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01节
核聚变发电技术,属于东方最高的机密.
一旦被西方得到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相比于这项技术的重要性来说,迦南显然无足轻重。
如果为了援助迦南,而冒着技术泄密的风险,那倒不如什么都不做。
这两者之间的价值,根本就不对等。
迦南只是天方世界内具有象征意义的土地,但对东方来说,这里没什么特别的。
唯一让东方感兴趣的是,迦南可以牵动西方的敏感神经。
这是一种战略上的对抗,东方第一次主动去触碰西方的核心利益。
可这种对抗即便是成功,带来的价值也远远比不上核聚变发电技术。
毕竟,这项技术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含金量的科研创造,掀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事实上,西方在很多技术领域内比东方更具优势。
尤其是高端科技,更是一直引领人类世界。
西方是现代科学的诞生地,也是无数科学从业人员心目中的圣地。
全世界最顶级的研发和技术人才,大都梦想着留在西方工作。
可以说,西方汇聚了全球的学术精英。
在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上,长期以来都是全世界无可争议的NO.1。
如果不是陈锋和龙腾集团的横空出世,东方在科技方面至少还要被西方压制三十年。
目前东方最大的领先优势,在于全工业体系的加成,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工业产品。
另外,能源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核聚变发电让东方一举解决了能源难题,获取了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而且获取成本还非常低廉。
相对来说,西方在整体科研领域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无论是生物医疗,还是基础材料,以及其他专业方面,西方的底蕴更加深厚,高端技术人才更多。
这也得益于西方的地位,可以对全球进行大规模的人才虹吸。
数据表明,西方高端科研人才当中,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出生在非西方。
他们都是被各自的祖国培养成才,然后来到西方进行深造,进而留在了西方。
近几年来,随着东方的崛起,渐渐地也享受到了这种人才虹吸的好处。
以前东方的各类大学提供高额奖学金,才能从世界各地吸引一批低素质的留学生。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不学无术的渣子,品行更是令人不齿。
在那个时候,东方缺乏国际号召力,只能用提高待遇降低标准的方式,吸引各国留学生的进入,逐步扩大影响力。
可即便如此,大部分国家的优秀留学生源,都会下意识地选择西方。
各国最好的学术人才,通常都会去西方进行深造。
这一点,连东方也不例外。
几十年来,不知道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东方人跑去西方留学,并拿到签证留在了西方。
高端人才流失,一直都是东方的一块心病。
这种情况,直到东方彻底崛起,西方开始无所用其极地对待东方留学生,才得到了根本上的好转。
由于陈锋的横空出世,以及龙腾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品牌形象,让东方的科技形象变得更加高大。
尤其是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东方的学术地位。
所以,各国的优秀留学生开始将东方当成了另一个选项。
近两年来,东方各类大学招收的留学生质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以前只有不入流的外国学生,选择留学东方。
可现在,那些顶尖的生源,也开始流入东方。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方高端科研人才的缺乏。
但东方的高层都很明白,几年的时间肯定比不上西方数百年的底蕴。
现在的科学圣地,依旧是西方。
只不过,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的研发部门成为了新的明珠。
而全球各国对于核聚变发电技术的渴望,同样是非常强烈的。
很多国家都在呼吁,东方可以放开相关的技术限制。
即便是不放开技术限制,也应该帮助友好国家建立核聚变发电站。
只是这种呼吁暂时被东方无视了,因为这关系到核心利益。
依托廉价的清洁能源,东方的经济发展像是没有瓶颈一样,连续多年保持着高速成长。
现在的整体经济总量,已经开始逐步超越整个西方。
经济的发展,给科技研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但要看清楚现实,腾飞也是需要时间的。
科研的发展与进步,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可能现在的投入,需要十年或则二十年之后,才能真正体现出效果。
所以东方的整体科研水平,还是稍稍逊色于西方。
另外,西方在各类资源占有量方面,依旧保持着领先的优势。
这也没办法,毕竟人家祖上太阔绰了。
当几百年前的东方人还在钻研八股的时候,西方就已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西方殖民了全球,挑选了最好的地方留给自己的后代居住。
这种领先优势,目前的东方只能是尽量追赶,没办法超越。
除非整个人类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西方人从以前的殖民地中全部赶回到欧罗巴老家。
否则的话,他们的资源占有量永远领先全球。
因此,西方虽然正在战略收缩,但综合各方面的实力并不比东方弱。
同样的道理,东方的势力范围迅速膨胀,这也不意味着全面超过了西方。
东西方之间仍旧维持着势均力敌的格局,很难说那一个更强。
在这么一个关键的阶段,双方对各自的优势都会进行最严密的保护。
尤其是东方,科技方面的优势本来就很少。
如果不进行技术保护的话,西方的追赶会特别轻松。
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东方暂时不可能允许核聚变发电技术的出口。
而陈锋援助迦南使用的运输工具,动力源就是小型的核聚变反应堆。
这对于东方来说,绝对是一次得不偿失的冒险.
第二二四二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经商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但风险越大,往往意味着利益就越高,这也是古今颠破不变的道理。”
陈锋的反应很淡然,仿佛一点都不担心技术外泄的问题。
飞碟是空天母舰的研发过程中的初级试验品,不具备太强的作战能力,只是用来验证动力的可靠性。
所以,这种装备被当作了运输工具.
对于飞碟来说,最具技术含量的肯定就是动力系统。
如果被击落在战场上,又被西方拿到了残骸。
在众多顶级科学家的研究下,很有可能逆向复制出同样的技术。
其实,西方的诺亚方舟项目迟迟不能成功,问题就是卡在了动力系统的难点上。
毕竟这是一种大型的空天作战平台,自身的重量就已经非常可观。
如果再加上配备的成套的武器系统,侦查系统,以及各种作战系统的话,那么吨位将超过十万吨。
就像是一架战斗机,整体重量包含了自身机重和载弹量。
核裂变反应堆固然可以释放出大量的动能,但问题是瞬间释放量还是不够大。
另外,核裂变反应堆会产生辐射废料。
对于这些废料的处理,又要占据很大的空间。
所以在最初设计上,诺亚方舟的体积和重量是超过空天母舰的。
可重量越大,提供充足的动力就越发的困难。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