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824节
因为东方的内部环境越稳定,气氛越轻松,他们越不可能在迦南局势上做出任何让步。
在不影响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东方不可能放弃打击竞争对手。
如果迦南局势,西域局势以及南部海域的局势,让东方人感受到了战火的硝烟味,那么此行的谈判会更加顺利。
外部的压力会让内部产生一种焦灼的心理,从而在谈判桌上愿意做出一定的让步。
但从现在来看,外部的压力并未传递到东方内部,感受不到切身之痛,自然不会轻易退让。
与此相反的话,西方内部一直弥漫着一股焦虑与失落的忧伤。
大部分西方人都对现状非常不满意,丢失了几百年的世界霸权,让他们耿耿于怀。
以前他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带着天然的优越感。
可东方的崛起却彻底击碎了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和其他族群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几位西方代表的失落,也是整个西方内部的一种缩影。
他们无法再用那种居高临下的目光去俯视东方,几百年来形成的优势地位被彻底打破了。
通过短暂的观察,他们发现这里的东方人生活水平并不亚于西方。
无论是从街头的交通工具,抑或是在食物与住宅的情况来看,东方人已经成为了高消费人群。
而那种发自内心的轻松与从容,更足以证明他们的生活状态非常好。
如果没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不可能表现出这样的从容与惬意。
认清了这一点,西方代表对于此行的谈判更加没有信心了。
他们不会放弃在西域给东方制造麻烦,也不会放弃在南部海域给东方制造隐患。
那么,同样作为对手的东方,也不会放弃在迦南局势上挑战西方的利益。
这就是全面对抗,无处不在的对抗。
任何一个局部的对抗平息都代表着另一个局部的利益交换。
可现在东西方之间缺乏利益互换的基础,因为彼此都发现对方没有真正的诚意.
第二三九九章 产业链迁移,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董事长,今年我们汽车集团的业务增长环比提升了5.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8%,总体增长率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局面。”.
“其中小排量车型的销售增长率为3.9%,大排量车型的销售增长率达到了12%,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6.3%,仍旧牢牢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
“另外,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生产工艺的革新,准备实现真正的车身一体成型化,用压铸的工艺将整体车框一次成型……”
龙腾集团的高层管理会议上,汽车子集团的总裁脱稿进行介绍。
各种数据信手拈来,生产工艺也是了如指掌。
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对于高层管理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
个人能力如果无法匹配的话,必须退位让贤。
作为子集团的总裁,不仅需要有高度的战略眼光,更要对具体事物有着一定的了解。
同时眼光必须紧跟时代,能够不断地做出内部的调整。
那种躺在功劳簿上数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龙腾汽车目前在市场上的表现还算可以,稳住了行业龙头的位置。
但总体增长率和以前相比,已经回落了不少。
不过,这也是正常情况。
毕竟市场容量就那么大,每年的汽车总销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
汽车属于重要财产,对于家庭来说购车也是一件大事。
所以客户不可能隔三岔五地换车,汽车市场的周期较长,这一点和手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一个成功的车型起码能持续销售五年。
但一款成功的手机,目前的生命周期不足二十四个月。
其中百分之七十的销售额,是在手机推入市场后的十二个月内完成的。
也就是说,一款手机的核心销售周期只有十二个月。
相比而言,汽车行业则更为稳定一些,更偏向于传统产业的特点。
就目前来看,东方的汽车市场已经饱和。
从最近五年的销售数据分析,年销售总量保持在一个大体范围之内,没有太大的波动。
因为东方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收入普遍提高,购车成为了普遍现象。
根据统计,去年东方市场上的新车销量为6050万辆。
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但也仅比去年多了不到30万辆。
其中,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电动化汽车的占有率达到了67%。
由此可见,燃油车已经开始逐渐退出了市场主流。
虽然数字非常可喜,但增长势头早已明显放缓。
要知道五年前的东方,每年的新车销量比上一年度都起码要增长7%以上。
可现在呢,前年的新车销量为6023万辆,去年是6050万辆,今年的数字也不可能有什么突破。
专家预估,今年的新车销量不会超过6100万辆,极有可能保持去年的销量数据。
因为汽车市场已经明显饱和,新车销量不会出现太大的突破。
当前整个东方的汽车保有量超过了十亿,达到了惊人的10.5亿辆。
其中,人均汽车保有量为0.75。
这一数字放眼全球,那也是非常靠前的名次。
要知道,西方阵营中最发达的米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是0.8。
而以前的汽车第一大国东瀛,在鼎盛时期的汽车保有量是0.6。
日耳曼现在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只有0.64。
从这些数字上可以看出,东方的汽车市场已经完全成熟,也完全饱和。
未来这个市场会不断地新陈代谢,却不会再出现大规模的增长。
除非总人口的增长率迅速提升,那么十几年后可能会迎来一波爆发。
但就目前的人口出生率来看,汽车市场的增长空间显然已经被锁死。
因此,龙腾汽车集团的业务增长也陷入了瓶颈。
那怕是不断地推陈出新,增长率也难以突破6%这个关卡。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东方市场内部电动化汽车不断取代燃油车的基础上。
假如说,取代过程完成的话,那么整体的业务增长率将会进入到一个超低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龙腾汽车集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加快走出去的战略。
放眼全世界,任何一个车企只要在某地的销量超过五万,就会毫不犹豫地设立分厂。
但以前为了保住东方内部的就业,龙腾汽车集团一直将研发和制造等环节集中留在东方。
另外,工业机器人的出现,也使得汽车制造不必太顾虑人工成本的问题。
可现在为了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将制造产业链迁移的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
不过,汽车产业可不是中低端的生产链。
这条产业链进行部分迁移,对东方的经济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龙腾集团内部也有很大的分歧。
大部分人觉得,还是应该将部分海外车型的生产链迁移到市场所在地。
这样不仅可以享受到各种优惠,还能更好地开拓市场。
但也有一部分人觉得,更应该将产业链迁移到偏远地区。
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问题是,做生意不能赚光所有的铜板,那样的话遍地都是敌人。
如果坚持将所有的产业都留在国内,不给别人留活路的话,那么别人的市场也会对你关上大门。
考虑到这一点,龙腾汽车集团走出去的战略势在必行。
起码那些在海外热销的车型,有必要建立几座分厂。
降低生产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扩大市场份额。
因为汽车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的占比呈现出逐年降低的态势。
龙腾集团更是早就实现了工艺自动化,极大地削减了人力成本。
所以在综合考虑之后,在会议上大家一致决定,还是要将部分中低端车型的生产线迁移到海外。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