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096节
这也是东方和西方竞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制高点。
双方在真正的战争开启之前,早就已经开始进行了舆论上的厮杀和攻伐.
第二七八四章 整合的最佳时机
西太平洋战场上的局势不乐观,让米国不得不加大了和盟友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欧罗巴和米国是西方阵营的主要力量,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与矛盾。
任何一个联盟的内部成员之间,都会存在着战略上的分歧。
不同国家之间想要实现的战略目标,相差甚远。
因为这种分歧的本质,就是优先保障本国利益。
米国人为了保障本国的利益,所以将主战场预设在欧罗巴.
一心想要重复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成功,前期躲在后面看戏,后期再出兵收割胜利果实。
至于欧罗巴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再次成为一片废墟。
这些都不是米国人关心的话题,也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真正利益。
同样,欧罗巴人希望决战爆发在太平洋,在米国的本土,而不是在自己的家园。
他们也想要复制米国的成功,躲在后面,等两个超级大国打的精疲力竭之际,再收割胜利果实。
谁都不想首当其冲,不想成为炮灰。
这也是欧罗巴和米国之间最大的战略分歧,同样是他们至今无法百分之百合作的原因。
即便是米国对欧罗巴联盟有着非常高的控制力,却依旧无法让欧罗巴完全按照米国的战略意图去行动。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心甘情愿地牺牲本国利益完成其他国家的战略计划。
况且,东方早已识破了米国人的计划,自然也会有所反应。
战略上的主动,就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而不是相反。
所以东方在攻占了毛熊之后,并没有继续挥兵西下,进攻欧罗巴联盟。
而是选择在白令海峡附近修建军事基地,准备登陆米国。
从这一举动上可以看出,东方在战略上最优先解决的对手是米国,而不是欧罗巴联盟。
米国人当然不乐意看到这一现状,更担心本土的安全防御。
他们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对东方部署在白令海峡附近的军事基地进行了轰炸。
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米国的本土压力,但同时也更加彻底地激怒了东方。
从那一刻开始,东方的战略执行决心开始大大加强。
于是,西太平洋战争如期爆发。
到了目前这种局势,东方已经不可能再次更改战略计划。
米国人想要复制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成功,也已然成了痴心妄想。
东方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彻底击败米国,然后再解决欧罗巴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米国人也必须接受现实。
他们在和欧罗巴联盟的谈判中,开始逐渐放软了身段,不再像之前那样颐指气使。
西太平洋战争的失利,对米国上上下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资本流入米国的速度放缓,而流出米国的速度开始加快。
资本的流动方向遵从两个本能,一个是利润高,一个是风险低。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西方资本逐步调高了米国的风险等级,有了再次转移的苗头。
这种趋势很难打断,也无法遏制,毕竟米国是一个资本为王的国家。
反观欧罗巴联盟的经济情况竟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一方面是战略压力减轻,极大地缓解了内部的紧张情绪。
另一方面,米国的风险等级提高,让欧罗巴资本的流出情况得到了遏制。
相比于米国而言,现在的欧罗巴在地缘风险的级别上更加安全。
认清楚现实处境之后,米国人只能接受战略上的定位。
他们现在就像是一战和二战时期的英吉利,是挑战者最优先打击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躲在后面投机取巧。
同样,现在的欧罗巴联盟也开始转变心态。
之前他们的心态是依附米国,逐步失去自主自控。
现在欧罗巴联盟的上层有了别的心思,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机会。
自从二战结束之后,欧罗巴各国就深切地感受到了国际格局的一大变化,属于中等国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二战之前,像英吉利,高卢还有日耳曼这种人口几千万的中等强国,能够依靠着工业技术上的优势去控制世界局势,成为主要的操盘手。
但二战之后,只有真正的超级大国才是国际主导者。
于是,米国和毛熊这两个人口过两亿的工业国成为了新的世界霸主。
而英吉利和高卢虽然也是主要的战胜国,却失去了对国际格局的控制,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殖民地。
中等国家再也不可能成为世界的主角,只有那些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工业国才具备霸主的潜质。
因此,欧罗巴各国一直都想要形成一个真正的联盟,那种号令一致的集合体。
直白一点来说,欧罗巴各国想要成为一个国家。
只不过,这种想法很难实现。
且不说内部的矛盾重重,难以整合,单单是外部条件就不允许。
所以,欧罗巴先是形成了一个经济概念上的集合体,也就是欧盟。
然后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经济上的联系,逐渐消除内部的矛盾和分歧,最终形成一个人口数亿的新超级大国。
可米国人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从地缘关系来看,一旦欧罗巴整合成为一个整体,那么战略压力最大的就是米国。
出于地缘利益上的考虑,米国人的策略一直都是在欧罗巴内部制造各种矛盾和分歧,让欧罗巴联盟一直保持散装的状态。
可以说,米国对欧罗巴联盟的压制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放松。
直到他们遭遇了西太平洋战争的失利,局面才从根本上得以改观。
现在的米国无暇分出多余的力量去压制盟友,反而开始了对盟友的求助。
当前的国际局势,是欧罗巴联盟完成内部整合的最佳时机。
东方和米国两个超级大国正在太平洋上进行惨烈的厮杀,欧罗巴联盟的外部干扰暂时消失。
同时世界大战的战略压力,又迫使欧罗巴各国必须抱团取暖,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外部干扰消失,内部阻力骤减,于是欧罗巴联盟趁机加快了内部整合的步伐.
第二七八五章 生存的竞争
鉴于西太平洋战争的进程,欧罗巴联盟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任何一个专业的军事专家都能看得出来,为了保住檀香山群岛,米国人百分之百地会拼命。
因为这个地方太重要了,距离米国的西海岸只有四千公里的路程。
这点距离对于现代的轰炸机而言,绝对在有效轰炸范围之内。
更重要的是,东方占领了檀香山群岛之后,可以从容地进行全方位的部署,以便于接下来直接攻击米国的本土。
这对于米国人而言,绝对是一个无法接受的噩梦。
自从这个国家建立到现在,几乎没有遭遇过外敌的攻击,以至于米国人有一种谜之自信,认为这块土地受上帝的保佑,不会陷入战火之中.
可事实证明,这种期待是错误的。
当米国的对手是更加弱小的中等强国,本土安全的防御是非常牢固。
但对手换成了一个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甚至硬实力比米国更胜一筹的时候,本土的安全就像是一层纸一样。
东方完全有实力,同时又完全有意愿攻占整个米国。
从最现实的角度出发,东方如果想要维持人口数量的正常增长,就必须要扩大有效领土面积。
当年欧罗巴各国面对人口大爆炸的问题时,选择的解决方式就是不断地占领新的殖民地,然后进行大规模的移民。
在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解决人口压力的办法只有两种。
一种办法是扩大有效领土,为增长的人口夺取足够的生存空间。
另一种方式就是压制人口的增长。
前一种方式,适合实力强大,有进取心的国家。
后一种方式嘛,适合那种能力不足以向外扩张的地方。
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人类文明如何进步,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永远都是最稀缺,最珍贵的资源,且没有之一。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