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752节
“说起我们诺亚方舟研发团队的工作进展,在这里我首先要向大家致以最真诚的歉意,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我们以前的研发工作一直都陷入停滞。”
“大家都清楚,陈锋在东方发起空天母舰计划的一个月后,我们诺亚方舟项目才刚刚开始筹备,从筹备到组建完成一共耗费了三个月左右。”.
“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团队从刚开始成立的那一刻起,在时间上就已经落后了将近半年,相比之下陈锋的动作更快,而且属于个人投资,避免了外部的干扰。”
“我不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但事实就是如此,可能陈锋在几年前甚至更早就有了制造空天母舰的想法,所以从筹备初期来看,东方人显然更有效率。”
“我们在筹建项目完成之后,由于埃米尔先生缺乏专业的知识储备,前期的工作开展非常不顺利,他甚至插手具体的研发方向,强迫我们依照他的思路进行工作。”
“在那段时间里,所有的研发成员都怀有抵触的情绪,因为一个外行人在给我们指引方向,研发工作根本无法正常进行,几乎没有取得多少进度。”
“后来随着埃米尔先生发生意外,我被任命为项目的总负责人,但在上任的第一个月,我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到整合内部情绪这件事上。”
“如果认真计算一下的话,我们研发团队正常工作时间迄今为止不超过三个月,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数字,经过了周密的计算。”
“但就是在这不到90天的时间里,我们研发团队做出了今天你们所见到的这些成果,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个奇迹,是所有研发人员一同创造的奇迹。”
话音刚落,刚才陷入沉寂的西方记者再次欢呼起来。
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就连那些非西方的记者,也跟着一起鼓掌。
从奥尔顿的回答来看,诺亚方舟项目团队的研发能力着实令人震惊。
“先生,你刚才的意思是我们西方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东方一年半的研发进度?”
提问的记者,忍不住发出了惊叹。
东方的陈锋团队一年半的研发成果,在西方团队这里只用了不到九十天就完成了追赶。
这样的工作效率,简直高得吓人。
“虽然不可思议,但确实如此。”
奥尔顿用力地点了点头,肯定了对方的猜测。
“我们的研发效率还在不断的提升当中,目前我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领先东方,但至少在研发层次上已经实现了追平。”
“如果按照双方的研发效率来进行推断的话,很快我们就将取得无可置疑的优势,时间越久,我们的优势越大,因为我们的团队成员能力更强。”
“只要不出现意外因素,这场科技竞赛我们将取得碾压式的胜利,对于这个结果,我本人是深信不疑的,而且经过了计算机的模拟,也是绝对可信的。”
虽然还没有完成超越,但奥尔顿却已经开始展望未来了。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使用了大量的语气助词。
这些词汇,以前很少出现在他的表达中。
因为模糊的语气助词与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本质上是相悖的。
“奥尔顿先生,你认为西方一定会赢得胜利吗?”
“你觉得西方的研发效率是东方的多少倍?”
“东方的研发团队中有陈锋的存在,会不会带来意外的因素?”
台下的记者们,开始抢着提问。
因为刚才奥尔顿的话,有些惊世骇俗。
他竟然当着这么多媒体的面,断定西方将获得胜利,而且是碾压式的胜利。
那种自信的语气,仿佛根本没有把陈锋放在眼里。
“先生们,女士们,我们西方拥有着最优秀的研发人才,这点相信大家不会怀疑吧,至于说陈锋会不会成为意外因素,能否构成威胁,我认为大可不必担心。”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研发工作是一个严谨繁琐的过程,需要所有的研发人员一起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我不认为单独某个人可以改变一个团队。”
“陈锋先生在科研上确实硕果累累,但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更多的是整个团队的贡献,脱离了团队的单打独斗,在现代科学上是不可行的。”
“而且我对陈锋先生的学术能力一直都非常怀疑,很多人将他吹捧为最伟大的科学家,史无前例的天才,呵呵,对此我只能说他的身上有浓厚的包装痕迹。”
在采访环节的最后,奥尔顿对陈锋发起了攻击。
他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公然怀疑陈锋的学术能力,质疑其科研成就的真实性。
这是西方通过精心准备,借此机会发起的一次反击.
第一千零四章 诋毁抹黑,陈锋是骗子?
