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627节
不然的话,有条例规定却无人遵守,照样不起任何作用。
陈锋离开的这段时间,各大研发部门之所以矛盾重重,就是因为没有人能镇住场子,让他们乖乖地按照规则行事。
千万不要高估人类的自觉,任何的条例规则如果缺少了强有力的执行,就不会有人去自愿遵守。
通常情况下,这些研发人员的常态是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分功劳的时候嫌人多。
人类的本性就是利己,这也是难以管理的根源所在。
规则有利于自己的时候,肯定愿意遵守。
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地违背。
因此,陈锋这个总负责人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没人敢挑战他的威信。
处理了内部矛盾后,陈锋开始查阅最近的研发进程。
这项复杂的工程,今后将成为新科技的熔炉。
为了完成新项目的研发,他特意斥巨资修建了一座空天母舰工程管理区。
在这座区域内,各个研发部门都建造了各自的实验室,并通过一套管理系统,将所有的实验数据汇总在一起。
陈锋打开办公室里的电脑,登录了自己的账号,开始进行检查。
空天母舰项目非常负责,包括了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磁悬浮技术,机械力学技术,高能材料技术,核能技术,超导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新技术群。
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以保持龙腾集团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
因此陈锋的目标不仅仅是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款空天母舰,为东方的军事防务增添新的王牌战力。
更重要的是,他打算以这个庞大的项目为基础,扩展出新时代科技文明。
空天母舰的相关技术,可以应用在各行各业。
一旦完成了技术突破,人类将正式迈入太空时代。
从整体上看,它又是一项综合而全面的企业发展总体战略。
陈锋对这个项目的规划非常庞大,如果他把完整的计划公诸于众,将引起一种骇人听闻的反应。
仅仅在项目初期,他就动员了10万多研发人员参加这一工程。
在工程执行的过程中,他还打算应用系统工程的思路和方法,缩短工程所耗时间。
参加这个项目的研发人员,最低学历都在硕士以上。
在某些研发部门,带博士头衔的研发员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
初期目标,陈锋计划着用三年时间来完成。
为此,研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加在一起,需要启用五十万人。
而他的个人投入,仅在前期工程,就将达到惊世骇俗的两万亿米元。
之前陈锋对媒体所说的万亿米元投资,只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说法。
与此同时,新项目所带来的技术收益也将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研发顺利的话,龙腾集团将成为太空时代人类新技术的发源地。
其重要地位,甚至比朱雀集团还要高出一线。
这也是陈锋愿意投入其中的原因之一,毕竟他是一个企业家,需要计算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为了他的新项目研发,相关部门也在倾尽全力地配合。
空天母舰工程基地的实验室建设和安全保障,都是由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在这里工作的十万名研发人员中,只有陈锋一个人知道全盘的设计方案。
由此可见,他对这个项目多么的重视。
这里的每一道大门,都有专业安保人员进行检测。
所有工作人员,不允许带任何资料外出。
随身携带的手机,也都是龙腾集团特别定制的。
可以说,这里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
所有人员的进出,都需要经过六道安监关口,以确保不会发生任何技术泄密。
这里只有一个人具备了随时进出的特别授权,那就是陈锋。
除此之外,任何到访人员都必须经过层层检测。
这里指的是除陈锋外的任何人,包括各领域内的大人物。
在空天母舰的工程基地附近,设置了严密的安防关卡。
外面的人不要说偷偷进入,就算是靠近围墙都不可能。
整个工程基地,几乎被打造成了一片禁区.
第八零七章 崛起的东方,后来居上的超越
目前在龙腾集团内部,空天母舰研发工程的优先权是最高等级的。
为此修建的工程基地,也被打造成接本森严的禁区。
将近十万人的工作的地方,想要保证没有泄密的风险,需要的安全保障和后勤供应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如果没有来自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肯定难以协调好安保与后勤的关系。
对于这个计划,上面虽然没有明确表达支持,却也乐见其成。
不管最终成功或是失败,都将培养出数以十万级的高新科技群研发人才。
要知道,这种庞大的超级研发工程,堪称百年一遇。
如果有幸参与其中的话,每个研发人员的能力都将获得质的提升。
就像是参加了超级大决战的老兵一样,可以借此获取难以想象的经验,并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因此,空天母舰计划对东方百利而无一害。
失败了,首富陈锋全盘买单,还可以收获十万新技术研发人才。
成功了,东方的军工力量将一跃成为全球第一,补齐最后的短板。
而陈锋耗费巨资也要开展这项计划的行为,在众多东方高层眼中更显的弥足珍贵。
从龙腾集团崛起,再到朱雀集团诞生,然后是空天母舰计划正式启动,这些年来他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每一个东方人都记在心里。
现在陈锋在整个东方,都具有一种非常超然的地位。
他的电话,可以直通任何一个部门。
平时所到之处,全都享有规格极高的接待与隆重的欢迎。
虽说陈锋并不看重这些待遇,可依旧能感受到极大的尊敬。
这种超然的待遇,是对他卓越贡献的一种全面而正式的认可。
他在科技研发和经济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看看那些西方的对手,有多么痛恨陈锋,就能直观地感受到。
以前西方用来打压竞争对手的手段,在陈锋的作用下几乎全部失效。
科技封锁,人才限制,经济压制,舆论抹黑,这些手段被破解的干干净净,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的出现,让科技封锁成了一个大笑话。
如今的东方,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高新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
以往西方的科技封锁,是占据领先地位后的一种单向封锁,对自身的科研没有影响,却可以限制对手获取更高的科研技术。
可现在这一招,变成了一种互相的双向封锁。
西方固然在一些科研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可以对东方进行技术封锁。
但同时,东方在部门重要的科技赛道上也占据了绝对上风,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实施反制。
在炭基半导体,磁悬浮,超导,新能源汽车,核聚变发电等行业的先进技术,同样对西方关上了大门。
全球科技领域内的有识之士,早已看到了科研格局的变化。
以前是西方一家独大,只手遮天。
现在是东西方并立,两强相争,平分秋色。
很多顶尖的科学家看到这种局面后,都在不停地呼吁东西方能够缓解矛盾,携手合作,为人类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果双方可以在竞争中保持合作,那么未来的一段时间将成为科技进步的爆发期。
可惜的是,西方对这种建议压根不感兴趣。
绝大部分西方人,直到现在还沉浸在往日辉煌的余光中,不可自拔。
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西方依旧主导着全球科研技术,保持着领先的优势。
所以,西方人拒绝在科研领域保持交流的通道。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