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04节
“西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囊括了十亿以上的人口。”
“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有可能诞生像我一样的天才,推动科学向前迈进一大步。”
“所以我无法用准确的词汇来告诉你答案,比如说10%的概率,50%的概率,还是80%的概率。”
“但我还是之前那样的观点,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并不具备来自同类技术的竞争,我相信我们东方也不会惧怕一个同样强大的对手。”
“最后我要说的是,以前总是听你们说保持战略定力,现在恰恰是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的时候。”
“在科学领域内真的不能变成假的,假的也不能变成真的,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与其做这些无谓的猜测倒不如专注自己,将现有的技术进一步提高。”
“领先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阻止对手进步,自己原地踏步,保持静态的领先。”
“另一种则是在对手进步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进步,甚至提升的速度,比对手更快保持动态的领先。”
“目前,我们和西方的一切联系都近乎于中断的状态,学术交流也早已经不再进行所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没有阻止对手进步的手段。”
“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只能在西方技术进步的同时,加快自身技术提升的脚步。”.
第二五零九章 两代人的差异
陈锋作为一个企业家,肯定不会就西方的技术突破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因为给出任何一种答案,都意味着要背负着沉重的责任,有些话可不能随便说。
如果因为他的意见而影响了东方的整个战略,导致了负面的结果,那么未来有可能会被追究责任。
不过,就他的专业眼光来看,西方在核聚变领域以及空天技术领域内应该很难实现真正的阶段突破。
用核裂变反应堆取代核聚变反应堆固然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具体的效果却很难讲。
毕竟这两种核能利用方式,在能量的释放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另外一点就是,核裂变反应堆需要充分考虑到辐射以及废料的处理问题,所以反应堆的小型化难度很高。
相反,核聚变反应堆产生的辐射并不高,甚至不足以构成一个致命的问题。
另外,核聚变不会产生核废料,所以才被称之为最可靠的清洁能源。
当然了,核聚变也有着一个巨大的劣势,那就是聚变反应的过程难以控制能量的释放过于集中,转化难度非常高。
其实说白了,核聚变和核裂变都是以核能的方式释放热量,然后以热能的方式转化为动能,再以动能的方式转化为电能。
整个转化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研究核物理的学者来说,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但具体是如何进行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当中,如何确保安全,这就需要无数专业人员去攻克难关。
以专业的眼光来看,假如朱雀集团没有出现,核聚变技术没有被研发出来,以西方的技术能力而言,50年内不可能突破到最后一步。
但现在的问题是,成熟的核聚变发电技术已经出现,尽管处于最高的保密状态,但仍旧为核武的专家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可以说,间接推动了西方核聚变发电技术的发展。
因此,西方有可能在未来数年之内取得真正的突破,研发出第一代核聚变发电装置。
但现在的朱雀集团已经将核聚变反应堆,实现了小型化,技术上早已领先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不过只要西方真正攻克了核聚变发电技术的难关,未来进行反应堆的小型化以及各种应用,那都是水磨石穿的功夫活,不存在难以跨越的技术鸿沟。
所以陈锋自己对于西方的新闻报道也不能做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所以保持谨慎的态度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任何人对于任何一件事在没有了解全貌之前,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目前,他掌握的信息太少,西方对于这两个项目进行了最严格的保密。
在没有第一手材料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只能靠猜测去判断。
所以陈锋没有给出明确的意见,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猜测去影响东方的整体战略。
从始至终,他对于西方的科技力量就从来没有轻视过,反而一直都特别的重视。
东方在追赶西方科技的时候,曾经走过逆向研发的捷径。
如今,西方在某个科技领域追赶东方的脚步,同样会采取逆向研发这种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
