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05节
充满科技感的建筑与各种交通设施,还有奇花异景充满了人文气息。
现在的外北新城,唯一欠缺的就是历史文化的底蕴。
一座刚刚建造的新城市,肯定没有什么历史可言,更没有什么文化沉淀。
所以在创建之初的时候,陈锋才会选择将那么多的科技元素融为一体。
既然城市没有足够丰富的历史,他索性不再纠结,选择扬长避短。
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来说,旅游业都是比较重要的产业。
但外北新城想要成为全球一流的大都市,仅仅依靠旅游业是绝对不可能的。
对于那些一流都市而言,旅游业固然重要,却也算不上是最重要的产业。
就目前而言,全球一线都市的支柱产业几乎都和金融行业相关。
当然了,没有哪座城市依靠着制造业成为全球第一流的大都市。
现在不是100多年前那个工业时代,制造业早已成为了利润低的代名词。
这仅仅是对整体制造业而言,那些高端制造业的利润依旧可观。
但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肯定不能成为全球第一流的都市,原因也很简单,城市居民的质量决定了城市的上限。
如果一座城市的居民成分以制造业的工人为主体,那么这座城市就会体现出务实的风格,不足以形成庞大而高端的市场。
其实,现代经济早已从以前的工业为主转变为金融科技为主。
就像米国的第一大都市,并不以制造业为名,而是以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名扬天下。
未来的外北新城,肯定要大力发展金融行业,但很难成为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
更准确的说,这一幕不可能出现。
米国第一大都市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就是背靠着西方阵营这块大市场。
米国的金融产业以前可以控制全世界,现在也遍布着整个西方阵营。
但外北新城的金融产业却不可能背靠东方这个大市场,对此陈锋非常清楚。
未来的全球金融中心肯定诞生在东方的一线大城市当中,绝对不会是外北新城。
所以这里的金融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却不足以成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事实上,对外北新城这座城市的定位是非常困难的。
从一开始,陈锋就没有打算以某个行业为主体来构造这座城市。
他希望看到的外北新城是一座综合化的大都市,同时发展金融产业,科技研发,教育资源,高端医疗,还有旅游业。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城市的发展按照他预期的目标,在不断的靠近。
当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涌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很多问题他也没有解决的方案。
但任何进步都是在挫折和迂回当中不断完成的,所以他有足够的耐心。
外北新城目前最大的短板既不是人口,也不是经济,更不是人才储备,而是没有一套真正成熟完善的管理模式。
因为这是一座从未出现过的新城市,任何以前的城市管理经验在这里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在城市运行的过程当中,高薪聘请的那些管理人才出现了很多错误。
可让人值得高兴的一点是,每一次犯错的背后,都能取得一点点的进步。
一座城市的完善管理模式,就是在不断的试错当中反复锻造形成。
将任何一座国际大都市的管理经验照搬到外北新城,都不符合实际情况。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城市就像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是那么的相似,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而外北新城又是最特殊的那一片叶子,将诸多高新科技元素融为一体,成为了全球第一座智能化城市。
怎样管理这样一座新型城市?对于任何一个管理者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挑战。
比如说,外北新城的主体建筑属于超大规模建筑体,可以同时容纳上百万人。
这种建筑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出现,并且建筑体的内部由一座核聚变反应堆来供应能量。
对这座建筑应该怎样进行管理?这也是城市管理学上从未出现过的案例。
正是因为外北新城具备着那么多的特殊性,所以才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旅游者进行参观,同时也给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外北新城正式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很多的错误与矛盾。
但城市的整体气氛还算是不错,所以陈锋决定亲自入住一段时间来进行感受。
同时,他的入住也象征着这座城市真正的主人已经就位.
第二五一一章 以我为主,强者心态
面对西方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技术突破,东方也严阵以待,没有掉以轻心。
因为他们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清楚,这个唯一的对手有多么的强大。
一个主导了全世界数百年的文明体系,一个创造了工业时代的伟大族群,一个开辟了现代科学的强大阵营.
西方的成功并不是投机取巧,无论他们犯下过怎样的罪恶,但他们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却都是靠双手打拼而来。
他们引领了人类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自然也享受到了其中最大的红利。
就像西方人所说的那样,他们的全球殖民并不是惨无人道的屠杀,而是先进对于落后的鞭策。
只不过,当他们成为落后一方的时候,却又换了另外一种说辞。
西方人最恐惧的事情就是被其他文明赶超,所以一直以来,他们对于竞争对手都是无所不用其极地进行打压。
从200年前开始,东方就一直是西方打压的对象。
他们通过武力打开了东方的大门,并且扶持东瀛以离岸手段来遏制东方。
近200年的历史中,东方所经受的一切苦难,背后都有西方的直接原因。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东方的高层肯定不敢轻敌。
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全世界都需要对西方有一个去魅的过程。
同样,东方也是如此。
东方的精英群体在人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西方一直扮演着世界最强的角色。
所以他们在某些时候,直面西方这个竞争对手,会做出一些风声鹤唳的反应。
因为西方的强大形象,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
“我已经亲自咨询过陈锋,希望他以专业的眼光来对西方这次的新闻进行判断,但很可惜的是,他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不过他的一番话倒是让我很有感触,他觉得我们现在缺乏一种真正的强者心态,总是很容易被西方的动作所影响,所吸引。”
“对于他的这种说法,我本人并不反对,但也不是完全的认同。”
“如果所谓的强者心态是向数百年前,1000年前的先人那样,总是认为东方是注定的世界中心,那么这种心态是不健康的。”
“但如果强者心态是以我为主,那么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像陈锋所说的那样,即便是西方研发出了所谓的诺亚方舟,复制出了核聚变发电技术,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的空天母舰都已经开始小批量的进行生产了,未来很快就会进行正式的列装,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我们的核聚变发电技术也没有原地踏步,反映对的小型化问题已经解决,并且在一步步的推广到更多的行业当中。”
“比如我们最新设计的航母,就采取了核聚变反应堆当做动力源。”
“既然我们仍旧可以确定在空天技术和能源技术上保持着领先,那又何必如此在意西方的技术突破?”
“想要对西方进行完整的技术封锁,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我认为这是一件很难实现的事情,或者说是无法实现的事情。”
“就像当初西方想要封锁我们的科技,最后却依旧被我们成功突围。”
“事实证明想要以封锁对手的方式来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是一种错误的选择。”
“只有在对手的刺激下,用更快更新的技术进步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才是正确的选择。”
科技机构的负责人在这次的高层会议上,很明确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之前和陈锋的那一轮谈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改变了他的一些观点。
现在东方的自信和实力并不匹配,他们拥有全球第一的国力,却没有全球第一的自信。
所以他们对于西方这一次的新闻报道,才会如此的重视。
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风声鹤唳非常贴切。
当然了,这并不是一种贬义词,只是说明东方在落后了那么多年之后,还没有完全适应如今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东方人,还是很在意海外各国对于东方的评价和印象。
反观西方人,他们总是那样的,我行我素,丝毫不介意外部世界的评价。
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天下第一的自信,根本不关心落后者的想法。
“我们这次开会讨论的是西方的技术是否真正实现了两大核心领域内的突破,至于其他的问题,可以换一个场合进行探讨。”
在东方的高层精英群体中,有对陈锋的观感比较正面的,自然也有非常负面的。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被所有人都喜欢。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