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750节

  雅各布制定的宣传方式,本就是主要针对西方的观众。

  让西方人从颓丧的情绪中,尽快地走出来。

  另外还有全球各地的精英阶层,也会根据这次展示会的成果来进行下一步的判断。

  这些家伙都是墙头草,随风倒。

  西方强大的时候,他们就匍匐在西方人的脚下。

  东方崛起的时候,他们就依附在东方体系中。

  无论东西方对抗的结局如何,对大部分精英阶层来说都没什么影响。

  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老大而已。

  此时的奥尔顿博士听到雅各布的声音,情绪才恢复了平稳。

  他毕竟是科学家,很少在镜头前露面,没有处理这种突发事件的临场机变能力。

  刚才他以流程被打乱为由,驱赶东方记者的办法,也是雅各布通过耳麦进行的指导。

  接下来,奥尔顿走到了第三个展台前。

  遮掩的幕布打开,露出了一副人形机甲。

  整个外形看上去,就像是上次陈锋展示会上穿过得那套。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项目基地新研发出的动力外骨骼机甲,这种可穿戴的外骨骼系统,可以让我们的小伙子拥有翻山越岭,上天入海的能力,作为一种单兵武器,极大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

  “外骨骼机甲本身携带的激光武器,可以对目标发起中距离打击,从之前的模拟战场测试来看,效果非常明显,几乎称得上是跨时代的单兵装备。”

  在奥尔顿博士的解说下,记者们纷纷注视着站台上的金属机甲。

  冰冷的表面在灯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令人心悸的光泽。

  其实这套外骨骼机甲,严格说起来不算是诺亚方舟项目的成果。

  因为在几十年前,西方就已经发起了相关的研究。

  自出研发的只是一只机械手,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几十年来,外骨骼机甲的研发一直在断断续续的进行着。

  西方人对这个项目的兴趣不大,每年投入几千万米元,最初的设想只是为了给士兵提供外部动力。

  目的也很简单,让士兵跑的更快,跳的更高,负载更重。

  前期研发出的外骨骼机甲,只是提高了士兵的速度和力量。

  后来陈锋在展示会上,穿着一身智能机甲惊艳了世界。

  直到那时,西方才对这个项目真正的重视起来。

  不仅划拨了大笔资金,还将其并入到了诺亚方舟项目当中。

  有了几十年来的实验数据,再加上一批顶级科学家的倾力帮助,终于研发出了一款能够和东方机甲相媲美的外骨骼装置。

  展台上的这套设备通过传感器,收集使用者的活动信息。

  然后,这些信息会传输到处理器进行甄别处理,最后启动相应的机械部件输出能量。

  为了设计动力外骨骼设备,光是传感器就要经过专门的设计和生产。

  这些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包括了角度辨析传感器,肌电传感器,地面传感器,高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等。

  动力外骨骼的设计要求,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使用者的动作意图,并给予恰如其分的动力帮助。

  信息处理系统必须根据传感信息,进行准确地分析计算,及时将指令传送到外骨骼的各部件。

  最后通过传动装置产生精确的力度,从而与使用者做到动作同步。

  在这些顶级科学家的帮助下,目前这套动力外骨骼能够以每秒上万次的速度调动每一个关节,让使用者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的延滞。

  目前来说,这套装置实现应用普及化的首要难题在于能量源。

  因为陈锋的那套智能机甲可以直接升空,所以这套外骨骼装备也搭载了喷气飞行系统。

  这么一来,能量的消耗几乎呈几何倍数暴涨。

  如何确保能量源可以支撑足够的时间,也就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难题。

  按照设计标准,外骨骼装备配置的能量必须可以支撑24小时。

  这可是一项难度很高的研发挑战,当初陈锋的智能机甲也是因为这个缺陷,所以才拒绝了防务部门的采购计划。

  要知道,飞行二十四小时和奔跑二十四小时所消耗的能量相差非常巨大,属于不同的量级。

  对此,西方的诺亚方舟研发团队只是拿出了设计思路,面前还没有在应用中实现。

  但奥尔顿肯定不会把实情全都说出来,只是按照预先排练的那样,列出一堆优点进行夸赞。

  在解说的外骨骼装备的同时,还不忘与陈锋的智能机甲做了一番比较.

