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03节
庞大的人口,既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优势。
所以西方对天竺的武器援助,非常大方。
他们认为天竺人得到了先进武器后,足以给东方造成足够大的麻烦。
同样,毛熊曾经是全球第二强国。
尽管最近这些年没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战斗力依旧不可小觑。
这样的优质炮灰,举世难寻。
再看看吕宋,根本体现不出具备投资的价值所在。
距离东方太近,人口刚刚过亿,还是一片岛屿。
从古至今,吕宋人的战斗力就没有强过。
几百年来,一直是西方的殖民地。
指望他们对抗东方,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西方对吕宋没有过高的期待,只是将其当成了一个合适的军事基地。
因此,相关的武器援助力度不够大。
在这场突然爆发的战斗中,吕宋人没有表现出任何值得一说的战斗力。
特遣队营救人质的过程非常顺利,在没有任何顾虑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成功地登上了新型隐身直升机。
人质获救的同时,东方的战机开始对吕宋进行惩罚式打击。
当然了,主要针对的是军事目标。
尤其是吕宋的几处军用港口,更是遭到了重点轰炸。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映入眼帘的一幕就让人头皮发麻。
军用港口上,火光滔天。
到处都是惨叫声,爆炸声。
那些毫无战斗力可言的战舰,在火光的映照下四分五裂,沉入海底。
至于吕宋的防空系统,压根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当地的所有重点军事设施,在战前都已经被东方了解的一清二楚。
制定的作战方案中,需要打击的目标方位非常精准。
第一轮空袭,就让吕宋的军事力量陷入了瘫痪。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打击,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
整个行动,第一轮打击的目标是重要的军事设施。
第二轮的打击目标,代号为斩首行动。
对于吕宋的那些死硬的精英群体,实施了定点清除。
这是一场惩罚,也是一场报复。
不过,东方在整个行动过程当中表现出了极高的人道精神。
只是针对部分敌人进行了打击,竭力避免了误伤平民。
对于那些重要的民用设施,也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攻击。
不然的话,以东方现在的实力,足以让整个吕宋化作一片火海。
这场行动的要求只有两点,一个是精准,一个是快速。
精准是要求必须针对那些死硬的敌人,轰炸范围限定在军事目标。
而快速则要求,必须以快打快,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战术目标。
战争刚刚开始,就已经宣告结束。
这体现了东方无比强大的进攻火力,以及海空联合作战能力。
与其说是战斗,到更不如说是一场实战演练。
整个战斗过程,仅仅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像是一场大秀,彻底让世界认识了东方的实力。
他们出动的战机,没有被吕宋人的任何检测装备搜索到。
从战争开始到结束,吕宋的防空体系没有发挥出任何作用。
这场两个小时的战斗,淋漓尽致地解释了什么叫做降维打击。
随着科技的进步,小国在面对超级大国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能力制造出一点麻烦。
当然了,这也和东方的作战方案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在这套方案当中,只是对吕宋进行了一场精准的空袭轰炸,而没有后续的地面作战计划。
另外,太空站的冲击也让吕宋人无从防御,无所适从。
从这场简单的战斗中可以看到,东方正在逐步推动战争空天化的全面联合优势。
一场碾压式的胜利,也正式宣告了东方对外态度的转型.
第二二四四章 领先一步的巨大红利,新时代的门票
相比于东方在吕宋开展的惩罚式打击,迦南的物资援助行动显得更为焦灼。
希伯来和西方已经提前布置好了一切准备,设下了陷阱誓要击落飞碟。
这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到了西方未来的命运。
如果可以在短时间内,弥补能源方面的劣势,那么西方就能立刻夺回主动权。
毕竟数百年的积累,赋予了他们太多的优势。
目前西方的战略收缩态势,看上去非常的明显,似乎处于对抗的下风.
但实际上,他们的劣势和短板都很明显,集中在工业空心化和能源技术两个方面。
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西方的优势就会逐渐凸显。
假如西方拥有了核聚变发电技术,并且重新构建了一套工业生产体系。
那么他们的资源优势、文化影响优势、科技人才优势等等……就会迅速发挥出作用。
而东方看似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但直到目前为止仍旧只有两大优势。
要知道,这种世界霸主级别的对抗,最终的胜负需要看综合实力。
所以东方才会选择肃清周边环境,内部维持稳定的发展。
借助核聚变发电带来的红利,扩展出更多的优势。
这个红利期越长,东方获得的发展空间越大,优势也会越多。
因为廉价的清洁能源,可以在很多层面上提高竞争力。
只要东方经济保持高速发展,那么各种优势也会逐渐出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只要经济状况良好,那么教育、科研、人文等等方面就能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就像现在,东方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西方阵营的总和。
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科研资源的极大改善。
目前,东方每年都会向这些领域倾注非常大的资源。
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很快就能弥补以前落下的短板。
事实上,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才会产生足够多的高端的岗位。
这些岗位的薪水高,待遇好,对技能要求也非常严格。
有了足够多的高端岗位,才会有高端人才进行补充。
否则的话,即便是培养出高端人才,也没有用武之地。
最终这些人才为了自身的发展,会选择去其他的国家。
所以说,培养高端人才需要教育资源,但留住高端人才则需要足够多的高端岗位。
有了高端岗位的需求,学校才会更大力度地培养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有了发挥作用的岗位,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并且持续拉动经济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则需要更多的高端岗位来运行。
教育培养——岗位需求——经济增长,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如今的东方,就处于正向的良性循环当中。
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各国的精英开始将东方当成了下一个圣地。
这也导致西方无法像从前那样,做到一呼百应。
要知道,在此之前西方想要对付任何一个国家,只需要带头提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会跟随制裁。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