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897节

  对于这样的潜在风险,各国是肯定不能接受的。

  况且,西方在提出抗议的同时,也用利益打动了不少国家。

  由于海运贸易的兴起,很多拥有海岸线的临海国家都能从中受益。

  一旦海运贸易被空天运输所取代,这些曾经的受益方,就会转变成为受害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狮城,这个城市小国的兴起,完全是因为扼守了马六甲海域的咽喉,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了全球瞩目的发达国家。

  假如说马六甲海域的航线停止,那么狮城当地的经济就会迅速崩溃。

  其他国家的情况虽然不像狮城这么典型,对于海运航道的依赖程度那么高,但多多少少也属于受益的一方。

  更何况,那些领海国家为了配合海运贸易都投入了重金修建港口基础设施。

  如果未来海运模式被淘汰,空天运输模式成为主流,那么他们前期修建的那些基础设施就等于是白费了。

  一座座繁忙的港口,转眼之间就会变得冷冷清清,再也不复以前的繁华盛景。

  所以站在自身的利益角度,所有的临海国家都有提出质疑和抵制的理由。

  事实上,就连东方对于空天运输项目也没有提供任何正式的支持。

  原因也很简单,东方目前的经济中心在东南沿海。

  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是建立在海洋贸易的基础上,依托着优良的港口,从进口代加工转出口业务开始,一步步进行了产业升级。

  但本质上,沿海经济是面向外部世界的,重度依赖海洋运输。

  所以,在近代以来东方的沿海地带,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则一直是不温不火。

  当初为了承接全球产业链的转移,东方耗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在东南沿海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为的就是更好的服务于海洋贸易。

  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沿海的经济都离不开海运。

  现在,朱雀集团提出要用空天运输的模式取代海洋运输。

  一旦成为现实的话,东方也需要做出大幅度的经济调整。

  对于一个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体量庞大的超级大国来说,彻底改变内部的经济格局是一件非常痛苦,非常繁琐,也非常危险的事情。

  别的且不说,那些辛辛苦苦修建起来的港口配套设施,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难道就这样轻易的舍弃掉吗?

  更何况,沿海经济并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而是关系到了一家家企业,关系到了数亿人口的工作和生活。

  现在东方已经是全球体量最大的经济体,经济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好。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完全没有必要主动做出改变。

  延续目前的贸易运输模式,对东方而言,是一种稳定的发展。

  所以,空天运输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东方的正式认可,也没有得到大力的支持。

  对比一下当初的核聚变发电项目,就能看出两个项目的待遇完全是天差地别。

  当核聚变发电技术成功之后,东方不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核聚变发电的普及。

  为此,这个基建狂魔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不惜人力物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修建了大批的核聚变发电站。

  这样的支持力度和规模绝对是空前的,让核聚变发电在最短的时间内普及到每一个东方家庭。

  而这种投入马上就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东方的制造业成本,服务业成本,各个经济产业的成本不断的降低。

  因为现代经济活动中,一个最基础的能源就是电力。

  电力价格的降低,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都意味着成本的压缩,利润的提高。

  正是由于利益的驱动,所以东方才会不惜一切代价推广核聚变发电。

  在此过程中,东方内部的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也表现出了大力的支持。

  可空天运输项目就完全不同了,当初这个项目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有很多企业提出了反对。

  毕竟东方的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沿海地带,贸易运输模式的更迭,会给他们的业务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空天运输项目从立项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议。

  当时,龙腾集团内部的高层人员之所以对该项目没有任何兴趣,也正是看到了这一难点。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那么多企业的利益被触动,龙腾集团也不想承受这样的怒火。

  所以,该项目从立项到现在,龙腾集团一直都没有给予正面的支持。

  秦瑶之所以着急接受这个项目,也未尝没有火中取栗的心理.

第二四九九章 与其压制不如引导

  面对秦瑶的求援,陈锋也倍感无奈.

