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02节
诺亚方舟本就因为动力的问题,迟迟不能成型。
而现在为了解决动力,又要平添冗余的设计。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成了无法解决的难题。
除了这个劣势之外,核裂变反应还有一个让西方头疼的问题。
那就是反应放能效率比较低,达不到设计的初始动能要求。
诺亚方舟从地面到飞起的那一刻,需要非常庞大的瞬间动能。
就目前的核裂变反应来看,显然不具备这种水平。
除非扩大核裂变反应堆的设计,但这么一来,再次增加了诺亚方舟的重量。
况且,动能系统占比太大的话,也会影响到整个设计。
诺亚方舟这种高科技的产品,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是经过了千万次的测算和校准。
不要说改变动能反应堆的大小,就算是改变一个螺丝的位置都要进行重新的设计。
除此之外,核裂变反应堆还有一个劣势,那就是废热太多。
这会造成诺亚方舟内部的温度过高,需要更多的设备来完成降温。
所以,西方的科学家在经过了几年的论证之后,无奈地发现,想要制造出大型空天作战平台,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问题就是动力能源系统。
其他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没有核聚变发电技术,不能将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就不具备直接开启太空时代的条件。
数万吨的空天作战平添,如何升入太空之中,这绝对是一个超大的难点。
要知道,在陈锋开启空天母舰的研发之前,全世界最重的火箭,推力还不到五千吨。
而空天母舰直接将这个记录,提高了二十倍。
这对于西方来说,是一道暂时难以跨越的鸿沟。
当然了,并不是空天母舰的技术难点只有动力系统。
其他的比如材料,航电等技术,也都需要突破创新。
只不过,这些难点西方的科学家都可以解决。
唯独在核聚变发电这项关键技术上,他们一直都没办法成功。
因此,西方防务机构将这次陈锋对迦南的援助,当成了一个巨大的战略机会。
只要能击落飞碟,搜集到动力系统的残骸,即便是让迦南人得到援助,那也是值得的。
如果将迦南与核聚变发电技术放在一起让西方选择,但凡是犹豫一秒都是对这项技术的不尊重。
“陈先生,你可以不担心,但我们不能不做防备。”
防务负责人的表情很严肃,一点都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这项技术实在是太关键了,属于目前东方的主要优势之一。
核聚变发电普及之后,东方真正感受到能源自主的好处。
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还是那么的廉价。
这让东方在保持大规模工业结构的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我们已经调动了核动力潜艇,就埋伏在临近的海域中,如果飞碟被击落的话,我们只用采用紧急方案,对坠落区域进行大范围毁灭攻击。”
东方在大部分时间里,对外态度都是谨慎而克制。
可一旦触及到核心利益,下手又是非常的果决。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西方得到飞碟的残骸。
假如说,运输物资的飞碟被击落,东方会立刻启动应急方案。
至于这么做的后果,那就是以后需要面对的事情了。
“陈先生,我现在怀疑西方是否会根据这次的援助设下圈套,阻止物资进入迦南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用意是飞碟上的动力系统。”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你使用一百架隐身运输机来投放物资,也不想让你使用飞碟来完成这次的交易,危险太大了。”
“相信你也很清楚,沙漠国早就被西方渗透成了骰子,就算是阿勒德国王的身边也不乏西方的眼线,至于说迦南人更是长期处于希伯来人的控制下,根本没有多少秘密可言。”
防务负责人还是表达着担心的态度,眉头拧成疙瘩。
他宁愿不理会迦南的冲突,也不想冒这种风险。
只可惜,陈锋的身份和地位太特殊了。
没有人能命令他,只能尽力劝说。
但陈锋又是一种比较偏执的性格,只要认定的事情,轻易不会改变。
如果不是这种性格的话,当初他也不会做碳基半导体,更不会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西方的半导体联盟。
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个性,让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同时,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他失败的导火索。
“我有我的用意和诉求,飞碟不会被击落,这次的行动全世界都在关注,我只是想要借助这个机会向所有人证明一件事,那就是空运的时代在悄然到来。”
陈锋面色一肃,很认真地说道。
他做任何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考虑和打算。
西方想要趁机拿到核聚变发电技术,而陈锋也想借助这次行动的影响力,展示真正的空运是什么样子.
第二二四三章 速战速决,降维打击
在这场迦南的冲突中,参与进来的各方势力都有着各自的谋划。
迦南人是为了求生存,如果不进行激烈的反抗,引起外界的关注,他们将会逐步消失在历史当中。
几十年来,希伯来人一直在执行驱逐和清洗的行动。
越来越多的地盘被占据,迦南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他们的实力和敌人相差太大了,单凭自己根本无力抗衡.
但想要摆脱绝境的话,必须进行殊死的反抗。
只有表现出足够坚定的反抗意志,才会有其他势力参与进来,借助他们来打击希伯来人。
当初迦南人不进行舍生忘死的抵抗,阿勒德也不会押重注请东方下场。
同样,东方入局迦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迦南人的不屈与顽强。
因为对抗希伯来人的第一线,必须由迦南人自己去做。
假如他们自己不能冲到最前面,没有人会替代。
只有拼死一搏,才能体现出价值。
有价值,才会被利用。
他们很清楚自身的价值所在,无外乎是其他势力打击希伯来人的工具。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意外,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死活。
这就是冰冷的现实,那有什么道义可言。
阿勒德帮助迦南人,原因也无非是为了收复天方圣地,获取更大的威望。
在这个大争之世,成为公认的天方文明守护者,也意味着莫大的利益。
至于说西方支持希伯来人,同样是处于利益的角度。
他们需要在天方世界的中心位置,狠狠地扎下一枚钉子。
希伯来人的作用,就是不断地打击天方势力。
此外,在这场冲突当中,天方内部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奥斯曼人,波斯人表现的并不是非常热衷,隐隐间有些抗拒。
而东方虽然没有正式下场,但也让代理人陈锋入局,成为了背后的参与者。
他们趁此机会,也有着自己的战略需求。
就在援助行动进行的同时,东方的战舰也对吕宋发起了一轮打击。
新造的航母编队,升起了上百架的飞机。
整个战斗过程,没有什么可说的。
双方的实力,压根不在一个层面上。
东方的攻击,对于吕宋来说属于是降维打击。
当初西方和他们的关系虽然亲近,但给予的武器支援却远远不及天竺和毛熊。
因为在西方人的眼里,炮灰也是有等级的。
人口过十亿的天竺,显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炮灰。
东方可以击败天竺,却很难将其彻底打垮。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