第一千零一章 目标:必须将陈锋拉下神坛

  “动力外骨骼装备若要发挥出理想的作用,关键在于五大要素,即构造材料,能量源,控制系统,促动器,生物机械应用。”

  “主体构造材料采用的是最新研发的复合型材料,坚韧,轻质且富有弹性,同时还必须能够抵御敌人的进攻火力,提供足够的防御功效。”

  “从材料研发领域来说,我们西方一直都占据着全球领先的地位,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有关材料学的统计数据,最近一百年来大部分新型材料都是诞生在我们西方。”.

  奥尔顿不敢直接列出数据,只能用一种含糊的说辞来证明西方在该领域的优越性。

  就连对比的时候,也只说一百年来材料领域的格局。

  实际上,最近几年来随着龙腾集团的崛起,西方在新材料方面早已没有了优势。

  龙腾集团的材料研发产业实力非常强悍,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更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与之相比。

  高投入,重研发的经营理念,自然带来了丰硕的累累成果。

  在机甲构造材料方面,西方并没有占据什么优势,反而处于一种追赶的弱势状态。

  如果将东西方机甲的构造材料进行实验数据对比的话,大家自然可以清晰地看出那种材料更加优异。

  不过,奥尔顿博士肯定不会说实话,只能用一种模糊的对比来夸大自家产品的性能。

  “动力外骨骼目前首要的问题还在能量源,必须做到持续二十四小时输出能量,保证外骨骼处于工作状态,我们通过混动设计的理念,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混动的理念大家应该清楚,混动也叫作复合动力,是拥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动力,我们的混动方案是采用高能压缩燃料和电力混合动力驱动的方式,解决了能量源的持续问题,通过测试数据来看,效率值非常高,完全满足了我们当初的设计要求。”

  在能量源的问题上,奥尔顿倒是没有说谎。

  因为西方在混动领域内一直都是世界领先,该项技术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应用在汽车产业,制造出了一批批混动汽车,效果非常好。

  而这次诺亚方舟项目团队给出的混动方案有所不同,燃料不再是汽油,选用了高能压缩燃料,效率值更高,可以支撑动力外骨骼二十四小时的需求。

  在没有水分的技术领域,奥尔顿解说的非常详细。

  实验中的各项数据,他更是信手拈来。

  接着,奥尔顿又开始介绍动力外骨骼的控制系统,使用者和控制系统必须是无缝对接的,以保证流畅的反应和动作。

  至于促动器,西方在该领域内的技术同样不容小觑。

  他们研发出的新型促动器,安静且高效,几乎达到了零噪音的标准。

  还有生物机械技术的应用,西方依旧拥有着先发优势。

  因为该领域的研发,是西方率先发起的。

  甚至可以说,生物机械的含义都是由西方来定义的。

  相比之下,东方研发的时间就比较晚了,而且一直处于落后追赶的状态。

  由此可见,西方在科技方面的底蕴有多么的恐怖。

  目前所有的科研分类,几乎都是西方开辟完成,拥有着全世界第一的技术储备。

  诺亚方舟项目的很多研发,以前都已经在各大实验室进行过。

  也就是说,奥尔顿等人的研发工作,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二次突破。

  反观东方的陈锋团队,大部分技术研发都要从零开始,根本没有借鉴参考的数据。

  在这种超级研发工程中,科技底蕴将随着时间开始慢慢凸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动力外骨骼,堪称是最负责最精密的设备,依照仿生学的要求,使用者感觉不到外部的束缚,才是最终成功的标准。

  从这一点来看,无论东西方面临的挑战都是巨大的。

  不容忽视的是,动力外骨骼技术和仿真机器人技术,在大部分领域都是想通的。

  奥尔顿作为西方顶级的科学家,自然很清楚己方在该领域内的天然优势。

  深厚的技术储备,让他们即便是在研发进度落后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拿出与东方相对抗的技术成果。

  “奥尔顿先生,您现在展示的机械外骨骼,是参考了陈锋先生的智能机甲后得到的灵感吗?”

  一名西方记者竟然也提出了质疑,而且当着这么多家媒体的面。

  但这都是设计好的流程,在真实的地方进行质疑,可以掩饰之前的夸大宣传。

  “呵呵,我不认同你的说法,事实上我们在机械外骨骼领域的研究还要追溯到五十年前,当时陈锋甚至还没有出生,所以究竟是谁在借鉴谁?谁又在抄袭谁?答案不言而喻,相信大家都能看得清楚。”

  “事实上,空天母舰这个概念也不是陈锋的首创,在几十年前我们实施星球大战计划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完整的理念。”

首节 上一节 750/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