  他不是万能的神仙,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轻轻松松的解决。

  像空天运输项目面临的困境,在立项之前就已经有所预料。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其过程总是曲折而坎坷。

  西方作为海权时代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面对空天运输项目的推行,肯定会竭尽全力的反对,并制造一切可以制造的障碍。

  况且,空天运输模式想要取代海运模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是没有西方进行阻挠,也会遭遇到类似的问题。

  因为空天飞行器的安全,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担心。

  就像是建设核电站一样,无数的专家和学者用科学数据告诉周边的居民,核电站非常的安全,发生意外的概率非常低。

  周边居民的第一反应还是反对,在反对无效之后,他们就会搬迁,远离核电站。

  科学家不可能要求每一个普通人都像他们这样相信科学,并且有着理智的思维逻辑。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是乌合之众,很容易听信外界的谣传。

  更何况,发生意外的概率非常低,不等于没有。

  即便是安全级别那么高的核电站,在全球范围内也曾经发生过数次重大的安全事故。

  任何一座核电站在设计之初都充分考虑到了各种情况,假如内部员工完全遵守操作规则,那些已经发生的意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可问题就在于,人不是机器。

  人是一种有跳脱思维的生命体,不会像机器那样重复着以前的指令,也难以做到一直遵守某种规则。

  所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核电站内部的工作人员往往会出现一些纰漏。

  当这些操作上的小错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那么意外就不可避免。

  如果想要从安全问题上找毛病的话,即便是现在早已通用的汽车,轮船也存在着安全上的隐患。

  而空天飞行器和这些传统运输工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动力系统的不同,发生意外的威力也天差地别。

  就像曾经有一位企业家,曾经提出过制造核动力汽车。

  但这个想法刚刚提出来,就遭到了外界的嘲笑和质疑。

  且不说核动力反应堆的大小,是否能够装配到家庭用汽车身上。

  单单是一个安全问题,这个想法就不切实际。

  万一在行驶途中发生了故障或者碰撞,汽车内部的核反应堆是否会发生爆炸呢?

  如果发生了爆炸,波及范围会有多大呢?

  这种汽车上路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不重视,也是对周边行人安全的漠视。

  如今,同样的一个矛盾悖论也出现在空天飞行器的身上。

  飞机,轮船,汽车都会发生意外,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但这些运输工具发生爆炸后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是可控的。

  所以,西方对于空天飞行器在安全上的质疑,无疑是给各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提出强烈抗议的那些国家并不单纯是因为安全的问题才会如此激烈的进行表态,或者说安全问题只是他们的理由。

  而真正的原因则是海运模式被空运模式取代之后,全球经济利益分配的变化。

  在海运贸易模式中的既得利益者,肯定会抗拒这种变化,因为他们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现在,西方利用侦察卫星对我们的空天飞行器进行全程的监测,每经过一座城市的时候,他们都会发出提醒。”

  “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途中城市居民的紧张情绪,让各国对我们的空天飞行器更加的反感和抵触。”

  “但西方打着为人类安全负责的名义,只是对空天飞行器的航行轨道进行跟踪监测,并没有采取任何其他的敌对手段。”

  “所以我代表朱雀集团向东方的防务机构提出援助请求,但很快就被拒绝了,因为这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军事冲突。”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融资虽然已经暂时结束,当下的资金没有问题,但项目的开展却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之前有意向参与到该模式的国家和城市,都纷纷打起了退堂鼓,他们认为空天运输模式的风险太大。”

  “没有了合作方,这个项目的运行和普及就无从谈起,任何一种物流贸易模式都需要各个城市作为节点。”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项目还没有接到任何一个正常的商业订单。”

  “这本在我们的预料范围之内,因为没有积极开拓出足够多的物流对接点,就不可能收获大量的商业订单。”

  “现在困难就摆在我们的面前,可下一步工作该如何开展,如何克服这个困难?”

首节 上一节 1897/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