西方展示会的采访环节中,奥尔顿的一番发言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言语之中,他毫不掩饰对陈锋的一种轻视。
作为全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这样的公开质疑风险极大。
一个不小心,就有身败名裂的可能。
以严谨著称的科学界,对同行的学术能力提出质疑等同于仇敌。
这不仅仅是公仇,还是一种私怨.
所以那些顶级的科学家,很少对同行提出公开的质疑。
这次奥尔顿的表态,无疑将展示会的热度提高了一个级别。
全球各地除了报道西方的研发成果外,还用了大幅篇章描述了奥尔顿的质疑。
这种学术质疑,让东西方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
就连那些不闻世事的科学家,也不得不公开站队,要么支持西方,赞同奥尔顿的观点。
要么支持东方,反驳奥尔顿的质疑。
从各方的反应来看,西方的科学底蕴尽显无余。
因为全世界所有的知名科学家,几乎都有留学西方的经历。
不管有没有移民,总归是有着几分香火情。
在科学界,同样讲究师承派别。
目前所有的科学派系,几乎全部起源于西方。
这么一来,全世界大部分科学家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时间,对于陈锋的质疑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的发源地,西方展现出了可怕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我眼里,陈锋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在研发上的天赋,更多地体现在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估值上,他可以敏锐地感知到什么科研项目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因此我认为陈锋并不算是科学家,他只是一个热衷于投资科研的商人,我甚至怀疑他的成果应该都是研发团队的功劳,只不过他作为投资人取得了署名权而已。”
一名天竺的物理学家,在电视节目上侃侃而谈。
他年轻时也曾留学西方,自然要附和奥尔顿的观点。
“在互联网媒体时代,很多事情都被夸大宣传了,陈锋的学术成就并不突出,他只是依靠着团队的力量,凑巧投资了几个研发项目。”
“我的孩子也是年轻人,以前也曾经崇拜过陈锋,但我告诉他,龙腾产品的成果,背后是研发团队的辛勤努力,而陈锋作为老板,只需要签署投资文件即可。”
“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说,龙腾集团的高科技产品和陈锋之间不存在学术联系,他是一个商人,企业家,从来都不是专职的科学家。”
拉丁洲的一名化学家,同样对陈锋的学术成就表示怀疑。
激烈的言辞,丝毫不顾及后果。
作为非西方的科学家,尚且做出了这样的反应,那些土生土长的西方科学家,发言就更加的偏激了。
“陈锋是天才科学家,这绝对是本世纪最大的谎言,他是一个盗窃者,一个小偷,无耻地偷窃了研发人员的成果,将所有成就都揽在自己的身上。”
“想想看,他作为投资人,世界首富对自己企业内部的研发人员拥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很容易可以做到这一点,将别人的研发成就署上自己的名字。”
“VR技术,脑机互联,还有碳基芯片,以及核聚变发电,磁悬浮动力……等等研发,都是一个庞大的研发团队才能做出的成果。”
“据我所知,仅仅龙腾集团就雇佣着超过五十万名专业的研发人员,陈锋可以很轻松地让别人为自己做实验,出了成果后,就宣称是自己的功劳。”
“实际上,我认为他仅仅是投入了资金而已,无论是龙腾集团的研发项目还是朱雀集团的科技成就,都是其他科学家在实际研发。”
西方的科学家仿佛提前商量好了一样,在展示会开始之前,就录制了不少节目。
而当展会结束后,这些录制的节目开始集中投放。
不仅在西方媒体上公布,同时也在全球各地的电视台反复播出。
他们将陈锋形容成一个欺世盗名的家伙,依仗着自己的财富,肆意掠夺别人的研发成果。
不但将研发利益收入囊中,甚至连署名权都抢了过来。
一夜之间,到处都是针对陈锋的质疑声。
仿佛他以前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变成了人生事业上的污点。
那些科学家在没有任何实际证明的前提下,对他做出了各种极具侮辱的贬低。
整个科研界在西方的推动下,共同发起了对陈锋的声讨。
如果换作以前的话,陈锋早就被抹黑到身败名裂了。
但随着西方传媒的公正遭受怀疑,影响力也大不如前。
尽管各国的科学家碍于情面,都不得不追随西方的脚步,但观众们却并不是很相信。
这场轰轰烈烈诋毁行动,虽然声势浩大,却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