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72节

  陈锋一直非常提防这一点。唯恐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形成了技术领先优势之后内部产生懈怠的心理。

  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不出现才是不正常。

  每个人都有懈怠的心理,同样企业也有类似的特征。

  假如企业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的话,那么未来必然走向自我封闭与满足。

  企业就像是人一样,往往会对自己的优势逐步产生依赖的心理,而且这种依赖程度会越来越大。

  在这一点上,龙腾集团表现的还不算很明显,因为业务牵扯范围多。

  八大子集团分别涉及了八个不同的产业,不可能完全没有竞争对手。

  但朱雀集团内部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了这样的风气,尤其是在那些股东之间。

  企业一旦上市,股东就会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对于大部分股东而言,朱雀集团完全没必要投入巨资去开拓其他的产业,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这种投入能换来预期的回报。

  在目前核聚变发电相关业务无法突破瓶颈的前提下,股东们都认为应该进行企业分红。

  反正账面上趴着一大堆钱,何不将这些钱分给股东们呢?

  但性格强势的秦瑶拒绝了这种要求,并将朱雀集团账面上的闲余资金全部利用了起来。

  他的做法也引起了股东们的强烈不满,若非陈锋掌握着绝对控股权,恐怕秦瑶这个总裁早就面临着下台的危机。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短时间内核聚变发电技术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普及。

  所以,朱雀集团在能源产业上瓶颈暂时无法打破。

  在这种情况下,秦瑶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其他产业的开拓上。

  但想要找到一个足以和能源产业相媲美,并且在盈利上可以并驾齐驱的项目,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大农业计划听上去非常的宏伟,但实际上的盈利好远远无法和能源产业相比。

  而且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前景是十分必须的,这也有利于股票的升值。

  朱雀集团投资大农业,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没什么值得想象的空间。

  传统产业就是如此,未来的发展空间是肉眼可见的。

  但新空运产业的未来前景,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从此,秦瑶最近一段时间同样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这个项目上。

  龙腾重工通过战争机器人以及各种武器装备的订单,在这一波危机中赚的盆满钵溢。

  而朱雀集团承接的新空运项目,也在这时候迎来了伟大的转机。

  各大投资机构开始对这个项目做出了重新的评估,用一种更为苛刻的态度来进行判定。

  这种转变说明真正的兴趣开始诞生。

  投资机构对于某个项目的判断标准越是严格,证明他们的投资兴趣越大。

  一旦获得了投资市场的青睐,那么这个项目的启动也将步入正轨.

第二三三零章 有舍有得,取舍之间便是人生

  新空运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不同于以往。

  此前,大家只是以一种猎奇的态度,来探究这种新生的事物.

  充其量只是看一个新鲜,大部分是普通人在进行讨论,各大投资机构对此却没有发出任何正式的评价,也没有派遣专门的人员以商业的角度来对该项目进行判断。

  这说明,真正的投资者对于该项不感兴趣,更加没有投资的想法。

  一个商业项目想要启动的话,资金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甚至是最为关键的条件。

  当然了,以陈锋现在的身价,如果孤注一掷的发展,这个项目也是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完成资金的到位。

  不过,这么做势必会影响到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的未来发展。

  因为这个项目所要消耗的资金可不是一笔小数,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所以,按照商业的操作手法来说,一个好的项目就应该在资本市场里进行验证,争取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

  就像很多创业者说的那样,用别人的钱来完成自己的梦想。

  自己的梦想完全由自己买单的话,那么风险的代价是难以承担的。

  况且,新空运项目并不是一个仅仅靠资本堆砌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脉帮助。

  比如说新货运基地的选址和建设,以及新航运线路的拟定,还有和各物流中心的对接,这是一系列的改变。

  另外,新空运模式的启动肯定会遭遇到旧运输产业的敌视。

  海运大佬们可不会简单的坐视对手持续壮大,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阻碍星空运模式的推广。

  这里面牵扯着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陈锋即便是地位超然,也需要借助一些外力的帮助。

  往大了说,改变全球运输模式是一个极为宏大的命题。

  往小了说,新商业模式的推广势必要面对旧商业模式的垂死挣扎。

  俗话说得好,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不管陈锋的地位有多么的超然,只要他侵害到别人的利益,就会遭遇到濒死的反击。

  那些海运业的巨子们可不是善男信女,他们能从商场中搏杀到现在,哪一个不是杀伐果断之辈?

  自古英雄无善类,其实成功者更无善类。

  这些成功的企业家,哪一个都不缺乏拼死一搏的勇气和决心。

  陈锋的名头再响亮,别人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也不会顾虑那么多。

  就像他现在地位已经如此超然,却对自身安全的问题愈发的重视。

  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将他视作必除的目标,即便是成功率低,他们也愿意为此用生命做出试探。

  其中最疯狂的就是那些东瀛人,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所以对陈锋的追杀成为了他们很多人的终极目标。

  这个例子就证明你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动了别人的奶酪,那么就要承受别人的反击。

  在这个世界上挨了打,即便是弱者,也会选择还手。

  现在的陈锋树立的敌人已经够多了,没有必要再因为新空运向树立更多的敌人。

  更何况,这种新模式的推广也需要别人的配合,这不是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

  新空运项目不像是以前推出新产品那么简单,只是推入市场,接受消费者的考验即可。

  这种新的运输模式颠覆了以往的旧格局,必须让整个经济体系来做出重新的适应。

  就像当初海运的兴起,让全球的经济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以前那些靠近路上交通要点的城市,依靠贸易兴起了上千年。

  但海运模式成为主流之后,这些城市就逐渐衰败,他所在的经济体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财富逐渐向沿海地带做出转移,经济中心也随之偏转。

  同样,如果说新空运模式取代了海运模式,那么现在的全球经济体系就会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运输行业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难以估量的。

  因为经济的本质是建立在货物的交易上,而货物的交易则需要依赖物流运输。

  这是现代经济体系建立的基础,或者说是最重要的基石。

  一旦这个基础改变了,那么上层建筑的结构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所以说新空运模式的推广看上去仅仅是一个商业项目,而实际上牵扯到方方面面。

  当初的郑富真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她才极力反对这个项目的启动。

  因为她很清楚,一旦新空运项目确立的话,就会凭空多出无数的敌人。

  这些敌人可不仅仅来自于航运业,地产业以及各大产业的人都会做出反应。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座因港口而兴起的城市,内部的经济结构包含了各行各业有基建类的企业,有地产类的企业,有金融类的企业,有运输类的企业,还有贸易类的企业。

  假如有一天因为新空运模式的推广,导致海运成为过去式,那么这座因港口而兴起的城市就会走向衰败。

  历史就是一种循环,亦如几百年前那些著名的历史名城逐渐淹没在尘埃之中一样。

  而城市的衰败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各行业的企业。

  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土地价格是节节攀升的,是充满希望的。

  而没有发展空间,逐渐走向衰败的城市,各种资产都是呈负增长的。

  造成这一现状的始作俑者,就是陈锋。

  到了那个时候,难以想象会有多少人站出来反击。

  假如说陈锋完全依靠自己的资金来推动和完成这件事的话,那么所有的反击将由他一人来承担。

  但如果他将这个项目推向投资市场,接受各大资本机构的考核,给所有人一个投资参与的机会,那么未来的反击将由大家一起来承担。

  很多人可能会因此利益受损的同时,也通过参与的机会赚取了大量的利益,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无法接受的变化。

  就像是做生意一样,有挣有赔,给别人一个风险对冲的机会,也等于是为自己消灭了一大批潜在的敌人。

  有舍有得,要懂得分享。

首节 上一节 1772/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