只不过目前核聚变反应堆的保密程度太高,西方不可能取得样品。
但是不要忘记了,一套核聚变反应堆是由数万个部件组成,每一个部件的制造又牵扯到多条产业链。
西方肯定没有办法拿到一整套的核聚变反应堆进行逆向研发,但他们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去推测反应堆设备的制造过程。
用这些线索,再去反推核聚变发电技术中的难点,就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对于东方和朱雀集团来说,完全有能力保护核聚变反应堆装置不被外界窃取资料。
但是,他们却不可能对于反应堆装置的制造环节进行无死角的封锁。
因为反应堆的制造是一个非常庞大且繁琐的过程,牵扯到了很多行业。
所以如此浩大的一个工程,不可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而西方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一直坚持不懈地对东方进行渗透。
虽说现在东方已经崛起为全球第一,但内部还有很多人和西方存在着秘密的联系。
这种联系并不是非常直接的那种联系,而是通过中立的第三方进行一些信息的交换。
对于全世界来说,需要一个去魅的过程,从而打消对西方的那种盲目崇拜和信任。
这里所说的全世界,同时也包括东方。
在十年前,东方内部就存在着大批量的亲西方派。
很多人甚至是自带干粮,为西方摇旗呐喊。
近些年来,这种人虽然销声匿迹了,但并不表示他们真的消失了。
只是因为形式不对,这些人暂时不敢再替西方发声。
但他们内心深处对于西方的崇拜情结,却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消除。
这些人从小到大接收的信息都是对西方充满各种美好的描述,这也造成了他们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出了崇拜西方的情结。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完全怪他们,这是由于以前的实际情况造成的。
毕竟西方领先的这个世界那么多年,他们树立起的强大,先进,富裕的形象一直都深入人心。
全球大部分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情结,因为以前西方的强大和富裕,以及科技的发达都是事实。
当一个人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被灌输一种西方代表先进发达的概念,到他们长大之后,又亲眼目睹了西方的先进与发达,这种情节就会深植在内心深处,难以消除。
所以说全世界都需要一个去魅的过程,彻底打破对西方的盲目崇拜。
这个过程有可能会非常的长,因为人类在成年之后,各种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就已经定型,想要改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想要完成这个去魅的过程,可能需要一代人或者两代人的时间。
当那一代人逐渐老去,甚至死亡之后,这种对西方盲目崇拜的情况就会逐渐消失。
而那些出生在东方崛起阶段的年轻人,根本不会产生对西方的崇拜情结。
与上一代人相比,他们更加的自信,更加的富有朝气,更加的无所畏惧,也更加的洒脱。
所以,东方内部出现了一种以年龄差距为标志的逻辑差异。
年轻人早已经接受了东方的强大,并且对此习以为常,所以他们拥有非常强烈的自信与骄傲,性格表现的比较张扬。
而中年人则会经常有一种不真实的梦幻感,现实与内心的西方情节不断的碰撞。
他们仍旧保留着对西方的崇拜,甚至是敬畏,内心深处也缺乏足够的自信.
第二五一零章 最特殊的奇迹之城
在全球目光都被西方的舆论引导之际,陈锋来到了外北地区。
他在这片苦寒之地上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都市,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事实证明,他的一番苦心并没有白费。
全球各地的东方裔开始不断地涌入这座新城市里,让这里的人口呈现出阶梯式增长的态势,迅速的聚拢了大量的人气。
这些东方裔的入住,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有资格移民到这里,并且带领全家移民的东方裔,都是颇有身价。
他们既然选择了这个地方进行居住,那么在未来就会不断的将自己的财富转移到外北地区。
所以这座城市的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牵扯到了方方面面。
陈锋发现管理一座城市和管理一家企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其中的差别非常大。
幸好他有先见之明,早就聘请了大批的专业人士,并且为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于外北新城而言,这是一座奇迹之城,未来的旅游业肯定是支柱产业之一。
因为全球各地的游客都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兴趣,愿意亲身体验一番。
当初设计这座城市的时候,陈锋就加入了许许多多的科技元素,让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
所以,当这座城市建成的那一刻起,就立即成为了全球的旅游热点。
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入,感叹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