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751节

  “所以说目前为止陈锋的一切研发,都不具备开创性,我认为世人对他的称赞有些名不副实,他只是在我们西方创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开发。”

  “很多人将他是做历史最强科学家,这是不恰当的,在我的眼里,他充其量是一个优秀的研发主持者,远远称不上伟大。”

  奥尔顿根据事先计划的步骤,在这一环节对陈锋发起了抨击。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

  西方企图用这种方式,一点点地将陈锋拉下神坛。

  因为现在的陈锋,在全球范围内的号召力太恐怖了。

  很多年轻人视他为偶像,很多青年科学家更是将他当成了人生的榜样。

  这种影响力是不容低估的,会逐渐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由于陈锋的存在,让东方成为了全球另一大科技中心。

  龙腾集团的总部,更是全球年青一代心目中的科研圣地.

第一千零二章 西方的技术突破,美中不足

  奥尔顿花费了大量时间,用在了介绍动力外骨骼机甲上。

  在这方面,他相信西方的技术底蕴绝对是超越东方的。

  如果真的走向实战的话,这套动力外骨骼一定比陈锋的智能机甲更加实用。

  接下来,他又介绍了一款定向激光武器.

  这款武器的工作原理是用高能激光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精准打击,或则用于防御导弹。

  “刚刚研发成功的这款激光武器即将正式进入我们西方的导弹防御系统,并且和星链系统进行了无阻碍的传输,在光电对抗,防空和战略防御中可发挥关键的作用。”

  “它的优点是射速快,精准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发射的激光束以30万公里/秒的速度传播,只要瞄准目标就意味着击中目标。”

  奥尔顿在台上讲的神采飞扬,但台下的记者对这款武器显然没有特别浓厚的兴趣。

  因为上次毕方空天无人机的实战试飞中,就已经使用过高能激光武器。

  西方推出的这款装备,在应用方式上并没有新奇的亮点可言。

  充其量,只能说是跟上了东方研发的步伐。

  但即便如此,对西方来说仍旧是利好消息。

  这证明东方有的武器装备,西方同样有。

  从战略层面上,将双方拉到了同一起跑线。

  外界对西方的印象,也从之前的颓势中恢复了过来。

  目前来看,东西方的对抗再次陷入了僵局。

  东方后力不济,而西方则酝酿着一波反击。

  西方以前主动收缩的势力范围,肯定要试图重新介入。

  对全球各地来说,这不算是什么好消息,但也称不上坏消息。

  对于东西方的对抗,所有人都做了持久的打算。

  两大超级势力之间的竞争,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迅速结束。

  上次的两强相争,持续了将近五十年。

  而这一次,或许时间会更久一点。

  因为这不仅仅是国力的对抗,更深的本质是文明的竞争。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近代数百年是属于西方文明的时代。

  东方文明在衰退中逐渐式微,直到几十年前才止住了颓势。

  很多人都说,东方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因此东方和西方的对抗,是两种不同文明的对抗。

  其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是双方都无法回避的。

  所以,在陈锋提出了空天母舰计划后,西方立刻跟进。

  无论是谁,率先进入太空时代,就等于是取得了胜利。

  文明之间的对抗,输掉的后果是任何一方都无法承受之重。

  西方一旦落败,将迎来崩塌式的衰退。

  以前几百年来获取的一切利益,都要原原本本地吐出来。

  假如东方落败的话,境遇同样悲惨,将被西方持续打压,直到文明被吞噬同化。

  如此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以至于让奥尔顿这种视科学为信仰的人,也开始心安理得地说谎。

  在这次的展示会上,很多装备的数据都存在着夸大的现象。

  因为他们必须重新树立信心,提升内部的士气。

  摆在展台的这款激光武器,属于战术武器的范围。

  主要的用途是光电对抗和激光防空,有效射程在十公里左右。

  这款武器可以对导弹导引头和整流罩进行软破坏,最大功率在100万瓦左右。

  虽然威力很强,但还远远达不到战略级的层面。

  真正的战略激光武器,功率起码要达到千万瓦以上,攻击范围至少也要在100公里以外。

  但在奥尔顿博士的介绍中,把这款战术激光武器夸大成了战略激光武器。

  对于这种需要夸大宣传的装备,他的介绍显然不会太详细。

  只是讲解了几分钟,就迅速带领着记者来到了下一款武器装备前。

  这次是一款极度精确武器,也被称为自动导航和识别目标的智能子弹。

  说白了,就是具有导弹定位功能的狙击子弹。

  这款狙击弹在发射后,能够根据目标的移动在空中改变方向。

  对远距离射击而言,风速、风向、降雨、空气湿度等环境细节都会影响子弹的飞行路径。

  但这款具有自导引功能的狙击子弹,即便是偏离目标,仍然会在空中转向,并击中目标。

  从创意上来说,很有想法。

  但也仅此而已,并未有太大的实战意义。

  不过是将导弹的部分应用能力,转移到了狙击子弹上。

  充其量,也只是定位锁定系统的小型化应用而已。

  对此,现场的记者也只是稍稍感到惊讶,并没有多大的反应。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奥尔顿带着记者们又参观了几款新设备。

  从技术层面来说,都有着一定的突破。

  但和陈锋推出空天无人机相比,还是缺乏足够的震撼性。

  给人的感觉,只是在旧技术上的突破,缺乏创新。

  因此,现场的气氛从最初的几款武器介绍后,渐渐开始滑落。

  就连西方媒体的记者,似乎也在极度兴奋的情绪中恢复了过来。

  前面的几款装备,已经提高了他们的胃口。

  后面推出的这几款应用,就显得乏善可陈了。

  在他们看来,好像是拿来充数的一样。

  但整体来说,这次西方举办的诺亚方舟项目成果展示会,还是非常成功的。

  展示的各种装备,也足以让人惊叹。

  从这些装备上可以看得出来,诺亚方舟研发团队的研发速度正在加快。

  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西方在科技领域的底蕴,还有高端研发人才上的储备,正在逐步发挥效果。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在于,缺少一款划时代的战略装备,无法达到那种震惊全世界的效果。

  与其他展会相比,绝对算得上优秀。

  但和陈锋举办的同类活动比较的话,就稍稍有些逊色了.

第一千零三章 公开质疑,西方的反击

  装备解说流程结束后,进入了记者们最喜欢的采访环节。

  “奥尔顿先生,可以介绍一下最近的研发进展吗?”

  第一个获得提问权的是西方媒体记者,问题非常规矩,没有任何刁难。

首节 上一节 751/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