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75节
虽然还有一部分东方人对西方存在着莫名的幻想,认为双方有可能握手言和,一同带领人类走向更为光明的未来。
可事实证明,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到了这个阶段,谁的决心不够坚定,谁就更可能遭遇到失败。
反观西方,从一开始他们就确定了不可能和一个强大的东方并存于世。
西方从上到下都在期待,或者说默默的等待着最后的决战到来。
西方文明骨子里是海盗文明,充满了冒险精神,充满了掠夺和攻击的本能。
而东方文明在进攻性上略有不足,总是好像习惯于防御。
所以有一部分满足现状的人,愚蠢的认为和平还有机会降临。
另有一部分心怀鬼胎的家伙,思维逻辑上已经深深的打上了西方的烙印,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一种皈依者的盲目。
这两种人都对西方有着一种幻想,但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前一种人只是愚蠢,后一种人则是真的坏。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在战略扩张中得到了实质上的利益,所以态度也越发的强硬。
战争要以经济需求为主导,而不是相反。
只有带来经济利益的战争,才是一场正确的战争。
现在东西方都弥漫着一种战斗到底的信念,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米国加快了整合西方阵营内部的脚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限度的提升阵营内部的凝聚力。
他们必须掌控整个西方的资源,才有充足的底气和东方进行最后的决战。
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彼此猜忌,恐怕西方阵营的落败就会成为既定事实。
和平时期的群策群力,可以避免发生很多错误。
但战争时期的一意孤行,才能够将效率提升到最高.
第二六一六章 习惯了举白旗
在米国人施加的各种压力下,高卢人很快就认怂了。
他们也是欧罗巴联盟的成员,受累于整个欧罗巴经济的下滑,高卢也同样陷入了经济困境。
各项福利开支在近两年来连续削减,已经引起了内部大量的抗议声。
福利这种东西,给的时候容易,想要收回来的时候可就困难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高卢人已经习惯了在高福利的环境下生活,即便是失业了,也能领取高额的救助金。
但这种高福利待遇是建立在高税收的基础上,否则的话就是空中楼阁。
在经济上行的阶段,提高福利待遇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会越来越多。
但如果在经济下滑的阶段,想要维持高福利,就变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经济总量在不断缩小,税收自然也会随之锐减。
福利支出占据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逐渐超出财政的承受范围。
这个时候,想要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转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大量的出去借外债,度过困难时期。
等到未来经济恢复正常,再慢慢的偿还这些外债。
如果经济很快走出困境的话,这未尝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一个经济体进入下行趋势往往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扭转过来。
继续维持高福利,只能让债务越来越高。
债务越高,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越高。
这么一来,就给财务增添了新的负担,不仅需要承担高昂的福利支出,同时每年还要偿还利息。
收入逐渐降低,福利支出还是一如既往,债务又越来越高,支付的利息也越来越多。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只能继续对外借债。
这也就形成了典型的恶性循环,入不敷出的财政最终将拖垮经济。
近几年来,这也是整个欧罗巴联盟的缩写。
以前,米国人就是用这一套来控制拉丁洲各国的经济。
所以时常会从新闻中听到,那里又有哪个国家无法支付利息,宣布破产,进行债务重组。
之前的潘帕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想要赖掉东方的债务。
只不过他们一脚踢在了铁板上,非但没有减轻债务,反而产生了更为严重的损失。
以前的潘帕斯,就是未来的高卢,或者说是未来整个欧罗巴的写照。
当米国人将这里预设成为决战的战场,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就注定了会逐渐衰败。
因为聪明的米国人会榨干欧罗巴的所有价值,然后再将这里推向战场。
近些年来,欧罗巴的财富逐渐向米国流失,这就是一种现实情况的具体表现。
高卢的经济状况本就难以继续维持下去,如果在被米国进行经济制裁的话,势必要陷入崩溃之中。
米国只需要对来自高卢的葡萄酒和奢侈品提高关税,就足以让这个曾经的强国陷入经济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骄傲的高卢人不得不低下自己的头颅。
他们很想夺回欧罗巴联盟的控制权,但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身的经济问题。
就像一个人在谋取更进一步之前,肯定要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否则的话,经济都崩溃了,还拿什么夺回欧罗巴的控制权?
欧罗巴联盟的成员国都是因为利益聚集在一起的,没有足够的利益,他们不会追随高卢。
而米国的不同,在这一轮东西对抗中,他们的经济损失并不是特别严重。
尽管失去了金融霸权,但至少他们在西方联盟内部的经济体系中还是予取予求。
从本质上来说,米国人就像以前一样,靠着吸盟友的血减少了自身的损失,恢复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可不管怎样,米国就是西方联盟内经济状况最好的国家,且没有之一。
未来,欧罗巴联盟想要走出困境,唯一的依靠还是米国。
大部分欧罗巴国家都确信,只要西方阵营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米国人会像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样,对欧罗巴进行大规模的援助。
所以他们对于米国人控制欧罗巴联盟的军事行动,并没有采取过于激烈的反抗,甚至还进行了默契的配合。
这是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并非是对于米国的一种盲从。
在当前的困境下,也只有这个曾经的金融霸主有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即便是现在的高卢加上毛熊,其分量也远远不足以和米国相比。
如果要选择一个未来的救世主,那么大部分欧罗巴人还是会将票投给米国。
高卢的精英阶层也清晰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夺回欧罗巴的控制权只是一次小心的试探。
一旦遭遇到来自米国的激烈反应,他们就会和以前一样,立刻退缩。
或许这是数百年来形成的光荣传统,让他们可以毫无负担地举起白旗。
因此,高卢人并没有发起像样的反击,就主动偃旗息鼓。
毛熊人满怀悲壮准备发起冲锋,想要用最后一份力量挣扎出求生的空间。
可惜壮志未酬,就已然遭遇到了失败。
没有了高卢人的配合,凭他们在欧罗巴各国的恶名,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机会夺取联盟的控制权。
米国人的行动非常的迅速,且对欧罗巴各国的情报搜集也非常的完善。
在毛熊加入欧罗巴联盟之前,米国就已经对毛熊的各个机构渗透的非常彻底。
而在外北战争爆发之后,毛熊接受了来自西方阵营的大规模援助,内部更是被渗透的千疮百孔。
有些事情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执行,就已经被米国获悉了详细的情报。
在实力不对称,情报也不对称的前提下,他们根本没有办法阻挡米国人控制欧罗巴的步伐。
整个西方联盟的内部整合势在必行,且逐渐开始恢复了稳定。
米国发动了强大的传媒力量,告诉所有的欧罗巴人,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未来的胜利一定属于他们。
只要击败了东方,欧罗巴的经济不仅能够重回巅峰,而且可以更进一步。
想当年,毛熊的尸体尚且能够让整个西方吃了十几年。
更加庞大的东方一旦倒下,肯定能喂饱整个西方阵营.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