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629节

  天基定向武器、电磁动能武器,舰载激光武器,动能武器,中性粒子束武器属于空天母舰搭载的最新武器系统,是舰体防御和攻击的主要手段。

  目前这些新式武器大部分只是一种概念,全世界各大军工研发机构都处于最初的摸索阶段。

  想要招聘专业对口的研发人员,难度可想而知。

  因为项目冷门,相关研发本来就少,所以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对此,陈锋的解决办法相当简单粗暴。

  他准备从系统商城内,购买相关的武器研发资料。

  可就算是有了详细的资料,也需要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消化相关的技术资料。

  而招收高能武器专业的研究人员,这可不轻松的事情。

  这种人才,大都属于定向培养。

  也就是说,从开始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就已经预定了将来的工作去处。

  如果靠高薪在人才市场寻找的话,即便是能找到一两个漏网之鱼,那也不足以组建研发团队。

  “这件事我会亲自去解决,目前你们人力资源部门也要加大招聘的力度,优先对龙腾集团的研发部门进行人才补充。”

  “另外你转告所有技术人员,空天母舰项目是挂名在龙腾集团名下的研发工程,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调岗的话可以,但对未来的发展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准备将这个项目工程当做是龙腾集团的人才培养中心,接受相关的工作并做出成绩,可以得到优先选拔晋升的机会,只要在这里表面优异,今后就有可能单独负责大型研发实验。”

  面对目前的局面,陈锋也只能见招拆招,一步步解决。

  那些想要回到集团总部工作的研发人员,他准备用画大饼的方式把人留下。

  他们都是陈锋精挑细选进来的,不仅专业能力过关,而且背景也没问题。

  如果在外面的人才市场进行招聘的话,能力强弱暂且不提,单单是背景调查就需要一定的时间。

  空天母舰项目的保密级别属于最高等级,背调不过关的研发人员,压根没有进入项目的资格。

  因此,在补充人手方面需要非常谨慎小心。

  龙腾集团研发总部缺乏人手,可以直接在高校和人才精英市场进行招聘,也可以通过猎头公司进行挖角。

  但空天母舰项目根本没办法通过正常招聘途径来解决问题,只能从背调合格的研发人员中抽调。

  不然的话,陈锋又何必将研发基地打造成一片绝密禁区。

  “人手短缺的问题,你们人力资源部门也要进行相应的工作安排,另外也要组建相关的医疗保障团队,对研发人员的心理波动要密切关注,及时疏导他们的情绪。”

  陈锋的这个要求,可不是脑袋一热就提出来的。

  项目研发基地守卫森严,是附近的一片禁区,闲杂人等连靠近都要被制止。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研发人员肯定要承受一些额外的压力。

  相比而言,留在总部的研发人员,每天上班打卡的工作简直不要太惬意。

  龙腾总部园区在建造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一切因素,力求打造出最舒适,最放松的办公环境。

  在那里的工作氛围非常轻松,有助于研发人员进行思维发散。

  只要进入园区大厦,甚至连温度和湿度都被系统调整为最适宜人体的区间。

  两相比较的话,工作环境简直是天差地别。

  并不是说研发基地的条件有多艰苦,事实上陈锋对这里同样是不惜重金打造。

  但戒备森严的进出流程,让这里的工作氛围变得沉重而压抑。

  所以,很多研发人员希望能够回归总部,继续以前的项目研发。

  在这种比较压抑的工作环境下,时间久了,情绪肯定会紧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锋在给予充分利益的同时,也必须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

  所以他提出了刚才的解决方案,参加空天母舰研发项目的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享有晋升的优先权。

  另外,组建一支专业的医疗保障团队,针对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做及时的疏导和改善。

  与此同时,陈锋还准备扩建基地内的娱乐设施,力求打造出更加轻松的氛围。

  通过种种措施,尽最大可能消除安保检测带来的心理压力。

  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这也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陈锋不可能为了工作气氛更轻松,而放弃严密的安保检测流程.

第八一零章 新项目超乎想象的人才需求

  等人力资源总监离开了办公室,陈锋看着电脑屏幕上的项目进度数据,陷入了一阵沉思。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项目的进度不及预期.

  因为空天母舰工程的规模太大,在启动初期肯定会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问题。

  虽说进度拖慢了一些,但陈锋却并不气馁。

  对他而言,这同样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磨炼机会。

  历史上,类似于这种规模的科研工程极其罕见。

  如果做类比的话,恐怕只有米国在上个世纪的星球大战计划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通常这种研发工程,都是举国之力来完成。

  陈锋凭借一己之力,启动空天母舰项目可谓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例。

  因此,他在管理统筹这个项目的时候,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以前的谈及半导体产业链计划与核聚变发电计划,其规模和参与人数,都远不及眼下的这个新项目。

  这个项目,仅仅是前期的启动阶段就需要十万数量的研发人员。

  而随着项目进度,规模也会逐渐扩大。

  在最巅峰的攻坚阶段,各种工程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至少需要五十万人。

  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量,让人乍舌的规模。

  因为五十万人都是各个专业领域内,精挑细选出的人才,并不包含那些体力劳动者。

  如果用学历来划分的话,这五十万当中博士的比例起码在一半左右,最低学历卡在了硕士研究生的级别。

  而且,他们必须全部来自理工学科,还要在规定的专业范围之内。

  比如说,新型天基高能武器研发部门招聘的人员,就有着很严格的要求。

  必须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硕士阶段的研究课题,限定在高能物理,航空航天,控制科学与工程、或则是武器构造及原理等专业学术范围内。

  试想一下,具备硕士以及博士学历的人本就是极少数。

  而陈锋的要求是从这极少数的高学历人群中,挑选出特定专业领域的人才。

  其中的招聘难度,可想而知。

  有些专业,甚至一年也出不了多少硕士毕业生。

  根据统计,过去十年的时间里,东方一共培养了60多万的博士,还有650万的硕士。

  其中理工专业的博士大约42万,硕士400万。

  这里面能够符合陈锋要求的博士生,估计不超过20万,甚至可能连15万都没有。

  而陈锋计划中需要的专业领域内的博士人才数量在25万左右。

  也就是说,东方在十年内累计培养的博士人才,竟然还无法满足空天母舰项目的全部需求。

  这样的人才缺口,单凭龙腾集团和陈锋的号召力是很难完成的。

  想要彻底解决问题,目前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陈锋亲自赶赴京城,寻求帮助。

  只有举国之力,才有可能挑选出足够数量且符合要求的人才。

  在资金方面,陈锋现在的身价完全可以支撑。

  即便是后期投入金额超出预估,他也可以通过抵押股份来解决。

  唯独人才招聘方面,他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招收五十万名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求至少50%具备专业博士学历。

  且不谈空天母舰的研发规模,但就这种人才聚集规模,就已经超乎了正常人的想象力。

  想到这里,陈锋有点坐不住了。

  人才短缺的问题,亟需他亲自解决。

  研发基地内的正常工作,也离不开他的管理和统筹调度。

  这种分身乏术的感觉,让他有一种熟悉的紧迫感。

  他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

  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

  即便陈锋的地位非常超然,但也问题也得有一个解决的过程。

首节 上一节 629/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