两千人,凑够四千人,编成两个曲。”

高顺摇摇头,直言道:“主公好意,高顺心领了。首先是我军重甲甚少,只有两千多套,其次这些白波贼营养不良,身材多是矮小,难以负重,那些匈奴兵只能做骑兵无法做步兵,因为这两点原因,即使我想要扩编陷阵营,亦是无能为力,再者也无须扩编,至少眼前这两千人已经足敷使用。”

吕布点点头:“那就从其他营里挑选一些精干之士补满你现在的两千编制吧。”

对于匈奴骑兵,吕布本来是不想用这些手里沾过汉人鲜血的异族人,后来考虑到骑兵实在难以培养,自己也可以用这些匈奴骑兵对付乌桓、鲜卑,让他们狗咬狗,便释解了。其实,只要能够把这些家伙洗脑成功,他们自然会变成自己手里锋利而不伤自己手的好刀。

对于谁来统率那两千匈奴骑兵,吕布犯愁了,张辽和徐晃两个都是擅长统率骑兵的大将,该选那个呢?

还是张辽吧,他是并州宿将,不把这比较精锐一点儿的匈奴骑兵编给他,也说不过去。

吕布便下令让张辽去统率匈奴骑兵,张辽却扑通跪倒在地,拱手歉道:“请主公收回成命,谁都可以统率匈奴胡骑,唯有末将不可。”

吕布皱起眉头:“为什么?”张辽苦着脸:“主公莫非忘记了,末将乃雁门马邑人,本是聂壹之后人,吾祖发动马邑之谋,可惜功败垂成,被汉室不容,更为匈奴人痛恨,为了避乖辟怨,遂改张姓。匈奴人若知我之底细,必定心怀怨怼,不肯听从末将调遣。”

吕布叹息一声:“这陈年积怨,那帮匈奴人早该忘记了吧。”

张辽摇头叹道:“昔日这南匈奴尚未动乱之日,末将为雁门郡中小吏,曾去西河郡公干,被匈奴人识破我的身份,多加羞辱,我恼羞成怒,便狂杀数十人,逃了出来,投奔丁原大人,得他庇护,方保无忧。”

吕布无奈,只得让徐晃担任胡骑校尉,负责统率两千匈奴骑兵,直接隶属镇北将军吕布统帅。

高顺上前请示道:“那些被淘汰下来的白波贼和匈奴骑兵该如何怎么办?”

吕布稍微想了一下:“有三万八千多名白波贼体质和意志都很薄弱,那就押着他们前往冀州,然后再择地安置强迫他们恢复耕作习惯,屯田之策由他们开始执行;至于那一千一百多名意志薄弱、躁动不安、不能服从基本命令的匈奴兵因是牧民出生,我们便让他们给咱们养马牧牛。”

高顺又问道:“还有一些品德特别败坏的呢?是否要杀掉以除后患?”

吕布摇摇头,沉声说道:“这些投降的士兵都有战场的经验,训练改造他们比训练一个平民百姓要容易得多,以后我们一半多人马可能都会是从降兵转化过来,所以我们决不能杀降,不能落下这样的坏名声,不然以后就没人敢投靠我们了,非但如此,我们以后还要鼓励对方投降,投降甚至有赏,等他们投降过来以后,择其精壮入伍,其余做屯田或放牧,至于那些品德败坏、无药可治的劣兵,就拉去挖矿吧,冀州并州这里有许多石炭矿和铁矿,我们要让他们给我们挖出石炭和铁精石供我们大炼钢铁。”

说到这里,吕布补充道:“像这样的劣兵,都定成奴籍,不许他们结婚生子,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以此淘汰掉这些品德恶劣的人种。”

第114章 私兵

吕布望着麾下那些将领,一个个神情甚是恭敬,看上去都对自己非常忠诚,可吕布却不能对他们的忠诚抱有太多信心,因为他们大多都拥有私兵,均是从一开始投靠他们又跟随他们多年的老兵,那些兵士视他们为主公,对吕布听调不听宣,若是那些将领不同意,吕布根本指挥不动他们的军队。

高顺的陷阵营虽说是并州军精锐,却也是高顺的数百私兵扩编来的,若不是高顺大公无私,吕布根本指挥不动陷阵营。像成廉、魏续、宋宪、薛兰、李封等将领都有成百上千的私兵,包括张辽也有数百私兵,只是在箕关之战时全军覆灭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让吕布如何放心地驱使他们,光是想想历史上魏续、宋宪、侯成为什么可以在下邳轻松背叛吕布,便是因为他们的部曲不受吕布的控制,吕布就不寒而栗。

这便是让吕布深恶痛绝的部曲制度。

吕布知道这个鸟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就从黄巾起义开始,世家大族为聚众自保或出师作战,便用军事建制来约束自己的宗族、宾客、佃客、门生、故吏,形成了庞大的私人武装,号称部曲或家兵。这些家兵作战时是部曲,平时是佃客。与此同时,原由官军将领统率的官部曲,也在非战时耕田,那些将领们见有利可图,便广为招募部曲从事生产,乱世人无所归,部曲永随将帅,部曲绝对服从所属军官的命令,从属于主将私人所有,这个风气越来越重,像众所皆知的臧霸、李通、李典、田畴皆有大规模的私兵,至于东吴那边,为了迎合世家大族,更实行了世袭领兵制度,使将领与士兵建立了世代的隶属关系。

吕布怎么能够容许这样的情况在自己军队里发生!他很想马上就宣布取缔部曲制度,取缔私兵,可他心知肚明,只要他一开这个口,下面那些貌似忠诚的部将就会接二连三地造反。
首节 上一节 75/7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辛亥大军阀

下一篇:舌尖上的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